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 进针。
第五节 针灸法
舒张进针法
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 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
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如腹部进 针。
第五节 针灸法
(2)针刺的角度、深度
针刺的角度
直刺
斜刺
平刺
直刺 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预防 注意手法适度,熟悉解剖
第五节 针灸法
原因 行针和出针手法过重
后 现象 出针后酸胀疼痛不适 遗 处理 局部热敷,灸治 感 预防 注意手法适度
第五节 针灸法
原因 针刺角度 、深度不当
刺 现象 外伤性气胸多见:胸痛、胸闷、心
伤 内 脏
慌,重则呼吸困难,紫绀 处理 轻:可镇咳,抗感染
重:胸腔穿刺抽气 预防 熟悉解剖,手法正确
第五节 针灸法
• 行针手法 提插法 捻转法 刮针法 震颤法
第五节 针灸法
提 插 法
提插法提下针 插与 的插 操针 作结 方合 法,对穴位上提
多用于四肢穴位
第五节 针灸法
捻转法
捻转法 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
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
第五节 针灸法
刮针法
刮动针柄,增强针感
刮针法
第五节 针灸法
省人事
处理 出针,平卧,保暖,灸治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第五节 针灸法
滞 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单向捻针 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
针 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第五节 针灸法
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
弯 现象 针身弯曲 针 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