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知识要点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 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

用式子可表示成: AUB A B AI B (其中符号“ U ”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

符号“ I ”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 )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

AI

B ,即阴影面积?图示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 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

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

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

C AI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

、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 A 类元素的个数 B 类元素个数 C 类元素个数 既是A 类又是B 类 的元素个数

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 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 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 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 AUBUC A B C AI B BI C AI C AI BI C .图示如下:

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 B 表示大圆部分, 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

A B 的并集AU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例题精讲

【例1】

“走美”主试委员会为三?八年级准备决赛试题。 每

个年级12道题,并且至少有8道题与其他各年

级都不同。如果每道题出现在不同年级,最多只能出现 3次。本届活动至少要准备 道决赛

试题。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4年级,决赛,第9题

【解析】每个年级都有自己8道题目,然后可以三至五年级共用

4道题目,六到八年级共用 4道题目,总共有

8 6 4 2 56 (道)题目。

【答案】56题

【例2】 将1?13这13个数字分别填入如图所示的由四个大小相同的圆分割成的

个圆内的7个数相加,最后把四个圆的和相加,问:和最大是多少?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解析】越是中间,被重复计算的越多,最中心的区域被重复计算四次,将数字按从大到小依次填写于

被重复计算多的区格中,最大和为: 13 X 4+ (12+11 + 10+9

) X 3+ 8+7+6+5 ) X 2+ 4+3+2+1 ) =240.

【答案】240

【例3】如图,5条同样长的线段拼成了一个五角星?如果每条线段上恰有 这个五角星上红色点最少有多少个 ?

目 tMlF

13个区域中,然后把每

1994个点被染成红色,那么在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如下图,下图中“ d ”位置均有两条线段通过, 也就是交点,如果这些交点所对应的线段都在“ d ”

位置恰有红色点,那么在五角星上重叠的红色点最多,所以此时显现的红色点最少,有 1994 X5-(2- 1) X 10=9960 个.

【答案】9960

【例4】 某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27人会游泳,33人会骑自行车,40人会打乒乓球?那么,这个班至 少有多少学生

这三项运动都会?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解析】(法1 )首先看至少有多少人会游泳、

自行车两项,由于会游泳的有27人,会骑自行车的有33人,

而总人数为 48人,在会游泳人数和会骑自行车人数确定的情况下,两项都会的学生至少有

27 33 48 12人,再看会游泳、自行车以及乒乓球三项的学生人数,至少有

12 40 48 4人.

该情况可以用线段图来构造和示意:

(法2)设三项运动都会的人有 x 人,只会两项的有 y 人,只会一项的有 z 人, 那么根据在统计中会 n 项运动的学生被统计 n 次的规律有以下等式: 3x 2y z 27 33 40

x y z 48 x, y,z 0

由第一条方程可得到 z 100 3x 2y ,将其代入第二条式子得到: 100 2x y 48,即卩 2x y 52L L L L ①

而第二条式子还能得到式子 x y 48,即2x y 48 xL L L L ② 联立①和②得到48 x 52,即x 4 .可行情况构造同上.

【答案】4

【巩固】某班有50名学生,参加语文竞赛的有 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 23人,参加英语竞赛的有 20人,每

人最多参加两科,那么参加两科的最多有 ___________ 人.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班参加竞赛的共有 28 23 20 71人次.由于每人最多参加两科,也就是说有参

加2科的,有参加1科的,也有不参加的,共是 71人次.要求参加两科的人数最多,则让这

71人

次尽可能多地重复,而 71 2 35L L 1,所以至多有35人参加两科,此时还有 1人参加1科. 那么是否存在35人参加两科的情况呢?由于此时还有

1人是只参加一科的,假设这个人只参加数学 一科,那么可知此时参加语文、数学两科的共有

(28 22 20) 2 15人,参加语文、英语两科的共

有28 15 13人,参加数学、英语两科的共有20 13 7人.也就是说,此时全班有15人参加语文、

数学两科,

游泳 0|1

4

15|16 27|28 48| ? -------------

I.j

」27人 1 ------ 士 -- ■ # ------------- -----------------

1 i 1 i ? ------------------------------------------------------------------- ?

总人数 游泳

自行车 48人 33人 40人

13人参加语文、英语两科,7人参加数学、英语两科,1人只参加数学1科,还有14 人不参加?检验可知符合题设条件?所以35人是可以达到的,则参加两科的最多有35人.(当然本题中也可以假设只参加一科的参加的是语文或英语)

【答案】35

2 3 4

【巩固】60人中有-的人会打乒乓球,-的人会打羽毛球,-的人会打排球,这三项运动都会的人有22人,

3 4 5

问:这三项运动都不会的最多有多少人?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设只会打乒乓球和羽毛球两项的人有x人,只会打乒乓球和排球两项的有y人,只会打羽毛球和排球两项的有z人.由于只会三项运动中的一项的不可能小于0,所以x、y、z有如下关系:

40 x y 22 0

45 x z 22 0

48 y z 22 0

将三条关系式相加,得到x y z 33,而60人当中会至少一项运动的人数有

40 45 48 x y z 2 22 56人,所以60人当中三项都不会的人数最多4人(当x、y、z分

别取7、11、15时,不等式组成立)?

【答案】

【例5】图书室有100本书,借阅图书者需在图书上签名?已知这100本书中有甲、乙、丙签名的分别有

33 , 44和55本,其中同时有甲、乙签名的图书为29本,同时有甲、丙签名的图书为25本,同

时有乙、丙签名的图书为36本?问这批图书中最少有多少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

过?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设甲借过的书组成集合A,乙借过的书组成集合B,丙借过的书组成集合 C. A =33, B =44 , C =55 , |AI B =29 , |AI c|=25 , |BI C =36 ?

本题只需算出甲、乙、丙中至少有一人借过的书的最大值,再将其与100作差即可.

AUBUC A |B |C |AI B AI C BI C AI BI C ,

当|AI BI C|最大时,|AUBUC|有最大值?也就是说当三人都借过的书最多时,甲、乙、丙中至少有一人借过的书最多.

而|AI BI C|最大不超过IA、|B|、|C|、|AI B|、|BI c|、|AI c| 6个数中的最小值,所以IAI BI C 最大为

25 .此时|AU B UC =33+44+55-29-25-36+25=67 ,即三者至少有一人借过的书最多为

67本,所以这批图书中最少有33本没有被甲、乙、丙中的任何一人借阅过.

【答案】33

【巩固】甲、乙、丙都在读同-一本故事书,书中有100个故事.每个人都从某一个故事开始,按顺序往后读.已知甲读了75个故事,乙读了60个故事,丙读了52个故事?那么甲、乙、丙3人共同读过的故事最少有多少个?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考虑甲乙两人情况,有甲乙都读过的最少为:75+60-100=35 个,此时甲单独读过的为75-35=40个,乙单独读过的为60-35=25 个;欲使甲、乙、丙三人都读过的书最少时,应将丙读过的书尽量分散在某

端,于是三者都读过书最少为52-40=12 个.

【答案】12

【例6】某数学竞赛共160人进入决赛,决赛共四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6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25人,做对第三题的有118人,做对第四题的有104人。在这次决赛中至少有―得满分。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5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5年级,决赛,第10题

【解析】设得满分的人都做对3道题时得满分的人最少,有136 + 125 + 118 + 104 -160 3=3(人)。

【答案】3人

【例7】某班有46人,其中有40人会骑自行车,38人会打乒乓球,35人会打羽毛球,27人会游泳,则该班这四项运动都会的至少有人。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5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不会骑车的6人,不会打乒乓球的8人,不会羽毛球的11人,不会游泳的19人,那么至少不会一项的最多只有6+8+11+19=44 人,那么思想都会的至少44人

【答案】44人

【例8】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下午,甲、乙、丙、丁四人给100盆花浇水,已知甲浇了30盆,乙浇了75 盆, 丙浇了80盆,丁浇了90盆,请问恰好被3个人浇过的花最少有多少盆?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5星【题型】填空

【解析】为了恰好被3个人浇过的花盆数量最少,那么被四个人浇过的花、两个人浇过的花和一个人浇过的花数量都要尽量多,那么应该可以知道被四个人浇过的花数量最多是30盆,那么接下来就变成乙浇

了45盆,丙浇了50盆,丁浇60盆了,这时共有100 30 70盆花,我们要让这70盆中恰好被3 个人浇过的花最少,这就是简单的容斥原理了,恰好被3个人浇过的花最少有45 50 60 140 15

盆.

【答案】15

【巩固】甲、乙、丙同时给100盆花浇水?已知甲浇了78盆,乙浇了68盆,丙浇了58盆,那么3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有多少盆?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只考虑甲乙两人情况,有甲、乙都浇过的最少为:78+68-100=46 盆,此时甲单独浇过的为78-46=32

盆,乙单独浇过的为68-46=22 盆;欲使甲、乙、丙三人都浇过的花最少时,应将丙浇过的花尽量分散在两端.于是三者都浇过花最少为58-32-22=4 盆.

答案】4

巩固】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下午,甲、乙、丙、丁四人给100 盆花浇水,已知甲浇了30 盆,乙浇了75 盆,丙浇了80 盆,丁浇了90 盆,请问恰好被 1 个人浇过的花最少有多少盆?

考点】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难度】 5 星【题型】填空

解析】100 盆花共被浇水275 次,平均每盆被浇2.75次,为了让被浇 1 次的花多,我们也需要被浇 4 次的花尽量多,为30 盆,那么余下70 盆共被浇155 次,平均每盆被浇2.21次,说明需要一些花被浇 3 次才可以.我们假设70 盆都被浇 3 次,那么多出55 次,每盆花少浇 2 次变为被浇 1 次最多可以变27 次,所以本题答案为27 盆.

答案】27

7-7-5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教师版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 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 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5.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 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三集合容斥原理》

三集合容斥原理 华图教育梁维维 我们知道容斥原理的本质是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的一种计数的方法。之前我们叙述过了两集合容斥原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三集合容斥原理,相对于两集合容斥原理而言,三集合容斥原理的难度有所增加,但总体难度适中,所以三集合容斥原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其他省份考试以及各省份联考当中也时有出现,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三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 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 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总个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C B A C B C A B A C B A C B A 有些问题,可以直接代入三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进行求解。 【例1】如图所示,X、Y、Z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的三张不同形状的纸片。它们部分重叠放在一起盖在桌面上,总共盖住的面积为290。且X与Y、Y与Z、Z与X重叠部分面积分别为24、70、36。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 A.15 B.16 C.14 D.18 【解析】依题意,假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x,代入公式可得:64+180+160-24-70-36+x=290,解得x=16,正确答案为B选项。 近几年,直接套用三集合公式的题目有所减少,开始出现条件变形的题目,往往告诉大家“只满足两个条件的共有多少”这样的信息,看似无法直接套用公式,其实只要掌握本质,仍然可以直接套用公式。 【例2】(2012河北-44)某通讯公司对3542个上网客户的上网方式进行调查,其中1258个客户使用手机上网,1852个客户使用有线网络上网,932个客户使用无线网络上网。如果使用不只一种上网方式的有352个客户,那么三种上网方式都使用的客户有多少个?() A. 148 B. 248

第二十讲 容斥原理讲解学习

第二十讲容斥原理

第二十讲容斥原理(2) [知识提要] 前面讲述过简单的容斥原理,“容”就是相容,相加,而“斥”就是相斥,相减,容斥原理作为一种计数方法,说简单点,就是从多的往下减,减过头了在加回来,加多了再减,减多了再加……最终得到正确结果。对于计数中容易出现重复的题目,我们常常采用容斥原理,去掉重复的情况。应用于计数集合划分有重叠,无法简单应用加法原理的情况下。 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具体公式为: A类或B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具体公式为: A类或B类或C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有了以上的容斥原理,一些看起来头绪很多的问题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解决。 [经典例题]

[例1]五(1)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代表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代表队的25人,并且每个人都至少参加了一个队,这个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几个人? [分析]我们可以画一个图帮助思考,画两个相交的圆圈: 其中一个表示体育代表队,另一个表示文艺代表队,那么两圆的内部共有42人,而体育代表队的圆中有30人,文艺代表队的图中有25人,但: 30+25=55>42,这是因为两队都参加的人被计算了两次,因此55-42=13,即是两队都参加的人数。 [解答]解:(30+25)-42=13(人) 答:两队都参加的有13人。 [评注]可能有很多同学还是刚刚接触容斥原理,所以我们用图形来形象地描绘整个问题。当容斥原理的题目做多了之后,很多基本的题目就不再需要一个一个的画图了。但是,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图形还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个帮手。 [举一反三] 1、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已知家中有空调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有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容斥原理的极值问题

容斥原理的极值问题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有关容斥原理的极值问题 所谓“极值问题”就是通常说的最大值,最小值的问题,题干中通常有“至少”,“至多”等题眼,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极限思想,另一种就是逆向思维。 通过以下几个例题具体看一下: 1. 某社团共有46人,其中35人爱好戏剧,30人爱好体育,38人爱好写作,40人爱好收藏,至少有几个4个活动都参加 解析: 逆向思维,分别考虑不喜欢其中某项活动的人数是多少,由题意可知,分别为11,16,8,6,只有当这四项集合互相没有交集的时候,四项活动都喜欢的人数才最少,因此最少人数为46-11-16-8-6=5 2. 参加某部门招聘考试的共有120人,考试内容共有6道题。1至6道题分别有86人,88人,92人,76人,72人和70人答对,如果答对3道题或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那么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考试 解析(极限思想):要使通过的人最少,那么就是对1道,2道的人最多,并且应该是对2道的人最多(这样消耗的总题目数最多),假设都只对了2道,那120人总共对了240道,而现在对了86+88+92+76+72+70=484,比240多了244道,每个人还可以多4道(这样总人数最少),244/4=61。(逆向思维):先算出来1-6题每题错的人数120-86=34 120-88=32 120- 92=28 120-76=44 120-72=48 120-70=50 要使通过的人数最少,就是没通过的人数最多,让错的人都只错4道就错的人最多,总的错的题数为 34+32+28+44+48+50=236236/4=59120-59=61

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招警| 军转干| 党政公选| 法检系统| 路转税| 社会工作师 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 ———————————————海南华图数资老师,胡军亮近些年考试经常出现容斥原理的题型,容斥原理分为两集合型跟三集合型,三集合容斥原理又包括标准型和非标准型,三集合容斥原理与三集合标准型容斥原理都是相对好掌握的。这里给大家讲解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题的解题方法。首先看下面三个公式 (1) 都不满足 总数- ) (= + + + - + +C B A C A C B B A C B A (2)三条件都不满足 总数 只满足两条件- * 2 -= - + +C B A C B A (3)满足三条件 只满足两条件 只满足一个条件* 3 * 2+ + = + +C B A 公式(1)是标准型公式,公式(2)、(3)都是非标准型公式。 【例1】某乡镇对集贸市场36种食品进行检查,发现超过保质期的7种,防腐添加剂不合格的9种,产品外包装标识不规范的6种。其中,两项同时不合格的5种,三项同时不合格的2种。问三项全部合格的食品有多少种?() A. 14 B. 21 C. 23 D. 32 解析:该题目为典型的容斥原理题,但是题目提到“两项同时不合格的有5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是5,该题属于三集合容斥原理非标准型题,带入公式(2)得到: 7+9+6-5-2*2=36-X,尾数法知道答案选C。 【例2】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只有一项不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A. 17 B. 12 C. 15 D. 20 解析:该题涉及到只满足一项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三项都不合格,属于三个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的题,带入公式(3)得到: 8+10+9=X+2*7+1,尾数法知道答案选B。 从上面的两道例题的讲解可以看到三集合非标准型容斥原理虽然不是很好理解,但是记住题型的特征,用正确的公式直接套用来解题还是很容易掌握的。

第31讲___容斥原理

第31讲容斥原理 例题与方法 例1 在1~1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3也不能被5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例2 某班有52人,其中会下棋的有48人,会画画的有37人,会跳舞的有39人,这三项都会的至少有几人? 例3 100名学生中,每人至少懂一种外语,其中75人懂法语,83人懂英语,65人懂日语,懂三种语言的有50人,懂两种外语的有多少人? 例4 在1~143这143个自然数中,与143互质的自然数共有多少个? 例5 某班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语文、数学、英语都得满分的分别有21人、19人、20人。语文、数学都得满分的有9人;数学、英语都得满分的有7人;语文、英语都得满分的有8人;另有5人三科都未得满分。这个班最多能有多少人? 思考与练习 1.某班有学生46名,其中爱好音乐的有17人,爱好美术的有14人,既爱好音乐又爱好美术的有5人。问:两样都不爱好的有多少人? 2.分母是105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 3.一个家电维修站有80%工人精通修彩电,有70%的人精通修空调,10%的人两项不熟悉。问:两项都精通的人占白分之几? 4.在1~100的自然数中,既不能被5整除也不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5.在1~200的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或能被3整除,或能被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 6.在100名学生中,爱好音乐的有56人,爱好体育的有75人,那么既爱好音乐又爱好体育的最少有多少人,最多有多少人? 7.64人订A、B、C三种杂志,订A杂志的有28人,订B杂志的有41人,订C杂志的有20人,订A、B两种杂志的有10人,订B、C两种杂志的有12人,订A、C两种杂志的有12人。三种杂志都订的有多少人? 8.有100位旅客,其中有10人既不懂英语又不懂俄语,有75人懂英语,有83人懂俄语,那么这100位旅客中既懂英语懂俄语的有多少人?

三者容斥问题3个公式

三集合容斥原理按题型可以分为两种题型,一种为标准型公式,另一种为变异型公式,接下来,我们就着重看看三集合容斥原理的标准型公式。 集合Ⅰ、Ⅱ、Ⅲ,满足标准型公式: 三集合容斥原理标准型公式:Ⅰ+Ⅱ+Ⅲ-Ⅰ·Ⅱ-Ⅰ·Ⅲ-Ⅱ·Ⅲ+Ⅰ·Ⅱ·Ⅲ=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个数 通过观察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式中,出现了9个量,而这个式子的适用前提就是知8求1,即在题目中,若我们看到了8个已知量,要求1个未知量的时候,就要使用这个公式(注:而题目中有时候也是知7求1,其中的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可能为零),具体题目如下: (陕西2015)针对100名旅游爱好者进行调查发现,28人喜欢泰山,30人喜欢华山,42人喜欢黄山,8人既喜欢黄山又喜欢华山,10人既喜

欢泰山又喜欢黄山,5人既喜欢华山又喜欢黄山,3人喜欢这三个景点,则不喜欢这三个景点中任何一个的有( )人。 A.20 B.18 C.17 D.15 E.14 F.13 G.12 H.10 解: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八个已知量,还要我们求另一个未知量,故可以用上述公式,我们将数据逐个代入可得: 28+30+42-8-10-5+3=100-x,其中x为我们要求的量,求得x=20,答案选择A。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三集合变异型的公式,如下图示:

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要使用变异型公式,题目中必须要出现仅满足2个情况的个数,这就是与标准型公式最大的不同,下面我们就看看具体的题目: (广东2015)某乡镇举行运动会,共有长跑、跳远和短跑三个项目。参加长跑的有49人,参加跳远的有36人,参加短跑的有28人,只参加其中两个项目的有13人,参加全部项目的有9人。那么参加该次运动会的总人数为( )。 A.75 B.82 C.88 D.95 解:由于题目中出现“只参加其中两个项目的有13人”,故使用变异型公式,得到下面列式:49+36+28-1×13-2×9=x,通过尾数法(若题目中选项的尾数都不一样的话,就可以用尾数法快速得到答案),判断出答案为82,选B。 但是,现在变异型公式也出现一些变形的形式,例如国考2015中的这道三集合容斥原理,就给我带来了一写在解题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题目 (国家2015)某企业调查用户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问卷回收率为90%。调查对象中有179人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146人从官方网站获取信息,246人从社交网络获取信息,同时使用这三种方式的有115人,使用其中两种的有24人,另有52人这三种方式都不使用,问这次调查共发出了多少份问卷?( ) A.310 B.360

《行政职业能力》 方法精讲-数量4 (笔记)

方法精讲-数量 4(笔记) 学习任务: 1.课程内容:容斥原理、排列组合与概率 2.授课时长:3小时 3.对应讲义:178页~184页 4.重点内容: (1)掌握两集合公式,三集合的三种公式——标准型、非标准型、常识 型 (2)掌握图示法在容斥原理中的运用,理解容斥原理结合最值的考法 (3)掌握常用的排列组合公式,理解分类讨论与分步计算的区别,正难 反易则从 反面求解 (4)掌握两种经典方法(捆绑法、插空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5)掌握概率问题的两种题型——给情况求概率或给概率求概率 第八节容斥原理 【注意】本节课主要讲容斥原理和排列组合和概率,预习的时候可能觉得很难。容斥问题有公式和方法,需要学习方法和公式;排列组合和概率是高中知识,比较难,但是考试不会像高中一样深,本节课会用最浅显的形式讲解,无论高中学过与否,这节课要从零开始全部拿下。 【知识点】容斥原理:多个集合有交叉有重复。比如班级有男有女,此时男生是一个集合,女生是一个集合,但是没有交叉,故不是容斥。班级中无论男女有行测学得好的,也有申论学得好的,此时一定有交叉(行测和申论都学得好),行测学得好的是一个集合,申论学得好的是一个集合,重合部分是一个交叉,多个集合有交叉,是容斥问题。

【知识点】两集合: 1.推导:左边的圆为 A,右边的圆为 B,中间重合部分是 AB 的交集,即中间部分相加的时候出现两次,需要减去一次,“A+B-A∩B”完整对应圆覆盖的整体,“全部”是外面框框,代表一个总体范围,“都不”是框内空白区域,公式:A+B-A ∩B=全部-都不。 2.例子:左边 A 是行测比较好的,有 70 人;右边B 是申论比较好的,有 60 人,班级中有 31 人行测和申论都比较好,全班一共有 100 人,求行测和申论都不好的有多少人。 答:代入公式:70+60-31=100-都不,99=100-都不,解得:都不=1。 3.公式:A+B-A∩B=全部-都不。 【例 1】(2017 广东)某单位有 107 名职工为灾区捐献了物资,其中 78 人捐献衣物,77 人捐献食品。该单位既捐献衣物,又捐献食品的职工有多少人? A.48 B.50 C.52 D.54 【解析】例 1.出现“既……又……”,两个集合有重复,两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公式:A+B-A∩B=总数-都不。设都捐献的为 x,已知“有 107 名职工为灾区捐献了物资”,即都不=0,代入数据:78+77-x=107-0,利用尾数法,尾数 5-x=尾数 7,x 的尾数为 8,对应A 项。【选A】 【注意】本题不是很严谨,“都不”可以不是 0,比如捐帐篷,此时也是衣物和食品都不捐。

第十讲 容斥原理小学五年级奥数

點算的奧秘:容斥原理基本公式 「容斥原理」(Principle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亦作「排容原理」)是「點算組合學」中的一條重要原理。但凡略為複雜、包含多種限制條件的點算問題,都要用到這條原理。現在首先從一個點算問題說起。 例題1:設某班每名學生都要選修至少一種外語,其中選修英語的學生人數為25,選修法語的學生人數為18,選修德語的學生人數為20,同時選修英語和法語的學生人數為8,同時選修英語和德語的學生人數為13 ,同時選修法語和德語的學生人數為6,而同時選修上述三種外語的學生人數則為3,問該班共有多少名學生? 答1:我們可以把上述問題表達為下圖: 其中紅色、綠色和藍色圓圈分別代表選修英語、法語和德語的學生。根據三個圓圈之間的交叉關係,可把上圖分為七個區域,分別標以A至G七個字母。如果我們用這七個字母分別代表各字母所在區域的學生人數,那麼根據題意,我們有以下七條等式:(1) A+D+E+G = 25;(2) B+D+F+G = 18;(3) C+E+F+G = 20;(4) D+G = 8; (5) E+G = 13;(6) F+G = 6;(7) G = 3。現在我們要求的是A+B+C+D+E+F+G。如何利用以上資料求得答案? 把頭三條等式加起來,我們得到A+B+C+2D+2E+2F+3G = 63。可是這結果包含了多餘的D、E、F和G,必須設法把多餘的部分減去。由於等式(4)-(6)各有一個D、E和F,若從上述結果減去這三條等式,便可以把多餘的D、E和 F減去,得A+B+C+D+E+F = 36。可是這麼一來,本來重覆重現的G卻變被完全減去了,所以最後還得把等式(7)加上去,得最終結果為A+B+C+D+E+F+G = 39,即該班共有39名學生。□ 在以上例題中,給定的資料是三個集合的元素個數以及這些集合之間的交集的元素個數。在該題的解答中,我們交替加上及減去這些給定的資料。如果我們用 S 1、S 2 和S 3 分別代表選修英語、法語和德語學生的集合,那麼我們要求的答案就 是|S 1∪ S 2 ∪ S 3 |,而該題的解答則可以重新表達為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 标准三集合 【例 1】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甲.乙.丙三门选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至少选一门的有:40+36+30-28-26-24+20=48人,则均为选的有 50-48=2人。 【例 2】某公司招聘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2012联考) A. 7人 B. 8人 C. 5人 D. 6人 【答案】A 【解析】假设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x,则: 22+16+25-8-6-x+0=42,解得x=7 只满足一项条件型 【例 1】一次运动会上,18名游泳运动员中,有8名参加了仰泳,有10名参加了蛙泳,有12名参加了自由泳,有4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蛙泳,有6名既参加蛙泳又参加自由泳,有5

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自由泳,有2名这3个项目都参加,这18名游泳运动员中,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数为( )(2012-424联考) A.5名 B.6名 C.7名 D.4名 【答案】B 【解析】画图法 【例 2】 88名学生参加运动会,参加游泳比赛的有23人,参加田径比赛的有33人,参加球类比赛的有54人,既参加游泳比赛又参加田径比赛的有5人,既参加田径比赛又参加球类比赛的有16人。已知每名学生最多可参加两项比赛,问只参加田径比赛的有多少人?() A. 20 B. 17 C. 15 D. 12 【答案】D 【解析】画图 关于整体的三集合 【知识点】在三集合的题中,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为A 、B 、C ,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总量为W ,其中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 ,满足两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y ,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 , 则有:W=x+y+z A+B+C=x ×1+y ×2+z ×3 2 3 2 4

第二十讲容斥基本知识

第二十讲容斥原理(2) [知识提要] 前面讲述过简单的容斥原理,“容”就是相容,相加,而“斥”就是相斥,相减,容斥原理作为一种计数方法,说简单点,就是从多的往下减,减过头了在加回来,加多了再减,减多了再加……最终得到正确结果。对于计数中容易出现重复的题目,我们常常采用容斥原理,去掉重复的情况。应用于计数集合划分有重叠,无法简单应用加法原理的情况下。 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具体公式为: A类或B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具体公式为: A类或B类或C类元素个数= A类元素个数+ 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有了以上的容斥原理,一些看起来头绪很多的问题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解决。 [经典例题] [例1]五(1)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代表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代表队的25人,并且每个人都至少参加了一个队,这个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几个人? [分析]我们可以画一个图帮助思考,画两个相交的圆圈:

其中一个表示体育代表队,另一个表示文艺代表队,那么两圆的内部共有42人,而体育代表队的圆中有30人,文艺代表队的图中有25人,但:30+25=55>42,这是因为两队都参加的人被计算了两次,因此55-42=13,即是两队都参加的人数。 [解答]解:(30+25)-42=13(人) 答:两队都参加的有13人。 [评注]可能有很多同学还是刚刚接触容斥原理,所以我们用图形来形象地描绘整个问题。当容斥原理的题目做多了之后,很多基本的题目就不再需要一个一个的画图了。但是,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图形还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个帮手。 [举一反三] 1、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已知家中有空调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有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2、六年级共有96人,两种刊物每人至少订其中一种,有2 3的人订《少年报》,有1 2 的 人订《数学报》,两种刊物都订的有多少人? 3、森林中住着很多动物,据说狮子大王派仙鹤去统计鸟的种数,蝙蝠跑去说:“我有翅膀,我算鸟类。”仙鹤把蝙蝠统计进去了,结果得出森林中共有80种鸟类,狮子大王又派大象去统计兽类的种数,蝙蝠又跑去说:“我没有羽毛,我应该算兽类。”大家又把蝙蝠算为兽类,统计出森林中共有70种兽类。最后狮子大王问:森林中共有鸟类和兽类多少种?狐狸军师听了仙鹤和大象的统计结果,向狮子大王报告:“森林中鸟类与兽类共计150种。”

公务员笔试之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2014年公务员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华图教育 三集合容斥原理此类题型主要出现在近年来各省的省考中,主要是有三个独立的个体,此类题型主要的做题方法是公式法和作图法。近年来直接套用三集合公式的题目有所减少,开始出现条件变形的题目,不管容斥原理的题目怎么变化,但我们只要掌握住核心思想——剔除重复,那么做任何一个容斥原理题目都能够得心应手。 根据上图,可得三集合容斥原理核心公式: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x A B C 总数 一、直接利用公式型 【例1】(2012年4月联考)某公司招聘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 A. 7人 B. 8人 C. 5人 D. 6人 【答案】A 【解析】设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x ,则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有:22+16+25-8-6-x+0=42-0,解得x=7。因此,本题答案为A 选项。 二、三集合容斥原理作图型 若在题目中任何一个位置看到“只满足”或“仅满足”,则公式法不能够再用,采用作图法来解题,注意,在作图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画三个两两相交的圈,再往里填数字即可,填的时候注意从中间往外一层一层填。 【例2】(2007年江苏)一次运动会上,17名游泳运动员中,有8名参加了仰泳,有10 C x B A

名参加蛙泳,有12名参加了自由泳,有4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蛙泳,有6名既参加蛙泳又参加自由泳,有5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自由泳,有2名这3个项目都参加,这17名游泳运动员中,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有多少?() A.5名 B.6名 C.7名 D.4名 【答案】B 【解析】本题问题中出现了“只”,故只能采用作图法。于是有 仰 1 2 2 2 3 4 3 蛙自由 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数为1+2+3=6。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例3】(2012年河北)某乡镇对集贸市场36种食品进行检查,发现超过保持期的7种,防腐添加剂不合格的9种,产品外包装标识不规范的6种。其中,两项同时不合格的5种,三项同时不合格的2种。问三项全部合格的食品有多少种?() A.14 B.21 C.23 D.32 【答案】C 【解析】 a d b c 其中d为三项同时不合格的部分,a+b+c为两项同时不合格的部分。设三项全部合格的食品有x种。根据题意有:36-x=7+9+6-5-2×2,解得x=23。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注】该题注意,由于7+6+9这部分把三项同时不合格的部分共加了3次,减去5的

容斥原理习题加答案

、 1.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 A、27人 B、25人 C、19人 D、10人 【答案】B 【解析】直接代入公式为:50=31+40+4-A∩B 得A∩B=25,所以答案为B。 2.某服装厂生产出来的一批衬衫大号和小号各占一半。其中25%是白色的,75%是蓝色的。如果这批衬衫共有100件,其中大号白色衬衫有10件,小号蓝色衬衫有多少件() A、15 B、25 C、35 D、40 【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新题型,该种题型直接从求解出发,将所求答案设为A∩B,本题设小号和蓝色分别为两个事件A和B,小号占50%,蓝色占75%,直接代入公式为:100=50+75+10-A∩B,得:A∩B=35。 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

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只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A.120 B.144 C.177 D.192 【答案】A 【解析】本题画图按中路突破原则,先填充三集合公共部分数字24,再推其他部分数字: 根据每个区域含义应用公式得到: 总数=各集合数之和-两两集合数之和+三集合公共数+三集合之外数 =63+89+47-{(x+24)+(z+24)+(y+24)}+24+15 =199-{(x+z+y)+24+24+24}+24+15 根据上述含义分析得到:x+z+y只属于两集合数之和,也就是该题所讲的只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人数,所以x+z+y的值为46人;得本题答案为120. 4.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多少人() 人人人人 【答案】A 【解析】本题画图按中路突破原则,先填充三集合公共部分数字12,再推其他部分数字: 根据各区域含义及应用公式得到: 总数=各集合数之和-两两集合数之和+三集合公共数+三集合之外数

三集合非标准规范型容斥原理

三集合非规范型容斥原理 ———————————————海南华图数资老师,胡军亮近些年考试经常出现容斥原理的题型,容斥原理分为两集合型跟三集合型,三集合容斥原理又包括规范型和非规范型,三集合容斥原理与三集合规范型容斥原理都是相对好掌握的。这里给大家讲解三集合非规范型容斥原理题的解题方法。首先看下面三个公式 (1) (2) (3) 公式(1)是规范型公式,公式(2)、(3)都是非规范型公式。 【例1】某乡镇对集贸市场36种食品进行检查,发现超过保质期的7种,防腐添加剂不合格的9种,产品外包装标识不规范的6种。其中,两项同时不合格的5种,三项同时不合格的2种。问三项全部合格的食品有多少种?() A. 14 B. 21 C. 23 D. 32 解读:该题目为典型的容斥原理题,但是题目提到“两项同时不合格的有5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是5,该题属于三集合容斥原理非规范型题,带入公式(2)得到: 7+9+6-5-2*2=36-X,尾数法知道答案选C。 【例2】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只有一项不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A. 17 B. 12 C. 15 D. 20 解读:该题涉及到只满足一项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三项都不合格,属于三个集合非规范型容斥原理的题,带入公式(3)得到: 8+10+9=X+2*7+1,尾数法知道答案选B。 从上面的两道例题的讲解可以看到三集合非规范型容斥原理虽然不是很好理解,但是记住题型的特征,用正确的公式直接套用来解题还是很容易掌握的。 1 / 1

容斥原理习题加答案

1.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 A、27人 B、25人 C、19人 D、10人 【答案】B 【解析】直接代入公式为:50=31+40+4-A∩B 得A∩B=25,所以答案为B。 2.某服装厂生产出来的一批衬衫大号和小号各占一半。其中25%是白色的,75%是蓝色的。如果这批衬衫共有100件,其中大号白色衬衫有10件,小号蓝色衬衫有多少件() A、15 B、25 C、35 D、40 【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新题型,该种题型直接从求解出发,将所求答案设为A∩B,本题设小号和蓝色分别为两个事件A和B,小号占50%,蓝色占75%,直接代入公式为:100=50+75+10-A∩B,得:A∩B=35。 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只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46人,

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A.120 B.144 C.177 D.192 【答案】A 【解析】本题画图按中路突破原则,先填充三集合公共部分数字24,再推其他部分数字: 根据每个区域含义应用公式得到: 总数=各集合数之和-两两集合数之和+三集合公共数+三集合之外数 =63+89+47-{(x+24)+(z+24)+(y+24)}+24+15 =199-{(x+z+y)+24+24+24}+24+15 根据上述含义分析得到:x+z+y只属于两集合数之和,也就是该题所讲的只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人数,所以x+z+y的值为46人;得本题答案为120. 4.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多少人() 人人人人 【答案】A 【解析】本题画图按中路突破原则,先填充三集合公共部分数字12,再推其他部分数字: 根据各区域含义及应用公式得到: 总数=各集合数之和-两两集合数之和+三集合公共数+三集合之外数 100=58+38+52-{18+16+(12+ x)}+12+0,因为该题中,没有三种都不喜欢的人,所以三集合之外数为0,解方程得到:x=14。52=x+12+4+Y=14+12+4+Y,得到Y=22人。

容斥原理讲解

容斥原理 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 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例、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 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 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 结论:(公式一)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 (A类和B类)事物个数= A个数+ B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事物个数。 A∪B=A+B-A∩B 例题1、某班学生每人家里至少有空调和 电脑两种电器中的一种,已知家中有空调 的有41人,有电脑的有34人,二者都有 的有27人,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2、一个班有4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 的有15人,订阅《今日少年报》的有10人, 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6人。 (1)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是多少? (2)两种报纸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 例题3、在1到10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不能被3或5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 例、某校5(1)班,每人在暑假里都参加体育训练队, 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25人,参加排球队的有22人, 参加游泳队的有34人,足球、排球都参加的有12人, 足球、游泳都参加的有18人,排球、游泳都参加 的有14人,三项都参加的有8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那么根据题意,我们有以下七条等式: (1)A+D+E+G =25; (2) B+D+F+G =34; (3) C+E+F+G = 22; (4) D+G =18; (5) E+G =12; (6) F+G =14; (7) G = 8。 现在我们要求的是A+B+C+D+E+F+G=? 把头三条等式加起来,我们得到: A+B+C+2D+2E+2F+3G = 81 结果包含了多余的D、E、F和G,必须设法把多余的部分减去。 由于等式(4) (5) (6)各有一个D、E和F, 减去这三条等式,便可以把多余的D、E和 F减去, 得A+B+C+D+E+F = 37。可是这么一来, 本来重复重现的G却变被完全减去了,所以最后还得把等式(7)加上去, 得最终结果为A+B+C+D+E+F+G = 45,即该班共有45名学生。 结论(公式二)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事物个数= A类事物个数+ B类事物个数+C类事物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事物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事物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事物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事物个数。 A∪B∪C=A+B+C-A∩B-A∩C-B∩C+ A∩ B∩C 例题4、设某班每名学生都要选修至少一种外语,其中选修英语的学生人数为25,选修法语的学生人数为18,选修德语的学生人数为20,同时选修英语和法语的学生人数为8,同时选修英语和德语的学生人数为13 ,同时选修法语和德语的学生人数为6,而同时选修上述三种外语的学生人数则为3,问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例题5、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几个小朋友去冷饮店,每人至少要了一样冷饮,其中有6人要了冰棍,6人要了汽水, 4人要了雪碧,只要冰棍和汽水的有3人,只要冰棍和雪碧的没有,只要汽水和雪碧的有1人;三样都要的有1人。问:共有几个小朋友去了冷饮店?

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 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5.容斥原理之最值问题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A B A B +-1 A B

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

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巧解容斥原理问题 一、介绍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 在三集合题型中,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是A、B和C,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元素的总量为W。其中,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满足两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y,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等式: W=x+y+z A+B+C=x×1+y×2+z×3 二、典型的三集合整体重复型的题目讲解 例1、某班有35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参加英语小组、语文小组、数学小组中的一个课外活动。现已知参加英语小组的有17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3人。如果有5个学生三个小组全参加了,问有多少个学生只参加了一个小组?(2004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第20题) A. 15人 B.16人 C.17人 D.18人 【答案】A 解析:此题有两种解法可以解出: 解一:分别设只参加英语和语文、英语和数学、语文和数学小组的人为x、y、z,则只参加英语小组的人为17-5-x-y,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有30-5-x-z,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有13-5-y-z,则只参加三个小组中的一个小组的人和只参加其中两个小组的人和三个小组都参加的人的总和为总人数,即17-5-x-y+30-5-x-z+13-5-y-z+x+y+z+5=35。则求x+y+z=15,所以只参加一个小组的人数的和为15。 解二:套用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 W=x+y+z A+B+C=x×1+y×2+z×3 35=x+y+5 17+30+13=x×1+y×2+5×3 解得:x= 15,y=15

例2、某调查公司就甲、乙、丙三部电影的收看情况向125人进行调查,有89人看过甲片,有47人看过乙片,有63人看过丙片,其中有24人三部电影全看过,20人一部也没有看过,则只看过其中两部电影的人数是( )(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A类试卷第19题) A. 69 B.65 C.57 D.46 【答案】D 解析:本题也是一道典型的三集合整体重复型题目,直接套用三集合整体重复型公式: W=x+y+z A+B+C=x×1+y×2+z×3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W=105,而非125, 105=x+y+24 89+47+63=x×1+y×2+24×3 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解出y=46,这里y表示只看过两部电影的人数,即所求。 例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第47题) A. 120 B.144 C.177 D.192 【答案】A 解析:本题的特征也很明显,直接套用公式,只是要注意的是,题目中最后问的是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我们求出W之后,还需要再加上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那15个人, W=x+46+24 63+89+47=x×1+46×2+24×3 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出W=105,这只是至少准备参加一种考试的人数,所以接受调查的总人数为105+15=120。 例4、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2011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第74题) A. 37 B.36 C.35 D.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