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异同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异同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呈现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之势,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各自特色。
一.首先,对比看待两种文化,可知其各自独特及长短之处。
1.起源发展:希伯来文化中,摩西和耶酥是希伯来人的先知,他们为全人类创造了唯一神信仰的宗教和神学,创造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
希伯来人的祖先为全人类提供了神学,唯一神论的宗教和圣经。
简而言之,摩西和耶酥创造了属于希伯来文化的神学和宗教,“十诫”和“基督”也是希伯来律法的开始,他们的文化大都就表现在宗教伦理思想方面。
希腊最早的文化则大概是诺索斯文化,在爱琴海最南部的克里特岛上逐渐发展起来,后来亚历山大国王大面积扩张土地,随着战争,希腊文化开始传播到印度河以西的广大亚洲和北非等地区。
其表现主要是以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为首的神学以及以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为首的哲学。
希腊在哲学这一层面的理论水平相当先进,其关于国家的建立、管理、立法等方面也对今天的西方颇有影响。
2.内容差异:希伯来文化则注重行,关心实践;正确的行为是希伯来人终极关切的事。
希伯来文化理想的人是有信仰的人。
是个作为整体的具体的有信仰的人。
希伯来文化并不仰望普遍的和抽象的事物,它始终盯着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人;希伯来文化的重点是献身,是人对自己有死的存在(同时是肉和灵),对他的子孙后代、家庭、种族和上帝的热情介入;永恒在希伯来人看来是模糊的,除非在不可知的上帝身上;希伯来人认为理性和逻辑并没有触及生活得终极问题,这些问题发生在语言无法企及的深处,即信仰的至深处;希伯来人不把美和善等同起来,罪感乃是由于他的不完满性而达到的对他的彻底有限性的意识,善有时必须戴上丑的面具,恰如美对他可能是罪感和腐败的假面。
希腊文化注重知,关心知识;正确的思想是希腊人终极关切的事。
希腊文化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是作为对所有时间和存在的旁观者必定超越哲学的哲学家,是历史上第一批思想家。
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4、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5、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6、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7、(宙斯)是雷电神,(赫拉)是天后。
(波赛东)是海洋神,(得墨忒耳)是农神。
(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耳墨斯)是神使。
(雅典娜)是女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阿耳忒弥斯是(月神),(赫斯提亚)是家神。
8、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9、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10、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或译《伊利昂记》))和(《奥德塞》(或译《奥德修纪》))。
11、《伊利亚特》一开篇就提出它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
12、《奥德塞》的主题是(还乡)。
13、(《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4、(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15、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是(祭神歌舞)和(滑稽戏)。
16、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弗洛伊德曾根据这部悲剧提出了著名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理论。
17、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
18、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
19、(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论文标题:两希文化异同及在文学中表现对真理的渴求、明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深刻的判断------这就是希腊文化。
希伯来精神则追求公正、要求道德完善、坚持需求人们的行动准则。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也是近代民主和法制的起源,所以可以划分为一大西方文明传统即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希伯来文明诞生于今天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在古代这块地方称为迦南。
希伯来人是当今犹太人的祖先。
约在公元前1200至400年间,希伯来人创立了一种宗教――犹太教,犹太教对于早期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人们把希伯来文明作为西欧文明的来源之一。
“两希”文化之间联系紧密,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发展。
众所周知,古希腊早期哲学的理性精神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世界确定性、世界秩序的探索上,是人的知性力量的推动使之然。
因之,古希腊哲学总是力图通过询问世界之本原,给人们描述世界的规律和秩序,为人们提供一个有确定意义的世界。
其实,基督教同样有这种理性特征,而且直接受益于古希腊哲学的理性禀赋。
而且,正是基督教文化中这种直接传承于古希腊哲学的对世界探究的知识性冲动和理性精神,培植了中世纪和近代西方人的科学理性精神和追求科学的理性精神。
古希腊—罗马文化相对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是原欲型的,但是,它在哲学文化中体现的理性精神,却沿着希伯来—基督教的传统得以流传。
双希文化的文学呈现—《荷马史诗》和《圣经》,保存了双希文化最古老的记忆和想象,也是两希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文本资料。
然而,学界在论证这两种文化的异质性以及互补性时,引用更多的是两部著作提及的神话、历史等典故,而对两个重要意象—贯穿了《伊里亚特》全诗并在《奥德赛》中也有隐性出现的“战场”意象以及在《圣经》中反复出现的“园”意象的比较研究甚少。
《荷马史诗》的“战场”意象和《圣经》的“园”意象在文本中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双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下来的成长体验和民族心理的折射,体现了两种文化传统不同的审美旨趣和性格。
《外国文学(1)》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3.(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4.(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5.(《列那狐传奇》)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6.在《神曲》中,(豹)象征(淫欲),(狮)象征(强暴),(狼)象征(贪婪)。
7.(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8.(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其抒情诗集(《歌集》),抒发了对女友(萝拉)的真挚爱情。
9.(堂·吉诃德)性格中既有(悲剧)性因素,也有(喜剧)性因素;他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悲喜剧)剧人物。
10.(哈姆莱特)与(克劳斯)的冲突,其实质是(人文主义者)和(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
11.在(弥尔顿)的作品中,(撒旦)的形象塑造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在(《失乐园》)中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斗士)的形象,在《复乐园》中,他又成为(魔鬼)的化身。
12.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的成就最大,(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1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的法国文豪,(“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在(《伪君子》)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女仆,她是(桃丽娜),而其主人公(达尔杜弗)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14.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崇拜”),这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15.(孟德斯鸠)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为法国的启蒙文学开辟了道路。
16.马克思认为,(席勒)在剧中“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这种戏剧创作中的(简单化)、(概念化)倾向,又叫(“席勒式”)。
17.(歌德)的代表作是(《浮士德》),其体裁是(诗体悲剧)。
西方文学的脉络一、古代:希腊文学、罗马文学、基督教文化,统称为“两希文化”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文化征服了罗马文化,罗马文化即为希腊文化的延续基督教文化又称希伯来文化,启示文化,神秘主义文化猫头鹰:智慧女神的象征1.古希腊:神话、悲剧、荷马史诗(No.1)(史诗:口口相传)2.基督:《圣经》二.中世纪文学基督教控制,绘画(大多为神的壁画)、雕刻、建的教堂。
但丁《神曲》(No.2),第十八层拔舌地狱三.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希腊文化,肉体光辉,人的价值上升,反对教权(不是神权)四.十七世纪资产阶级向贵族叫板。
古典主义:用保守的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
莫里哀五.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文化革命)第一次提出打倒神权、上帝、贵族,无神论。
歌德、卢梭、伏尔泰(代表)歌德《浮士德》(No.3)六.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福楼拜,巴尔扎克《高老头》七.二十世纪缺失索福克罗斯《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是西方文化里第一个英雄,因为他用于承担自己无意识犯下的罪行,不逃避,与命运和解。
俄狄浦斯代表着人类,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人。
最后他成为一个平和的、有幸福心理的老人,他所有的不幸来自于抗争。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伊戈王子》古希腊(罗马)文学“桂冠”源于希腊。
余光中:台湾桂冠诗人,“今晚的月光很希腊”“轴心时代”:希腊:文学、哲学、社会制度的早熟罗马:共和制度。
古希腊:民主制度法国大革命:议会制改革荷马时代:神话:神的传说+英雄传说(英雄:神的后代①,或地上的贵族②)史诗①神的后代——在奥林匹亚山上,什么都不干,风流韵事,不死,有的捉弄人类主神:宙斯。
儿子有赫尔摩斯,阿波罗。
他的最后一个妻子是牛眼的赫拉。
太阳神:阿波罗,很帅,爱神让他爱上露水女神,但后者并不爱他。
月桂树是阿波罗的圣树。
处女神:阿波罗的妹妹,高雅冷酷,看到她洗澡的人都会有坏的后果。
后来爱上一个牧童,他睡觉的样子很美,她就不许他再醒来海神:冥王:管地狱。
外国文学(1)名词解释两希文学:“两希”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为“两希”传统。
他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冲突和互补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源于这两大传统。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伊战争,在民间传唱的过程中加进了许多神话故事。
到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定成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大口头史诗,故名“荷马史诗”。
在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成为欧洲英雄史诗的典范。
表现了战争和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塑造了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等英雄形象,并使大量希腊神话得以保存,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
宙斯禁止人类用火,他就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
宙斯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
埃斯库罗斯的古希腊戏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一位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光辉形象。
该作品是古希腊悲剧中主题最崇高、风格最庄重的作品之一,表现了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高尚精神和雄伟气魄。
潘多拉的匣子:灾难和后患无穷的代名词。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恼恨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在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同时,迁怒于人类。
他让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漂亮少女,•命神使赫耳墨斯将其送给普罗米修斯在人间的傻弟厄庇墨透斯为妻。
时潘多拉打开了随身带着的金匣子,于是,灾难、祸患、瘟疫疾病、死亡等变成虫子飞向人间,而希望却被关在匣底。
从此,人类开始了苦难而悲惨的生活。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被埋葬在一个海岛上。
两希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摘要:两希文化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希腊与希伯来两大文化体系对西方世界的文化产生着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希腊文化中的自然与理性,希伯来文化中的宗教意识,千百年来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领域之中,为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不断进步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两希文化西方文化一、希腊罗马文化文化起源:希腊罗马文化的发源是爱琴文明,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
克里特的居民热衷于航海业和商业。
灿烂辉煌的克里特文明本身是埃及、西亚、小亚细亚以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氤氲化生的结果。
爱琴文明至少存在了1300 多年的时间。
到了公元前15 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
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者稍早一些时候),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12 世纪末期,一种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在经历了300 多年的“阵痛”之后,从公元前8 世纪开始,一个崭新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希腊神话的起源: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文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有的随着克里特文明的毁灭而消失了,另一些则在迈锡尼时期与阿卡亚人的神话传说相融合。
有的神话内容,显然是与埃及和地中海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公元前二千纪初叶或中叶,当野蛮的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他们带到希腊来的仅仅是一些非常简单而零散的神祇。
第一部分欧美上编导论1.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在欧洲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是如何发生冲突又互有补充的?答: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1)古希腊文学倡导自由,希伯来文学倡导理性,造成了二者的冲突1.1古希腊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希伯来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理性——人”三位一体的机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宗教人本意识,其文化内质是宗教理性型的。
1.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这些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1.3当人们把《圣经》作为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与史诗去理解时,却很难看到希腊神话与史诗中那充溢灵性与原始欲望的神、英雄与人。
在那里,有的是神化的人,而非古希腊式人化的神;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而非希腊式的神向人的下滑,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1.4中世纪晚期,世俗教会把基督教精神推向极端,宗教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原始基督教对人性本质的理性追求走向了对人性的扼杀,于是,一些人文主义者就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向它发起了攻击。
古希腊文学所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学所属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形成冲撞之势,文艺复兴也就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冲突的焦点,这种冲突实质上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
文艺复兴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个体与客体的关系做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2020年第8期学习与探索No.8,2020(总第301期)Study&Exploration Serial.No.301・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西方文学“源头说”之源头曾艳兵V,崔卩日1(1.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关于西方文学或文化的源头,有所谓“两希说”,即希腊和希伯来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早在1930年,茅盾在《西洋文学通论》中就提出了“两个H”之说,指的是Hebraism(希伯来主义)和Hellenism(希腊主义)。
茅盾的这一说法源自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马修・阿诺德。
阿诺德的“两希说”源自海涅,海涅的见解得益于温克尔曼和歌德。
温克尔曼与歌德的认识又可以一直往前追溯,直至源头本身。
这种对于西方文学源头的探寻,既有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也有助于梳理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和逻辑。
关键词:西方文学;“源头说”;“两希说”;阿诺德;海涅中图分类号:I109.2;I1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8-0162-06西方(欧洲)文学源远流长,然而无论怎样的“流长”而“源远”,总还是有源头的。
寻本探源、追根究底,必定有利于认识和界定当今西方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沿波讨源、逆流而上,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掌握和梳理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和逻辑。
关于西方文学或文化的源头,我们都知道所谓“两希说”,即希腊和希伯来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学术常识或普通知识,但这种说法从何而来?是谁最先提出这种说法?这种说法又是如何流行传播的?其“源头”又在哪里?这倒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一、西方文学源头“两希说”追根究底、探寻本相也许就是所有学者或研究者的本性和追求。
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对文学的精神实质的探讨和对于文学渊源的追溯,同样重要和意义深远。
寻本探源,对源头的探究有利于认识当今西方文学的特质和精神。
外国文学史复习两希文化: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古希腊文学的成就: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
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
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
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
把自然界、人类社会。
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
2 故事性极强。
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
3 哲理性强。
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
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外国文学史填空题古希腊文学希腊神话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4.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5..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6..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7..马克思曾经评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8.俄林波斯十二主神(宙斯)是雷电神,(赫拉)是天后。
(波赛东)是海洋神,(得墨忒耳)是农神。
(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耳墨斯)是神使。
(雅典娜)是女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阿耳忒弥斯是(月神),(赫斯提亚)是家神。
9.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10.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11.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赫西奥德的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的描述。
12“不和的金苹果”最终被巴里斯判给了(阿佛洛狄忒)13、宙斯是下列哪位神祗的儿子:克洛诺斯和瑞亚14、俄林波斯神统中,属于宙斯兄弟的有:波塞冬哈台斯15、俄林波斯神统中,属于宙斯的姐妹有:得墨忒耳赫斯提亚19、阿佛洛狄忒是下列哪位神祗的女儿:赫拉宙斯20、争夺“不和的金苹果”的三位女神是: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荷马史诗1.世界四大诗人(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2.(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巅峰性作品,开拓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先河,是古希腊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第一章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两者之间有着重大差异。
一、共同特点:1、鲜明的民族色彩;2、奠定了各自文明区域内后世文学的基本体裁、美学风格;3、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学创作影响深刻4、知识内涵的综合性一:古埃及文学(1)宗教诗的总汇和代表作《亡灵书》是世界上辑录时间最早的诗集之一。
(2)《亡灵书》的前身是《金字塔铭文》二:古巴比伦文学(1)创世神话史诗《埃努玛·埃立仕》既体现了所继承的苏美尔人的神话素材和创世思想,也反映出了古巴比伦人的创始观念。
(2)代表古巴比伦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完整史诗。
(3)智慧文学又称“教谕文学”,熔宗教观念与现实思考于一炉,代表作有《咏受难正直人的诗》等5、《吉尔伽美什》中的洪水神话是《旧约》中“挪亚方舟”的故事原型。
三:希伯来文学(1)《塔纳赫》(希伯来圣经)是古代以色列民族创作的一部诗文总集,不但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际一部全面展示古代希伯来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后称《旧约》。
(2)《塔纳赫》全书有24卷,分为律法书卷、先知书卷和圣文集三大部分。
(3)律法书卷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是古代犹太教的基本就教律。
(4)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的文化特质:宗教人本意识宗教理性型-文化内质:神—理性—人。
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四:古印度文学(1)《吠陀本集》是印度人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分为四种:《梨俱吠陀》、《婆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最具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2)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5、《摩诃婆罗多》【历史传说/第五吠陀】(伟大的婆罗多)、《罗摩衍那》【最初的诗】(罗摩的漫游)是印度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成就。
(3)佛教形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由释迦牟尼创立;为了传教,佛教文学随之出现,著名的有《本生经》、《所行经》等。
外国文学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分)1、古希腊文学_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2、希腊神话包括__神的故事_和__英雄传说_两部分内容。
3、希腊神话中的主神是_宙斯_,太阳神是__阿波罗__,海神是波塞东。
4、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是__哈迪斯_,天后是_赫拉_,大地女神是盖娅_。
5、希腊神话中的月神是__阿耳忒弥斯---------------------_狄安娜_,爱与美之神是_维纳斯_,智慧女神是__雅典娜__。
6、希腊神话中的战神是_阿瑞斯_,火神与工匠神是_赫淮斯托斯_,神使是__赫耳墨斯_。
酒神狄俄尼索斯7、在希腊神话中立下十二大功的英雄是赫拉克勒斯。
8、希腊神话最主要的特点是神与人同行同性,高度人格化。
9、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__宝库__。
而且是它的__土壤_。
10、荷马史诗包括_《伊利昂纪》_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
11、荷马史诗中《伊利昂纪》的情节以_阿基琉斯_的愤怒为中心展开,《奥德修纪》的情节以_奥德修斯_的历险为主线。
12、《伊利昂纪》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以_战争_为题材的文学巨著。
13、荷马史诗中以英勇著称的两个主要英雄是__阿基琉斯__和___克托尔_;以聪明才智著称的英雄是__奥德修斯_。
14、古希腊的抒情诗分为_笛歌_和__琴歌_两种。
15、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女诗人是_萨福__。
16、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__狄俄尼索斯_的祭祀活动和民间歌舞。
17、“悲剧之父”___埃斯库罗斯_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悲剧诗人,其代表作是_《被缚的普罗米修斯》_。
18、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_索福克勒斯__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其代表作是__《俄狄浦斯王》_。
19、雅典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的悲剧诗人___欧里庇得斯_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和“心理戏剧的鼻祖”,其代表作是_《美狄亚》_。
20、古希腊“喜剧之父”是__阿里斯托芬_,其表现反战思想的作品是___《骑士》__,表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作品是_《鸟》。
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莱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的两大源头
近代欧美文学是一种多源文学,它主要有两大源头,亦可简称为“两希”渊源。
古希腊文学内容丰富深刻,体裁多样,表现了希腊先民天马行般的想象力和他们的创造精神,开拓精神,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还是艺术形式方面,希腊文学都对后世文学起着范本作用,影响深刻久远。
1、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性,蕴涵着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人的现世生活和现世幸福,重视人的个性权利和人格尊严,肯定和歌颂人性之美。
2、艺术形式的丰富性和开创性,希腊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开拓了几乎所有的文学体裁,如神话、史诗、悲剧、戏剧、小说、寓言、诗歌、散文等。
并且在各类体裁中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为后世积累了宝贵的遗产。
3、在哲学背景上形成的发达的文艺思想,杰出的文艺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使古希腊文艺理论在对文学现象概括的广度上和创作理论研究的深度上和系统化的逻辑力量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起着理论指导的作用。
早起的基督教由犹太教脱胎而来,犹太教的经典,即希伯来民族的文化经典,被基督教所接受,编为《旧约全书》,代表早起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新约全书》,合成《圣经》,在哲学思想、社会思想和伦理观念各方面对后世欧美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从文学角度看,《圣经》中有诗歌、戏剧、小说等体裁。
早期的基督教文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碰撞的结果,既受到希腊文学的影响,又是欧美文学的一个源头。
①思想上、艺术上的首创性质;②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各种艺术体裁;③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④巨大的文化哲学影响。
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
作者:娄梅
来源:《大观》2016年第01期
摘要: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可简称为两希。
在英美文学当中,可把两希比作基石一样的存在。
大到对整个西方文学而言,小到对英美文学而言,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的发展,是文学发展史的两大源头。
本文以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为例,对两者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希腊文学;古希伯来文学;英美文学
在西方文学当中,通常把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简称为两希。
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文学是作为精髓的存在,并且举世闻名。
在《圣经》当中,古希伯来文学是作为核心的存在。
而且在西方国家,像美国或者英国等,对于圣经故事与希腊神话的流传也比较广泛,使得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在英美文学中两希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一)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与成就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衰期、盛期、早期。
从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希腊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较为卓著,并且所诞生的一些史诗、戏剧、神话、寓言等,至今都被世人流传称颂。
希腊神话的流传并不是依靠设有的书籍,我们所熟知古希腊故事,都是从《神谱》、《荷马史诗》以及奴隶制这些古典哲学创作当中了解的。
而现今我们经常看到的古希腊神话,大多数都是书面的形式,主要是因为后人都把这些古籍都整理成书,可方便读者阅赏。
对于古希腊文学而言,古希腊神话就是土壤,而其他形式的延伸则是在需要在神话之上。
在古希腊文学中,《荷马史诗》就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此诗歌不仅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还被评为后代欧洲史诗中典型的代表巨作。
《奥德修纪》作为《荷马史诗》中的一部分,文章是以倒叙的写作方法进行讲述。
不仅对主人公所要坚持的理念进行深入的刻画,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理想。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荷马史诗》这类史诗所应具备的因素。
把性格史诗的特点、苦难史诗的特点、复杂史诗的特点等相结合,从而形成《荷马史诗》的现世。
(二)古希伯来文学的影响与成就
在西方文学当中,有一种宗教性质的文学,那就是古希伯来文学。
古希腊文学与古希伯来文学,在文学表现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古希腊文学的表现形式是较为多样化的;但是《圣经》是由《新约全书》与《旧约全书》所组成,而古希伯来文学又是《圣经》的主要核心。
由此可见,古希伯来文学的表现形式是较为单一的。
但是就单单一本《圣经》也是不能小瞧,它可是有着书中之书的称号。
《圣经》中的古希伯来文学所要讲述的是:希伯来民族认为上帝创造了世间的万物,上帝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上帝的信仰就是对神的信仰。
而这种宗教自然观与宇宙观的体现,形成了现今的基督教文学观念。
由此可见,基督教文学成就是形成,离不开古希伯来文学的奠定。
对于英美等国家而言,《圣经》所产生的文学影响不仅仅只是伦理上的思想,还有社会、哲学上的思想。
后人中的文学创作灵感主要是把《圣经》中的戏剧、小说、哲学等作为载体。
二、两希文学在英美文学中的概述
(一)古希腊文学
希腊神话广为流传时期应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给一些西方的欧洲国家带来不小的轰动。
希腊神话不仅能让人们产生极强的阅读兴趣,还使一些文学作家在选取题材时,都会在希腊神话的故事中进行查找。
例如:《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特洛伊洛斯与克瑞西达》,这两部作品都是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而创作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在寻找题材时则是摘抄于希腊神话。
在英美国家中,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诞生始源于19世纪。
罗马神话与希腊神话是此流派特别推崇的,最为赞叹不已的就是多姿多彩的神话故事。
在一些英美国家地区,对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作者而言,那些神话中的人物,在命运面前进行抗争顽强以及不屈服的精神,深深的影响了那些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作家的思想。
再通过作者的想象力,给希腊神话故事披上浪漫主义的外衣,使其能够对希腊神话进行全新的诠释。
例如:在神话故事中写道:普罗米修斯宁愿违背宙斯的命令,也要把火种带给人类。
而这种英雄的形象也在朗费罗、拜伦、雪莱等诗歌中有所体现。
也从侧面强烈突出了人们革命的愿望。
(二)古希伯来文学
在英国文学当中,《圣经》的存在是占据着很大的作用。
曾有学者这样评价英国的文学: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讲解时,也需要对《圣经》进行同步的讲解。
由此可见,像一些英国的文学,其内涵与中心思想都在《圣经》中有所体现,若是在阅读文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圣经》有所了解,那么一些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也是不会有所了解。
由此可以看出,《圣经》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
《坎特伯雷故事》是英国诗歌之父所著,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能小觑的。
全书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23篇故事;一部分为总引。
主要讲述的是:一群人在去坎特伯雷城的路上时,未解闷所说的一些奇异故事。
通过人物的刻画,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
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与反封建倾向。
三、结语
在英美文学当中,古希伯来文学和古希腊文学可是作为基石一样的存在。
现实与理性是古希腊文学所注重的;精神与感性则是古希伯来文学所注重的。
虽然二者的巅峰时期已经不再,但是二者对西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说两希是英美文学的基石。
只有对二者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内在含义。
【参考文献】
[1]陈斌敏.希腊主义和希伯来主义冲突——试探《无名的裘德》两位配角的价值观冲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10-113.
[2]钟志清.系统研究20世纪希伯来文学——《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成果概要[J].学术动态:北京,2013(16):16-20.
[3]白春苏.文学虚构与历史再现——从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看历史建构之维度[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