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奏 乐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手风琴二重奏版)改编:余继清
- 格式:doc
- 大小:13.46 KB
- 文档页数:2
陈伟亮独奏《花儿与少年》手风琴初学者都可练一练
这是一首由吕冰改编自青海民歌的手风琴乐曲,羽调式,有引子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曲调轻快活泼,表现了天真浪漫的少年儿童形象。
所附曲谱标注的是巴扬B、C两系统的指法,视频为手风琴家陈伟亮多年前所作的示范。
如果是刚入门不久的手风琴爱好者,可以先练一下最简单的版本(第一张曲谱,简谱线谱对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
定是否再练下一个版本。
有一定基础的直接练习后一个版本,与视频完全一致。
前七个小节为引子,曲谱上rubato(随意处理),是表示节
奏较自由,但不要太随意而过于松散,后面的rit是渐慢的意思,这些速度的变化都请按照陈先生的处理进行。
A乐段速度是Moderato,中板,旋律轻快而流畅,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应保持均匀和清晰,避免越拉越快(抢拍),其中
的上波音是出味的地方,要迅速而轻巧。
B乐段dolce(表
情术语)是柔和的意思,旋律富有歌唱性,右手尽量贴键,注意气息的连贯和柔顺,对应的左手要弹得轻巧而有弹性,就像华尔兹的韵律,实际上从过渡句就进入了三拍子。
另:第二遍高八度反复时情绪上要上扬一点。
再现A段基本保持原样,但注意气氛稍加活跃,整体力度也
稍强一些,特别是结尾左右手的低音与和弦应饱满有力又干净利落。
【曲谱分享】手风琴独奏《花仙子之歌》示范+曲谱(五线谱+
简谱)
《花仙子之歌》是日本动画片《花仙子》中的主题曲,这首曲子是上世纪中后期在中国非常流行的一首儿童歌曲,如果说哪首动画片的主题歌流传最广,花仙子之歌就是其中之一了。
时至今日,每到歌舞晚会的时候,很容易就听到了童声合唱。
花仙子之歌内容忘记了许多,可是花仙子中的卡通美女们令人终身难忘哦。
花仙子之歌之所以流传甚广,究其原因,就在于是女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了吧。
男孩子看过的动画片虽然能记住歌词和旋律,可是大约也不太好意思唱出来的。
女孩子就不一样了哦。
动画片中的卡通美少女和百变的漂亮的服装以及那把神秘的花钥匙都让女孩子们着迷万分哦。
本曲改编成手风琴独奏曲,前面用了单音旋律,后面加入和和声,让乐曲有一定的层次感,左手还是采用了常见的三角形伴奏,总体来说本曲难度一般,适合大部分朋友学习!。
小学音乐冀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手风琴独奏曲》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花儿与少年》——一起听“花儿”开的声音
教学设计课题:《花儿与少年一起听“花儿”开的声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青海花儿,能够了解、分辨不同的“花儿令”并总结花儿令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实践体验、模仿感受,使学生能够了解青海花儿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和了解“花儿的令”,使学生了解并喜爱青海民歌,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探究的兴趣与意识。
逐步形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聆听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及不同花儿令,用不同的方式找到不同的“花儿令”在歌词、曲调、图形谱中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在参与多种音乐对比性体验活动中,找到花儿令的特征和规律能够快捷的分辨出不同的花儿令。
【教学方法】
1、通过图谱教学法、对比欣赏法、模唱法。
让学生充分了解地方音乐的旋律特征。
2、用实践体验,任务驱动,讨论感受、表现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能够感受地方音乐的总体特征并能过区别划分。
花儿与少年简谱歌谱
导语: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简谱,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季里么就到了这
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开
年轻轻的咯女儿家呀
踩呀么踩青来呀
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
小呀哥哥呀手托着手儿来
迎春花么就开放呀
千呀千里香千呀千里香
女儿家的心上呀起呀么起波浪呀
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
小呀哥哥小呀哥哥呀 [01:18.3]扯不断情丝长
扬帆的牡丹哪,绕银山哪,那一朵花开得最鲜艳哪。
红牡丹哪,染红了天哪,一朵比一朵更鲜艳。
[01:48.7]上高高不过凤凰山,凤凰山站在白云端,
花儿为王的红牡丹,红牡丹它开在春天。
川美美不过大草原,大草原铺上绿绒装。
人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
凤凰山那个山头上穿破了天,
一眼那个望不尽的大草原。
[02:57.2]阿妹是才开的红牡丹,
阿哥是春天的少年。
红牡丹开在凤凰山呀,
人间的春天是少年。
哎! [03:27.2]。
《花儿与少年》教案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了解青海省;初步了解“花儿”;2.在聆听、试唱、交流与互动中体验青海民歌民乐合奏版本《花儿与少年》的韵味;3.认识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所了解的青海方案一: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海省一些地理、风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示出来交流一下!方案二:课件封面用《花儿与少年》。
音乐停,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老师课件里的歌曲的名字吗?这是一首青海省的民歌,同学们,你去过青海吗?你了解青海吗?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做成了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2.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随课件师现场解说: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而且青海省还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画面定格)咦!满山遍野都是人,他们在干嘛呢?你知道吗?谁猜猜看!其实啊,他们在开“花儿会”哪!“花儿”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美丽花朵,“花儿”是中国民歌山歌的一种。
取名叫做“花儿”,一是因为歌词、歌名中有大量的花名,二是各族老百姓对它的喜爱,所以叫“花儿”。
在阴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聚集在一起,开展“花儿会”。
你看!他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你唱我答,可热闹了,到处充满的是欢悦的情趣。
3.听一听“花儿”片断。
(阿宝版本《花儿与少年》片断)4.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刚刚欣赏青海风光图片的时候)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二.感悟1.初听乐曲(1)同学们,如果你是小作曲家的话,你想用哪些乐器来表现这首乐曲呢?如果你是小作曲家,你想表现哪些美丽的画面呢?(2)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果你听到了特别带劲儿的地方请随着音乐拍手,行吗?(听赏)(3)你觉得这首乐曲由几部分组成?中间一段不怎么好拍手了,什么原因呢?猜猜看!(好,老师弹奏其中的主题旋律,同学们再拍拍手试试看!)是啊,节拍变换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段用了四二拍,中间一段用了四三拍,最后一段呢?第三段的旋律和哪一段相似?节拍变换了,什么也变了呢?咱们随老师的琴声再一起试着用“LA”唱唱主旋律!2.探索第一段的主旋律我们唱的速度和乐曲的速度有什么不同?(我们唱得慢,乐曲快)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原来速度变化了,情绪也跟着变化)咱们再唱一遍快的体验一下!我们再唱唱第二乐段,这里用的是四三拍,同学们,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还记得吗?我们也来唱一唱这一段旋律!这一段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情绪呢?看来,一首乐曲的速度产生变化,情绪也产生了变化;节拍产生了变化,乐曲的情绪也跟着变化,就像这首乐曲。
【伴奏乐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手风琴二重奏版)
改编:余继清
《花儿与少年》伴奏音乐乐器简介:
手风琴分为键盘式手风琴(通常所称的“手风琴”)和键钮
式手风琴(通常所称的“巴扬手风琴”)两种。
手风琴演奏需要双手同时参与,无论对于青少年和中老年手风琴爱好者,学习手风琴可以同时训练大脑和双手的协调性,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扩胸运动”的训练,手风琴是有益
于身心健康的乐器。
在练琴时,手指尖不停的与键盘和键钮进行不同速度、不同时间的接触,这样便增加了神经末梢与大脑信息的传递机会,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也相应提高,久而久之,左脑与右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将会大大加强,反应能力提高,手指更加灵活,经常练习将会提高双手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巴扬手风琴(俄语баян):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
巴扬手风琴具有指法简便,音域宽广、体积小、易掌握等特点。
它的名字来源于俄罗斯的一位名叫“巴扬”的演奏家,他当时因为演奏古老的
手风琴而闻名。
古手风琴经过无数次改良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巴扬手风琴。
1905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生产出第一
台键钮式手风琴,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将这种琴命名为“巴扬”。
分为三排纽扣,四排纽扣,五排纽扣和六排纽扣。
经过了100
年的改良,最大规格的巴扬手风琴右手有64音,共106键钮,横排为五排纽扣,为方便演奏有两排重复音,再加上
左手向低音扩展了一个八度,是目前除钢琴以外音域最宽的乐器。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
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
除了独立演奏外,也可参加重奏、合奏,加之音高固定,易学易懂,体积小,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很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自娱自乐,也可以很方便的携带到学校、剧场参加演出。
在研读手风琴乐
谱并同时进行视奏时,注意力也会相应提高,注意力提高了, 记忆能力也随之增长。
此外,当琴发出声音时,耳朵将听到的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需要对声音是否正确、音量是否合适、音符的长度是否符合乐谱的要求等等迅速做出判断。
因此练习手风琴的同时也使得眼睛、大脑、手指以及上肢的肌肉同步反应能力逐渐变得快起来,思维速度也随之加快。
随着程度的加深,表现能力、想象力与表达能力也会相应的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