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筋)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一、工程名称:xxx工程二、施工单位:xxx建筑公司三、预应力筋张拉记录:1、预应力筋的种类及规格:本工程采用牌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Φ15.24mm,强度等级为1860MPa。
2、张拉设备:本工程采用公司生产的YDC240Q型千斤顶和ZB4-500型油泵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3、张拉程序:预应力筋的张拉遵循“双控”原则,即以张拉应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进行校核。
首先进行初始应力(10%σcon)的张拉,然后逐渐增加张拉应力至50%σcon、75%σcon、100%σcon (持荷5分钟锚固)。
4、张拉记录:四、本工程的预应力筋张拉记录表明,所有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均未出现断裂现象,且实测伸长值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本工程的预应力筋张拉合格。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张拉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用于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增强结构的耐久性。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记录预应力张拉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
一、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概述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一份详细记录预应力张拉过程和结果的文件。
它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施工方法、张拉材料、张拉设备、张拉结果等重要信息。
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资料。
二、预应力张拉记录表的重要性1、质量控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提供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结果,有助于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2、安全控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记录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结果,有助于安全控制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3、竣工验收:预应力张拉记录表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资料,其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验收结果。
三、如何填写预应力张拉记录表1、施工时间:填写预应力张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施工地点:填写预应力张拉的具体位置,包括建筑物的名称、楼层、跨度等信息。
3、施工方法:填写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方法,如后张法、先张法等。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Pp=P×(1-e-(kx+μθ))kx+μθ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 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划分计算分段2.1 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Pp=千斤顶张拉力;2.2 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通过在结构内部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施工方法。
本文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应力钢绞线的制作和布置。
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绞线切割成一定长度的束或单根,并将其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混凝土结构中。
2、锚具的安装。
将锚具安装在混凝土结构的两端,确保锚具与钢绞线紧密连接。
3、张拉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选择合适的千斤顶和压力表,将其安装在混凝土结构的两端,确保其能够承受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
4、张拉力的计算与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力,并将其调整到所需值。
5、张拉操作。
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压力表的读数,确保钢绞线的张拉力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钢绞线的伸长量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6、锚固操作。
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后,需要对钢绞线进行锚固,确保其能够保持稳定的预应力。
在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钢绞线的材质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需要检查其是否受损或存在质量问题。
2、锚具的型号和规格必须与钢绞线相匹配,同时需要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3、张拉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钢绞线的规格和所需张拉力进行选择,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4、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
5、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如对钢绞线的切割长度、锚具的安装等进行检查。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还需要做好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程序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程序:实现精确控制的必备工具在现代化的建筑和工程设计中,预应力钢绞线被广泛用于各种结构中,如桥梁、大跨度建筑、高速公路和电力传输设施等。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 T型结构连续梁桥钢绞线张拉施工技术摘要:在桥梁工程规模持续升级以及扩大背景下,预应力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充分促进桥梁工程顺利、快速进行。
对此,本文以衡桂高速第九合同段为例,介绍了预应力砼T型梁桥钢筋张拉施工技术要点,同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为相关人员或单位在做同类型工程时作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砼;T型连续梁桥;预应力筋张拉施工前言:当下工程建设中,预应力砼具有广泛应用,预应力砼结构受力性能好、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变形小、伸缩缝少等优点。
预应力桥梁建设时,因为施工方法、人员、管理水平以及材料设备等方面因素,对预应力桥梁的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施工单位应从源头抓起,在材料设备、工艺方法、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1 工程概况衡桂高速第九合同段(K58+000-K66+300)包含两座大桥,寿福寺大桥、柏树园大桥两座大桥涵盖182片预制T梁,主梁由预制预应力砼T梁和8cm厚砼面板组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标准化梁长预制。
T梁中心线梁高200cm,T梁翼缘设置横坡,预制边梁宽205cm,中梁宽170cm,边跨预制T梁预制T梁梁长2937cm,中跨预制T梁梁长2890cm,梁与梁之间有65cm宽湿接缝,桥梁横断面由14片梁组成,共计T梁182片。
边梁以及中梁钢绞线各设置3束钢绞线分别为N1,N2,N3。
连续端设置4束负弯矩钢绞线N4,钢绞线采用Φs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 =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
2 钢绞线张拉施工技术要点2.1布置预制场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和总体施工规划,预制场选定在K64+775—K64+995主线区成型后的挖方路基上,长度为150m,宽度为33.5m,面积为5025㎡。
预制场内设置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存放区、钢绞线存放区、钢筋制作区、制作存放区、办公室以及生活区。
T梁台座经地基处理、基础浇筑、预埋件施工、台座浇筑等过程完成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一、引言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是一种先进的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尤其在桥梁、高速公路、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少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准备各种施工设备和材料,如钢绞线、锚具、夹具、高压油泵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整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安装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绞线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安装在锚具上。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锚具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其与钢绞线垂直并对中。
3、张拉阶段:通过高压油泵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4、固定阶段:在钢绞线张拉完成后,使用锚具将其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确保钢绞线的位置稳定。
5、封锚阶段:在固定完成后,对锚具进行封锚处理,防止锈蚀和外力破坏。
三、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设备选择在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中,设备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设备包括高压油泵、千斤顶、锚具、夹具等。
其中,高压油泵和千斤顶是用于提供张拉力的设备,锚具和夹具则是用于固定和连接钢绞线和混凝土结构的装置。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四、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质量控制:对进场的钢绞线、锚具、夹具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检查:在施工前对高压油泵、千斤顶等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正常。
3、张拉控制:在张拉过程中,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成贵铁路CGZQSG-4标段犍为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目录1、计算公式 (2)2、划分计算分段 (3)3、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3)4、伸长量的测量 (4)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ΔL= 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1.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 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橡胶抽拔棒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