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高考假期作业答案(75份)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3
三门峡市外语高中2015届假期作业:政治参考答案政治假期作业(1)参考答案1—5 BBBCD 6—10 CDBBC 11—15 CAACD 16—20 BCDAA 21——25 CCADB 26—27 DA28.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分)信息公开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分)②我国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享有知情权。
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更好的参与民主决策,使决策能够更好的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爱惜民力。
(4分)③我国公民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监督权。
信息公开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有效的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分)29.①海洋国土主权意识。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钓鱼岛、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主权不容侵犯。
(2分)②国家利益意识。
中国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分)③公民义务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2分)30.①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建设美丽宁波,(2分)②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民主决策,增强公民保护坏境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2分)③公民通过更多的、更有效的渠道行使监督权,推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2分)31.(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是主人翁地位的体现(2分)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8分)(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每点1分);(3)①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增强民主意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提升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做到有序政治参与,真正享受民主生活。
最新人教版高三政治暑假作业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政治暑假作业一、判断并改错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
()3、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4、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彻底否定。
()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有两个。
()二、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5.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子不曰怪、力、乱、神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6.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都认为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B.物质可以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7.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8.下列说法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9.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不变、道亦不变10.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赢在高考系列必刷题暑假作业参考答案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确答案)2、1“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王安石。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非来贸丝,来即我谋”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睿智”的“睿”的正确读音是“ruì”。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我的母亲》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选出对下列加引号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似乎”有不确定之意,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荷塘的幽僻。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正确答案)8、1《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点缀(zhuì)聆听(línɡ)B、伫立(zhù)蹒跚(pán)C、徘徊(huái)褶皱(zhě)D、婀娜(nà)颔首(hán)(正确答案)10、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1“今宵酒醒何处?”的下两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高中高三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解析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B(真实再现有误。
)8.A(B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
C 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
D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9.D (肆:放纵。
)10.A (均为连词,相当于那么就。
B①第三人称代词,指他的他们的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
C①连词,况且,表递进关系;②连词,尚且,表让步关系。
D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依靠,凭借。
)11.C12.D(并最终败坏社会风气的表述与文意不符。
)四、(24分)13.(10分) ⑴(5分)就像应时的雨水和春风,浸润吹拂草木,草木没有不发芽抽枝、茁壮成长的,自然就会日日月月成长、变化。
( 譬沾被莫日长月化各1分,句子通顺1分。
)⑵(5分)每天让他们浸染在礼义之中,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达到中正平和的境地却不知其中的缘故,这大概是先王推行教育的深奥用意吧。
(渐苦是微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8分)⑴(4分)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2分)又引出下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
(2分)⑵(4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2分)形象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
(2分)15.(6分)⑴信誓旦旦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⑶杨花落尽子规啼⑷钩心斗角⑸花自飘零水自流⑹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每空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16.(4分)研究表明恶劣天气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或研究表明天气好坏与工作效率高低成反比。
)17.(4分)(答案示例)画面内容:一位倒在地上的老人被一本写有技术指南的书拉起,道德倒在地上呼喊谁来扶我。
(2分)寓意:一个社会沦落到需要技术层面来支撑道德底线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尽力解决。
2021届高考暑假语文作业(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19年11月16日晚,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中国地名大会》正式亮相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一场期待已久的文化盛宴正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据了解,《中国地名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节目之后,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地名文化类节目。
和其他几档文化类节目一样,《中国地名大会》让传统文化、地名文化教育再度成为“热点”,引发新一轮“全民猜地名”的热潮。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聚焦的“地名”,既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饱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文化。
通过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的交互碰撞,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弘扬民族文化。
(摘编自《探索综艺化学习新模式》)材料二: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
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
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关于地名的来源,浙江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王建富认为,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自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来自地方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希冀向往等。
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方面、各角度的认知,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
“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
比如,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2000多年的时光长河里。
”胡阿祥这样看待地名的含义。
在王建富看来,地名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往往还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作为一名在海岛基层工作了30年的老地名工作者,王建富工作之初正值两岸通邮起步之时,他发现很多去台老兵寻亲的信件因为是请人代写的,信封上的地名常常出现错误。
一、立此存照:释义:照:查考,察看。
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十羊九牧:释义: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
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
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牝鸡司晨:释义:牝鸡:母鸡;司:掌管。
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碧血丹心: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
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髀肉复生:释义: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变生肘腋:释义:肘腋:胳肢窝。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秉烛待旦:释义:旦:早晨。
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吴牛喘月:释义: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二、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
(颠倒了主客体。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
(病因同上,应把“对于”放在句首。
)颠倒了主客体3、人英国原本有可能大规模种植一种抗除草剂的油菜,但由于抗议团体的干预,使这项计划最终泡汤。
(“由于”把“使”的主语“抗议团体”纳入的自己的“囊中”。
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介词囚主4、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经过”这个介词把它自己的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给漏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二者应颠倒一下位置。
)介词囚主6、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介词囚主删掉“通过”7、当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又庄重宣布:“地球仍然在转动!”成分残缺。
缺主语。
改:去掉“当”。
让“伽利略”作句子的主语。
8、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趋向专业化,节目寻求新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
(“方”即“正在”。
)语义重复三、第一题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
2021高三语文暑假作业参考答案1.【答案】D D项正是公正的体现。
A项,篡改文意,“‘大道’决定自然物的存在”错误,原文只说“是自然界的共相,代表一般与普遍,是如日、月、星、辰等诸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基础”。
B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它们的内涵都是“一致性”,即二者都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而非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
C项《吕氏春秋》不属于儒家经典;《吕氏春秋》中的语句论证的是公”是实现“平”的手段。
(3分)2.【答案】D 文章以“公平”为核心话题,先做概念界定,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公平的内涵,最后总结其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上是总分总结构。
(3分)3.【答案】B “我要公正”的要求得以实现恰是要证明我与他人的差别和不同。
(3分)4.【答案】B B项,“大火星出现了”分析错误,根据注释,结合诗句可知“时当大火流”,应该是“大火星向下行”,天气转凉了。
5.【答案】①借景抒情。
它写出了太原早秋的景色特点,霜降得早,寒风寒云渡过黄河。
这一景象透露了诗人漂泊在外孤独凄凉的心情。
②对偶。
“霜威”“云色”是秋天的景色,“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早”“秋”是时间,形式上相照应,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景色特点。
③拟人。
“出”“渡”二字赋予霜威与云色以人的情态动作,显得生动形象。
寄寓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凄凉之情,及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解析】“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写出了太原秋天的景象,这里借助早霜降落,寒风侵入等自然景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这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霜威”与“云色”,“出塞”与“渡河”,“早”“秋”三组词汇分别从景色特点、地理位置,时间标志三个方面突出具体的特点,且为对偶的句式,极其鲜明写出了景物的具体特点。
结合后面两联“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可知,诗人在这早秋的情景中寄寓了对自己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6.(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7.(1)【答案】C 先看第①处:“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九鼎大吕”比喻被天下所看重的十分珍贵、重要的事物,也比喻影响极大的言论。
2022赢在高考暑假作业答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B、供给jī有求必应yīng(正确答案)C、家谱pǔ门框kuàngD、阎王yán 惦念diàn2、泰山的别名是()[单选题] *岱(正确答案)泰岳宗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4、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济南(jì)丧事(sāng)刮痧(shā)游目骋怀(chěng)(正确答案)B、私塾(shú)秩序(zhì)徘徊(pái)拥挤不堪(kān)C、旖旎(yǐ)淤泥(yū)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D、租赁(lìn)誊写(téng)打盹(dǔn)自惭形秽(huì)6、67.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女有归:归:返回。
(正确答案)B、学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C、讲信修睦: 修:培养。
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鉴赏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李白与杜甫分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荣宁两府的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宁国公居长,他的儿子是贾代化,孙子贾敬,贾珍是贾敬的儿子,贾兰是贾珠之子;荣国公的儿子贾代善,其妻贾母是金陵世勋史侯家小姐,他的儿子有贾赦、贾政,而贾琏是贾赦之子,贾珠、贾宝玉和贾环是贾政之子。
答案一、7月14日1、【参考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鉴赏】周邦彦是‚负一代词名‛之人,其为词自然浑成。
尤善写羁旅情怀,此词就是这方面的重要作品。
上片写黄昏时的羁愁。
开头‚秋阴时作渐向暝‛一句点明了羁旅在外的季节──秋季,时间──傍晚,天气特点──时晴时阴。
萧杀的秋天常是古代文人抒发沦落、伤时、怀人、思乡情感的触媒体。
或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或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或云:‚秋月颜色水,老客志气单‛(孟郊《秋怀》),故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秋词》)。
词人一生仕途不畅,浮沉州县,漂零不偶,无怪《清真词》中多羁旅、离别之词,多伤秋感时之作。
或云:‚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风流子〃秋景》)或云‚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齐天乐〃秋思》)。
在他笔下的秋,常是‚哀柳‛、‚乱叶‛、‚啼鸦‛、‚孤角‛等意象,而本词却以简叙之笔开章道:‚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
‚一庭‛即满庭。
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
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
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
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
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
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提示读者,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
张家港高级中学新高二假期作业参考答案第一阶段英语参考答案:练习二:完型16--20CBADB 21—25CADCB 26--30ADBCD 31--35CABDC阅读 36 -38 ACB 39---42 BCAB 43---46 DBAB 47----50 CBCD练习三:完型:36.B 37.D 38.A 39.C 40.C 41.A 42.D 43.C 44.C 45.A 46.B 47.A 48.B 49.B 50.A 51.B 52.A 53.D 54.B 55.C阅读理解 56-58 AAC 59-62 CDBC 63-66 AACD 67-70 BCDC政治参考答案:(一) 1——5 B B B B B 6——10 B A B B B11—15 C D A D B 16—20 DDADB 21—25 CCBBC 26—30 DBCAA 31—35 BCCDD 36—40CBDBA 41、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青年学生应该十分珍惜我国已经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
(二) 1-5CDCBC 6-10ABCBB 11-15DCCCA 16-20BCABB 21-25CCBDA 26-30BBDDC 31-33BAB34、(1)人民是国家主人,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2)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5.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中美作为世界大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但两者在意识形态国家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还有利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