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表(1)
- 格式:docx
- 大小:37.82 KB
- 文档页数:2
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走一步,再走一步》听课记录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最新听课记录(范文1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读课文,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2.自学生字新词学生要读准生字的读音,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并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学生要再次读课文,初步感知资料。
4.研究第一、二自然段学生要默读课文,并用扩句法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听课评析:教师强调指导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于教学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题:“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XXX,他才十岁。
XXX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
2.通读,初次感悟学生要读通顺流利,理解课文。
3.细读课文,深入感悟学生要指名读,到文中找到答案,感受孤独。
听课评析: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加深感悟。
他们带来了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通过比较大小和观察图形,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形状的关系。
最后,通过练题的形式,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情境,组织了活动,拓展了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新知,培养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同时,教师也通过谈话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努力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善于发现身边的角,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经过观察和寻找,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角的概念。
同时,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思考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制作等活动,以获得正确的角的表象和掌握其本质特征,从而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研究热情。
人教版小学上册听课记录表1、学员听评课记录表学员听评课记录表听课人:听课人所属学科: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题小数乘法的意义听课地点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2、题。
四、练一练: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也可以这样想:62=12,60.5=3,12+3=15。
听课评议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后合小数乘法的意义,学会了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小组长签名:学校盖章:学员听评课记录表听课人:听课人所属学科: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题有趣的小数点(一3、)听课地点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
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听课记录(范文1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听课记录(范文1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由整理]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听课记录表(1)
附件 2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听课记录表
系(部):教育科学学院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2019 普通话职称 2019 年 4
月 16 日星期三副教授第 5、6 节所在部门教室基础教育学院 112 级(4)班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听课日期
讲授题目:词语练习、朗读作品训练
第 5 节:一、巩固上节课练习内容,抽查学生练习情况。
二、练习本节课内容,
普通话测试字词训练第五节:多音字练习。
难点字词:捋、蠕、殷红、绥靖、自制(平
翘舌)、商量(轻声)三、指名练习,针对学生读字词情况进行正音练习。
四、老师教读,讲解中难点字词读音。
五、课堂学生自主练习,巩固。
第 6 节:朗读作品训练一、讲解作品 2—5 号,讲解重难点读音。
(络子里、情形、风景、后鼻韵字)二、教师
教读语音提示部分词语。
三、听师范朗读,指名朗读,正音。
四、课堂小结。
评价意见(优点、缺点及建议)优点 1、上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2、教态
自然大方,普通话标准流畅。
3、教学双边关系和谐,融洽缺点 1、学生单独训练机会
稍少了些。
听课人(签名) 2019 年 4 月 16 日
附件 2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听课记录表
系(部):教育科学学院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2019 语文职称副教授第 2
节所在部门教室基础教育学院 145 级(1)班
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听课日期
2019 年 11 月 13 日星期三
讲授题目:《拿来主义》
一、继续上节课内容,回顾第一节课讲授内容。
二、研读课文 1:读课文,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文中的穷青年,对“大宅子”,有多少种态度呢?明确: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① 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怯懦害怕继
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② 昏蛋放一把火烧光(盲目排外全盘否定虚无主义)投降
主义)③ 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
④ 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 (学生可能只找到三种) 2:对待文化遗产还有第四
种态度吗?(你最欣赏哪一种态度?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明确:有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危害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
(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4 最后一段是结论。
齐读第 10 段,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
明确:①使用——(鱼翅)吃掉,(鸦片)供治病;存放——
(鸦片)送到药房去,(烟具)
送一点进博物馆;毁灭——(烟具)大可以毁掉;(姨太太)请她们各自走散
②“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明确“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③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即“拿来”
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限填两字)。
明确:创新三、布置作业
评价意见(优点、缺点及建议)一、备课充分,与当前社会实际结合较好。
二、课
文讲解延伸拓展较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讲授清楚,普通话标准。
听课人
(签名)
韦丽红
2019 年 1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