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隧道施工与环境保护
- 格式:pdf
- 大小:239.17 KB
- 文档页数:5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的混凝处理试验研究娄掌印【摘要】隧道施工废水的污染物主要以悬浮物为主,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本文以天目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特殊的施工环境,选取4种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铝和聚合铝-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隧道施工中产生的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结果表明,呈酸性的“聚合铝-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较适合于偏碱性的隧道施工废水处理.该絮凝剂的脱稳和絮凝效果较好,投放量达到30 mg/L时,施工废水中的含油量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12%和95%.该絮凝剂去除废水中悬浮物的同时,也有效的去除了石油类物质,投量少、性价比高,适合隧道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9(010)002【总页数】5页(P10-13,26)【关键词】隧道;施工废水;悬浮物;絮凝剂【作者】娄掌印【作者单位】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5114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隧道在山岭或重丘地带公路、铁路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提高[1]。
隧道建设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人们也逐步关注其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2-3],尤其是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对周边河流、土壤以及植被的影响。
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开挖阶段[4-5],施工设备产生的废水,注浆过程产生的废水,穿越不良地质时的涌水,爆破后的降尘水,基岩裂隙渗水等[6-7]。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8]。
研究表明,在高浓度SS下,鱼类存活时间只有12~120 min不等,SS浓度影响水生生物存活时间[9]。
对铁路隧道施工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对环境保护、社会生活和铁路交通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隧道施工废水主要采用混凝、沉淀、气浮及过滤等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
部分施工废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只能简单引入沉淀池进行自然沉淀处理后排放,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对施工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等不能有效去除[10],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2月28日在重庆市组织验收工作组召开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简称:渝黔铁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
参加会议的有:建设单位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单位成渝客专公司、成都局集团公司客站建设指挥部、重庆建设指挥部、贵阳建设指挥部,设计和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铁诚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大西南铁路监理有限公司、北京现代通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长城铁路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长沙中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天津新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北京通达监理有限公司、中铁二院监理公司、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环保监理单位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验收调查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会议邀请了3名专家,与会代表共计65人组成验收工作组(名单附后)。
会议代表和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对环保执行情况的介绍和调查单位对调查报告内容的介绍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主要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渝黔铁路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和贵州省北部地区,正线北起重庆市,自重庆西站引出后,向南经綦江,进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境内,经遵义市、息烽县接入贵阳市新客站贵阳北站。
线路总长度518.571km,其中正线重庆西(含)至贵阳北(不含)长度345.376km,重庆枢纽线路长度138.683km,贵阳枢纽线路长度34.512km。
歌乐山隧道突发性涌水整治技术周训高【摘要】介绍歌乐山隧道平行导坑在富水地段施工出现的突发性涌水所采取的大涌水注浆、帷幕注浆堵水等治水技术.【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6(000)011【总页数】4页(P69-71,89)【关键词】铁路隧道;富水地段;帷幕注浆;施工技术【作者】周训高【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 工程概况渝怀铁路歌乐山隧道集滑坡、岩溶、煤层瓦斯、采空区、暗洞、涌水为一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尤其是涌水量达53 000 m3/d,水压达2.2 MPa,而且洞顶分布大小水库10余座,地下与地表水相互连通,给超前地质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歌乐山隧道位于渝怀铁路第Ⅱ标段团结村至井口车站之间,起讫里程为DK1+560~DK5+610,全长4 050 m。
距隧道左侧25 m处设平行导坑,全长1 760 m,起讫里程为PDK2+990~PDK4+750。
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富水地段采用抗水压钢筋混凝土衬砌,初期支护根据围岩类别分别采用锚杆、钢筋网、格栅钢架、喷射混凝土的不同组合。
隧道岩溶发育地段长达1 100 m,岩溶发育的自然和地质条件特别充分,隧道顶可溶岩出露地带地表漏斗、洼地、溶洞、溶槽等溶蚀现象发育,且岩溶水位较高,岩溶水顺层面连通性较好,而且在隧道修建过程中还不允许大量漏水,给隧道修建造成极大困难。
隧道岩溶区段埋深25 m左右,地表高程+500 m左右,隧道所在地区有两个基准面:其一为山区河流水面形成基准面,高程约+460 m,位于隧道上方;其二为长江、嘉陵江水面形成的区域侵蚀基准面,高程约+200 m,位于隧道下方,为生成重庆岩溶和至少两层水平岩溶提供了条件。
该隧道强岩溶地区是嘉陵江组灰岩,分布观音峡背皱两翼,总宽约1 100 m,此外还有雷口坡组顶部灰岩。
而且,嘉陵江组灰岩和雷口坡组灰岩均为倾角陡立岩层,又位于紧闭背斜的两翼层间滑动明显,层间滑动断层发育,都为岩溶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铁路隧道拱顶下沉监测与数据探究0引言隧道監控量测贯穿于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监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保证施工安全;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施工;总结工程经验,提高设计、施工技术水平。
隧道拱顶下沉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本文以新歌乐山隧道地表沉降为例,阐述了监测项目现场操作具体过程、数据获取及处理方法。
1.新歌乐山隧道工程概况新歌乐山隧道属新建兰渝铁路引入重庆枢纽工程,位于既有渝怀线歌乐山隧道左侧约25~50m,设计时速120km/h。
隧道进口里程K1106+280,出口里程K1108+547,全长2267m。
隧道进出口为浅埋段,洞顶覆盖层仅4~8m,出口洞顶及周边有大量民房,且下穿公路,出口段约300m采用非爆破法开挖。
不良地质有岩溶、煤窑采空区、富水软弱围岩,特殊岩土为盐溶角砾岩及石膏。
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高,为极高风险隧道,如图1所示。
图1 新歌乐山隧道现场图图2拱顶下沉点布置示意图2.拱顶下沉crown settlement随着隧道开挖,在围岩自重、爆破震动等因素影响下,隧道拱顶绝对高程降低称为拱顶下沉。
拱顶下沉量测属位移量测,对于特殊地质段地层和浅埋段地层,此项量测比收敛值量测更为重要,其量测数据是判断支护效果,指导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的资料。
3.监控量测方案设计监控量测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在隧道施工做好方案设计,在施工开始后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细微调整。
新歌乐山隧道的设计是由中铁第二设计院完成,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26-200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和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等国家标准前提下制定了详细方案。
3.1测点布设拱顶下沉仅需隧道中线顶端绝对高程的变化量,一般而言,拱顶下沉监测可与周边位移监测同时进行。
因此,按照断面间距10m布设监控点,并将拱顶监测点布设成挂钩、反光贴片,如图2中G点所示。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达,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尤其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原则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旨在确保在搞好基本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也越来越发达。
人们对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保护日益成为施工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日常工作。
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建设中常见的大型工程, 在其施工中, 对环境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环境进行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1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原则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环境污染也具有多种影响。
在施工前、施工中就要考虑到各种情况, 综合进行环境治理。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本着“用、护、改、治、防”的总体方法。
(2)施工规划、施工方案设计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3)加强施工期的监督和管理, 实施“绿色”施工, 环境保护同施工过程同步进行。
(4)减少破坏, 有损必复, 防治结合。
2 .隧道施工环保措施2.1 隧道外部环境隧道施工将改变隧道外部生态环境,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
影响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恶劣后果如下:2.1.1 出(弃)碴的处置隧道施工废碴数量众多,且通常为各种岩石碎块或风化岩类与泥土的混合物,无法耕种。
随意倾倒废碴会侵占土地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可能由于雨水冲刷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针对这种情况,在隧道施工中,要减少废碴数量,尽量利用隧道废碴(如用作路基填方等);同时指定地点倾倒, 即弃碴场。
因此, 弃碴场的选择很重要, 宜选择荒坡地、凹地,不得侵占耕地、河道、沟谷, 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弃碴不得超出设计容量;并设坡脚挡墙, 作好弃碴挡护措施。
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沿河沟的弃碴场, 挡护结构高度应在50 年一遇的水位线以上, 并根据冲刷情况, 对其基础作相应的防护。
隧道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行为,确保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 适用于所有参与隧道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运营管理单位。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隧道环保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环保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2. 明确各参与单位的环保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生态保护等。
三、施工期环保措施1. 施工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2. 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4. 严格控制施工用水和废水排放,确保不污染周边水体。
四、运营期环保措施1. 隧道运营期间应定期监测空气质量,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2. 建立隧道内应急处理机制,包括火灾、化学泄漏等应急预案。
3. 定期对隧道内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污水渗漏。
五、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1. 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隧道内外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2. 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
3. 对外公布环境监测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六、培训与教育1. 对参与隧道工程的所有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加强对环保法规和公司环保制度的宣传教育。
七、监督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隧道环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并记录在案。
八、应急预案1. 制定隧道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等。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隧道环保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并报上级环保部门备案。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超前地质预报在歌乐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第19卷第1期2008年3月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JournalofGeologicalHazardsandEnvironmentPreservationVol.19,No.1March2008文章编号:1006-4362(2008)01-0109-04祝云华,刘新荣,黄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隧道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溶洞、突水、坍塌等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将地质灾害影摘要:响程度降到最低,施工前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
详细介绍了TSP超前预测预报方法的原理,并以歌乐山隧道为例子,针对该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预测预报和红外线探测技术相结合,成功地预报了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以及隧道涌水情况,工。
关键词:隧道;TSP;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中图分类号:P588.3;U452:1引言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质勘察资料,而隧道施工的依据主要是设计文件。
大量的隧道工程建设实践表明,由于地质勘察精度、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作出的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屡有发生,如岩溶突水、软弱围岩大变形、塌方、沉陷、岩爆、瓦斯突出等,而这些灾害性地质灾害一旦发生,轻则影响施工进度,增加工程成本,重则损毁机械设备,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而且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给隧道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1]。
近几年,随着隧道工程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遇到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为了尽量避免和减少地下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在做好地质勘察的同时,采用工程地质方法和超前预报方法相结合,对地下工程前方的地质条件及时和准确地预测是防止施工中突发性灾难、保证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歌乐山隧道属于渝怀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控制性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该隧道在施工中存在岩溶涌水、断层破碎带界面和围岩局部失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