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孔型设计(基本知识)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6
型钢孔型设计考试题
1第1页孔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断面孔型设计、轧辊孔型设计、轧辊导卫设计。
要求:产品优质,成本低;合理利用车间设备条件,轧机生产率高;劳动条件好,弹性小;适应车间设计条件,与之相配合。
2第3页孔型设计程序
3第8页咬入条件
4第10页总延伸系数
5第11页咬入条件
6第13页孔型的形状分类、用途分类
7第16页孔型组成
8第17页辊缝作用
9第18页孔型侧壁斜度
10第20页内圆角的作用
11第21页外圆角的作用
12第22页槽底凸度、轧辊直径
13第24页速度法
14第29页上压力和下压力
15第30页孔型中性线
16第34-36页孔型在轧辊上的配置
17第40-41页箱形孔型系统主要优缺点、变形特点
18第52页椭圆方孔型系统优缺点
19第58页椭圆—圆孔型系统优缺点
20第60页椭圆—椭圆孔型系统
21第67页延伸孔型道次的确定
22第68页中间扁孔型设计
23第79页例1
24第106—107页万能孔型系统优缺点、圆—椭圆—圆、椭圆—立椭圆—椭圆—圆孔型系统25第109页圆钢成品孔(切线法构成)构成尺寸设计
26第190页工字钢孔型系统
27第192而万能轧制
28第235页万能孔型优点
29第254—255页切分轧制类型
30第260—262页切分轧制特点
31第282—283页连轧常数、连轧三种状态。
1 孔型设计的基本知识1.1 孔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1.1.1 孔型设计的内容型钢品种规格达几千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用辊轧法生产的。
将钢锭或钢坯在带槽轧辊上经过若干道次变形,以获得所需要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而为此所进行的设计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完整的孔型设计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内容:1)断面孔型设计根据已定坯料和成品的断面形状、尺寸大小和性能要求,确定轧件连续的变形过程,所需道次和各道次变形量以及为完成此变形过程所采用的各道次的孔型形状和各部分尺寸。
2)轧辊孔型设计根据断面孔型设计的结果,确定孔型在每个机架上的配置方式、型在机架上的分布及其在轧辊上的位置和状态,以保证正常轧制,轧辊有较高的强度,使轧制节奏最短,从面获得较高的轧机产量和良好的成品质量。
3)轧辊导卫装置及辅助工具设计根据轧机特性和产品断面形状特点设计出相应的导卫装置。
导卫或诱导装置应保证轧件能按照要求进出孔型,或使轧件出槽后发生一定变形,或使轧件得以矫正或翻转一定角度等。
其它工具如检查样板等有时也由孔型设计者完成。
1.1.2 孔型设计的要求孔型设计合理与否将对轧钢生产带来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到成品质量、轧机生产能力、产品成本和劳动条件等。
因此,一套完善、正确的孔型设计应该力争做到:1)成品质量好包括产品断面几何形状正确、尺寸公差合格、表面光洁无缺陷(如没有耳子、折迭、裂纹、麻点等)、机械性能良好等。
2)轧机产量高应使轧机具有最短的轧制节奏和较高的轧机作业率。
3)生产成本低应做到金属消耗、轧辊及工具消耗、轧制能耗最少,并使轧机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较高的水平。
4)轧机操作简便应考虑轧制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使轧件在孔型中变形稳定,便于调整,改善劳动条件,减轻体力劳动等。
5)适合车间条件使设计出来的孔型符合该车间的工艺与设备条件,使孔型具有实际的可用性。
为要达到上述要求,孔型设计工作者除要很好池掌握金属在孔型内的变形规律外,还应深入生产实际,与工人结合,与实践结合,比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车间的工艺和设备条件以及它们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合理和可行的孔型设计来。
孔型设计基础知识(一)
1、孔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将钢坯或钢锭在连续变化的轧辊中进行轧制,以获得所需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为此而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称为孔型设计。
2.孔型设计的内容
孔型设计是型钢生产的工具设计。
孔型设计的全部设计和计算包括三个方面:(1)断面孔型设计。
根据原料和成品的断面形状和尺寸以及对产品性能的要求,确定孔型系统、轧制道次和轧制道次的变形量,以及各道次的孔型形状和尺寸。
(2)轧辊孔型设计也称为配辊。
确定孔型在各架轧机上的分配及其在各架轧机上的分配方式,以保证轧件能正常轧制,操作简便,成品质量好和轧机产量高。
(3)轧辊附件设计。
即导卫或诱导装置的设计。
诱导装置应保证轧件能按照所需要求上网状态进、出孔型,或者使轧件在孔型以外发生一定的变形,或者对轧件起矫正作用。
3.孔型设计的要求
孔型设计是型钢生产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产品的成本、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
因此,合理的孔型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保证获得优质产品。
所轧产品除断面此形状正确和断面尺寸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外,表面光洁,内部残余应力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良好。
(2)保证轧机生产效率。
(3)保证生产成本低。
(4)保证劳动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