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创伤基本急救技术电子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9
搬运伤员教案教案标题:搬运伤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搬运伤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习正确的搬运姿势,以减少对伤员的进一步伤害。
3.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教学内容:1. 搬运伤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a. 了解搬运伤员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伤势和确定搬运方法。
b. 学习如何正确评估伤员的状况,确保伤员的安全。
c. 掌握正确的搬运姿势和技巧,以减少对伤员的二次伤害。
2. 搬运伤员的实际操作:a. 分组进行模拟搬运伤员的实践训练。
b. 学生轮流扮演伤员和救援人员的角色,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c.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确保搬运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搬运伤员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搬运伤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必要准备工作、伤员评估和正确的搬运姿势。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搬运伤员的示范演示,强调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4. 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模拟搬运伤员的实践训练。
5. 角色扮演:学生轮流扮演伤员和救援人员的角色,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6.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搬运伤员的体验和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教学资源:1. 搬运伤员的演示视频或图片资料。
2. 模拟伤员和搬运工具(如担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包括正确的搬运姿势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以评估搬运伤员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急救中心或医院,了解专业救援人员的搬运伤员技巧和设备。
2. 鼓励学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案撰写顺利!。
创伤急救技术培训教案【培训课题】:创伤急救技术【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在发生事故后或者受到创伤时,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减小创伤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授课主要内容】:1、人工呼吸 2、心脏复苏 3、止血 4、创伤包扎 5、骨折暂时固定 6、伤员搬运【重点难点】:掌握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暂时固定、伤员搬运技术要领。
【授课内容及步骤】:按教材根据井下创伤的特点,结合井下创伤的救治经验详细编制本章节教学内容:▪1、人工呼吸技术▪2、心脏复苏技术▪3、止血技术▪4、创伤包扎技术▪5、骨折暂时固定技术6、伤员搬运技术一.现场急救概述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暂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及救护程序1 、安全原则:作为第一反应人或者救护员抵达现场后,首先必须评估现场情况,确保自身、伤病员以及在场人士的安全。
2 、无危害原则:确保救护人员的行为对于患者来说是有益无害的,不会加重患者的损伤或者病情。
3、寻求匡助原则:寻求现场的旁观者,协助处理伤病员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4、生命支持原则:通过止血包扎,辅助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救护行为来进行。
5 、争取时间原则:现场救护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第一环节----早期通路:包括第一反应人在现场发现危重病人后,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基本评估、判断,并即将向专业急救机构求援,这是患者得到专业救治的前提。
第二环节----早期心肺复苏:第一反应人判断病人心跳、呼吸住手后,即将实施心肺复苏,是等待专业人员到达后实施心脏除颤、高级生命支持的最好措施。
心跳呼吸蓦地住手时的表现:1 、患者意识蓦地丧失,昏倒于各种场合。
2 、面色苍白或者转为紫绀。
3 、瞳孔散大。
4 、部份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浮现全身肌肉松软,甚至有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