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基本急救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19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电话。
一.止血技术(一)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
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二)外出血的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
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注意事项:(1)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2)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
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3)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
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
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4)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创伤急救现场创伤急救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呼吸停止不久大都能通过人工呼吸抢救过来。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点,将伤员领口解开,放松腰带,注意保持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3种。
1.口对口吹气法它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只手将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使鼻孔侧漏;自己深呼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造成伤员呼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
如此有节律的、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4~16次。
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为宜。
2.仰卧压胸法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伤员肺内空气;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
如此有节律的进行,要求每分钟压胸16~20次。
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或SO2、NO2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按压法同时进行。
1.俯卧压背法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大致相同,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
因为这种方法便于排出肺内水分,因而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合适。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心前区扣技术心脏骤停后立即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一般可连续叩击3~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
应立即放弃,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一、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成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
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
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
2.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
3.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4.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于近端。
5.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
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二、包扎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现场创伤急救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暂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合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者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住手、假死状态者。
如果住手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先清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者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干获得成功。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口对口吹气法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匡助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10 次~l2 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 为宜。
(二)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1 、心前区叩击术:在心脏停搏后90s 内,心脏的应激性是增强的,叩击心前区,往往可使心脏复跳。
操作方法:心脏骤停后即将叩击心前区,叩击力中等,普通可连续叩击3 次~ 5 次,并观察脉搏、心音。
若恢复则表示复苏成功,反之,应即将抛却,改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2、胸外心脏按压术:此法合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者。
在胸外心脏按压前,应先作心前区捶击术(使伤员头低脚高,施术者以左手掌臵其心前区,右手握拳,每隔l s ~2 s 在左手背上轻捶3 次~ 5 次),促使伤员心脏复跳,如果捶击无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将伤员仰卧木板上或者地上,解开上衣和腰带,脱掉胶鞋。
救护者位于伤员左侧,手掌面与前臂垂直,一手掌面压在另一手掌面上,使双手重叠,臵于伤员胸骨三分之一处(其下方为心脏)以双肘和臂肩之力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用力按压,按压深度5cm ~ 6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就可以了),为心脏恢复自主节律创造条件。
创伤现场急救技术发生创伤时急救人员首先应迅速了解伤员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及机体各部位伤情。
处理,首先如有心肺功能障碍,应立即施行有效心肺复苏;其次昏迷患者保证开放气道;休克患者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时止血、包扎、固定,然后再考虑搬运等措施。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
【止血术】大的外出血如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可致患者休克死亡,因此必须首先做好临时止血措施。
识别不同类型的出血有助于对出血的处理:动脉出血呈鲜红色,常随心脏收缩呈间歇性喷射状;静脉出血多为暗红色,持续涌出:毛细血管损伤多为渗血。
常用止血法:(一)指压动脉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近心端,阻断血流。
此法仅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为临时应急措施,要求指压部位及方法正确。
1.头颈部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1):(1)颞动脉:用拇指在耳前对着下颁关节上用力加压,可将颢动脉压住。
(2)面动脉: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面部的大出血,常需压主双侧才能止血。
(3)颈动脉:在颈根部及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拇指摸到搏动的颈动脉向内向后向第五颈椎横突施压。
图1 头颈部出血,常用指庄血管部位上:颞动脉中:面动脉下:颈动脉2.上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2)(1)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动处向第一肋骨加压〔压迫锁骨下动脉〕。
图2 上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1)锁骨下动脉(2)肱动脉(3)肘动脉(4)桡、尺动脉(2)肱动脉: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拇指摸到搏动的肱动脉处加压。
(3)肘动脉:肘关节前,拇指摸到搏动的肘动脉处加压。
(4)桡、尺动脉:双手拇指分别压住腕关节前面的桡、尺侧(桡侧即摸脉搏处)。
3.下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图3)图3 下肢出血,常用指压血管部位(1)股动脉(2)股动脉(3)胭动脉(4)胫动脉(1)股动脉:髋关节稍屈曲、外展、外旋,双手拇指向后压按搏动的股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