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37单元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十七单元】五十步笑百步【原文】梁惠王①曰:“寡人②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起加重语气作用)。
河内③凶④,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这样)。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⑤,寡人之民不加多⑥,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⑦,兵刃既接⑧,弃甲(战士穿的甲衣)曳[(yè):拖着]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10)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曰:“不可。
直(11)不百步耳(罢了),是亦走也(呀)。
”曰:“王如知此,则(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节选自《孟子》)(【原文】中(10)、(11)是注释序号)【注释】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因魏国建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国亦称梁国。
②寡人:国君自称;相当于“我”。
③河内:魏国的地区名称,下文“河东”也是地区名称。
④凶:荒年。
⑤加少:减少。
⑥加多:增多。
⑦填然鼓之: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填,象声词。
“之”句末音节助词,无义。
⑧兵刃既接:兵器已交锋。
⑨曳(yè):拖着。
(10)以:凭。
(11)直:仅仅【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自己的国家,尽心竭力了。
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居民迁移到河东,(并)把粮食运到河内(救灾)。
河东发生灾荒也这样处理。
察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然而)邻国的百姓没减少,我国的百姓也没增加,什么道理呢?”孟子回答说:“您大王喜欢打仗,请用打仗来比喻。
咚咚咚地战鼓敲响了,双方兵器已经交锋,(士兵)丢弃盔甲拖着兵器而逃跑。
有的逃了一百步以后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以后停下来。
凭逃了五十步而去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你看)可以吗?”梁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逃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道理,那么不要希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1唐玄宗宠爱安禄山【原文】唐玄宗幸(宠爱)安禄山①,呼禄山为子。
尝于便殿②与杨贵妃同宴坐,禄山每就(前往)见,不拜玄宗而拜杨贵妃。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上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送友人》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黄鹤楼》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早寒江上有怀》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野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长歌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游山西村》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归园田居》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石壕吏》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春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望岳》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大道之行也》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核舟记》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陋室铭》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三峡》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浣溪沙》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鲁山山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秋词》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塞翁失马》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欢》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时难别亦难》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行路难》初二语文下册文言诗文翻译:《饮酒》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使至塞上》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滥竽充数》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画蛇添足》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观潮》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过零丁洋》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赤壁》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桃花源记》相关资料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赵普》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终南山》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秋登万山寄张五》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捕蛇者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复习修改病句练习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君子于役》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日喻》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养鱼记》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曹刿论战》初中语文《龚遂治渤海郡》译文初中语文古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汉江临泛》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少年中国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及赏析:《鱼我所欲也》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部编版初二上册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罢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走进文言文》参考答案(八年级)第一单元1.刘裕诫子孙(1)①已经②有的③治理④对君主的尊称(2)①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②哪里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2.田父遗产(1)①自小失去父母;贫穷②亲自③救济;帮助④留⑤木箱子⑥开⑦罢了⑧毕(2)①三十岁才成家②我不久将死去(行,不久;就,走进;木,棺材)③希望你们一生勤劳(3)唯3.包拯家训(1)①教;说②做官③贪污④死⑤刻⑥告(2)①不听从我的愿望,不是我的子孙②珙就是包拯的儿子包珙(3)③(4)做官要清廉,或做官要不贪污(5)北宋4.不肖子有“三变”(1)①共②蛀虫③留下④是;极(好)(2)①卖掉庄园的土地与房屋而靠它吃喝②都是由于他祖上不用诗书仁义教育他所造成的5.蔡京子孙(1)①众②耕种;收获③回答(2)①你们每天吃饭,给我说说米是从哪儿来的?②原来京城运米是用草席织成的袋子装的,所以这么说(3)肉;精米;富贵人家第二单元1.张丞相好草书(1)①好,精②誊写③拿着④仔细看⑤责骂⑥为什么⑦以致(2)找来笔迅速写下(3)刻;放弃;坚持不懈2.宋太宗学书(1)①好②专心;临摹③有人④立刻⑤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字给王著看②又把(写的字)问王著(好不好)③字本已(写得)好了(3)王羲之;因他曾任右军将军,故称(4)好了还要争取更好3.农夫杀牛(1)①总是②触③憎恨④追赶⑤分解、剖开(2)①瞪大眼睛对着耕者,想要吃他②贪谗的口水掉到地上然后离去③不知道刚才发生的情况(3)①醒②感到4.欧阳修不喜释氏(1)①读书人②有人③把④佩服;同“辩”(2)①一定神情严肃地看着对方②而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取字?③因为(故意要)轻视它5.义犬报火警(1)①瘦弱②到③拉④蹲;(兽类)叫⑤成灰⑥常(2)①狗连续嗥叫也不醒②那人就跟他亲近的人说(3)①蔓延②邀请③延长(4)上文本: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在那些日子里,有人丰厚地享受对方(提供的)吃喝而不顾对方的忧患与困难,他们看到这狗的行为有什么感想呢?第三单元1.木屑竹头(1)①曾经②铺③存(2)①陶侃吩咐(下属官吏)都把它登记并且掌管好②人们都不理解(陶侃这样做的)原因(3)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好2.董遇论“三余”(1)①用,利用②有人③随时(2)①有人(想要)跟随(董遇)学习②文章读了一百遍,它的含义自然会显露出来(3)冬季是农闲季节,故有时间可读书3.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遇到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⑥遗憾(2)①然而桓荣读书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罢了,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处呢③哪知读书的好处竟像这样啊(3)则仕4.晋平公游于河(1)①回答②罢了③因为④大概(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一同享受这欢乐呢②不要担忧没有贤能的人(来)(3)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5.黄公好谦卑(1)①低下(认为自己低下)②传布,流传③整个④这事;以后⑤故意;女儿⑥说(2)①因为她们美丽,经常谦虚地贬低她们,说她们丑陋②过了结婚的年龄,冒失地娶了她③名称与实际相违背(3)不对;不实事求是,过于谦卑(4)做事有法,符合规定;形容有条理,丝毫不乱第四单元1.人有亡铁者(1)①丢失;猜度②脸③另一天(2)(邻人之子的)行为神态没有不像偷斧头的样子。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逐字逐句翻译:豫章故郡——豫章:地名,指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故郡:旧时的郡治。
洪都新府——洪都:地名,即豫章;新府:新的府治。
星分翼轸——星:星星;分:分布;翼轸:星座名,属二十八宿之一。
地接衡庐——地:土地;接:连接;衡庐:地名,指湖南省衡阳市和江西省庐山市。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襟带;三江:指长江、汉江和赣江;带:以……为带;五湖: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和洪泽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控:控制;蛮荆:指楚地,即今湖北、湖南一带;引:引导;瓯越:指浙江、福建一带。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物华:指地方的风物;天宝:指珍宝;龙光:指宝剑的光芒;射:照耀;牛斗:星座名,属二十八宿之一;墟:地。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人杰:杰出的人才;地灵:土地灵秀;徐孺:人名,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徐庶;下:拜访;陈蕃:人名,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榻:坐具。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蛟:比喻文采飞扬;起凤:比喻文辞华美;孟学士:人名,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孟郊;词宗:词坛的领袖。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紫电:宝剑名;青霜:宝剑的鞘;王将军:人名,指唐代的将领王昌龄;武库:武器库。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闾阎:指住宅;扑地:形容非常敬仰;钟鸣鼎食:古代贵族宴饮时敲钟击鼎,表示富贵。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舸舰:大船;弥津:满载货物;青雀黄龙:指船的装饰;舳:船尾。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云销:云散;雨霁:雨停;彩彻:光彩照人;区明:天空明亮。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夕阳的余晖;孤鹜:孤独的野鸭;秋水:秋天的水;长天:广阔的天空。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渔舟:渔船;唱晚:傍晚时分唱歌;响穷:声音传遍;彭蠡:湖名,即现在的鄱阳湖。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雁阵:雁群;惊寒:因寒冷而惊飞;声断:声音消失;衡阳之浦:衡阳的港口。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第一单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近侍或进曰:“舜躬耕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禹亲事水土。
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高、稼穑之艰难乎?”[译文]高祖已经是至尊至贵(即: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了,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
(他的儿子)文帝到旧时的宫殿去,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有惭愧的神情。
(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种,大禹亲自治理水土。
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2.田父遗产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zhân,救济)穷济贫。
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
”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
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
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
”言讫[qì]而亡。
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
(他)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
八十岁时病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
”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儿子打开它。
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
耕田男子教育(他们)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31~38单元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31单元 (4)1.1巾帼潘将军 (4)1.2擒贼 (4)1.3吕某刺虎 (5)1.4笼中鹦鹉 (6)1.5搔痒 (7)2第32单元 (8)2.1孙权喻吕蒙读书 (8)2.2响遏(e)行云 (9)2.3王元章砍神像 (10)2.4空中楼阁 (10)2.5熊与坎中人 (11)3第33单元 (13)3.1蛇衔草 (13)3.2智犬破案 (13)3.3神针道人 (14)3.4杨务廉有巧思 (15)3.5多言何益 (15)4第34单元 (17)4.1盲子道涸溪 (17)4.2瞎子触象 (18)4.3木刻钟馗 (19)4.4商鞅立木 (19)4.5阿柴折箭以喻 (21)5第35单元 (23)5.1承宫拾柴苦学 (23)5.2蔡侯纸 (23)5.3牧竖拾金 (24)5.4解铃系铃 (24)5.5认真 (25)6第36单元 (26)6.1地震 (26)6.2多忧者 (27)6.3穿井得一人 (27)6.4不识自家 (30)6.5两瞽 (30)7第37单元 (32)7.1莽汉断棘 (32)7.2宾卑聚自杀 (33)7.3齐之好勇者 (34)7.4引婴儿投江 (35)7.5楚人有不识姜者 (36)8第38单元 (37)8.1狂泉 (37)8.2鼠技虎名 (38)8.3北人不识菱者 (38)8.4病忘 (40)8.5斗牛而废耕 (40)第31单元1.1巾帼潘将军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省大眼。
至于攻阵游猎之际,大眼潘戎装,或齐战场,或并驱林壑。
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
"译文大眼的妻子潘氏,善于骑马射箭,亲自去军营看望杨大眼。
到了打仗狩猎的时候,大眼叫妻子潘氏穿上军装,有时一起驰骋沙场,有时一起穿梭于树林中。
等到回到营地时,一起坐在帐幕之下,和幕僚将佐一起畅谈欢笑,当时大眼指着潘氏对人说:“这个是潘将军。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三十七单元】
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梁惠王①曰:“寡人②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起加重语气作用)。
河内③凶④,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这样)。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⑤,寡人之民不加多⑥,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⑦,兵刃既接⑧,弃甲(战士穿的甲衣)曳[(yè):拖着]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10)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曰:“不可。
直(11)不百步耳(罢了),是亦走也(呀)。
”曰:“王如知此,则(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节选自《孟子》)(【原文】中(10)、(11)是注释序号)【注释】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因魏国建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国亦称梁国。
②寡人:国君自称;相当于“我”。
③河内:魏国的地区名称,下文“河东”也是地区名称。
④凶:荒年。
⑤加少:减少。
⑥加多:增多。
⑦填然鼓之:咚咚咚地击鼓(进军);填,象声词。
“之”句末音节助词,无义。
⑧兵刃既接:兵器已交锋。
⑨曳(yè):拖着。
(10)以:凭。
(11)直:仅仅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自己的国家,尽心竭力了。
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居民迁移到河东,(并)把粮食运到河内(救灾)。
河东发生灾荒也这样处理。
察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然而)邻国的百姓没减少,我国的百姓也没增加,什么道理呢?”孟子回答说:“您大王喜欢打仗,请用打仗来比喻。
咚咚咚地战鼓敲响了,双方兵器已经交锋,(士兵)丢弃盔甲拖着兵器而逃跑。
有的逃了一百步以后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以后停下来。
凭逃了五十步而去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你看)可以吗?”梁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逃跑)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道理,那么不要希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
1唐玄宗宠爱安禄山
【原文】唐玄宗幸(宠爱)安禄山①,呼禄山为子。
尝于便殿②与杨贵妃同宴坐,禄山每就(前往)见,不拜玄宗而拜杨贵妃。
玄宗问曰:“此胡不拜我而拜妃子,意何在也?”禄山对(回答)曰:“臣胡人,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故也。
” 笑而舍之。
禄山丰肥硕(大)腹,帝尝问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乃尔③?”禄山答曰:“臣腹中更(再)无他物,唯(只)赤心耳。
”帝以其言诚,而益亲善之。
【注释】①安禄山:唐朝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曾任节度使,掌兵权,后起兵叛乱,自称雄武皇帝。
②便殿:别殿,即皇帝休憩闲宴的宫殿。
③乃尔:这样。
【译文】唐玄宗宠爱安禄山,称安禄山是儿子。
(玄宗)曾经在休憩闲宴的宫殿和杨贵妃一起安坐,安禄山每次前往拜见,不叩拜唐玄宗,却叩拜杨贵妃。
唐玄宗问(他)说:
“(你)这胡人不叩拜我,却叩拜妃子,用意在哪里?”安禄山回答说:“我是胡人,只知道有母亲,不知道有父亲的缘故。
(唐玄宗听后)一笑了之,不再追问此事。
”安禄山身体丰满肥胖肚子也大,唐玄宗曾经问(他)说:“(你)这个胡人腹中有什么东西?肚子大成这样?”安禄山回答说:“我肚子里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只有颗赤诚的忠心罢了。
”玄宗认为他说话诚恳,因此更加亲近他认为他好。
2子贡论孔子
【原文】齐景公①谓子贡②曰:“子师(以……为师)谁?”曰:“臣(我)师仲尼。
”公曰:“仲尼贤乎?”对(回答)曰:“贤。
”公曰:“其贤若何?”对曰:“不知也。
” 公曰:“子(你)知其贤而不知若何,可乎?”对曰:“今谓(说)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多少),皆曰不知也,是以(以是,即“因此”)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若何。
”
【注释】①齐景公:齐国国公。
②子贡:孔子的学生。
【译文】齐景公对子贡说:“你把谁作为老师(你拜谁做老师)?”子贡回答说:“我以仲尼为老师(我拜仲尼做老师)。
”齐景公问:“仲尼贤能吗?”回答说:“贤能。
”齐景公问;“他如何贤能呢?”回答说:“不知道。
”齐景公说;“你知道他贤能,却不知道(贤能得)怎么样,(这)行吗?”回答说:“现在说天高,无论小孩大人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高。
(天)有多少高,都说不知道。
因此知道仲尼贤能却不知道他贤能得如何。
”
3山猫与雄鸽
【原文】叶侯之家,获二鸽,缚(束缚)其翅而畜之野。
狸①者知其不能飞也,攫(抓取)而食其雌。
雄者怒,奋其喙(禽类动物的嘴)啄狸,狸嗥(háo,嗥叫)而去。
不数日,复获一雌焉。
狸又至而食之。
然向之为雄所啄,若惮雄。
雄因恃(倚仗)其强,不为备(防备)。
居无何(不久),竟为狸所食。
【注释】①狸: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
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译文】叶侯家,获得两只鸽子,缚住它们的翅膀放养在野外。
山猫知道它们不能飞,抓取并吃了其中的雌的鸽子。
雄的鸽子愤怒,鼓起它的嘴啄山猫,山猫吼叫着离开。
没有几天,(叶侯家)又在那里得到一只雌的鸽子。
山猫又过来吃了它。
但是以前被雄的鸽子啄过,好象害怕雄的鸽子。
雄的鸽子因为倚仗自己的强悍,没有作防备。
过了不久,雄鸽子最终被山猫吃掉了。
4范仲淹罢宴
【原文】范仲淹守(做太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未举觞②,见衣(yì,穿)丧服者数人营理③葬具,意哀甚。
公亟(jí,急切)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出丧)近郊而棺椁④未具(备办)。
公怃然(怅然失意),即撤宴席,厚济(帮助)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邠(bīn)州:古州名,今陕西境内。
②觞(shānɡ):酒杯。
③营理:
筹办。
④棺椁(ɡuǒ):此指棺材。
【译文】范仲淹做邠州太守时,在空闲的日子里带领同僚与下属登楼摆设酒席。
还没有举杯,看见好几个穿孝服的人筹办丧葬的东西,神情很悲伤。
范仲淹马上派人去询问他们,原来是客居的读书人死在邠州,将要出丧到附近郊外但是棺材没备办。
范仲淹怅然不乐,立即撤掉了酒席,用丰厚的银两帮助他们,让(他们)把丧事办完。
在座的人(因此)感叹,有的感动得流下眼泪。
5.二鸿情深
【原文】有弋(yì)人①得一鸿②,其雄者随而飞抵其家,哀鸣徘徊,至暮始去。
翌日(第二天)又至,弋人并(一同,也)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③,弋人悟(领会)其意,乃曰:“是(这)将以赎妇也。
”鸿颔(点头)之。
遂释二鸿。
二鸿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多一点)。
噫!禽善何知,而钟情④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岂物亦然哉?
【注释】①弋人:猎人。
②鸿:天鹅。
③锭(dìng):块状的金属。
④钟情:深情。
【译文】有个猎人捕得一只(雌)天鹅,那只雄天鹅跟随着猎人飞到他的家中,哀伤的鸣叫,来回盘旋,到了傍晚才离开。
第二天,雄天鹅又飞到(猎人家),猎人把它也捉了,看见它伸长头颈,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昂起,吐出半块黄金。
猎人领会了它的意思,就说:“这是将用来赎你的妻子的啊。
”雄天鹅点头。
(猎人)于是释放了两只天鹅。
两只天鹅就双双飞着离去。
猎人称了金子,得到了二两六钱多一点。
唉!飞禽的善良(人)怎么知晓,(是)这样深情的啊!人间的悲伤没有比活活分开再悲伤的了,难道万物也都是这样的吗?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