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4ls138管脚图及功能真值表

74ls138管脚图及功能真值表

74ls138管脚图及功能真值表
74ls138管脚图及功能真值表

74ls138引脚图

74HC138管脚图:74LS138为3 线-8 线译码器,共有54/74S138和54/74LS138两种线路结构型式,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一个选通端(G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G2A)和/(G2B))为

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B、C)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

电平译出。

利用G1、/(G2A)和/(G2B)可级联扩展成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

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32 线译码器。

若将选通端中的一个作为数据输入端时,74LS138还可作数据分配器

用与非门组成的3线-8线译码器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的功能表

无论从逻辑图还是功能表我们都可以看到74LS138的八个输出引脚,任何时刻要么全为高电平1—芯片处于不工作状态,要么只有一个为低电平0,其余7个输出引脚全为高电平1。如果出现两个输出引脚同时为0的情况,说明该芯片已经损坏。

当附加控制门的输出为高电平(S=1)时,可由逻辑图写出

由上式可以看出,同时又是这三个变量的全部最小项的译码输出,所以也把这种译码器叫做最小项译码器。

71LS138有三个附加的控制端、和。当、时,输出为高电平(S=1),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否则,译码器被禁止,所有的输出端被封锁在高电平,如表3.3.5所示。这三个控制端也叫做“片选”输入端,利用片选的作用可以将多篇连接起来以扩展译码器的功能。

带控制输入端的译码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分配器。在图3.3.8电路中如果把作为“数据”输入端(同时),而将作为“地址”输入端,那么从送来的数据只能通过所指定的一根输出线送出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叫做地址输入了。例如当=101时,门的输入端除了接至输出端的一个以外全是高电平,因此的数据以反码的形式从输出,而不会被送到其他任何一个输出端上。

【例3.3.2】试用两片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组成4线-16线译码器,将输入的4位二进制代码译成16个独立的低电平信号。

解:由图3.3.8可见,74LS138仅有3个地址输入端。如果想对4位二进制代码,只能利用一个附加控制端(当中的一个)作为第四个地址输入端。

取第(1)片74LS138的和作为它的第四个地址输入端(同时令),取第(2)片的作为它的第四个地址输入端(同时令),取两片的、、,并将第(1)片的和接至,将第(2)片的接至,如图3.3.9所示,于是得到两片74LS138的输出分别为

图3.3.9 用两片74LS138接成的4线-16线译码器

式(3.3.8)表明时第(1)片74LS138工作而第(2)片74LS138禁止,将的0000~0111这8个代码译成8个低电平信号。而式(3.3.9)表明时,第(2)片74LS138工作,第(1)片74LS138禁止,将的1000~1111这8个代码译成8个低电平信号。这样就用两个3线-8线译码器扩展成一个4线-16线的译码器了。

同理,也可一用两个带控制端的4线-16线译码器接成一个5线-32线译码器。

例2.74LS138 3-8译码器的各输入端的连接情况及第六脚()输入信号A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八个输出引脚的波形。

解:由74LS138的功能表知,当(A为低电平段)译码器不工作,8个输出引脚全为高电平,当(A为高电平段)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因所以其余7个引脚输出全为高电平,因此可知,在输入信号A的作用下,8个输出引脚的波形如下:

即与A反相;

其余各引脚的输出恒等于1(高电平)与A的波形无关。

优先编码器74LS148

优先编码器74LS148 有些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数字电路中,无法对几个按钮的同时响应做出反映,如电梯控制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出出现错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于是就出现了74ls148优先编码器,先说一下他的基本原理.他允许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编码信号。不过在设计优先编码器时已经将所有的输入信号按优先顺序排了队,当几个输入信号同时出现时,只对其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进行编码。 〈74ls148管脚功能〉〈74ls148引脚图〉 74ls148优先编码器管脚功能介绍:为16脚的集成芯片,电源是VCC(16) GND(8),I0—I7为输入信号,A2,A1,A0为三位二进制编码输出信号,IE是使能输入端,OE是使能输出端,GS 为片优先编码输出端。 〈74ls148逻辑图〉〈74ls148逻辑表达式〉 使能端OE(芯片是否启用)的逻辑方程: OE =I0·I1·I2·I3·I4·I5·67·IE 当OE输入IE=1时,禁止编码、输出(反码):A2,A1,A0为全1。 当OE输入IE=0时,允许编码,在I0~I7输入中,输入I7优先级最高,其余依次为:

I6,I5,I4,I3,I2,I0,I0等级排列。 输入输出 EI I0I1I2I3I4I5I6I7A2A1A0GS EO 1 x x x x x x x x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x x x x x x x 0 0 0 0 0 1 0 x x x x x x 0 1 0 0 1 1 0 0 x x x x x 0 1 1 0 1 0 1 0 0 x x x x 0 1 1 1 0 1 1 1 0 0 x x x 0 1 1 1 1 1 0 0 1 0 0 x x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x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优先编码器74ls148功能表> 从以上的的功能表中可以得出,74ls148输入端优先级别的次序依次为I7,I6,…,I0 。当某一输入端有低电平输入,且比它优先级别高的输入端没有低电平输入时,输出端才输出相应该输入端的代码。例如:I5=0且I6=I7=1(I6、I7优先级别高于I5) 则此时输出代码010 (为(5)10=(101)2的反码)这就是优先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常用芯片引脚图

.v .. .. 常用芯片引脚 74LS00数据手册 74LS01数据手册 74LS02数据手册 74LS03数据手册 74LS04数据手册 74LS05数据手册 74LS06数据手册 74LS07数据手册 74LS08数据手册 74LS09数据手册 74LS10数据手册 74LS11数据手册

第2页 共8页 74LS12数据手册 74LS13数据手册 74LS14数据手册 74LS15数据手册 74LS16数据手册 74LS17数据手册 74LS19数据手册 74LS20数据手册 74LS21数据手册 74LS22数据手册 74LS23数据手册 74LS26数据手册 74LS27数据手册 74LS28数据手册

.v .. .. 74LS30数据手册 74LS32数据手册 74LS33数据手册 74LS37数据手册 74LS38数据手册 74LS40数据手册 74LS42数据手册 [1].要求0—15时,灭灯输入(BI )必须开路或保持高电平,如果不要灭十进制数零,则动态灭灯输入(RBI )必须开路或为高电平。 [2].将一低电平直接输入BI 端,则不管其他输入为何电平,所有的输出端均输出为低电平。 [3].当动态灭灯输入(RBI )和A,B,C,D 输入为低电平而试灯输入为高电平时,所有输出端都为低电平并且动态灭灯输入(RBO )处于第电平(响应条件)。 [4].]当灭灯输入/动态灭灯输出(BI/RBO )开朗路或保持高电平而试 灯输入为低电平时,所有各段输出均为高电平。 表中1=高电平,0=低电平。BI/RBO 是线与逻辑,作灭灯输入(BI )或动态灭灯(RBO )之用,或者兼为二者之用。

常用电子器件管脚排列图

常用电子器件管脚排列图 附录1 逻辑符号对照示例 附录表1.1 逻辑非、逻辑极性符号对照示例(以反相器为例) 附录表1.2 几种常用逻辑门的逻辑符号比较示例 附录表1.3 逻辑符号、框图、管脚排列比较示列(以74HC390为例)

附录2 集成电路 1. 集成电路命名方法 集成电路命名方法见附录表2.1 附录表2.1 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GB3430-82) 2.集成电路介绍 集成电路IC 是封在单个封装件中的一组互连电路。装在陶瓷衬底上的分立元件或电路有时还和单个集成电路连在一起,称为混合集成电路。把全部元件和电路成型在单片晶体硅材料上称单片集成电路。单片集成电路现在已成为最普及的集成电路形式,它可以封装成各种类型的固态器件,也可以封装成特殊的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分为模拟(线性)和数字两大类。模拟电路根据输入的各种电平,在输出端产生各种相应的电平;而数字电路是开关器件,以规定的电平响应导通和截止。有时候集成电路标有LM (线性类型) 或DM(数字类型)符号。 集成电路都有二或三个电源接线端:用CC V 、DD V 、SS V 、V +、V -或GND 来表示。这是一般应用所需要的。 双列直插式是集成电路最通用的封装形式。 其引脚标记有半圆形豁口、标志线、标志圆点 等,一般由半圆形豁口就可以确定各引脚的位置。 双列直插式的引脚排列图如附录图2.1所示。 3.使用TFL 集成电路与CMOS 集成电路的注意事项 (1) 使用TYL 集成电路注意事项 ① TYL 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不能高于V 5.5+。 使用时,不能将电源与地颠倒错接,否则将会因为过大电流而造成器件损坏。 附录图 2.1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

74LS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74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7276 更新时间:2007年07月26日【字体:大中小】 为了方便大家我收集了下列74系列芯片的引脚图资料,如还有需要请上电子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4e3184900.html,/b bs/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74LS125 │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74系列芯片引脚图

74系列芯片引脚图、功能、名称、资料大全(含74LS、74HC等),特别推荐为了方便大家,我收集了下列74系列芯片的引脚图资料。 说明:本资料分3部分:(一)、TXT文档,(二)、图片,(三)、功能、名称、资料。 (一)、TXT文档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 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 74LS125 │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 8位总线驱动器 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DIR=1 A=>B │ 1 2 3 4 5 6 7 8 9 10│ DIR=0 B=>A └┬—┬—┬—┬—┬—┬—┬—┬—┬—┬┘ 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1 附录6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74LS74双D 正沿触发器 74LS273八D 触发器 74LS377八D 触发器 74LS374八D 触发器 (三态输出) 74LS175双输出四D 触发器 74LS245 74LS161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74LS139双2:4译码器

2 74LS151 八选一选择器 74LS1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74LS2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非反相三态输出) 注:i 等于d 2d 1d 0对应的十进制数 6116 2K*8 RAM 2716 2K*8 ROM 2732 4K*8 ROM 74LS138 3:8译码器 74LS148 8:3八进制优先编码器 74LS85 四位幅度比较器

附录9微指令寄存器的各字段微操作信号输出去向及功能 指令字段IR7~0 3

附录10 联机通讯指南 一、准备 1、准备一台PC机。 2、把TEC-2机在实验台上放好打开,将TEC-2的随机电源放在TEC-2的左侧,并确认电源开关处在关断的位置。 二、连接电源线 1、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8插在TEC-2机垂直板左侧的插座P8上; 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9插在TEC-2水平板左侧的插座P9上。 特别提醒注意:不要接反P8和P9,否则会烧机器或电源。 2、将TEC-2电源的电源线一端接电源的交流输入插孔,另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接线盒。 注意:TEC-2电源的交流电源线必须和计算机的电源线接在同一个有地线的电源接线盒上,以保证两设备共地,否则可能烧毁电源或机器。 三、连接TEC-2和PC 1、准备好随机提供的TEC-2和PC的串口通讯电缆。该电缆一端是9孔的插头,另一端是25孔的插头。 注意:TEC-2随机提供多条通讯电缆,请务必正确选用,以免错误连接造成联机失败。 2、把串口通讯电缆的9孔插头接在TEC-2机的上板左下角V70插座上,25孔插头插在计算机的串口上(COM1或COM2)。 如果PC上没有25针的串口或者25针的串口已被其它设备占用,TEC-2 随机提供一个9转25的转换器可以把25孔的插头转换成9孔的插头,接在9针的串口上。 四、TEC-2的初始设置 将TEC-2大板下方钮子开关S2~S0拨成100(向上为“1”,向下为“0”); FS1~FS4拨成1010(向上为“1”,向下为“0”); 将CONT/STEP钮子开关拨到CONT位置。 五、开机 1、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使计算机正常启动。 2、打开TEC-2电源开关,TEC-2大板左上角一排指示灯亮。 六、加载通讯软件 1、用户可以根据联机PC的软件配置情况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运行联机通讯软件。4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上课讲义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附录6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74LS74双D 正沿触发器 74LS273八D 触发器 74LS377八D 触发器 74LS374八D 触发器 (三态输出) 74LS175双输出四D 触发器 74LS245 74LS161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74LS139双2:4译码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74LS151 八选一选择器 74LS1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74LS2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210 6116 2K*8 RAM 2716 2K*8 ROM 2732 4K*8 ROM 74LS138 3:8译码器 74LS148 8:3八进制优先编码器

附录9微指令寄存器的各字段微操作信号输出去向及功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附录10 联机通讯指南 一、准备 1、准备一台PC机。 2、把TEC-2机在实验台上放好打开,将TEC-2的随机电源放在TEC-2的左侧,并确认电源开关处在关断的位置。 二、连接电源线 1、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8插在TEC-2机垂直板左侧的插座P8上; 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9插在TEC-2水平板左侧的插座P9上。 特别提醒注意:不要接反P8和P9,否则会烧机器或电源。 2、将TEC-2电源的电源线一端接电源的交流输入插孔,另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接线盒。 注意:TEC-2电源的交流电源线必须和计算机的电源线接在同一个有地线的电源接线盒上,以保证两设备共地,否则可能烧毁电源或机器。 三、连接TEC-2和PC 1、准备好随机提供的TEC-2和PC的串口通讯电缆。该电缆一端是9孔的插头,另一端是25孔的插头。 注意:TEC-2随机提供多条通讯电缆,请务必正确选用,以免错误连接造成联机失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AT89C51引脚图及功能

AT89C51引脚图及功能 电子元件知识2010-03-04 23:12:41 阅读175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阅

89C51外部引脚图:(可以直接拷入ASM程序文件中,作注释使用,十分方便); ┏━┓┏━┓ ; P1.0 ┫1 ┗┛40┣Vcc

; P1.1 ┫2 39┣P0.0 ; P1.2 ┫3 38┣P0.1 ; P1.3 ┫4 37┣P0.2 ; P1.4 ┫5 36┣P0.3 ; P1.5 ┫6 35┣P0.4 ; P1.6 ┫7 34┣P0.5 ; P1.7 ┫8 33┣P0.6 ; RST/Vpd ┫9 32┣P0.7 ; RXD P3.0 ┫10 31┣-EA/Vpp(内1/外0 程序地址选择) ; TXD P3.1 ┫11 30┣ALE/-P (地址锁存输出) ; -INT0 P3.2 ┫12 29┣-PSEN (外部程序读选通输出) ; -INT1 P3.3 ┫13 28┣P2.7 ; T0 P3.4 ┫14 27┣P2.6 ; T1 P3.5 ┫15 26┣P2.5 ; -WR P3.6 ┫16 25┣P2.4 ; -RD P3.7 ┫17 24┣P2.3 ; X2 ┫18 23┣P2.2 ; X1 ┫19 22┣P2.1 ; GND ┫20 21┣P2.0 ; ┗━━━━┛ 引脚说明: ①电源引脚 Vcc(40脚):典型值+5V。 Vss(20脚):接低电平。 ②外部晶振 X1、X2分别与晶体两端相连接。当采用外部时钟信号时,X2接振荡信号,X1接地。 ③输入输出口引脚: P0口:I/O双向口。作输入口时,应先软件置“ 1”。 P1口:I/O双向口。作输入口时,应先软件置“ 1”。 P2口:I/O双向口。作输入口时,应先软件置“ 1”。 P3口:I/O双向口。作输入口时,应先软件置“ 1”。 ④控制引脚: RST/Vpd、ALE/-PROG、-PSEN、-EA/Vpp组成了MSC-51的控制总线。 RST/Vpd(9脚):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74系列元件引脚图

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 5 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比较器LS86 译码器LS138 LS139 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 Y = A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驱动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Vcc -4C 4A 4Y -3C 3A 3Y ┌┴—┴—┴—┴—┴—┴—┴┐ _ │14 13 12 11 10 9 8│

Y =A+C )│四总线三态门74LS125 │1 2 3 4 5 6 7│ └┬—┬—┬—┬—┬—┬—┬┘ -1C 1A 1Y -2C 2A 2Y GND 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 8位总线驱动器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DIR=1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DIR=0 B=>A └┬—┬—┬—┬—┬—┬—┬—┬—┬—┬┘ 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 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 正逻辑与门,与非门: Vcc 4B 4A 4Y 3B 3A 3Y ┌┴—┴—┴—┴—┴—┴—┴┐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 2输入四正与门74LS08 │1 2 3 4 5 6 7│ └┬—┬—┬—┬—┬—┬—┬┘ 1A 1B 1Y 2A 2B 2Y GND Vcc 4B 4A 4Y 3B 3A 3Y ┌┴—┴—┴—┴—┴—┴—┴┐ 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 2输入四正与非门74LS00 │1 2 3 4 5 6 7│ └┬—┬—┬—┬—┬—┬—┬┘ 1A 1B 1Y 2A 2B 2Y GND Vcc 1C 1Y 3C 3B 3A 3Y ┌┴—┴—┴—┴—┴—┴—┴┐ _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C )│ 3输入三正与非门74LS10 │1 2 3 4 5 6 7│ └┬—┬—┬—┬—┬—┬—┬┘ 1A 1B 2A 2B 2C 2Y GND

74ls138管脚图及功能真值表

74ls138引脚图 74HC138管脚图:74LS138为3 线-8 线译码器,共有54/74S138和54/74LS138两种线路结构型式,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一个选通端(G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G2A)和/(G2B))为 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B、C)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 电平译出。 利用G1、/(G2A)和/(G2B)可级联扩展成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 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32 线译码器。 若将选通端中的一个作为数据输入端时,74LS138还可作数据分配器 用与非门组成的3线-8线译码器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的功能表 无论从逻辑图还是功能表我们都可以看到74LS138的八个输出引脚,任何时刻要么全为高电平1—芯片处于不工作状态,要么只有一个为低电平0,其余7个输出引脚全为高电平1。如果出现两个输出引脚同时为0的情况,说明该芯片已经损坏。 当附加控制门的输出为高电平(S=1)时,可由逻辑图写出

由上式可以看出,同时又是这三个变量的全部最小项的译码输出,所以也把这种译码器叫做最小项译码器。 71LS138有三个附加的控制端、和。当、时,输出为高电平(S=1),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否则,译码器被禁止,所有的输出端被封锁在高电平,如表3.3.5所示。这三个控制端也叫做“片选”输入端,利用片选的作用可以将多篇连接起来以扩展译码器的功能。 带控制输入端的译码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分配器。在图3.3.8电路中如果把作为“数据”输入端(同时),而将作为“地址”输入端,那么从送来的数据只能通过所指定的一根输出线送出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叫做地址输入了。例如当=101时,门的输入端除了接至输出端的一个以外全是高电平,因此的数据以反码的形式从输出,而不会被送到其他任何一个输出端上。 【例3.3.2】试用两片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组成4线-16线译码器,将输入的4位二进制代码译成16个独立的低电平信号。 解:由图3.3.8可见,74LS138仅有3个地址输入端。如果想对4位二进制代码,只能利用一个附加控制端(当中的一个)作为第四个地址输入端。 取第(1)片74LS138的和作为它的第四个地址输入端(同时令),取第(2)片的作为它的第四个地址输入端(同时令),取两片的、、,并将第(1)片的和接至,将第(2)片的接至,如图3.3.9所示,于是得到两片74LS138的输出分别为

及其他系列芯片引脚图大全

一:分类 74ls00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1 2输入四与非门 (oc) 74ls02 2输入四或非门 74ls03 2输入四与非门 (oc) 74ls04 六倒相器 74ls05 六倒相器(oc) 74ls0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30v) 74ls0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30v) 74ls08 2输入四与门 74ls09 2输入四与门(oc) 74ls10 3输入三与非门 74ls11 3输入三与门 74ls12 3输入三与非门 (oc) 74ls13 4输入双与非门 (斯密特触发) 74ls14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 74ls15 3输入三与门 (oc) 74ls1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15v) 74ls1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15v) 74ls18 4输入双与非门 (斯密特触发) 74ls19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 74ls20 4输入双与非门 74ls21 4输入双与门 74ls22 4输入双与非门(oc) 74ls23 双可扩展的输入或非门 74ls24 2输入四与非门(斯密特触发)

74ls25 4输入双或非门(有选通) 74ls26 2输入四高电平接口与非缓冲器(oc,15v) 74ls27 3输入三或非门 74ls2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 74ls30 8输入与非门 74ls31 延迟电路 74ls32 2输入四或门 74ls33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4 六缓冲器 74ls35 六缓冲器(oc) 74ls36 2输入四或非门(有选通) 74ls37 2输入四与非缓冲器 74ls3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74ls39 2输入四或非缓 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 4ls40 4输入双与非缓冲器 7 4ls41 bcd-十进制计数器 7 4ls42 4线-10线译码器(bcd输入) 7 4ls43 4线-10线译码器(余3码输 入) 7 4ls44 4线-10线译码器(余3葛莱 码输入) 7 4ls45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 7 4ls46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90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74LS90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74LS90计数器是一种中规模二一五进制计数器,管脚引线如图3.6-1,功能表如表3.6-1所示。 表3.6-1 7490功能表 A . 将输出Q A 与输入 B 相接,构成8421BCD 码计数器; B . 将输出Q D 与输入A 相接,构成5421BCD 码计数器; C . 表中H 为高电平、L 为低电平、×为不定状态。 74LS90逻辑电路图如图3.6-1所示,它由四个主从JK 触发器和一些附加门电路组成,整个电路可分两部分,其中F A 触发器构成一位二进制计数器;F D 、F C 、F B 构成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在74LS90计数器电路中,设有专用置“0”端R 1、R 2和置位(置“9”)端S 1、S 2。 74LS90具有如下的五种基本工作方式: (1)五分频:即由F D 、F C 、和F B 组成的异步五进制计数器工作方式。 (2)十分频(8421码):将Q A 与CK 2联接,可构成8421码十分频电路。 (3)六分频:在十分频(8421码)的基础上,将Q B 端接R 1,Q C 端接R 2。

其计数顺序为000~101,当第六个脉冲作用后,出现状态Q C Q B Q A =110,利用Q B Q C =11反馈到R 1和R 2的方式使电路置“0”。 (4) 九分频:Q A →R 1、Q D →R 2,构成原理同六分频。 (5)十分频(5421码):将五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Q D 接二进制计数器的脉冲输入端CK 1,即可构成5421码十分频工作方式。 此外,据功能表可知,构成上述五种工作方式时,S 1、S 2端最少应有一端接地;构成五分频和十分频时,R 1、R 2端亦必须有一端接地。

74LS90

74LS90功能:十进制计数器(÷2 和÷5) 原理说明:本电路是由4 个主从触发器和用作除2 计数器及计数周期长度为除5 的3 位2 进制计数器所用的附加选通所组成。有选通的零复位和置9 输入。 为了利用本计数器的最大计数长度(十进制),可将B 输入同QA 输出连接,输入计数脉冲可加到输入A 上,此时输出就如相应的功能表上所要求的那样。 LS90 可以获得对称的十分频计数,办法是将QD 输出接到A 输入端,并把输入计数脉冲加到B 输入端,在QA 输出端处产生对称的十分频方波。 真值表: Reset Inputs 复位输入 输出 R0(1) R0(2) R9(1) R9(2) QD QC QB QA H H L X L L L L H H X L L L L L X X H H H L L H X L X L COUNT COUNT COUNT COUNT L X L X L X X L X L L X H=高电平 L=低电平 ×=不定 BCD 计数顺序(注1) Count 输出 QD QC QB QA 0 L L L L 1 L L L H 2 L L H L 3 L L H H 4 L H L L 5 L H L H 6 L H H L 7 L H H H 8 H L L L 9 H L L H 5-2 进制计数顺序(注2) Count 输出 QA QD QC QB 0 L L L L 1 L L L H 2 L L H L 3 L L H H

4 L H L L 5 H L L L 6 H L L H 7 H L H L 8 H L H H 9 H H L L 注1:对于BCD(十进)计数,输出QA 连到输入B 计数注2:对于5-2 进制计数,输出QD 连到输入A 计数 图1 74LS90引脚图

74LS90的详细说明功能表

实验十七电子秒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中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及计数、译码显示等单元电路的综合应用。 2、学习电子秒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17-1为电子秒表的电原理图。按功能分成四个单元电路进行分析。 1、基本RS触发器 图17-1中单元I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属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有直接置位、复位的功能。 它的一路输出Q作为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Q作为与非门5的输入控制信号。 按动按钮开关K 2(接地),则门1输出Q=1;门2输出Q=0,K 2 复位后Q、Q状态 保持不变。再按动按钮开关K 1 ,则Q由0变为1,门5开启, 为计数器启动作好准备。Q 由1变0,送出负脉冲,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 基本RS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的工作。 2、单稳态触发器 图17-1中单元Ⅱ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图17-2为各点波形图。 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触发负脉冲信号v i 由基本RS触发器Q端提供,输出负脉冲v O 通过非门加到计数器的清除端R。 静态时,门4应处于截止状态,故电阻R必须小于门的关门电阻R Off 。定时元件RC 取值不同,输出脉冲宽度也不同。当触发脉冲宽度小于输出脉冲宽度时,可以省去输入 微分电路的R P 和C P 。 单稳态触发器在电子秒表中的职能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

图17-1 电子秒表原理图 3、时钟发生器 图17-1中单元Ⅲ为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 的时钟源。 ,使在输出端3获得频率为50HZ的矩形波信号,当基本RS触发器调节电位器 R W Q=1时,门5开启,此时50HZ脉冲信号通过门5作为计数脉冲加于计数器①的计数输入端CP 。 2

常用电子器件管脚排列

常用电子器件管脚排列图附录1 逻辑符号对照示例 附录表1.1 逻辑非、逻辑极性符号对照示例(以反相器为例) 逻辑符号逻辑功能 逻辑非 A Y 逻辑极性 附录表1.2 几种常用逻辑门的逻辑符号比较示例 标准非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国标 GB4728.12 ---85(IEC 617—12) 美国一些公 司的标准 附录表1.3 逻辑符号、框图、管脚排列比较示列(以74HC390为例) 项目逻辑符号框图管脚排列 图形 功能功能标注清晰,但烦 琐。用于原理图中 简单易用,但功能有时提示不全。多用 于原理电路图中 管脚位置确切,但功能可能提示 不全。用于装配电路图、接线图

附录2 集成电路 1. 集成电路命名方法 集成电路命名方法见附录表2.1 附录表 2.1 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GB3430-82) 第零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用字母表示器件符合国家标准 用字母表示器件 的类型 用阿拉伯数字和用字母表示器件的系列品 种代号 用字母表示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 用字母表示器件的 封装形式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C 中国制造 T H E C F D W J B M μ TTL HTL ECL CMOS 线性放大器 音响、电视电路 稳压器 接口电路 非线性电路 存储器 微型电路 C E R M 0 ~70℃ -48 ~75℃ -55 ~85℃ -55 ~125℃ W B F D P J K T 陶瓷封装 塑料封装 全密封扁 平 陶瓷直插 塑料直插 黑陶瓷扁 平 金属菱形 金属圆形 2.集成电路介绍 集成电路IC 是封在单个封装件中的一组互连电路。装在陶瓷衬底上的分立元件或电路有时还和单个集成电路连在一起,称为混合集成电路。把全部元件和电路成型在单片晶体硅材料上称单片集成电路。单片集成电路现在已成为最普及的集成电路形式,它可以封装成各种类型的固态器件,也可以封装成特殊的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分为模拟(线性)和数字两大类。模拟电路根据输入的各种电平,在输出端产生各种相应的电平;而数字电路是开关器件,以规定的电平响应导通和截止。有时候集成电路标有LM (线性类型) 或DM(数字类型)符号。 集成电路都有二或三个电源接线端:用CC V 、DD V 、SS V 、V +、V -或GND 来表示。这是一般应用所需要的。 双列直插式是集成电路最通用的封装形式。 其引脚标记有半圆形豁口、标志线、标志圆点 等,一般由半圆形豁口就可以确定各引脚的位置。 双列直插式的引脚排列图如附录图2.1所示。 3.使用TFL 集成电路与CMOS 集成电路的注意事项 (1) 使用TYL 集成电路注意事项 附录图 2.1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附录6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74LS74双D 正沿触发器 74LS273八D 触发器 74LS377八D 触发器 74LS374八D 触发器 (三态输出) 74LS175双输出四D 触发器 74LS245 74LS161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74LS139双2:4译码器

74LS151 八选一选择器 74LS1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74LS2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非反相三态输出) 注:i等于d2d1d0对应的十进制数 6116 2K*8 RAM2716 2K*8 ROM2732 4K*8 ROM 74LS138 3:8译码器 74LS148 8:3八进制优先编码器 74LS85 四位幅度比较器

附录9微指令寄存器的各字段微操作信号输出去向及功能 指令字段IR7~0

附录10 联机通讯指南 一、准备 1、准备一台PC机。 2、把TEC-2机在实验台上放好打开,将TEC-2的随机电源放在TEC-2的左侧,并确认电源开关处在关断的位置。 二、连接电源线 1、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8插在TEC-2机垂直板左侧的插座P8上; 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9插在TEC-2水平板左侧的插座P9上。 特别提醒注意:不要接反P8和P9,否则会烧机器或电源。 2、将TEC-2电源的电源线一端接电源的交流输入插孔,另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接线盒。 注意:TEC-2电源的交流电源线必须和计算机的电源线接在同一个有地线的电源接线盒上,以保证两设备共地,否则可能烧毁电源或机器。 三、连接TEC-2和PC 1、准备好随机提供的TEC-2和PC的串口通讯电缆。该电缆一端是9孔的插头,另一端是25孔的插头。 注意:TEC-2随机提供多条通讯电缆,请务必正确选用,以免错误连接造成联机失败。 2、把串口通讯电缆的9孔插头接在TEC-2机的上板左下角V70插座上,25孔插头插在计算机的串口上(COM1或COM2)。 如果PC上没有25针的串口或者25针的串口已被其它设备占用,TEC-2 随机提供一个9转25的转换器可以把25孔的插头转换成9孔的插头,接在9针的串口上。 四、TEC-2的初始设置 将TEC-2大板下方钮子开关S2~S0拨成100(向上为“1”,向下为“0”); FS1~FS4拨成1010(向上为“1”,向下为“0”); 将CONT/STEP钮子开关拨到CONT位置。 五、开机 1、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使计算机正常启动。 2、打开TEC-2电源开关,TEC-2大板左上角一排指示灯亮。 六、加载通讯软件 1、用户可以根据联机PC的软件配置情况选择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运行联机通讯软件。

74LS74内部结构-引脚图-管脚-逻辑图(双D触发器)、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

74LS74内部结构引脚图管脚逻辑图(双D触发器)、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下面介绍一下74ls74,74ls74内部结构,74ls74引脚图,74ls74管脚图,74ls74逻辑图。 在TTL电路中,比较典型的d触发器电路有74ls74。74ls74是一个边沿触发器数字电路器件,每个器件中包含两个相同的、相互独立的边沿触发d触发器电路。 (图点击,或下载后可放大)

(图点击,或下载后可放大) ---------------------- 原理图和真值表以及波形图分析 边沿D 触发器: 负跳沿触发的主从触发器工作时,必须在正跳沿前加入输入信号。如果在CP 高电平期间输入端出现干扰信号,那么就有可能使触发器的状态出错。而边沿触发器允许在CP 触发沿来到前一瞬间加入输入信号。这样,输入端受干扰的时间大大缩短,受干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边沿D触发器也称为维持-阻塞边沿D触发器。 电路结构: 该触发器由6个与非门组成,其中G1和G2构成基本RS触发器。

工作原理: 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端,它们分别是预置和清零端,低电平有效。当SD =0且RD=1时,不论输入端D为何种状态,都会使Q=1,Q=0,即触发器置1;当SD=1且RD=0时,触发器的状态为0,SD和RD通常又称为直接置1和置0端。我们设它们均已加入了高电平,不影响电路的工作。工作过程如下: 1.CP=0时,与非门G3和G4封锁,其输出Q3=Q4=1,触发器的状态不变。同时,由于Q3至Q5和Q4至Q6的反馈信号将这两个门打开,因此可接收输入信号D,Q5=D,Q6 =Q5=D。 2.当CP由0变1时触发器翻转。这时G3和G4打开,它们的输入Q3和Q4的状态由G5和G6的输出状态决定。Q3=Q5=D,Q4=Q6=D。由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可知,Q =D。 3.触发器翻转后,在CP=1时输入信号被封锁。这是因为G3和G4打开后,它们的输出Q 3和Q4的状态是互补的,即必定有一个是0,若Q3为0,则经G3输出至G5输入的反馈线将G5封锁,即封锁了D通往基本RS 触发器的路径;该反馈线起到了使触发器维持在0状态和阻止触发器变为1状态的作用,故该反馈线称为置0维持线,置1阻塞线。Q4为0时,

74ls147引脚图管脚图和功能真值表

74ls147引脚图管脚图和功能真值表 优先编码器是当多个输入端同时有信号时,电路只对其中优先级别最高的输入信号进行编码。常用的集成优先编码器IC有10线-4线、8线-3线两种。10线-4线优先编码器常见的型号为54/74147、54/74LS147,8线-3线优先编码器常见的型号为54/74148、54/74LS148。 下面我们以TTL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147为例介绍8421→BCD码优先编码器的功能。 10线-4线8421 BCD码优先编码器74LS147的真值表见表3.5。74LS147的引脚图如图3.5所示,其中第9脚NC为空。74LS147优先编码器有9个输入端和4个输出端。某个输入端为0,代表输入某一个十进制数。当9个输入端全为1时,代表输入的是十进制数0。4个输出端反映输入十进制数的BCD 码编码输出。 74LS147优先编码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低电平有效,即当某一个输入端低电平0时,4个输出端就以低电平0的输出其对应的8421 BCD编码。当9个输入全为1时,4个输入出也全为1,代表输入十进制数0的8421 BCD编码输出。 表3.5 74LS147的真值表

数字电路CD4511的原理(引脚及功能) CD4511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阴极 LED (数码管)显示器的 BCD 码—七段码译码器,特点:具有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CMOS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 CD4511 是一片 CMOS BCD—锁存/7 段译码/驱动器,引脚排列如图 2 所示。其中a b c d 为 BCD 码输入,a为最低位。LT为灯测试端,加高电平时,显示器正常显示,加低电平时,显示器一直显示数码“8”,各笔段都被点亮,以检查显示器是否有故障。BI为消隐功能端,低电平时使所有笔段均消隐,正常显示时, B1端应加高电平。另外 CD4511有拒绝伪码的特点,当输入数据越过十进制数9(1001)时,显示字形也自行消隐。LE是锁存控制端,高电平时锁存,低电平时传输数据。a~g是 7 段输出,可驱动共阴LED数码管。另外,CD4511显示数“6”时,a段消隐;显示数“9”时,d段消隐,所以显示6、9这两个数时,字形不太美观图3是 CD4511和CD4518配合而成一位计数显示电路,若要多位计数,只需将计数器级联,每级输出接一只 CD4511 和 LED 数码管即可。所谓共阴 LED 数码管是指 7 段 LED 的阴极是连在一起的,在应用中应接地。限流电阻要根据电源电压来选取,电源电压5V时可使用300Ω的限流电阻。 用CD4511实现LED与单片机的并行接口方法如下图: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 附录6 器件管脚图及功能表 74LS74双D 正沿触发器 74LS273八D 触发器 74LS377八D 触发器 74LS374八D 触发器 (三态输出) 74LS175双输出四D 触发器 74LS245 74LS161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 74LS139双2:4译码器

74LS151 八选一选择器 74LS1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74LS257 四个二选一选择器 (非反相三态输出) 注:i等于d2d1d0对应的十进制数 6116 2K*8 RAM 2716 2K*8 ROM2732 4K*8 ROM 74LS148 8:3八进制优先编码器 74LS85 四位幅度比较器 .

附录9微指令寄存器的各字段微操作信号输出去向及功能 指令字段IR7~0 .

附录10 联机通讯指南 一、准备 1、准备一台PC机。 2、把TEC-2机在实验台上放好打开,将TEC-2的随机电源放在TEC-2的左侧,并确认电源开关处在关断的位置。 二、连接电源线 1、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8插在TEC-2机垂直板左侧的插座P8上; 将TEC-2机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P9插在TEC-2水平板左侧的插座P9上。 特别提醒注意:不要接反P8和P9,否则会烧机器或电源。 2、将TEC-2电源的电源线一端接电源的交流输入插孔,另一端接220V交流电源接线盒。 注意:TEC-2电源的交流电源线必须和计算机的电源线接在同一个有地线的电源接线盒上,以保证两设备共地,否则可能烧毁电源或机器。 三、连接TEC-2和PC 1、准备好随机提供的TEC-2和PC的串口通讯电缆。该电缆一端是9孔的插头,另一端是25孔的插头。 注意:TEC-2随机提供多条通讯电缆,请务必正确选用,以免错误连接造成联机失败。 2、把串口通讯电缆的9孔插头接在TEC-2机的上板左下角V70插座上,25孔插头插在计算机的串口上(COM1或COM2)。 如果PC上没有25针的串口或者25针的串口已被其它设备占用,TEC-2 随机提供一个9转25的转换器可以把25孔的插头转换成9孔的插头,接在9针的串口上。 四、TEC-2的初始设置 将TEC-2大板下方钮子开关S2~S0拨成100(向上为“1”,向下为“0”); FS1~FS4拨成1010(向上为“1”,向下为“0”); 将CONT/STEP钮子开关拨到CONT位置。 五、开机 1、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使计算机正常启动。 2、打开TEC-2电源开关,TEC-2大板左上角一排指示灯亮。 六、加载通讯软件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