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果蔬原料的化学成分
- 格式:ppt
- 大小:844.50 KB
- 文档页数:40
简述果蔬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加工特性果蔬中除了含有75%—90%的水分外,还含有各种其他化学物质,这些化学成分构成了果蔬的固形物,这些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色素物质、单宁物质、糖苷、矿物质、脂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和酶等。
但是反映果蔬品质的各种化学物质,在果蔬采收、贮藏、运输和加工等过程中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引起耐贮性和抗病性的变化,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也发生改变。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科学地组织果蔬的运销、贮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就必须了解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以便控制采后果蔬化学成分的变化,保持其应有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一、果蔬中糖类的加工特性:糖是果蔬体内贮存的主要营养物质,是影响果蔬制品风味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糖是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结合果蔬含水量高的特点,加工中应注意糖的变化及卫生条件。
糖在高温下自共存时,是发生美拉德非酶褐变的重要反应底物,影响制品色泽;身的焦化反应,影响制品色泽。
淀粉与加工相关的特性:淀粉不溶于冷水,当加温至55-60℃时,即会产生糊化,变成带黏性的半透明凝胶或胶体溶液,这是含淀粉多的果蔬罐头汤汁混浊的主要原因;淀粉在与稀酸共热或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
果蔬产品及原料的色泽对人们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常的鲜艳的色泽对人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色泽作为判定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同时,果蔬的色泽同其风味、组织结构、营养价值和总体评价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果蔬中果胶的加工特性:由于原果胶可在酸、碱、酶的作用下水解和果胶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可以从富含果胶的果实中提取果胶。
可是,果胶在人体内是不能被分解利用的,但有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属膳食纤维范畴,是健康食品原料。
果胶作为增稠剂且具很好的胶凝能力,广泛用于果酱、果冻、糖果及混浊果汁中。
果胶酸不溶于水,能与钙离子、镁离子生成不溶性盐类,常作为果汁、果酒的澄清剂。
3.5果蔬原料的化学组成与特性二一、有机酸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它们通称为果酸;除此之外果蔬中还含有少量的草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等。
不同种类和果实含酸量不同。
每种果实一般有其含量最多的一种有机酸,作为分析该果实含酸量的标准。
仁果类、核果类等多含苹果酸柑桔、浆果类:柠檬酸菠菜、竹笋:草酸葡萄:酒石酸酸味是氢离子的性质,有机酸是果蔬中的主要呈酸物质。
但是酸的种类对酸味的呈现具有很大的影响。
果蔬原料及果蔬的加工中所用的酸主要是有机酸,除磷酸外,果蔬饮料产品的配方中极少采用无机酸,这主要是因为无机酸的酸根离子大多带有苦涩味且酸感强烈,而有机酸口感柔和。
有机酸与果蔬贮藏加工的关系:(1)对贮藏的影响:有机酸是果蔬贮藏期间的呼吸基质之一,贮藏过程中有机酸随着呼吸作用的消耗逐渐减少,使酸味变淡,甚至消失。
(2)对风味的影响:果蔬及其加工品的风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糖和酸的种类、含量和比例,人对酸味的感觉随温度而增强,这是由于H+的解离度随温度增高加大。
(3)对杀菌条件的影响:酸或碱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热变性,微生物细胞所处环境的pH值,直接影响微生物的耐热性,一般说来细菌在pH值6-8时,耐热性最强。
(4)对容器、设备的腐蚀作用:由于有机酸能与铁、铜、锡等金属反应,促使容器、设备的腐蚀,影响制品的色泽和风味。
(5)对加工制品色泽的影响:比如对叶绿素、花色素、单宁等影响(6)对加工品营养成分和其他加工特性的影响:比如对蛋白质、维生素C、蔗糖、果胶等的影响二、含氮物质果蔬中含氮物质的种类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酰胺、氨的化合物及硝酸盐等。
果实中除了坚果外,含氮物质一般比较少,在0.2%~1.5%之间,其中仁果类为0.2%~1.2%,核果类为0.4%~1.3%,浆果类为0.5%~1.5%;坚果中的含氮物质有的可高达16%左右。
蔬菜中的含氮物质相对水果来讲较为丰富,一般含量在0.6%~9%,通常叶菜类为1.0%~2.4%;瓜果类为0.3%~1。
果蔬的化学成分及加工特性一、果蔬的化学成分及与加工的关系果蔬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按在水中的溶解性质可分为两大类:(1)水溶性成分:糖类、果胶、有机酸、单宁物质、水溶性维生素、酶、部分含氮物质、部分矿物质等。
(2)非水溶性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原果胶、淀粉、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部分含氮物质、部分矿物质和有机酸盐等。
(一)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 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
1、糖类主要是蔗糖、葡萄糖、果糖。
仁果和浆果类中还原糖较多,核果类中蔗糖含量较高,坚果类中糖含量较少,蔬菜中(除甜菜之外)糖的含量较少。
在较高的pH或较高的温度下,蔗糖会生成羟甲基糠醛、焦糖等,还原糖易与氨基酸和蛋白质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黑色素,使果蔬制品发生褐变,影响产品质量。
2、淀粉蔬菜中薯类的淀粉含量最高(20%),水果基本不含(除了香蕉)。
淀粉糊化,影响淀粉含量高的原料加工成清汁类罐头或果蔬汁(引起沉淀,甚至汁液变成糊状)。
糊化的淀粉会进一步老化(凝沉),可利用淀粉酶将淀粉水解。
3、果胶物质果胶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影响果实质地的重要因素。
果实的软硬程度和脆度与原料中果胶的含量及存在形式密切相关。
果胶溶液粘度较高原果胶原果胶酶或酸果胶果胶酶或酸、碱果胶酸果实:脆硬松软软烂(1)果胶含量高的原料生产果汁时,取汁困难,措施:水解果胶,提高出汁率。
(2)对于浑浊型果汁具稳定作用,对果酱具增稠作用4、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对果蔬的形态起支持作用。
不能被人体消化,但能促进肠的蠕动。
在加工中影响产品的口感,使饮料和清汁类产品产生浑浊。
(二)有机酸果蔬中主要的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通称为果酸。
果蔬原料及果蔬加工中主要使用有机酸,其中酒石酸酸性最强。
酸感的产生与酸的种类和浓度有关,还与体系的温度、缓冲效应和其他物质的含量有关。
体系缓冲效应增大,可增大酸的柔和性(加工过程中同时使用有机酸及其盐类)。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类水果罐头,要求产品开罐后糖液浓度为:(2.0)A、 10~15%B、 14~18%C、 12~18%D、 15~25%正确答案: B2、导致果蔬汁混浊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可溶性成分和()(2.0)A、矿物质成分B、大颗粒成分C、不溶性的固态粒子D、胶体成分正确答案: C3、3、通过抑制微生物活动来达到保藏作用的方法是:(2.0)A、生机原理B、假死原理C、有效假死原理D、制生原理正确答案: B4、根据腌渍方法和产品状态,泡菜属于:(2.0)A、半干态发酵腌渍品B、湿态发酵腌渍品C、盐渍品D、酱渍品正确答案: B5、蔬菜装罐用的盐水含盐量一般为:(2.0)A、 1~4%B、 1~8%C、 5~10%D、 5~15%正确答案: A6、导致罐头食品败坏的微生物主要是:(2.0)A、霉菌B、细菌C、酵母菌D、真菌正确答案: B7、下面的操作方法中不是果蔬原料预处理的是()(2.0)A、分级B、切分C、破碎D、包装正确答案: D8、果脯、蜜饯属于()(2.0)A、发酵性盐渍制品B、酸渍制品C、非发酵性盐渍制品D、糖渍制品正确答案: D9、混浊果蔬汁的工艺操作要点是:(2.0)A、澄清和过滤B、均质和脱气C、干燥和脱水D、浓缩和芳香回收正确答案: B10、发酵性腌制品腌渍过程中最主要的发酵作用是:(2.0)A、乳酸发酵B、酒精发酵C、醋酸发酵D、同型乳酸发酵正确答案: A11、装罐时必须留有适度的顶隙,一般装罐时的顶隙在:(2.0)A、 2~6mmB、 3~5mmC、 4~8mmD、 5~10mm正确答案: C12、速冻形成的冰结晶___________,水分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转移少,不至于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
(2.0)A、多且细小均匀B、多则较大冰结晶C、少且细小均匀D、少且较大冰结晶正确答案: A13、碱液去皮的原理是通过碱液溶解表皮内的___,从而使果皮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