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呼吸内二科
- 格式:pptx
- 大小:5.94 MB
- 文档页数:49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规范诊疗指南(2018年版)依据: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17(11) : 856-870;《内科学(第八版)》。
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 生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慢阻肺的诊断:慢阻肺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典型慢阻肺的诊断: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危险因素暴露史;肺功能检查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FEV?/FVC<0.7 提示气流受限,且除外其他疾病。
三、慢阻肺的分期: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改变治疗方案。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 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紧急转诊及治疗场所的选择1.紧急转诊:当慢阻肺患者出现中重度急性加重,经过紧急处理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需要住院或行机械通气治疗,应考虑紧急转诊。
2.普通病房住院指征:①症状显著加剧,如突然出现的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②重度慢阻肺;③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神志改变、外周水肿);④有严重的合并症(如心力衰竭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⑤初始药物治疗急性加重失败;⑥高龄患者;⑦诊断不明确;⑧院外治疗无效或医疗条件差。
入住监护病房指征:①对初始急诊治疗反应差的严重呼吸困难;②意识状态改变,包括意识模糊、昏睡、昏迷;③持续性低氧血症(PaO<40mmHg或)进行性加重和/或严重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7.25),氧疗或无创通气治疗无效;④ 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使用升压药。
“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徐东发布时间:2023-06-16T09:31:25.98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徐东[导读] 目的:观察“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随机分为“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的观察组(30例)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30例),观察肺功能、健康认知。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改善好,健康认知评分高,P<0.05。
结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值得借鉴。
江苏省江阴市新桥卫生院江苏江阴 214426摘要:目的:观察“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随机分为“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的观察组(30例)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30例),观察肺功能、健康认知。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改善好,健康认知评分高,P<0.05。
结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健康认知,值得借鉴。
关键词:“全-专”;团队社区管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发生率较高,并且该病也成为了全球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气道阻塞、呼吸障碍等情况[1]。
对于患者而言,在其急性加重期时需要住院开展治疗,但是在其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院,在其出院后很多患者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认知程度不足,容易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就会使其再次入院[2]。
因此,需要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管理提高重视。
本研究选取我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观察“全-专”结合团队社区管理效果。
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自我管理方法有哪些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来说,稳定期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在这段时间内,合理的自我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在稳定期自我管理的重要方法。
戒烟或避免吸入烟雾戒烟或避免吸入烟雾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稳定期至关重要。
戒烟和远离烟雾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步骤之一。
持续吸烟会加速病情恶化并加重症状。
如果你是吸烟者,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戒烟:寻求支持:寻找家人、朋友或专业戒烟辅导团队的支持。
支持系统对于戒烟过程中的鼓励和帮助至关重要。
制定戒烟计划:制定一个清晰的戒烟计划,设定戒烟的时间表和目标。
逐步减少吸烟量,逐渐过渡到完全戒烟。
寻找替代方法:考虑使用口香糖、尼古丁贴片或其他替代物来帮助缓解戒烟时的戒断症状。
避免诱因:避免接触触发吸烟欲望的环境和场所,尽量远离烟草产品,避免与吸烟者在一起。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需要,考虑寻求专业戒烟咨询或参加戒烟支持小组,他们提供的指导和支持会对戒烟过程中的成功起到帮助作用。
另外,对于COPD患者来说,避免吸入烟雾和其他有害气体也至关重要。
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物、化学气体等有害物质都会加重COPD症状并损害肺部功能。
因此,避免暴露在这些环境中是必要的。
遵循医嘱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在稳定期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正确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和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理解药物:了解你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和用药频率。
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有些可能是吸入用药,有些可能是口服药物。
按时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物处方用药,不要随意更改用药方式或剂量。
定时定量地使用药物有助于维持稳定状态。
正确使用吸入器:如果药物是通过吸入器给药,要确保正确使用。
了解吸入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的吸入技巧和清洁保养方法。
不漏药:尽量避免漏服药物,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了也不要停止用药。
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症状加重或病情恶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喘息和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
久而久之演变成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心、肺功能衰竭。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传统观点认为当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咳嗽,咯痰,每年持续三个月,连续二年,且未发现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时,即诊断慢性为支气管炎。
以后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喘息,则表示已形成肺气肿病变。
但是仅从症状表现不能早期作为出诊断,更不能确切反映病情进展。
例如有的年轻人嗜好吸烟,当时并无或偶然咳嗽,并未意识到已经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
经过数年后,症状逐渐明显时,进行肺功能检查发现,肺功能已有很明显减退。
有的甚至在无明显症状表现时,已经出现肺功能异常。
说明肺功能异常可以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并呈进行性发展。
而肺功能异常的特点是呼出气流受限,由于支气管的狭窄阻塞,以及肺弹性回缩力的降低,因此用力呼气时,呼出气流速度大大减慢。
因此,目前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归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提出该病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发病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大气污染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
而一旦患病后,往往经10~20年而发展至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出现严重慢性心,肺功能衰竭。
慢阻肺是是-世界性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世纪90年代慢阻肺在全球导致伤病的病因中排列第12位,而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将提升到第5位。
病情的长期牵延,且不断加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更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巨大经济损失。
怎样诊断慢阻肺?有效控制病情的前提是早期、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