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 活动:降落伞比赛 课时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8.23 KB
- 文档页数:8
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几名同学参加降落伞比赛后的对话情景,针对中间同学的谈话而言,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在进行降落伞比赛时,为了使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些,在制作降落伞前小壮同学猜想可能影响它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降落伞的面积、降落伞的伞绳长度、降落伞的质量、降落伞伞面的材质。
要探究降落伞的面积对其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影响,应该( )A.用伞绳长度、质量、伞面材质都相同,而面积不同的降落伞进行研究B.用伞绳长度、质量相同,而伞面材质、面积不同的降落伞进行研究C.用伞绳长度相同,而质量、伞面材质、面积不同的降落伞进行研究D.探究时所用的降落伞只要保证面积不同即可,其他因素不必控制二、填空题3.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壮同学和小月同学讨论:A.可能与降落伞的质量有关;B.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C.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链接例题实验点拨(1)小壮同学和小月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壮同学和小月同学的讨论属于科学探究的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
(3)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是否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时,每次只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保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质量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2020·广东高州中学初二)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D.读数的时候,视线必须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2.(2019·四川雁江�初二期末)甲、乙两同学使用各自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并正确记录了测量结果,甲的记录是122.9cm,乙的记录是1.228m。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cm,乙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B.乙的读数更准确,因为他的小数位数更多C.甲、乙两同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D.如果甲、乙两同学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不会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一定相同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4.(2019·河北永年�初二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厘米的课桌的宽度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5.(2019·福建宁德�初二期中)小明和小华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记录为11.76 cm ,小华测量的结果记为11.78 cm ,则关于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人测得结果存在差异是因为有错误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为11.77 cmD.两人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不同6.(2019·山东枣庄�初二期中)某同学4次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分别是:5.12 cm、5.14 cm、5.25 cm、5.13 cm。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1.降落伞自由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是一种减速器,它在空降兵作战、航空航天人员的逃生、跳伞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和表演、空投物资、回收飞行器设备时有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八(1)班的甲、乙、丙三个小组在进行“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比赛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重量的关系”,应选择__乙、丙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在降落伞所处的高度和降落伞面积不变时,降落伞越轻,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越长__。
(2)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应选择__甲、乙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在降落伞所处的高度和重量不变时,降落伞面积越大,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越长__。
2.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D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3.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B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C.控制变量法 D.方格法4.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 )A.8 cmB.8 mmC.8 dmD.8 μm5.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C )A.54 mmB.5.40 mmC.5.40 cmD.0.54 dm6.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C )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B.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C.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5.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控制变量法_。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课时1.3 跨学科实践:降落伞知识点1:降落伞1. 降落伞是一种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航空工具。
2. 用途: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救援等领域。
3.构造:常见的降落伞主要由伞衣、伞绳和安全保障装置组成。
知识点2: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1. 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2. 猜想与假设:伞衣的形状、伞衣的面积、伞绳长度、降落伞的轻重、下落高度等因素可能影响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 设计实验与方案的制定(1)方法:控制变量法,即先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例如,每次只改变降落伞伞衣的面积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便可得出降落伞在空中飞行时间的长短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2)不规则面积的测量方法:测量降落伞的伞衣面积,可以把伞衣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对不满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舍去不计,总的格数乘以一个格的面积,就是伞衣的面积,如图所示。
(3)器材选择:①用秒表测量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②用皮卷尺测量伞绳长度和降落伞下降高度4. 实验步骤(1)控制伞绳长度(1m)伞衣的形状(圆形)、降落伞的总质量(20g)不变,改变伞衣的面积(05m、1m),制成降落伞,从距地面3m的地方自由下落,用秒表测量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内。
(2)控制伞绳长度(1m)伞衣的形状(圆形)、伞衣的面积(lm)不变,改变降落伞的总质量(30g),制成降落伞,从距地面3m的地方自由下落,用秒表测量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内。
(3)控制伞绳长度(1m)伞衣的面积(1m)、降落伞的总质量(20g)不变,改变伞衣的形状(正方形),制成降落伞,从距地面3m的地方自由下落,用秒表测量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内。
(4)控制伞衣的形状(正方形)伞衣的面积(1m)、降落伞的总质量(20g)不变,改变伞绳长度(1.5m),制成降落伞,从距地面3m的地方自由下落,用秒表测量其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并记录在表格内数据记录表格:5. 得出结论,做出解释(1)由1、2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伞衣的面积越大,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2)由2、3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降落伞的总质量越小,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3)由2、4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伞衣的形状改变,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4)由4、5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降落伞的伞绳长度改变,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5)由5、6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降落伞的下落的高度越大,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总结: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伞衣的面积、降落伞的总质量、降落伞的下落的高度等都有关系,伞衣的面积越大、降落伞的总质量越小、降落伞的下落的高度越大,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越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跨学科实践:降落伞》同步测试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对此,小英同学想到:物体下落的速度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英的想法实际上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寓意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
如图所示,请估测图中道具狮头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a的长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800cm B.800mm C.0.08m D.80dm3.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曲要测量一元硬币的相关物理量,下列测量方法中不可取的是()A.用“累积法”可测量出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和三角板利用“平移法”测硬币直径C.用硬币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测硬币的周长D.直接用刻度尺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4.小红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测量了五次,所得数据分别为55.4cm、55.2cm、55.3cm、58.5cm、55.4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误差C.五次测量的数据都是正确的D.课桌的长度为55.325cm5.某同学正确操作,连续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是6.11cm、6.11cm、6.13cm、6.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A.6.11cm B.6.12cm C.6.13cm D.6.14cm二、填空题6.五位同学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分别是:L1=18.82cm,L2=18.83cm,L3=19.82cm,L4=18.81cm,L5=18.80cm,其中错误的测量记录是cm,这本作业本的长度应记为cm。
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
1.3 活动:降落伞比赛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2020·广东高州中学初二)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D.读数的时候,视线必须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2.(2019·四川雁江�初二期末)甲、乙两同学使用各自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并正确记录了测量结果,甲的记录是122.9cm,乙的记录是1.228m。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cm,乙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B.乙的读数更准确,因为他的小数位数更多C.甲、乙两同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D.如果甲、乙两同学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不会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一定相同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4.(2019·河北永年�初二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C.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厘米的课桌的宽度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5.(2019·福建宁德�初二期中)小明和小华分别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记录为11.76 cm ,小华测量的结果记为11.78 cm ,则关于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人测得结果存在差异是因为有错误B.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C.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为11.77 cmD.两人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不同6.(2019·山东枣庄�初二期中)某同学4次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分别是:5.12 cm、5.14 cm、5.25 cm、5.13 cm。
则物体的长度应为()A.5.12 cm B.5.13 cmC.5.14 cm D.5.16 cm7.(2019·安徽潘集�初二月考)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 )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C.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偏大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8.(2020·襄阳阳光学校初二开学考试)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尺会因为受潮而膨胀,使用受潮后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这是一误差,是不可避免的;B.测量值等于真实值;C.测量值比真实值小,这是一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9.(2020·江苏盐都�初二期末)小华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三次测量值分别为l1=18.50cm,l2=18.49cm,l3=18.51cm,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多次试验测量是为了得到可靠的规律B.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避免误差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D.l2=18.49cm中0.09cm是准确值10.(2019·乐山市五通桥区金粟中学初二期末)“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二、多选题11.(2019·河北永年�初二月考)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1mmB.错误数据是4.95cm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误差D.物体的长度应取4.8225cm12.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三、填空题13.(2019·四川青白江�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初二月考)如图所示:(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铅笔的长度应为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4cm、26.00cm、26.02cm、26.42cm。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
14.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不含书皮);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h;(1)上述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应改为_____;(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_____.(3)步骤a中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15.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后的分析与论证。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1)比较1 .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2)比较2. 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3)比较2. 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比较4. 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无关.(4)比较5. 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______有关, 降落伞___________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________.这里说的____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16.小明注意到家里如图甲所示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作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单摆(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从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T越_______(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________。
(3)分析图像,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_________关系。
(4)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
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17.(2019·河北唐山�初二期中)(1)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cm;(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_。
18.(2020·安徽马鞍山�初二期末)小明对某物体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记录如下:25.1cm、25.2cm、28.2cm、25.3cm,这组测量数据中,_____是错误的,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
19.(2019·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初二期中)小红同学先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进行四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82 cm,14.73 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去掉错误的数据,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
20.(2019·重庆一中初二期中)如图,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刻度尺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
某同学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220mm、222mm、220mm,此物体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___ mm。
21.(2019·繁昌县高安中学初二月考)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___.22.下表的大表盘分度值为________,小表盘的分度值为________,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D2.C3.C4.D5.C6.B7.C8.C9.C10.A11.CD12.AC13.甲1mm 3.40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cm26.02cm14.D用2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h bacd减小误差15.见解析【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比较1 .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降落伞的面积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2)比较2. 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质量有关, 降落伞质量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3)比较2. 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形状无关.比较4. 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绳长无关.(4)比较5. 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 降落伞释放高度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里说的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