第10章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
- 格式:ppt
- 大小:812.50 KB
- 文档页数:60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课程考试大纲一、考核要求《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使用、维护和检修的方法。
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掌握元件测试、数据流分析、在线检测和总体故障分析的能力,以及现代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使用。
具体地说,应达到以下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1.了解电控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2.掌握发动机各电控系统的类型、特点、主要组成。
3.掌握发动机各电控系统主要部件的类型、作用。
4.理解各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
5.基本掌握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程序和方法。
6.能识别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了解其在车上的布置及连接关系。
7.掌握电控发动机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具备检测电控系统主要部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8.具备电控发动机初步的故障诊断和分析能力。
(二)能力、技能方面1.能正确使用发动机各电控系统常见的维修工具与检测设备。
2.具备完成实验、实训的基本要求、将实验、实训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正确结果的基本能力。
3.具备查阅各种汽车维修手册,根据维修手册的提示和检测仪器进行故障诊断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备读通并分析典型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5.初步具备处理电喷发动机一般故障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形式及评分结构比例1.评价形式:1)出勤和学习态度,折算出一定分数;2)课堂测试:采取提问、项目完成结果汇报等方式,视情况记分。
3)平时作业;每单元至少一次作业,根据学生作业的质量与规范、作业次数折算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4)实践教学测试:每两到三个单元安排一次,采用百分制。
5)期末测试:一次,占40%,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A、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核内容要包含安全、环保、文明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态度。
3、在考核的实施中,应备有可操作的考核标准(标准中应包括考核项目、操作要求、评分等级等)。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融入以工作过程为指导的教学思想,根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根据我们在企业一线的调研,汽车后市场主要岗位由汽车机修、汽车电修、汽车喷涂、汽车钣金及汽车索赔等,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发展运用汽车电修专业人员日趋紧缺,我们对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理归纳出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阶次培养职业能力的规律序化了教学模块,即把行动领域转变为学习领域。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计划学时64学时。
本课程的学习应建立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学习基础之上,其后续课程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此方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
二、课程标准1、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特别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具备诊断、排除汽车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及维修工具的能力;能够查找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数据分析的能力。
也就是对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与就业零距离接轨,快速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2、教学内容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汽车售后服务及维修工作中,涉及到汽车电控方面的故障现象也日趋增加。
为此,我们与多家汽车4S公司、汽车维修企业的专家、骨干技术人员研讨,把汽车电修方向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整合归类,并按照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能成长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若干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比如:在子情境一中,我们以排除因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引起的怠速发抖、动力不足、油耗偏高等现象为任务载体展开空气供给系统的教学,同时拓展相关联的教学内容。
第章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电控发动机是指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发动机的点火、供油、进气和排气等参数进行控制的一种发动机。
相比传统的机械控制发动机,电控发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排放和更好的性能。
因此,在现代汽车中,电控发动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电控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其中,ECU是整个电控系统的核心,它接收传感器采集的各种参数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通过控制执行器来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对发动机各个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温度、氧气含量等参数,ECU可以实时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燃油喷射量和气门开启时间等控制参数,并通过执行器来实现相应的调整。
这种动态的控制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还可以减少排放和降低油耗。
然而,电控发动机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常见的故障包括传感器信号异常、执行器故障、ECU故障等。
为了准确诊断和排除这些故障,需要使用专用的故障诊断仪器和技术。
通过读取故障码、观察实时数据和进行功能测试,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在进行电控发动机的检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电控系统的结构,掌握相关的检修方法和技巧。
其次,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仪器,确保检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烫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总之,电控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电控发动机的维修工作。
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一、汽车电控发动机原理汽车电控发动机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控制发动机运行的发动机。
与传统的机械控制发动机相比,电控发动机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调性,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燃油喷射和气门控制,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降低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发动机的供油和点火系统,来实现燃油的燃烧和能量的释放。
在燃油供给方面,电控发动机采用电喷系统,通过喷油嘴将燃油喷入气缸内,在电子控制下实现不同量的燃油供给,从而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动力需求。
在点火系统方面,电控发动机采用电子点火系统,通过电子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强度,实现精确的点火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此外,汽车电控发动机还通过传感器获取发动机和车辆的各种参数,如转速、负荷、温度、氧浓度等,将这些信息传输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和判断,从而实现发动机的精确控制。
通过这种方式,电控发动机能够根据不同工况和条件,自动调整燃油供给和点火时机,以获得最佳的功率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二、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主要包括故障诊断和故障修复两个方面。
故障诊断是通过使用故障诊断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和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具体的故障原因和位置。
常用的故障诊断设备包括故障检测仪、扫描工具和示波器等。
在进行故障修复时,需要对故障部位进行检修和更换。
常见的故障有燃油喷射系统故障、点火系统故障和传感器故障等。
对于燃油喷射系统故障,需要检查喷油嘴、燃油泵和油路是否正常,排除堵塞或漏油等问题;对于点火系统故障,需要检查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开关等是否损坏或老化,更换需要更换的部件;对于传感器故障,需要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修复或更换传感器。
汽车电控发动机的维修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知识和技术,同时还需要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原理图,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
此外,需要严格按照汽车制造商的维修手册和维修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