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
- 格式:docx
- 大小:21.95 KB
- 文档页数:11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知识点梳理1.茎的分类: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2.茎的结构:树皮,木质部,髓;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导管;2.无机盐的运输:筛管。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茎的结构1.树皮:可分为最外层的表皮、韧皮部。
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B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强。
C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得茎能逐渐增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A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B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3.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营养的功能。
例1.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答案:D变式训练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它的内侧部分是,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2)②叫做,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3)图中③的名称是.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4)④的名称是,具有的功能.答案:(1)树皮;韧皮部;筛管;(2)形成层;加粗;(3)木质部;导管;(4)髓;贮藏营养.变式训练2.选一个生长旺盛的杨树枝条,在其基部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部的树皮长成了节瘤(如图):请回答:(1)本实验证明,树皮具有输导的结构,该结构叫.(2)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因为.(3)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会导致杨树死亡,其原因是.因此“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而木质部没有受损,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枝条上部仍然可以存活.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答案:(1)有机物;筛管(2)仍有木质部,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3)根得不到营养物质而死亡。
有机物在茎内的运输结构
有机物在茎内的运输结构是由细胞组成的维管束。
维管束分为两种类型: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包括木质纤维和木质部细胞。
木质纤维提供支持和强度,而木质部细胞则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木质部内的管状细胞形成连续的通道,称为木管。
木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溶解的无机盐。
韧皮部包括韧皮纤维和韧皮部细胞。
韧皮纤维提供支持和保护,而韧皮部细胞则负责运输有机物,如蔗糖和氨基酸。
韧皮部内的管状细胞形成连续的通道,称为筛管。
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有机物。
维管束由这些细胞组成的管道网络,贯穿整个茎,并连接到根和叶。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管上升,而有机物则通过筛管下降。
这种双向的运输系统称为根部向上的流动和叶部向下的流动。
维管束的运输结构使植物能够将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从根部运输到茎和叶,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这种运输结构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1.了解茎的各种类型。
2.掌握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3.掌握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4.掌握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5.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知识要点】一、茎的结构大多数植物的茎生长在地面以上,呈圆柱状,具有节和节间,并于节上着生叶和茎。
由于茎所担负的主要生理功能和所生长的环境均与根不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态,从外部形态看,有直立茎(如杨、柳)、攀缘茎(如爬山虎)、匍匐茎(如甘薯)、缠绕茎(如紫藤)。
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木本植物的茎从宏观方面看,是由树皮、木质部、髓三部分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是由树皮(树皮外侧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四部分构成的。
树皮的外侧部分由许多层形态、结构不同的细构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
韧皮部是由活细胞构成的筛管和死细胞构成的韧皮纤维构成的。
形成层的中间一层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木质部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导管和死细胞构成的木纤维组成的,木纤维有很强的支持力。
髓是由薄壁细胞构成的,有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韧皮部的筛管和木质部的导管是木本植物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输导功能。
形成层中间的一层细胞有不断向内、向外分裂的能力,形成的细胞添加到木质部的外方和韧皮部的内方,从而使茎年复一年的加粗。
多年生植物如松、杉等裸子植物和多种双子叶植物的茎如图所示 二、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陆生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必须 运到茎、叶和其他器官,供植物各种代谢的 需要或者蒸腾到体外。
水分从被植物吸收到蒸腾到体外,大致需要经过下列途径: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树皮髓部,通过皮层薄壁细胞,进入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中;然后水分沿着木质部向上运输到茎或叶的木质部;接着,水分从叶片木质部末端细胞进入气体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细胞壁的蒸发部位;最后,水蒸气就通过气孔蒸腾出去。
由此可见,土壤——植物——空气三者之间的水分是具有连续性的。
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引言植物是以光合作用为能量来源的生物体,为了生长和发育,植物需要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从叶片中制造的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需要通过植物体内的细胞运输系统进行分配。
在植物体内,茎是一种重要的器官,承担了许多重要功能,包括支持植物体和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
本文将探讨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
茎的组成茎是植物中连接根系和叶片的组织,它在植物体内起着承载和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重要角色。
茎的结构由许多组织和细胞组成,包括表皮细胞、维管束、基本组织和髓组织。
表皮细胞茎的表皮细胞是茎的外部保护层,它包裹在茎的外部,起到防止水分蒸发和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
表皮细胞通常由表皮细胞壁、表皮细胞质和表皮细胞核组成。
维管束维管束是茎内的管状结构,负责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它由两种类型的组织组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主要负责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它包含了木质部细胞和木质部细胞间的纤维。
木质部细胞有两种类型:导管元和木质部细胞。
导管元是负责水分和无机盐的长距离运输的细胞,其特点是中空且具有无壁和血细胞,使得水分和营养物质能够顺利通过。
而木质部细胞则是由导管元细胞组成的支持细胞,起到支撑和保护导管元的作用。
韧皮部主要负责营养物质的运输。
它包含了韧皮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间的纤维。
韧皮部细胞主要由筛管元和伴随细胞组成。
筛管元是营养物质运输的主要细胞,它具有细胞壁和孔板,通过筛管元间的连结,使得营养物质得以运输和分配。
伴随细胞则是起到支撑和调节筛管元的功能。
基本组织和髓组织茎的基本组织由一些组织细胞和结构组成,例如树叶、栓皮和韧皮。
这些组织和结构通常起到保护、支持和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髓组织是茎的中心部分,通常由薄壁细胞组成。
髓组织在支持茎的同时,还可以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
茎的运输方式茎通过维管束系统来进行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维管束系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分别负责水分和无机盐、以及营养物质的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元进行运输。
复习提问:1、植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2、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⑴植物所需要的水、无机盐是通过从土壤里吸收过来的。
⑵植物所需要的有机物来源于植物的。
引入:叶制造的有机物要送到根、花、果实等器官,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要送往叶、花、果实等器官,而茎正好连接了这些器官。
因此,茎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那么茎是如何玩成这些功能的呢?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一、茎的结构1、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匍匐茎特点: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例:草梅、甘薯、爬山虎缠绕茎特点: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例:牵牛花、常春藤、菜豆攀援茎(卷须)特点:用卷须等攀援他物上升例:葡萄、黄瓜、丝瓜直立茎特点: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例:果树、甘蔗等另外还有:根状茎――竹鞭、块茎――马铃薯、洋葱――鳞茎、肉质茎――仙人掌等思考:这些各种各样的茎,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为了什么?答: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注意(1)四类茎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别出____茎(2)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_________可以分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
(3)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成是否利用________附着他物,可以区别攀援茎和缠绕茎。
2、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幻灯片)⑴分为三层:树皮、木质部、髓⑵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⑶树皮较易剥下来。
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有一层韧皮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一)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1、树皮①树皮的外侧主要起保护作用;②树皮的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属于输导组织。
③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在茎的树皮中自上而下的运输。
2、形成层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处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它是由几层很薄的细胞组成,这里的细胞能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
形成层细胞的细胞壁很薄,在此处容易把木质部和韧皮部剥离开来。
生物运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运输系统是指生物体内部的一系列结构与机制,其目的在于分配和运输生物体需要的营养物、氧气等必要物质以及代谢垃圾等废物,以维持机体内部稳定的环境。
生物运输系统在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结构和功能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运输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结构特点动物体内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循环液三个部分,其中心脏是驱动循环液流动的动力源,血管则是输送和承载循环液的通道,循环液则是静脉血、动脉血等体液的总称。
1.心脏结构心脏是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是血液从一个部位流向另一个部位的泵。
心脏分为四个房间,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它们之间通过瓣膜分隔,形成了完整的血液流动途径。
心脏中还有心肌,是由肌肉细胞构成的,能够自主收缩、舒张,控制血液流动。
2.血管特点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大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是心脏向外输送血液的管道,内壁较厚,能经受较大的压力;静脉则是将血液从组织器官通过小静脉、大静脉输送到心脏,壁较薄,能够扩张、变形;毛细血管是动脉与静脉之间的枢纽,负责氧气与营养物的交换以及代谢废物的转运。
3.循环液特点循环液包括血液和淋巴液。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球组成的,血浆是血液的基质,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多种离子组成;血球分为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淋巴液则是组织细胞代谢产物的过程中,漏出毛细血管的液体,具有维护体内水平衡、排泄废物、保持免疫平衡的作用。
二、植物体内输送系统的结构特点植物体内输送系统主要包括细胞壁、根系、茎、叶、韧皮部、木质部以及韧皮部等组织。
1.细胞壁结构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种物质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细胞的稳定性和强度。
2.根系结构植物的根系负责吸收水及营养物质,由根冠、根毛、根尖等部分组成。
根毛是生长在根尖附近的一些小茸毛,提高了根系面积,方便营养物质的吸收。
2020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4章植物与土壤4.4-1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茎的结构、观察木质茎的结构◆要点1 植物的茎1.茎的类型: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按其组成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2.茎的功能:茎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功能.◆要点2茎的结构1.双子叶植物的茎的结构(由外及内)2.单子叶植物的茎有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中有导管,韧皮部中有筛管,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中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加粗.◆要点3年轮1.年轮的形成2.年轮的利用:(1)根据年轮推知树龄;(2)根据年轮判断植物生长不同时期的气候状况;(3)根据年轮判断方向;(4)根据年轮上的“斑点”判断当时的环境污染情况.Δ基础题系列1.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A.黄瓜B.爬山虎C.牵牛花D.丝瓜2.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质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B.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C.“树怕剥皮”的原因是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D.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3.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4.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
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来源于树木的木质部B.成语“藕断丝连”中的丝是指茎中的筛管C.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折断,这是因为其木质部发达D.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变化6.下列食物中,食用部分是茎的是()7.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茎、________茎、________茎和________茎等;常春藤的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属于________茎,松树的茎直立生长属于________茎。
茎和叶
茎和叶是植物的两个重要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它们在植物生长和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茎:
•茎是植物的主要支撑结构,连接了根和叶,支持植物的体型。
茎通常生长在地面上或地下,并具有分枝的能力。
•茎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水分、营养物质和光合产物。
它包含维管束和木质部,维管束负责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木质部提供结构支持。
•茎也有贮存养分的作用,在一些植物中,如土豆,茎能够贮存大量的淀粉。
叶: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它们通常扁平且薄,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以吸收光线,并包含叶绿素来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阳光能量,并利用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进行蒸腾作用,用于植物的水分和气体交换。
•叶的结构通常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
叶片是主要的光合组织,叶柄连接叶片与茎,叶鞘连接叶片与茎的基部。
茎和叶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协作,完成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茎提供支撑和营养输送,叶进行光合作用和气体
交换,两者共同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不同植物种类和环境下会有差异。
第三章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1课时教学目标: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引入根有哪些功能?--固定和吸收。
◎【思考1】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分析:①运输营养物质(的植物茎内有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还有筛管运输有机物)、②支撑植物体、和③使叶伸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茎的生长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小结:茎具有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如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通过茎来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
/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茎的结构吧。
一、茎的结构1、茎的分类:根据其在地上的生长形态来分,分为四种茎: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
其次还有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茎较坚硬,能直立向上生长,最常见。
如玉米、桃(果树)、甘蔗、松。
攀援茎:茎秆柔软,不能直立生长,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
,依靠茎卷须或叶卷须附在其他物体上攀援“上升”。
如葡萄、黄瓜、南瓜、丝瓜等。
匍匐茎:茎平卧于地,紧贴地面生长。
如草莓、甘薯等缠绕茎:以茎缠绕在别的植物等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如牵牛花、常春藤、菜豆、四季豆等◎【思考1】茎的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使植物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即茎的生长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小结】:⑴四类茎按能否向上生长可以区分出匍匐茎。
⑵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借助他物,可以区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
⑶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长是否利用变态茎叶的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分攀缘茎和缠绕茎。
2、茎的结构: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用解剖针轻扎后得出结论。
⑴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植物的茎一般由树皮、木质部和髓组成,以髓为中心环状排列。
⑵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⑶树皮较易剥下来。
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植物的茎是连接植物根系和叶片的关键组织之一。
它们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和结构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茎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的植物中可能有所变化,但其主要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支持:植物的茎提供了机械支持,使植物能够直立生长。
茎的主要结构纤维素和木质素赋予了茎在抗风和重力作用下的强大力量。
这种结构使得许多植物可以长到巨大的高度,如大树。
2. 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茎中的维管束系统负责水分、营养和有机物质的运输。
维管束分为两个部分,即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物质,而韧皮部负责运输有机物质,如糖和氨基酸。
这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使得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组织之间进行交流和协调。
3. 能量存储:一些植物的茎具有能够储存大量能量的组织。
例如,块茎和根茎是由主茎或地下茎上的增生组织形成的。
这些茎可以积累大量的淀粉和维生素,并在植物需要时释放出来。
这种能量存储对植物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至关重要,如干旱或寒冷的季节。
4. 繁殖和传播:一些植物的茎具有繁殖和传播功能。
例如,地下茎和匍匐茎可以产生新的植物个体,从而实现植物种群的传播和延续。
茎还可以通过萌发芽和分枝,产生新的茎和叶片,从而增加植物的生长和分布范围。
5. 合成植物激素:茎是植物合成和运输植物激素的重要组织之一。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茎通过合成和转运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理过程,如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开花和结实等。
6. 光合作用:一些植物的茎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这些茎被称为光合茎,它们具有叶绿素,并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茎可以帮助植物在光照不足或叶片受损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总结起来,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活中起到了多个重要的作用。
除了提供机械支持和运输水分、营养物质外,茎还能够存储能量、参与繁殖和传播、合成植物激素以及进行光合作用。
这些功能使得茎成为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组织之一,确保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植物运输系统的结构组成及作用植物运输系统是植物体内的一组组织和器官,它们协同工作实现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和水分输送。
植物运输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根、茎、叶、细胞壁和贮藏组织等。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主要负责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
根的内部结构包括根毛、根皮、根髓和根尖等部分。
根毛是根的表面细胞的突出部分,具有增加吸收面积的作用。
根皮是根的外层组织,它具有选择性渗透的能力,可以让水分和有用物质进入根内,同时排出废物和毒素。
根髓是根的内部组织,主要负责存储和转运有用物质。
根尖是根的尖端部分,主要负责植物向下延伸和寻找水分和营养。
茎是植物的支撑和输送器官,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茎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皮层、木质部、韧皮部和髓部等部分。
表皮是茎的表面组织,主要负责保护茎。
皮层是茎的外层组织,它可以储存水分和养分。
木质部是茎的主要输送组织,它由导管和木质纤维组成,可以向上输送水分和溶解的无机物质。
韧皮部是茎的内层组织,主要负责保护木质部。
髓部是茎的中央部分,可以储存水分和养分。
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和水分的蒸腾。
叶的内部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等。
表皮是叶的表面组织,它可以防止水分和营养流失。
叶肉是叶的主要组织,它包含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叶脉是叶的输送组织,由细管和小细胞组成,可以向其他部分输送水分和养分。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部的一层薄膜,主要负责细胞形态的维持和物质的运输。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组成,可以形成一个支撑框架,同时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贮藏组织是植物体内的一组组织,主要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
植物的贮藏组织包括根瘤、块茎、球茎和根茎等。
这些组织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可以满足植物在干旱或寒冷条件下的需要。
综上所述,植物运输系统的结构组成和作用非常复杂,它们协同工作可以保证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同时可以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营养物质的运输茎的结构详细介绍:第五章营养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茎的结构濮阳市第五中学李艳红教学目标1.掌握木本植物(这里指双子叶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这里指单子叶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理解年轮形成的道理,了解草本茎倒伏的原因及防止倒伏的措施。
2.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茎的横切装片,进一步巩固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和在显微镜下识别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3.通过分析“木本茎年轮的形成”,使学生树立生命物质的发展变化观点和内、外因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本本植物茎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可作为其它植物茎结构的代表,弄清木本茎的结构,为了解其它植物的茎奠定基础。
(2)只有掌握了木本茎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的功能和年轮形成的原因。
2.对维管束概念的理解和年轮概念的理解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1)维管束是对茎结构整体而言,是茎的立体结构。
它指的是:茎内,由韧皮部、形成层、本质部三部分合起来构成的结构。
课本上维管束的图和茎的横切装片,都是一个平面的结构。
如何使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立体概念,教师可参看教参,自制维管束教具加以说明,避免学生对维管束的理解形成片面性。
(2)年轮的形成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周期性活动的结果。
学生能够理解年轮是植物的生长线,但容易把年轮的概念与年轮线的概念混淆,造成理解上的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挂图、模型或自画板图配合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
准确地把握年轮的概念及年轮线的概念。
3.组织学生观察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结构的横切、纵切装片,也是教学内容的难点。
因为:学生对茎结构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书本和教师的挂图上,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茎结构在认识上存在差距,需要有一个“重新认识”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中,要耐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把观察到的结构特点与教科书中的挂图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看图识记叶芽的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
2.幼叶叶腋里的突起将来发育成什么? 3.叶芽、花芽和混合芽的区别。
4.侧芽、顶芽是由叶芽中的什么发育成的? 5.植物的顶端优势原因是什么? 6.茎的功能是_____和______,茎是由____发育成的。
7.杨树的顶芽属于_____。
8.下列关于叶芽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芽中具有大量分生组织细胞b离生长点越远的幼叶越早发育成叶c生长点及周围部分将发育成顶芽d芽原基着生在未来枝条上节的位新课讲授:1.关于引言: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形式,从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出茎的功能,从而导出茎的结构。
也可以准备好一些种类的植物茎(2~3年生),直接提问学生:①茎是怎么发育而成的?②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③茎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这问题的基础上,说明不同的植物,茎的形态虽不一样,但其基本功能却是相同的。
有支持植物体、输导营养及繁殖的作用。
茎的这些功能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
茎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茎的结构进行研究。
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2.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好一些植物的茎,有草本植物的茎(小麦、玉米),也有木本植物的茎(椴树、杨树、柳树)。
首先用准备好的材料,使学生明确木本茎和草本茎的区别(概念)。
然后再以木本茎为例进行研究。
研究的方法可采取:[在实验课上进行](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步进行。
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小段(约5cm)椴树茎,让学生动手剥一剥茎的外皮,这一层是很容易剥掉的。
再引导学生往里剥就不那么容易了,很硬。
然后让学生用刀片或竖刀把茎横切,观察茎横切面的结构,并用解剖针扎一扎茎横断面,哪部分硬,哪部分疏松。
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①茎的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②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③为什么会这样?并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对不清楚的问题或不易观察的结构进行补充讲解。
如:关于树皮,它的结构实际上是很复杂的。
韧皮部是树皮中的重要结构,它主要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的。
教师用挂图说明筛管的结构。
强调筛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
这些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细胞质。
上下连接的两个细胞结合处叫筛板,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筛管细胞之间靠筛孔进行物质传递,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关于韧皮纤维,可与木质纤维对比学习。
关于木质部,可以与韧皮部进行对比讲解。
导管的结构可以复习提问,由学生自己说明(第三章已讲)。
木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可对比韧皮纤维,强调木纤维的坚硬、无弹性、强大支持力的特点。
不同的植物茎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的数目是不一样的。
如亚麻茎中的韧皮纤维很丰富,可以用来编织亚麻布和帆布,很结实。
红松的木材质地优良,耐腐蚀力较强,是建筑、车辆、造船、家具的上等优质用材。
在讲解形成层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木本植物的茎逐年生长、加粗,所以茎中肯定有些细胞具有产生新细胞的能力,那么这些细胞在哪里呢?学生可能回答不准确或不知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属于什么组织?这种组织细胞具有什么特点,经过提示,学生会想起来,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这样就可以在图中找到形成层的位置了。
形成层的位置决定了它能不断地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在学生掌握了树皮。
形成层、木质部后,教师给出维管束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讨论:木本植物的茎维管束呈什么状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或模型说明维管束呈筒状。
最后,教师根据自制教具或模型一层层地认识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茎结构的立体认识和记忆。
(2)在教师的设计下,学生发挥主动性。
课前把实验材料和用具都发给学生,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想象力,让他们想方设法把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弄清楚。
课本可以做为参考依据,教师可以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并把握住学生的思路,使之朝着正确的方面进行。
当然,对学生自己不能搞清楚的结构或不易发现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说明、解释和讲解。
但要注意,学生已经搞懂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共4页,当前第2页1234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他们可以不受故有框框的限制,想方设法观察到茎的结构就可以。
②经过学生自己“动脑”的操作,会更深一步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练习1.杨树的茎由外向内的组成是() a.表皮形成层木质部薄壁细胞b.表皮机械组织薄壁细胞维管束c.树皮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维管束d.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2.木本植物的茎中,细胞具有分裂能力的结构时(),它可使茎不断加粗. 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髓 3.木本植物的茎中髓的作用是______.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树皮的内侧部分叫() a.髓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 5.木本植物的茎中,维管束的构成是 a.木质部髓 b.木质部韧皮部 c.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d韧皮部髓 6.木质部的组成是() a.木纤维导管b.韧皮纤维筛管c.木纤维筛管d.韧皮纤维导管7.韧皮纤维与木纤维的区别?第二课时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韧皮部中有支持作用的是_____,其结构与木质部中的____相似. 2._____与_____都属于输导组织,但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消失而相通,且细胞内没有______和_______,而后者通过______上的筛孔相通,是活细胞,前者主要运输______,后者主要运输_______。
3.温带地区的树木,由于形成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形成_____和_____两类不同的木材,相间排列而形成_______。
4.铁轨下的枕木,人或车辗过而不会折断,其支持作用的主要是a韧皮纤维b髓c 导管筛管d木纤维 5.木材中,木质部远比韧皮部厚,是因为______向___分裂的细胞还比向____分裂的细胞多 6.在树木的年轮中,木质最坚硬的部分形成于()a春季b春夏之间c夏季d秋季7.柳树枝条可以柔软下垂,因为它的茎内()a只有韧皮纤维b只有木纤维c韧皮纤维发达d木纤维发达8.下列四种细胞中,属于活细胞的是()a导管b筛管c木纤维d韧皮纤维新课讲授: 1.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如木本茎的结构中维管束的作用?在茎的结构中有几种组织、名称?茎为什么能够长粗?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四季是否都一样?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为引出新课内容奠定基础。
2.新课引言:出示学习目标(1.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2.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比较。
)及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96—97,知道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特点,并总结它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教师可以指着三年生木本植物茎横切图或投影片问学生:“这是几年生植物茎横切图?”(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可看书上彩图八或寻找木菜墩)学生一般能够答对是三年生的。
追问为什么?也能提到“年轮”,当再问什么是年轮,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一般就很难说对或说准了,需要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关于“年轮的概念与形成的原因”的教学过程,开始可组织学生讨论有关形成层的活动情况,用实物(木菜墩)或挂图、模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年轮的概念。
同时要强调指出:年轮与年轮线不是一回事。
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
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年中形成的木质部。
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候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未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
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明显,出现轮纹。
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的分明界线。
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树木年龄。
共4页,当前第3页1234可以告诉学生,年轮的宽度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每因气候、虫害或其他因素一年内可产生若干假年轮。
热带乔木常终年生长,多不具明显的年轮。
4.关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教学,可采取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对比的方式进行,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具体过程:先让学生观察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图片、茎横切片、实物),认清茎的各部分细胞特点和结构名称。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比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草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草本植物的茎为何不能无限力加粗呢?②为何多数草本植物长不高呢?以便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草本植物茎结构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