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期权、互换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8
期货故事经典案例在期货市场上,总是充满了各种曲折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期货市场的运作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期货市场中的经典案例。
第一则案例是关于一位名叫杰克的期货投资者。
杰克是一位资深的期货交易员,他曾经在期货市场上经历了一次巨大的亏损。
当时,市场上的某种商品价格出现了异常波动,杰克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于是毅然决定大举进场。
然而,事与愿违,市场行情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展,反而出现了剧烈的逆转,导致杰克的投资账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次惨痛的教训让杰克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风险的重要性,从此之后,他更加注重风险控制,避免了类似的错误。
第二则案例是关于一家贸易公司的故事。
这家公司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的交易,曾经因为市场行情的变化而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然而,这家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了更加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了内部控制,提高了交易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最终,这家公司成功地走出了困境,成为了市场上的佼佼者。
第三则案例是关于一位名叫莉莉的期货投资新手的故事。
莉莉在刚开始接触期货市场的时候,曾经因为缺乏经验而频繁地犯错,导致了一系列的亏损。
然而,莉莉并没有气馁,她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交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判断水平。
最终,她成功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取得了稳定的盈利。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期货市场充满了风险和机遇,投资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风险管理和资金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者需要时刻警惕市场的波动,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防范市场风险,保护自己的投资收益。
总的来说,期货市场中的经典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希望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交易技能和风险意识,取得更加稳健和长久的投资收益。
金融衍生品名词解释与案例一。
分类1. 按照基础工具各类分(1)股权类产品的衍生工具股票期货、股票期权、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期权(2)货币衍生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3)信用衍生工具信用互换、信用联结票据2. 按金融衍生工具自身交易的方法与特点分类(1)金融远期合约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合约、远期股票合约(2)金融期货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股票期货(3)金融期权标准化期权、权证(4)金融互换货币互换、利率互换、股权互换、信用违约互换二。
名词解释与案例1. 远期利率协议(1)解释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
签订该协议的双方同意,交易将来某个预先确定时间的短期利息支付。
用以锁定利率和对冲风险暴露为目的的衍生工具之一。
其中,远期利率协议的买方支付以合同利率计算的利息,卖方支付以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作为一种场外交易工具,远期利率协议的合同条款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二是并不进行资金的实际借贷,尽管名义本金额可能很大,但由于只是对以名义本金计算的利息的差额进行支付,因此实际结算量可能很小;三是在结算日前不必事先支付任何费用,只在结算日发生一次利息差额的支付金融机构使用远期利率协议(FRA)可以对未来期限的利率进行锁定,即对参考利率未来变动进行保值。
功能通过固定将来实际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的风险利率用利差结算,资金流动量小,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管理利率风险而又无需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有效工具远期利率协议具有简便、灵活、不须支付保证金等优点(2)案例甲公司预期在未来的3个月内将借款100万美金,借款时是为6个月,假定该公司准备以LIBOR获得资金。
目前LIBOR利率为6%,公司希望筹资成本不高于6.5%,为了控制筹资成本,该公司与B客户签署了一份‘远期利率协议’。
名称:期货与期权交易案例分析姓名学号:刘丽娜200973250321李霞200973250323杨娟200973250316周洋200973250331彭扬200973250327陈让军200973250332班级:国贸0903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黄权国2011 年11 月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一、事件发生背景天然橡胶是很好的期货品种。
第一,天然橡胶是一种世界性大宗商品,用途非常广泛,其生产容量大,经营垄断性小,拥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天然橡胶的价格波动剧烈。
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消费量逐年增长,产量及进口量又收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市场供求矛盾极为突出,几个波动极为频繁,给我国的橡胶生产经营企业及贸易商带来了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
所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迫切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价格风险。
同时,也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机获利机会,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期货投资者。
第三,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品质较稳定,规格等级划分明确,容易标准化。
第四,天然橡胶为固体颗粒或片状,易于储运和运输,能够满足期货实物交割的基本要求。
天胶作为中国期货历史上挂牌较早的期货品种,曾在上期所和海南中商所同时挂牌交易。
由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胶生产地和集散地,故1996年海南中商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天胶期货品种交易极为活跃,其行情变化对用胶企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海南农垦、云南农垦、北京华热亚、中化橡胶等国内大的现货商群体都积极参与当时的期货交易,同时大量的游资、热钱也纷纷进入海南橡胶期货市场,聚集在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资金达到数十亿元,橡胶期货迎来一次发展的高潮。
1997年成为海南中商所天胶期货交易最为火爆的一年,但是繁荣的背后也蕴藏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便在天胶R708合约上集中爆发出来了。
海南中商所地处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作为其上市品种之一,可谓得天独厚。
期货与期权案例分析名称:期货与期权交易案例分析XXX姓名学号:XXXXXXXXXXXXXXXXXX班级:国贸0903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XXX指导老师:XXX2011年11月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的回顾与反思一、事件发生背景天然橡胶是很好的期货品种。
第一,天然橡胶是一种世界性大宗商品,用途非常广泛,其生产容量大,经营垄断性小,拥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天然橡胶的价格波动剧烈。
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消费量逐年增长,产量及进口量又收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市场供求矛盾极为突出,几个波动极为频繁,给我国的橡胶生产经营企业及贸易商带来了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
所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迫切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价格风险。
同时,也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机获利机会,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期货投资者。
第三,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品质较稳定,规格等级划分明确,容易标准化。
第四,天然橡胶为固体颗粒或片状,易于储运和运输,能够满足期货实物交割的基本要求。
天胶作为中国期货历史上挂牌较早的期货品种,曾在XXX和XXX同时挂牌交易。
由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胶生产地和集散地,故1996年XXX的天然橡胶期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天胶期货品种交易极为活跃,其行情变化对用胶企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XXX、XXX、北京华热亚、XXX等国内大的现货商群体都积极参与当时的期货交易,同时大量的游资、热钱也纷纷进入海南橡胶期货市场,聚集在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资金达到数十亿元,橡胶期货迎来一次发展的。
1997年成为XXX最为火爆的一年,但是繁荣的背后也蕴藏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便在天胶R708合约上集中爆发出来了。
XXX地处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作为其上市品种之一,可谓得天独厚。
如此理想的配置,本该对现货市场及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然而,R708事件的发生,却对国内天然橡胶期货现货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参与各方损失惨重。
《期货与期权:理论、实务、案例》习题解析及参考⽂献《期货与期权:理论、实务、案例》习题解析及参考⽂献⼀、单选题1. 投资者拟买⼊1⼿IF1505合约,以3453点申报买价,当时买⽅报价3449.2点,卖⽅报价3449.6点。
如果前⼀成交价为3449.4点,则该投资者的成交价是()。
A、3449.2B、3453C、3449.4D、3449.6试题解析:主要考察限价指令定义。
限价指令是按照限定价格或更优价格成交的指令,在买进时必须以限价或限价以下价格成交;卖出时必须在限价或限价以上价格成交。
在该题中,投资者以3453点申报买价,这意味着对⼿⽅卖⽅报价在3453点或是低于3453点则该投资者将会以卖⽅报价实现成交。
题⽬中卖⽅报价为3449.6,为此投资者实现成交的价位为3449.6。
答案:D2. 某基⾦公司10⽉20⽇持有股票组合9亿元,该基⾦选择利⽤沪深300股指期货来规避系统性风险,10⽉21⽇,该基⾦在2450(沪深300指数为2425)点时,卖出1000张12⽉份股指期货合约,12⽉10⽇时,该股票组合下跌了10%,此时12⽉份合约结算价为2210点,基差-40,若该基⾦公司在此期间对该组合和股指期货没有调整,则到12⽉10⽇时,该基⾦此时的权益为()。
A、8.10亿元B、8.28亿元C、8.82亿元D、8.85亿元试题解析:主要考察股指期货套保计算。
股票现货头⼨计算:股票组合下跌10%,因此有股票组合市值为:期货头⼨计算:从⽽得到该基⾦公司投资者组合价值为:8.1亿+7200万=8.82亿。
答案:C3. 当β系数⼤于1时,说明股票的波动或风险程度要()指数衡量的整个市场。
A、⾼于B、低于C、等于D、不低于试题解析:主要考察β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如下:β作为衡量证券相对风险的指标,在资产管理的应⽤中有⾮常重要的地位。
β⼤于1的证券意味着风险⼤于市场投资组合型的风险,收益也相对较⾼,被称为进攻型证券。
衍生品经典投资案例1. 黄金期货投资案例:黄金期货是一种衍生品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黄金投资。
假设投资者在2019年1月份预测到全球经济不稳定,决定投资黄金期货来对冲风险。
他购买了100张黄金期货合约,每张合约价值1万美元,合计投资额为100万美元。
在未来6个月内,全球经济确实出现了动荡,黄金价格上涨了20%。
投资者在6月份以每盎司1500美元的价格卖出了合约,获得了200万美元的收益,实现了成功的投资。
2. 外汇期权投资案例:外汇期权是一种衍生品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权市场进行外汇投资。
假设投资者在2018年预测到美元将走强,决定购买欧元兑美元的看涨期权。
他购买了10000份期权合约,每份合约价值1000欧元,合计投资额为100万欧元。
在未来3个月内,美元确实走强,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2下降到1.1。
投资者在期权到期日行权,以1.2的行权价卖出了合约,获得了100万欧元的收益,实现了成功的投资。
3. 股指期货投资案例:股指期货是一种衍生品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股票市场的投资。
假设投资者在2020年预测到A 股市场将出现大幅下跌,决定卖出沪深300股指期货。
他卖出了100手合约,每手合约价值300万元,合计投资额为3000万元。
在未来1个月内,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大幅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了20%。
投资者在合约到期日平仓,获得了600万元的收益,实现了成功的投资。
4. 债券期货投资案例:债券期货是一种衍生品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债券市场的投资。
假设投资者在2017年预测到国债收益率将上升,决定卖出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
他卖出了100张合约,每张合约价值100万元,合计投资额为1000万元。
在未来6个月内,国债收益率确实上升了2个百分点。
投资者在合约到期日平仓,获得了200万元的收益,实现了成功的投资。
5. 商品期货投资案例:商品期货是一种衍生品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商品市场的投资。
第1篇案情简介: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0年签订了一份《期权协议》,约定乙公司将其持有的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期权授予甲公司。
根据协议,甲公司有权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乙公司持有的该上市公司股票。
然而,在期权行权过程中,双方因期权价格的调整、行权条件的变更等问题产生纠纷,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
案情回顾:一、背景介绍甲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金融衍生品业务的公司,乙公司则是一家大型企业。
2010年,甲公司与乙公司就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期权交易达成一致,签订了《期权协议》。
协议约定,乙公司将持有的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期权授予甲公司,甲公司有权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乙公司持有的该上市公司股票。
二、期权行权过程中的纠纷在期权行权过程中,甲乙双方因以下问题产生纠纷:1. 期权价格调整: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乙公司提出调整期权价格,但甲公司认为调整后的价格过高,不同意调整。
2. 行权条件变更:乙公司提出变更行权条件,要求甲公司在行权前必须完成一项投资,甲公司认为这一条件不合理,拒绝接受。
3. 期权到期处理:双方对期权到期后的处理意见不一致,甲公司希望乙公司回购期权,而乙公司则希望甲公司行权。
三、诉讼过程甲公司因与乙公司在期权行权过程中产生纠纷,遂将乙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履行《期权协议》约定的义务,或者解除协议并赔偿损失。
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进行了审理。
法院审理过程:一、法庭调查1. 甲公司提交了《期权协议》、期权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证明其与乙公司之间存在期权交易关系。
2. 乙公司承认与甲公司存在期权交易关系,但对甲公司的诉讼请求提出异议,认为甲公司无权要求乙公司履行协议。
二、法庭辩论1. 甲公司认为,根据《期权协议》的约定,乙公司应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条件履行期权义务。
乙公司提出的价格调整和行权条件变更不符合协议约定,应予以驳回。
2. 乙公司辩称,市场行情变化是正常现象,期权价格调整符合市场规律。
案例现代期货交易的目的已不再是商品的实际交割,而是为了套期保值或投机。
套期保值者谋求风险的转移,而投机者则通过承担套期保值者转移出来的风险来谋求风险收益。
所谓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投资者为预防不利的价格变动而采取的抵消性的金融操作。
它通常的做法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进行两组相反方向的买卖,从而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大致抵消,以此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其基本原理在于: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同向波动的,如果在现货市场上先买后卖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卖后买(或者,在现货市场上先卖后买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先买后卖),两个市场上的盈亏便可以部分抵消。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假定A公司是一个大豆经销商,它于3月1日购进1000吨大豆,打算于5个月后销售出去。
为了防止大豆价格下降引起损失,它可以在买入1000
吨大豆现货的同时,卖出1000吨9月份到期的大豆期货(在实际交易时,是卖出若干张既定数量的期货合约。
)
假定在3月1日时,大豆的现货价为每吨4000元,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为每吨4500元。
5个月后(也就是8月1日),大豆的现货价下降为每吨3800元,这时候A公司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大豆就有亏损。
但是根据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同向变动的道理,它原先卖出的那种9月份大豆期货价格也将下降,假定下降为每吨4100元,A公司就可以在卖出1000吨现货的同时,购入1000吨9月份大豆期货,从而消除其在大豆期货市场上的空头地位,并获得差价收入,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A公司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A公司损益情况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买入价 4000元/吨卖出价4500元/吨卖出价3800元/吨买入价4100元/吨亏损200元/吨盈利 400元/吨结果是,A 公司还有每吨200元的净盈利。
反之,若
不做套期保值,该公司便会有每吨200元的净损失。
当然,这只是众多种可能情况中的一种。
一般说来,套期保值既不可能使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完全抵消,更不可能保证投资者有一个净的盈利。
但它确实可以使投资者在面临不利价格变动时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当现货市场价格朝有利的方向变动时,套期保值还会使投资者的盈利减少。
总之,通过套期保值,
投资者得到的是一个较为中性的结果。
外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案例(空头套期保值)某美国出口商3月10日向加拿大出口一批货物,价值50万加元,现汇汇率为0.8490美元/加元,按加元结算,3个月收回货款。
为防止3个月后加元汇率下跌,该美国出口商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卖出5份6月份加元期货合约面值为10万加元,价格为0.8489美元/加元。
3个月后,如加元果然贬值,现汇汇率降至0.8460美元/加元,同时该出口商买回(平仓)5份加元期货合约,汇率为0.8450美元/加元,
则现货市场上损失1500万,即50万×(0.8460−0.8490)= −1500美元,在期货市场上盈利1950万,即50万×(0.8489−0.8450)=1950美元,净盈利450美元。
如果3个月后加元汇率并未下降而是上升了,6月10日现汇汇率为0.8500美元/加元,同时该出口商买入(平仓)5份当日加元期货合约,价格为0.8498美元/加元,则该出口商在现货市场上盈利500美元,即50万×(0.8500−0.8490)=500美元,在期货市场上亏损450美元,即50万×(0.8489−0.8498)= −450美元,净盈利50美元。
这说明套期保值虽然可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抵消潜在收益,套期保值方向错误则反而
减少了现货市场的收入。
股票指数期货的套期保值案例某股票持有人拥有价值200万美元的股票,他预料未来股价会下跌,因此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股指期货合约。
当天每份股指期货合约的市值是5万美元,他卖出40份合约,总价值200万美元。
结果正如所料,股票价值下降至180万,每
份期货合约价格也相应下降至4.5万美元,于是股票持有人买回期货合约对冲掉卖出的合约,在期货市场上获利(5-4.5)×40 = 20万元。
这样,在股票现货市场上的损失20万美元,由期货市场上的盈利20万美元弥补,该交易者正好达到保值效果。
如果不进行套期保值,则股票持有人会有20万美元的净损失。
而投机者不是象套期保值者那样,通过现货、期货市场上两组方向相反的交易来使盈亏相抵,而是看准一个方向,只进行其中的一组交易,也就是投机者只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某种期货。
显然,这样的交易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也包含着巨大的风险。
看涨期权交易案例某股票的市场价是10元,一位买方预计股价将会上升,以11元协定价格购买了100股看涨期权一份,支付的期权费为每股2元。
几天后股价大涨,上升至16元,期权费上升至6元。
这位买方如果执行合约,它可以盈利(16-11-2)×100=300元;卖方则损失了300元。
看
跌期权交易案例全球油价上升,某人手持20元价格的100股石油类股票想进行长期投资,但股价指数有向下波动的趋势,为替手中的股票保值,他决定买入一份同品种看跌期权。
合约约定价格为20元,期权费为2元。
几天后果然股指下跌,股价跌至15元,他立即执行合约按协定价20元出售100股,扣除成本为:(20-15-2)×100=300元(期权市场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15-20)×100= -500元,最终产生净损失为200元。
反之,如果股价上升至22元,他将放弃执行期权合约,损失200元期权费,而现货盈利(22-20)×100=200元,正好持平。
当股价继续上升至23元,他放弃执行合约的损失仍然是200元期权费,但是现货盈利(23-20)×100= 300元,对冲仍然可得到盈利300-200=100元。
利率互换案例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它可以借入8%的固定利率贷款,而B公司只能借到9.5%的固定利率贷款。
在浮动利率市场上,A公司优势减弱,可以借到同业拆借利率+0.8%的浮动利率,
B公司可以借到同业拆借利率+1%的浮动利率。
与固定利率相比较,B公司相对优势在于浮动利率仅仅比A公司稍微高了一点。
于是,他们各自按自己的优势借入资金,A 公司获得8%固定利率贷款,B公司获得同业拆借利率+1%的浮动利率贷款,然后双方签订一项利率互换协议,通过交换,A公司得到B公司的浮动利率贷款,B公司得到A 公司的固定利率贷款,双方都降低了融资的成本。
货币互换案例货币互换也存在着比较优势,两家公司中的一家A公司借入美元有着利率比较优势,另一家B 公司借入日元有着利率比较优势,但是各自需要的币种却刚好相反。
于是,他们为对方借入所需的货币贷款,然后通过货币互换的交易,实现A公司美元贷款转换成日元贷款,B公司日元贷款转换成美元贷款,降低了各自的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