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6、批评别人时要尽量用婉言,缓和语气,以免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
称谓语(拓展了解) 年龄称谓趣谈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 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敢”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 (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拜”
常用敬词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奉”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如:特此奉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如:当另函奉复。
称谓语
什么是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 “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 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 礼仪作用。
称谓语·现代称谓语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 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 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问人年龄说 贵庚 长期未见说 久违 客人来到说 光临 中途先走说 失陪 未及迎接说 失迎 请人勿送说 留步 求人帮忙说 拜托 向人祝贺说 恭喜
古代称谓语
称谓语·古代称谓语
1.直称姓名 称自己的时候直称姓名,表示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