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的种类、分布及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2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脂类脂类是⼈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供给机体所需的能量、提供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
⼈体每天需摄取⼀定量脂类物质,但摄⼊过多可导致⾼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和发展。
中⽂名脂类外⽂名Lipid相关词组脂肪脂粉分类油脂和类脂溶解性⼀般不溶于⽔物质组成化合物定义编辑脂类英语名词:Lipid不溶于⽔⽽能被⼄醚、氯仿、苯等⾮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的化合物脂类分⼦式,统称脂类。
脂类包括油脂(⽢油三酯)和类脂(磷脂、固醇类)。
对脂类的理解,主要有2个⽅向:1、⾷物中的脂类:医学、营养学、运动与健康领域较关注,主要是考虑饮⾷与⼈类/动物疾病的关联;2、⼈体/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理学、病理学关注,主要是研究它们在⽣理/病理状态下,脂类起到何种作⽤。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
⾷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脂肪,⼀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类是⼈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它与蛋⽩质、碳⽔化合物是产能的三⼤营养素,在供给⼈体能量⽅⾯起着重要作⽤。
脂类也是⼈体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如细胞膜、神经髓鞘都必须有脂类参与。
【补充信息】脂类与脂肪、酯类的语义区别——脂类所指代的⼀类物质较脂肪更⼴。
⽽酯类则是从化学⾓度来看物质世界,有不少是化⼯原料。
有些酯类是脂肪的构成成分。
如上所述,脂类包括脂肪酸(多是4碳以上的长链⼀元羧酸)和醇(包括⽢油醇、硝氨醇、⾼级⼀元醇和固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物。
包括单纯脂类、复合酯类及衍⽣脂质。
.脂肪是指⼈体或动物体内的、由⼀分⼦⽢油和三分⼦脂肪酸结合⽽成的⽢油三酯。
酯类是指酸(羧酸或⽆机含氧酸)与醇起反应⽣成的⼀类有机化合物。
低分⼦量酯是⽆⾊、易挥发的芳⾹液体,如:如⼄酸⼄酯CH3COOC2H5、⼄酸苯酯CH3COOC6H5、苯甲酸甲酯C6H5COOCH3等;⾼级饱和脂肪酸单酯常为⽆⾊⽆味的固体,⾼级脂肪酸与⾼级脂肪醇形成的酯为蜡状固体。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脂肪类脂固醇特点:分子结构差异大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一)脂肪(C .H. O)(P .N)1.分布:动物的皮下。
内脏的周围植物(成液态)一般种子2作用:(1)细胞代谢所需要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2)保湿保护缓冲减压(二)类脂1 磷脂的分布: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种子2 磷脂的作用: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三)固醇1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运输2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3 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Ca P 的吸收综上:固醇在细胞的营养。
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鉴定脂肪: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苏丹Ⅳ红色)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绝大多数酶细胞中重要的结构物质某些激素)1组成元素:C H O N (S)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含氮化合物一般也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3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1)种类: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20多种(2)氨基酸结构通式:H ONH2一C 一C一OHR(侧链基团)结构特点:a.都含有一个氨基(一NH2)和一个羧基(一COOH)并连同一个碳原子上b.且这个碳原子还分别与一个氢原子和R基相连4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许多氨基酸分子(n个)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一CO一NH一)相连而成多肽链(1)要脱去n—1个水分子,n—1个肽键(2)至少氨基羧基各一个(3)该化合物叫n肽n≥3时可叫多肽(4)氨基一NH2(一N一H) 肽键一NH一CO一羧基一COOH一5 蛋白质可由一条或多条肽链形成设n个氨基酸形成m 条肽链的蛋白质脱水数 = 肽键数 = n – m若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na –18(n –m) 至少有m 个氨基和 m个羧基鉴定蛋白质:在双缩脲试剂中的NaOH溶液形成的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与 CuSO4溶液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缩脲试剂:0.1g/ml NaOH溶液(2ml先)和0.01g/ml的硫酸铜溶液(3~4滴后)6 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上的不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C O H N P)1.核酸的种类①脱氧核糖核酸(DNA)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②核糖核酸(RNA)五碳糖为核糖某些不含有DNA的病毒(SAPS)的遗传物质拓展:①真核细胞核中DNA 控制着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性状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与细胞质遗传有关2 分布(1)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叶绿体线粒体上也有少量DNA(2) RNA: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也有少量RNA3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成的长链(1)核酸是大分子物质①相对分子质量大大约是几十万到几百万②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3)基本组成单位一核苷酸①组成: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组成②种类: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最佳答案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2章脂质(Chapter 2. Lipid)一、引言(一)脂质的概念不(低)溶于水、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二)脂质的分类1.按化学组成单纯脂质(simple lipid)主要有甘油三酯和蜡复合脂质(compound lipid)主要有磷脂和糖脂衍生脂质(derived lipid)主要有取代烃,固醇类,萜和其它脂质(脂肪族维生素等)可皂化脂和不可皂化脂2.按照极性非极性脂质(nonpolar)不具容积可溶性,不能形成单分子层。
如:胆甾烷、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形成的酯等。
极性脂质(polar)Ⅰ类极性脂质:不具容积可溶性,有界面可溶性,能参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如:三酰甘油、胆固醇、长链质子化FA等Ⅱ类极性脂质:能形成膜,如:磷脂和鞘糖脂;Ⅲ类极性脂质:具可溶性。
ⅢA类:如长链脂肪酸的盐;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去污剂;溶血磷脂酸;脂酰CoA等。
ⅢB类:如胆汁盐、皂苷等。
3.按照生物学功能贮存脂(storage lipid) 结构脂(structural lipid) 活性脂(active lipid)二、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FA)通常是指烃链链长为4-36碳的羧酸,自然界中已经发现100余种。
绝大多数的脂肪酸含有偶数个碳原子,形成长而不分支的链(少数有分支的或含环的脂肪酸)。
根据双链的有无,脂肪酸可分为饱和(saturated FA)与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
每一种脂肪酸都有通俗名、系统名和简写符号。
如:通俗名:亚油酸系统名:十八(碳)二烯酸,或顺,顺-9,12-十八烯酸简写符号:18:2△9c,12c18:2△9c, 12c 18:018:3△9c, 12c, 15c18:1△9cOver half of the fatty acid residues of plant and animal lipids are unsaturated;Bacterial fatty acids are rarely polyunsaturated but are commonly branched, hydroxylated, or contain cyclopropane rings.(一)脂肪酸的结构特点1. 碳原子数多为偶数2.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多在第9位,第2和第3个双键多在第12和第15位;双键多数属非共轭系统。
脂质种类及化学结构脂质(Lipids)又称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
并能为机体利用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脂质包括的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亦有多种。
通常根据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分为:简单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不皂化脂类。
一、简单脂质简单脂质是脂肪酸与各种不同的醇类形成的酯,简单脂质包括酰基甘油酯和蜡。
(一)酰基甘油酯酰基甘油酯又称脂肪是以甘油为主链的脂肪酸酯。
如三酰基甘油酯的化学结构为甘油分子中三个羟基都被脂肪酸酯化,故称为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或中性脂肪。
甘油分子本身无不对称碳原子。
但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酯化,则甘油分子的中间一个碳原子是一个不对称原子,因而有两种不同的构型(L-构型和D-构型)。
天然的甘油三酯都是L-构型。
酰基甘油酯分为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烷基醚(或α、β烯基醚)酰基甘油酯。
表1-1 机体几类重要的甘油三脂(二)蜡蜡(waxes)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是高级脂肪酸和长链一羟基脂醇所形成的酯,或者是高级脂肪酸甾醇所形成的酯。
常见有真蜡、固醇蜡等。
真蜡是一类长链一元醇的脂肪酸酯。
固酯蜡是固醇与脂肪酸形成的酯,如维生素A酯、维生素D酯等。
二、复合脂质复合脂质(complx lipids)即含有其他化学基团的脂肪酸酯,体内主要含磷脂和糖脂两种复合脂质。
(一)磷脂磷脂(phospholipid)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在水解后产生含有脂肪酸和磷酸的混合物。
根据磷脂的主链结构分为磷酸甘油反和鞘磷脂。
1.磷酸甘油酯(phosphoglycerides)主链为甘油-3-磷酸,甘油分子中的另外两个羟基都被脂肪酸所酯化,噒酸基团又可被各种结构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酯化后形成各种磷酸甘油酯。
体内含量较多的是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心磷酯)及磷酯酰肌醇等,每一磷脂可因组成的脂肪酸不同而有若干种,见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