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含量对中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834.04 KB
- 文档页数:4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1.C碳是铸铁的基本组元,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游离碳石墨的形式存在,另一种是以化合碳渗碳体的形式存在,也正是碳在铸铁中的这种存在形式可把铸铁分成许多类型可把铸铁分成许多类型,在灰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7%-3.8%的范围内,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高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和粗大的片状石墨,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但挠度较好;低碳灰铸铁的金相组织为珠光体和细小的片状石墨,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挠度较差。
由于灰铸铁的成分位于共晶点附近,因此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对于亚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增加碳含量能提高流动性,反之,对于过共晶范围的灰铸铁,只有降低碳含量才能提高流动性。
在QT中含C量高,析出的石墨数量多,石墨球数多,球径尺寸小,圆整度增加。
提高含C量可以减小缩松体积,减小缩松面积,使铸件致密。
但是含C 量过高则降低缩松作用不明显,反而出现严重的石墨漂浮,且为保证球化所需要的残余Mg量要增多。
2.Si硅是铸铁的常存五元素之一,能减少碳在液态和固态铁中的溶解度,促进石墨的析出,因此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其作用为碳的1/3 左右,故增加硅量会增加石墨的数量,也会使石墨粗大;反之,减少硅量,会使石墨细小。
在灰铸铁中,硅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1%-2.7%的范围内,一般碳硅含量低可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硬度,但流动性稍差;反之,碳硅含量高,流动性好,机械强度和硬度较低。
当薄壁铸件出现白口时,可提高碳硅含量使之变灰;当厚壁铸件出现粗大的石墨时,应适当降低碳硅含量,并达到提高机械强度和硬度的目的。
Si 是Fe-C 合金中能够封闭r区的元素,Si使共析点的含C量降低。
Si提高共析转变温度,且在QT中使铁素体增加的作用比HT要大。
HT中C、Si 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提高碳当量促使石墨片变粗、数量增多,强度和硬度下降。
降低碳当量可以减少石墨数量、细化石墨、增加初析奥氏体枝晶数量,从而是提高灰铸铁力学性能常采取的措施。
钛和高炉铁水碳含量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高炉铁水中的碳含量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直接影响着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
而钛作为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在高炉铁水中起到了关键的调节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钛和高炉铁水碳含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其基本特性以及对碳含量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钛和高炉铁水碳含量关系解释、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实际应用案例分享与讨论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概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明确钛和高炉铁水碳含量之间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后续部分内容,并阐述各部分对于整篇文章所起到的作用。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究钛和高炉铁水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及实际应用案例分享来验证该关系。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钢铁生产过程中控制碳含量的方案和优化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2. 钛和高炉铁水碳含量的关系解释:2.1 钛和高炉铁水的基本特性钛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它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和亲氧性。
在高温下,钛可以与氧、硫等元素反应形成氧化物或硫化物,在冶金行业中广泛应用于去除杂质和调整合金成分。
而高炉铁水是指通过高炉冶炼得到的熔融状态的铸造原材料,其中主要包含铁、碳等元素。
2.2 钛对高炉铁水中碳含量的影响钛在高炉冶炼过程中添加到铁水中能够显著影响其碳含量。
钛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挥发性气体,这些气体会带走部分碳从而使铁水中的碳含量降低。
此外,钛还能与其他杂质形成不溶于铁水中的化合物,并随之被剥离出废渣,进一步减少了铁水中的碳含量。
2.3 钛与高炉运行参数对钢中碳含量及组织的影响除了直接影响铁水中的碳含量外,钛还可以通过对高炉运行参数的调整来间接影响最终钢材中的碳含量和组织结构。
例如,增加钛添加量和延长冶炼时间可以进一步降低钢材中的碳含量。
通常很多元素在铸铁中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会对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是工艺添加的,但还有一些是原材料中带入的。
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元素对铸件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灰铁当中;但也有一些元素是非常有害的应该尽可能避免的。
以下表格列出了这些元素的通常来源、通常的含量范围及主要作用。
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元素作为主要工艺添加元素不被包含在下列表格中。
Al铝铝脱氧废钢、孕育剂、铁合金、轻合金零部件、工艺添加最大 0.03 在薄壁铸件中超过0.005%的Al含量就会促进氢气孔的产生。
中和氮;促进渣的形成。
超过0.08%的含量就会对球型石墨不利。
可以被铈中和,同时有强烈的稳定石墨作用。
Sb锑废钢、搪瓷釉废料、轴承壳体、工艺添加最大0.02 强烈的珠光体和渗碳体促进作用。
在没有稀土元素中和的情况下,抑制球型石墨产生。
As砷生铁、废钢最大0.05 强烈的促进珠光体和碳化物,改善球型石墨形状。
Ba钡含钡孕育剂最大0.003 促进石墨形核和减少衰退,降低白口倾向和促进石墨形成。
Bi铋工艺添加,铸型涂料中含铋很少超过0.01 促进白口化和非预期石墨形态。
在含稀土元素(铈)的球体俄中能够增加石墨球数,过量的石墨球可能产生缩松问题。
B硼搪瓷釉废料、工艺添加硼铁最大0.01 超过5PPM促进铁素体形成,超过10PPM促进碳化物形成(特别在球铁中),超过20PPM促进可锻铸铁的回火效果。
Ca钙铁合金、球化剂、孕育剂最大0.01 提高球型石墨圆整度,改善石墨形核,减少白口倾向和促进石墨化。
Ce铈大部分镁合金或者以铈镧稀土合金或者其它稀土形式添加最大0.02 通常不在灰铁中使用,在球铁中主要是消除有害元素,改善石墨球圆整度。
在偏析的时候会对碳化物其稳定作用。
Cr铬合金钢、涂铬层、一些生铁、铬铁最大0.3 促进白口化和珠光体形成,增加强度。
球体中高于0.05%的含量形成碳化物偏析。
Co钴工具钢最大0.02 在铸铁中午显著影响Cu铜铜线、铜合金、废钢、工艺添加最大0.5 促进珠光体、改善强度、在球体中减少铁素体形成。
68铸钢•铸铁Vol.70 No.1 2021钛含量对高铬铸铁耐磨性能的影响刘夙伟1,季峰2,张艳2,郭宇航2(1.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江苏江阴214405; 2.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摘要:研究了含0.1 %、0.6%、丨.1%、1.6%钛的高铬铸铁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通过金相组织图、XRD测试、EDS分析以及磨损试验,发现钛的添加对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能有显著影响,形成的TiC对(C r,Fe)7C i,碳化物有明显的细化作用,但是过多的钛会导致TiC团聚并减少基体组织中的含碳量,对高格铸铁的耐磨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当钛含量为1.6%时,高铬铸铁硬度达到HRC 63,有着最佳的耐磨损性能,其热处理工艺为1020 T保温2h,油淬,再经250丈保温4 h,空冷。
关键词:高铬铸铁;M7C,碳化物;耐磨性能;碳化钛作为新材料领域的核心,耐磨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
高铬铸铁作为继普通白口铸铁、镍硬铸铁之后第三代耐磨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为我国抗磨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4~。
研究表明,适量的钛添加到髙铬铸铁中可以有效细化共晶碳化物,增加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能|7〜。
然而,由于钛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且化学性质活泼,作为微量元素添加到高铬铸铁中会与碳、氮等非合金元素发生多种反应因此少量或过量的钛都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本试验研究不同钛含量高铬铸铁的硬度以及耐磨性能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揭示钛在高铬铸铁中的作用机理,提高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能。
作者简介:刘夙伟(1981-),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金属摩擦及热处理研究工作。
E-mail: justlsw@中图分类号:T G I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1-4977(2021) 01-0068-06收稿曰期:2020-07-03收到初稿,2020-08-24收到修订稿。
化学成分对中厚板性能的影响中厚板生产中大多数钢种都要保证化学成分和性能。
性能中除了保证力学性能外,还必须保证工艺性能。
对于钢质来说,各种元素及其含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从中厚钢板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来看,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中厚钢板的性能基本上由碳含量所决定。
2)中厚板的性能还取决于碳化物晶粒大小及其分布形态,也受钢政治影响。
3)钢中添加各种合金元素,或者进行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和热处理等工艺,可以生产出一般轧制时碳钢所得不到的组织和性能。
因而中厚板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与形态对钢板的组织和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厚板的化学成份包括:基础元素Fe、C;常存元素Mn、Si、S、P、O、N、H;常用微合金元素Nb、V、Ti、B及其它合金元素:Al、Co、Cr、Mo、Ni、W等;稀土元素。
1 C碳对钢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C在钢中以渗碳体或先共析渗碳体或碳化物形式存在。
与碳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分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V、Ta、Nb和弱碳化物形成元素:W、Mo、Cr、Mn、Fe。
对钢材的强化作用,是高硬度的碳化物作为第二相以细小的质点分布在固溶体的基体上,从而增大了基体的形变抗力。
因此,在用碳化物强化钢材时,碳化物的类型、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对钢材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含碳量的钢经热轧后力学性能不同,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硬度随之增加,而范性和韧性降低。
在亚共析范围内,随含碳量的增加,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在过共析范围内,随含碳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先缓慢升高,然后下降,主要是形网状先共析渗碳体量增多,使钢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早期断裂,从而降低抗拉强度。
含碳量增加时钢板的耐腐蚀性降低,同时也使会钢板的焊接性能和冷加工(冲压、拉拔)性能变坏。
2 长存元素2.1 Mn锰是作为脱氧元素和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弱碳化物形成的有益元素,在钢板中含量的范围比较宽,最高可达到1.7%。
锰在钢中,一部分形成夹杂物,(FeS、FeO),其余部分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
高炉冶炼低钛生铁技术作者:郑玉娥指导教师:李建朝金属材料工程系09级冶金技术1班74号摘要:分析了生铁中的钛源、生铁降钛途径及林钢高炉冶炼条件下钛的还原情况,介绍了冶炼低钛生铁(〔Ti〕≤0.03%)采取的精料、低硅操作、高风温、合理造渣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关键字:高炉精料低炉温低钛生铁1. 前言濮阳市林州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林钢)是一个专业炼铁厂,是豫北地区规模较大的铸造用生铁生产基地,具有低S、低P(一般〔S〕≤0.03%,〔P〕≤0.04%)质量特点的优质球墨铸铁用生铁是公司的拳头产品。
近年来,许多精密铸件对生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生铁中的某些微量元素要求更严。
因此,为满足市场对球墨铸铁用生铁低S、低P、低Ti(即三低)的质量要求,也为进一步扩大生铁的质量优势,决定组织攻关开发市场需求大、要求内在质量高的低钛生铁(〔Ti〕≤0.03%)新产品,经过理论计算、技术分析、原料优化、高炉操作,于2005年3月成功开发出低钛生铁新产品。
现浅谈一下我们冶炼低钛生铁的生产实践。
2. 生铁降钛的理论依据2.1生铁中钛的来源林钢以冶炼铸造生铁为主,受原料条件和炉况波动的双重影响,即使生产炼钢生铁,炉温也常控制在较高水平,因此,生铁中的钛含量也比较高,是低钛生铁要求钛含量的两倍多。
分析表明,在高炉冶炼所用的原燃料中,烧结矿中TiO2含量为0.13%,焦炭中TiO2含量为0.20%。
2.2钛在高炉内的还原及其影响因素钛以TiO2形态存在于矿石中,TiO2比SiO2更稳定,更难还原。
与Si的还原一样,Ti的还原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还原单位重量Ti所消耗的热量比还原Si时大0.14〔1〕倍。
因此,在高炉内,钛的还原只能是在高温条件下的直接还原。
理论与实践表明:影响钛还原的主要因素有炉温、炉渣碱度、渣中TiO2含量、入炉TiO2负荷。
炉温对Ti还原的影响体现在对Si的还原上。
由实验证实,渣内SiO2和TiO2同时还原,并且〔Ti〕/(TiO2)和〔Si〕/(SiO2)几乎成直线的关系。
常见元素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1. 碳(1)含碳量的增加,使得碳素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下降。
(2)一般情况下,当含碳量大于0.25%时,碳钢可焊性开始变差,故压力管道中一般采用含碳量小于0.25%的碳钢。
含碳量的增加,其球化和石墨化的倾向增加。
(3)作为高温下耐热用的高合金钢,含碳量应大于或等于0.04%,但此时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下降。
2.硅(1)硅固溶于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可起到提高它们的硬度和强度的作用。
(2)含硅量若超过3%时,将显著地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延展性和可焊性,并易导致冷脆,中、高碳钢回火时易产生石墨化。
(3)各种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约2%的硅,可以增强它们的高温不起皮性。
在铬、铬铝、铬镍、铬钨等钢中加入硅,都将提高它们的高温杭氧化性能。
但含硅量太高时,材料的表面脱碳倾向增加。
(4)低含硅量对钢的耐腐蚀性能影响小大,只有当含硅量达到一定值时,它对钢的耐腐性能才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含硅量为l5%~20%的的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对不同温度和浓度的硫酸、硝酸都很稳定,但在盐酸和王水的作用下稳定性很小,在氢氟酸中则不稳定。
高硅铸铁之所以耐腐蚀,是由于当开始腐蚀时,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SiO2薄层,阻碍了酸的进一步向内侵蚀。
3.硫、氧在碳素钢中的作用硫和氧作为杂质元素常以非金属化合物(如FeS、FeO)形式存在于碳素钢中,形成非金属杂质,从而导致材料性能劣化,尤其是硫的存在引起材料的热脆。
六和磷是钢中要控制的元素,并以其含量的多少来评定碳素钢的优劣。
(由于FeS可与铁形成共晶,并沿晶界分布),Fe-FeS共晶物的熔点为985℃,当在1000~1200℃温度下,对材料进行压力加工时,由于它已经熔化而导致晶粒开裂,使材料呈现脆性。
这种现象称为热脆。
)4.磷、砷、锑在碳素钢中的作用(1)磷、砷、锑作为杂质元素,它们对提高碳素钢的抗拉强度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又都增加钢的脆性,尤其是低温脆性。
第30卷第6期2020年12月粉來冶全工业POW DER M ETALLURG Y INDUSTRYVol. 30, N o.6, p45-49Dec. 2020DOI : 10.13228/j.boyuan.issn 1006-6543.20190209钛含量对钼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牛炫阳,张鹏飞,王广欣(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摘要:以高纯钛粉和钼粉为原料,在1600 °C温度和40 M Pa的压力以及氩气保护下热压3 h,制备了 5种不 同成分的钼钛合金。
研究了钛含量对钼钛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M o原子和T i原子能够形成置换固溶体,且M o-T i合金在常温下具有脆性特征。
随着钛原子分数从10%增加到50%,晶粒尺寸从7 p m增加到15 p m,致密度从95.8%提升至99.5%,洛氏硬度从22.3H R C增加到45.5H R C,抗弯强度从396 MPa增加到680 MPa。
M o-50%T i(原子分数)的各方面性能最佳,这对后续钼钛合金靶材的制备及溅射性能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粉末冶金;热压;钼钛合金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543(2020)06-0045-05Effects of Ti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Ti alloysNlUXuanyang, ZHANG Pengfei, WANG Guangxi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China)Abstract:Five kinds of Mo-Ti alloy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 were prepared with high purity titanium powder and molybdenum powder by hot pressing at 1600 °C and 40 MPa for 3 h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Argon. Effects of titanium cont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prepared Mo-Ti alloys were studied.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Mo and Ti atoms can form displacement solid solution, and Mo-Ti alloy is brittle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titanium content increasing from 10 atm.% to 50 atm.% , grain size increases from about 7 \xm to15 (im, relative density increases from 95.8% to 99.5%,rockwell hardness increases from 22.3 HRC to 45.5 HRC.and bending strength increases from 396 MPa to 680 MPa. Mo-50% Ti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all aspects, which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Ti alloy target and the study of sputtering performance.Keywords:powder metallurgy ;hot pressing;molybdenum-titanium alloy磁控溅射是制备薄膜材料的主要技术之一,其 中,被粒子轰击的固体是用溅射法沉积薄膜的原材 料,称为溅射靶材0。
钛Ti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钛Ti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1、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在不锈钢中,钛能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现象.2、钛是钢中强脱氧剂。
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
改善焊接性能。
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3、钛在钢中易与碳形成碳化物TiC,其他特性:a.钛在不锈钢中,可以防止高温时铬量的局部减少,维持其防蚀的能力b.可以防止合金钢由高温徐冷时的脆化现象。
4、固溶强化作用强,但降低固溶体的韧性,固溶于奥氏体中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化合钛却降低钢的淬透性。
改善回火稳定性,并有二次硬化作用,提高耐热钢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如蠕变和持久强度,且改善钢的焊接性;5、钛的有益作用是:1)能形成很强固的TiC,可稳定到1300℃,有此稳定到高温的高度分散的TiC质点,所以可细化晶粒,降低钢的过热倾向性。
2)能防止产生晶间腐蚀现象,实践知:当Ti:C=5(一般C=0.03)时,效果最佳。
当Ti:C=3,抗蠕变强度最高。
满足上条件时的钢,因为所有的游离碳都被结合成了强固TiC,所以在加热过程中就不会再沿奥氏体晶界析出碳化铬。
否则,晶界碳化铬的生成就将出现晶界固溶体的贫铬区,其电位就相对地降低了,而与固溶体基体和碳化物形成微温差电偶,晶间固溶体本身即为阳极而被腐蚀。
晶间腐蚀的程度将随含碳量增加而加强。
(粗晶亦易蚀)3)钛钢易产生时效硬化,含钛量超过2%的低碳合金,其时效硬化就尤其明显。
4)钛可改善不锈钢的焊接性能。
5)Ti是强烈的铁素体形成元素。
0.65%Ti就能使γ区完全封闭。
它又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6)Ti能与S作用,降低硫的热脆作用,这与Mn相似。
6、钛的不良影响:1)含Ti钢,特别是低碳之Ti钢,往往因其钢液粘度较大,而使其中非金属加杂,不易分离浮出应一致,在防止造成缺陷应注意。
可在冶炼时注意高温操作和钢液的脱氧。
2)淬火钛钢硬度随含Ti量增加而降低。
1.提高硬度和韧性
加入钛元素可以提高铸钢的硬度和韧性。
钛元素能够与碳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钢的组织均匀而细密,从而提高了钢的力学性能。
2.增强耐蚀性
钛能够提高铸钢的耐蚀性。
在一定条件下,钛可以与氮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形成一种密封层,从而有效地防止氧化和腐蚀。
3.促进晶界结构形成
钛元素在铸钢中也有助于晶界结构形成。
晶界结构是指物质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加入钛元素可以促进晶界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铸钢的力学性能。
4.改善钢的可焊性
钛元素还能够改善铸钢的可焊性。
加入钛元素使钢的成分更稳定,降低了氧、氮、碳等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从而使焊接接头的性能更加稳定。
钢材中各元素对性能性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合金元素对高铬铸铁性能的影响张娈,刘帅,刘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辽宁阜新(123000)E-mail:aianor@摘要:在高铬铸铁成分配比中添加合金元素。
浇注并进行热处理后测出其冲击韧性、耐磨性等高铬铸铁试样性能进行分析,归结出添加合金元素对高铬铸铁衬板内部质量的综合影响。
这项实验对合理提高高铬铸铁衬板性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高铬铸铁在耐磨衬板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铬铸铁;合金元素;冲击韧性;耐磨性中图分类号:TG143.81.引言耐磨衬板是建筑机械的大型设备中易失效部件,阜新矿山机械厂于1993年研制的以高铬白口铸铁为材质的JS系列搅拌机衬板达到了良好的耐磨性能,促进了JS系搅拌机在水泥机械、选矿机械、电力机械等部门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对高铬铸铁成分、热处理工艺继续改进、创新,使其耐磨性、冲击韧性进一步提高,达到更好的综合技术指标。
2. 实验材料及设备2. 1 实验材料表1 高铬铸铁原料成分百分比Tab.1 the percent of the raw material序号原料成分百分比1 铬铁60%Cr 3%C 2%Si 0.03%S 0.03%P2 钼铁63.03%Mo 0.06%C 0.069%Si 0.3%Cu 0.041%P 0.088%S3 生铁 3.3%C 1.6%Si 0.6%Mn4 45号钢0.45%C 0.2%Si 0.6%Mn 0.045%S 0.045%P5 锰铁65%Mn 7%C 2.5%Si 0.4%P 0.03%S6 稀土 Fe-Si-Mg合金7 铜纯铜8 铝纯铝2.2 实验设备高频感应炉 SRJ-8-13型高温箱式电阻炉DRZ-9型调节式测温控制器 XJL-02A型立式金相显微镜单面上光机照相器材 TG328A型分析天平ML-10型磨料磨损实验机 HR150DT型洛氏硬度计“71”型显微硬度计LP76-1型金相抛光机 JB30A型冲击实验机型材切割机3. 实验过程及方法3.1 浇注浇注是本实验的一道基本工序,根据成分设定浇注出衬板模型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的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