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96 MB
- 文档页数:50
第一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一、汽车造型设计1、汽车造型设计的概念汽车造型设计并不是指单纯的外形设计,它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车身形状,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而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
一般来说,汽车造型设计是指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但是在本课中,我们只涉及外部设计的内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形态去吸引和打动人们,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2、汽车造型设计需要掌握的知识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及艺术两大方面。
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
同时,设计师更要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平面和立体构成、图案学、色彩学等。
另外,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成本和顾客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在精通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这是最重要的),创造更富魅力的汽车形体。
3、传统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过去,新型轿车从构思到试产一般要经历四至五年,现在运用了计算机,仅需要二年或更少的时间。
其中,轿车的车身造型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最重要的内容,越是现代化的大批量流水生产的产品,对其设计的内容要求更严密,要经过一步步可靠的技术验证,否则设计中的错误或缺陷将会在批量生产中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么,轿车的外貌是怎样诞生出来呢?下面首先将传统的设计过程展示出来,它包括这么一些主要步骤:[1]收集资料信息[2]造型构思效果图[3]模型制作[4]胶带图[5]全尺寸油泥模型[6]试制用图[7]样车(1)、收集资料信息,形成造型设计概念任何新型轿车的构思,都是建立在旧款车或者其它车辆的基础上借鉴、继承和改进而形成的,这里面包括消费者对汽车的意见和期望。
汽车造型设计知识点汽车造型设计是指对汽车外观进行设计的过程,旨在创造具有吸引力、独特性和辨识度的汽车外观。
下面将介绍汽车造型设计的几个知识点。
一、比例和比例感比例是指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比例感的把握至关重要。
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必须具备对比例的敏锐感知和准确判断能力。
一款成功的汽车造型应具备平衡感和和谐感,整体与细节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一致,以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二、动感线条和造型处理动感线条是指汽车外观上具有一定流畅感、张力和动势感的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传达出车辆在运动中的速度和稳定性。
动感线条的设计常常通过流线型的曲线和切割面来实现,以产生动力感和运动感。
此外,对于整个造型的处理也需要符合品牌的风格和定位,以呈现出独特的外观特征。
三、灯光设计灯光在汽车的造型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灯光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照明和安全,还可以成为整个汽车造型的点睛之笔。
优秀的灯光设计可以为汽车增添个性和辨识度,不同的灯光形状和排列方式可以打造出不同风格的汽车外观。
四、色彩运用色彩是汽车外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
色彩的运用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感知,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不同的感觉和信息。
汽车外观颜色的选择应与车型的定位和品牌形象相匹配,同时也需要考虑适应当地的文化和市场需求。
五、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指将人体工程学原理应用到汽车设计中,以提升汽车的人机交互性和使用便捷性。
合理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可以让驾驶员更舒适安全地操作汽车,并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例如,操控杆、按钮和仪表盘的布局,座椅的舒适度以及方向盘和座椅的调整功能等都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
六、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是指对空气流动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汽车的造型设计中。
通过对汽车外形的优化设计,可以降低气动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空气动力学设计通常包括车头、车身和尾部的形状以及风阻系数的优化等。
总结:汽车造型设计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并且需要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造出独特、美观且实用的汽车外观。
第一章 汽车造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1-1 概 述汽车是社会物质财富,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造型设计综合表现了汽车形体的功能、技术与艺术。
造型和其它适用艺术一样,具有:⎩⎨⎧ 。
给人以美的享受—精神性满足功能需要;—物质性 汽车造型随汽车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既考虑美观,又考虑造型对汽车结构、性能、工艺的影响。
汽车造型已成为整个汽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和厂家的高度重视。
一、造型1.何谓造型——人类有意识地塑造形体。
所谓形体,指占有空间,可用视觉感知的东西。
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东西(吃、穿、用的,如吃的粮食、水果、动物类等),靠大自然和本身适应生活环境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形体(如苹果、桃的形体、鱼类的形体等)。
有的是天然生存的,有的是人工造就的,但就形体本身来说,都满足了功能的需要(有的不一定完善,正逐步修正)和艺术的价值。
人们所使用的各种东西,都是根据功能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来有意识地塑造其形体的。
功能——功用、能力和作用等。
2.造形与造型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统一完整的艺术形象清晰的雕塑形体鲜明的装饰和色彩精致的艺术品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现代化工业产品汽车⎪⎭⎪⎬⎫⎪⎩⎪⎨⎧→⎪⎭⎪⎬⎫⎪⎩⎪⎨⎧形——形状、形体 型——样式、款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是统一的。
前者从狭义讲,后者从广义讲。
3.要求①造型应具有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实用性、经济性、社会性——适合时代潮流及大众愿望。
②具有审美性——与社会性密切联系指塑造的形象应使人感到美观、亲切、乐于接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性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此而产生了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美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边缘科学。
二、艺术的典型性和形象性——区别于其它上层建筑(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的特点。
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但与其它相比具有特殊的典型性和形象性。
主要表现在:①艺术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艺术≠生活,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车辆造型方案车辆造型是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外观美感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介绍汽车设计中常用的几种车辆造型方案。
流线型造型流线型造型是车辆设计中常用的一种造型方案,它的特点是线条流畅、外形顺滑。
这种造型方案能够大大降低空气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还具有美观的特点。
许多高速竞赛车、赛车运动用车、高速列车等都采用了流线型造型方案。
当然,在实际的商业用车中也有许多采用流线型造型的车型,如奥迪A6、奔驰E级、宝马7系等。
直线型造型直线型造型是相对于流线型造型而言的一种造型方案。
直线型造型强调了线条的简洁性和角度感,具有锋利、刚毅的特点。
这种造型方案通常用于一些具有运动属性的车型,如跑车、越野车等。
同时,直线型造型在商务用车领域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地位,例如丰田凯美瑞、现代索纳塔等。
曲线型造型曲线型造型是相对于直线型造型而言的一种造型方案。
曲线型造型追求流畅和柔和的曲线,强调了线条的柔和性,是一种富有动感的造型方案。
不少豪华车型都采用了曲线型造型方案,如丰田奥德赛、铃木Jimny等。
曲线型造型能够在视觉上减轻车身的压迫感,车身显得更加舒适。
家族式造型家族式造型是一种较为新近的造型方案,它追求车型之间的亲缘性和连续性,即同一个品牌的不同车型在外观上有较为一致的特点,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识别品牌。
许多汽车品牌都采用了家族式造型,如奥迪、宝马、雷克萨斯等。
家族式造型的优势在于品牌辨识度高,有益于品牌的推广和营销。
小结车辆造型方案多种多样,在实际的车辆设计中应该根据车型的属性和市场定位综合考虑选择何种造型方案,并在不同的造型要素中做出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市场效益。
设计汽车知识点总结汽车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领域,涉及到多个学科和技术,如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
它不仅要求我们对汽车的外观进行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汽车的性能、安全性以及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设计汽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汽车外观设计1.1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是指对汽车外观形态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在进行汽车造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美观、动力学和流线型等因素。
1.2 颜色与涂装设计: 汽车颜色与涂装设计是指对汽车外观颜色和喷漆工艺进行设计的过程。
颜色与涂装设计应与汽车的造型相匹配,同时还要考虑到环保和耐久性等方面的问题。
二、汽车性能设计2.1 发动机设计: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对汽车性能至关重要。
在发动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功率、燃油效率和排放等方面的问题。
2.2 悬挂系统设计: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底盘部分,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悬挂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减震、稳定性和悬挂高度等因素。
2.3 制动系统设计: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安全保障之一,对汽车的制动性能有直接影响。
在制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刹车力度、制动距离和散热等方面的问题。
三、汽车安全设计3.1 安全气囊设计: 安全气囊在汽车碰撞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安全气囊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气囊的数量、位置和响应时间等因素。
3.2 ABS设计: ABS是一种防抱死制动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时保持车辆的操控性。
在ABS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制动压力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3.3 车身刚度设计: 车身刚度是指车身对外力的抵抗能力。
在车身刚度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车体材料、结构设计和加强构件的使用等因素。
四、人机工程学设计4.1 座椅设计: 座椅是汽车上与人直接接触的部分,对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座椅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支撑力、调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4.2 操作界面设计: 操作界面是指驾驶员与汽车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包括仪表盘、控制按钮和显示屏等部分。
汽车造型设计简介--尺寸篇.一、外形尺寸参数汽车设计中由设计师去弥定的外形尺寸包括:长、宽、高、轴距、轮距、前一、外形尺寸参数后悬长和离地距等。
各参数的含义见下图:其中我们看到美国车的尺寸比欧、日的标准大很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地大车少,油价低廉,对于汽车空间的要求远大于对省油性能的要求。
日本则正好相反,为了改善道路拥挤情况,日本政府对汽车的税收等级是以外形尺寸(主要是占地面积长*宽)来划分的,车身越大使用费用越高。
因此日本汽车造型设计所追求的是“空间利用率”,即在有限的车身尺寸下争取最大的内厢空间。
可以说日本车造得紧凑的目的是为了符合法规;欧洲人也热衷于小型车,但他们造小车的主要目的是省油和使用方便;而美国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用不着把汽车造得太紧凑。
三、如何弥定具体尺寸确定汽车尺寸首先要服从机械布局,然后要满足各项应有的功能,如必须具备载客、载货的空间等。
下面详谈各尺寸的具体确定方法:1. 长度长度是对汽车的用途、功能、使用方便性等影响最大的参数。
因此一般以长度来划分车身等级。
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太长的车身会给调头、停车造成不便。
4米长与5米长的汽车在驾驶感觉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中小型乘用车长4米左右,接近5米长的可算作大型车了。
2. 宽度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
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肩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到1.8M。
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
日本车对宽度的限制比较严,大部分在1.8M以下,欧洲车则倾向增大车宽。
但是车身太宽会降低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
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
道路用车(大货车、大客车)的车宽一般也不能超过2.5米。
对于车外倒后镜不能折叠的车辆,规格表上的宽度一般把外伸倒后镜也包括在内,因而有些欧洲轿车规格表上的宽度接近甚至超过2米(例如FIATMULTIPLA宽度为2010mm),各位明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