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二)植物细胞与细胞后含物
- 格式:ppt
- 大小:1006.50 KB
- 文档页数:20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胞间连丝与细胞质运动知识背景实验目的仪器、材料与试剂实验步骤思考题电子课件植物细胞在生长期间,细胞内的细胞质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并通过胞间连丝和纹孔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
在新陈代谢中,细胞内常有一些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叫做后含物,可通过一些染色方法加以观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内的几种主要的贮藏营养物质(淀粉粒、糊粉粒、晶体等)的形态结构及检验方法。
2.通过细胞的胞间连丝、纹孔以及细胞质运动现象的观察,了解植物体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掌握植物组织离析法。
二、仪器、药品与材料(一)实验材料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块茎,桔梗(Platycon grandiflorus A. DC.)的根,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eit.)的球茎,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 Link et Otto)、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tica Rixb.)、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Nees)的叶,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胚乳切片,黑松(Pinus thunbergiana Franco)的离析管胞,黑松(Pinus thunbergiana Franco)茎的三种切面的模型和切片,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幼嫩植株,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的花。
(二)仪器与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刀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培养皿、滴管。
(三)试剂碘-碘化钾溶液(3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g碘,溶解并混匀)、40%盐酸、5%间苯三酚、10%碘甘油、50%乙醇、乙醚、水合氯醛、硝酸汞溶液。
实验二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徒手切片技术,识别植物细胞中的各种质体;识别和鉴定组织细胞中几种不同的贮藏物质。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镊子、刀片、纱布、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皿、毛笔、解剖针、蒸馏水;碘、碘化钾、苏丹III、乙醇;青红辣椒、菠菜、马铃薯、小麦、玉米、水稻、花生。
三、实验内容1.徒手切片用菠菜叶肉或青辣椒果实观察叶绿体;2.用胡萝卜肉质根或番茄肉观察有色体;3.土豆块茎观察淀粉粒;4.花生种子观察脂肪及其苏丹III的颜色反应。
四、实验步骤(一)徒手切片技术1.身体站立,两臂紧贴身体,左手拿材料,右手拿刀片,快速先右下方拉。
2.切片要求片薄,切面平。
(二)细胞质体后含物观察1.叶绿体:取新鲜菠菜叶肉或青辣椒果实作切片观察,其细胞为狭长形,内含大量叶绿体。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某些细胞内叶绿体在循一定方向环形流动,这是叶绿体随细胞质环流的结果。
2.有色体:另用胡萝卜肉质根或番茄肉靠近果皮的果肉细胞制成切片装片观察,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呈近圆形,内含许多红色颗粒,为有色体。
3.淀粉:切取马铃薯块茎薄片或用新鲜马铃薯切口处的浆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含许多卵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即为淀粉粒。
高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可见马铃薯淀粉粒依脐点和轮纹不同有单粒.复粒和半复粒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每粒淀粉有一个脐点,围绕脐点有许多同心环,即轮纹。
复粒淀粉:每粒淀粉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脐点和各自的轮纹,而无共同的轮纹层。
半复粒淀粉:每粒淀粉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脐点和各自少数的轮纹,还有共同的轮纹层。
在做此临时装片时,也可滴加少许碘液,观察淀粉粒显什么颜色?4.脂肪:同样取上述切片加苏丹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橙红色的小油滴,即脂肪。
五、实验报告1.绘叶绿体,有色体图,并引线注明。
2.绘马铃薯三种类型的淀粉粒图,并引线注明。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后含物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是指细胞内除了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物质,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油、晶体等。
这些后含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能量储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马铃薯、玉米、大豆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酒精灯、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碘液、酒精、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临时装片(1)取马铃薯、玉米、大豆等植物材料,用剪刀剪取小块,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浸泡片刻。
(2)用镊子取出浸泡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煮沸片刻,使细胞壁软化。
(3)用镊子取出煮沸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几次,去除酒精和盐酸。
(4)将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放入载玻片中,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5)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碘液,盖上盖玻片。
2. 观察后含物(1)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物像清晰。
(2)观察淀粉粒:淀粉粒在碘液的作用下呈现蓝色,主要存在于马铃薯和玉米中。
(3)观察蛋白质:蛋白质在酒精的作用下呈现黄色,主要存在于大豆中。
(4)观察脂肪和油:脂肪和油在显微镜下呈现油滴状,主要存在于玉米和大豆中。
(5)观察晶体:晶体在显微镜下呈现白色或无色,主要存在于玉米和大豆中。
3. 记录实验结果(1)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后含物种类和数量。
(2)分析不同后含物的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粒,淀粉粒呈蓝色,大小不一。
2. 玉米中主要含有淀粉粒、脂肪和油、晶体,淀粉粒呈蓝色,脂肪和油呈油滴状,晶体呈白色或无色。
3. 大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淀粉粒、脂肪和油、晶体,蛋白质呈黄色,淀粉粒呈蓝色,脂肪和油呈油滴状,晶体呈白色或无色。
4. 分析:淀粉粒是植物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脂肪和油是植物储存能量的次要形式,蛋白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晶体是植物中的无机盐。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观察【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学习表皮制片法及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碘-碘化钾试液。
【实验容】(一)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二)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观察1.表皮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为植物细胞所特有,包围在原生质体最外面。
由于细胞壁无色透明,故观察时上面和下面的壁不易看见,而只能看到侧壁。
(2)细胞质:为无色透明胶体,成熟细胞由于中央大液泡形成,细胞质被大液泡挤成一薄层,紧贴细胞壁,仅细胞两端较明显。
(3)细胞核:为一个近圆形小球体,它由更稠的原生质组成。
(4)液泡:在成熟细胞的原生质体中,可见到一个或几个大液泡位于细胞中央,里面充满了细胞液,看起来比细胞质透明。
作业绘制洋葱鳞叶的表皮细胞2~3个,并注明细胞的各部分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质体、后含物的观察【目的要求】掌握质体、淀粉粒、草酸钙结晶类型,掌握徒手切片、粉末装片及水合氯醛透化制片的方法。
【材料用品】胡萝卜根、红辣椒果实、马铃薯块茎、半夏粉末、大黄粉末、甘草粉末。
显微镜、酒精灯。
碘.碘化钾溶液、水合氯醛试剂、稀甘油、蒸馏水。
【容方法】1.质体的观察(1)有色体(杂色体):取胡萝卜根一小块,用徒手切片法制成临时装片,置镜下观察,在细胞的细胞质可见许多橙黄色或橙红色呈棒状、块状或针状的结构,此即为有色体。
也可以用镊子挑取红辣椒靠近果皮的果肉少许,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后,作临时装片观察,可见细胞有许多棱形或圆形橙红色的小颗粒,即为有色体。
2.淀粉粒的观察(1)用镊子或刀片在马铃薯块茎切口上刮取少量白色浆液:用蒸馏水装片观察,在低倍镜下可见水溶液与多边形薄壁细胞中有许多卵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即淀粉粒。
转换高倍镜,并将光线适当调暗,可见淀粉粒有脐点和围绕它清晰的偏心轮纹。
观察后,从载物台上取下制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入一小滴碘-碘化钾溶液,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蒸馏水,再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呈蓝-紫色反应。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供药学专业用)编写程亚青樊敏武喜红王红娟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录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实验2 植物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实验3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实验4 根的内部构造实验5 茎的内部构造实验6 根茎叶的内部构造及花粉实验7 营养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8 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9 校园植物识别实验10 腊叶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目的与要求】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熟悉临时制片法和植物显微绘图的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后含物的特征及类型。
【主要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显微解剖盒、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蒸馏水、稀碘液等。
【实验材料】洋葱Allium cepa L.新鲜鳞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鲜块茎半夏 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粉末大黄Rheum offeicinalis Baill.粉末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或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粉末【内容和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可分为单式显微镜和复式显微镜。
植物解剖实验所用的复式显微镜,其有效放大倍数可达1250倍,最高分辨率为0.2微米。
它的基本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镜架)。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
直筒显微镜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称倾斜关节。
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并使目镜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60毫米,有的是17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