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表(1)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小学上册听课记录表1、学员听评课记录表学员听评课记录表听课人:听课人所属学科: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题小数乘法的意义听课地点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对“买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钱?”展开讨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三、试一试: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2、题。
四、练一练: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也可以这样想:62=12,60.5=3,12+3=15。
听课评议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后合小数乘法的意义,学会了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小组长签名:学校盖章:学员听评课记录表听课人:听课人所属学科:授课教师科目数学听课时间课时1课时课题有趣的小数点(一3、)听课地点班级四年级课堂教学纪要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
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听课记录(范文10篇)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数学听课记录教者班别一(2)记录者题目认识图形时间第12周第1节课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他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不同点几何图形。
教法:演示法、观察法。
学法:小组探讨。
教具准备: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一、设景导课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看到底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谁来揭开它?大家喜欢它吗?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的到来。
二、分类感悟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机器人很高兴!下面老师想请你们把桌面上的这些做机器人的玩具分分类。
1、学生小组活动。
2、汇报分类结果。
师:哪个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玩具分成了几类,怎样分的生1:我们组按颜色分,分成了五类。
师:有道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我们组分成了两类,会滚的一类,不会滚的一类。
师:有同学可能没听明白,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师:你们组很有办法,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生3:我们组把长得像的放在一类,分成了四类。
师:你们说得很棒!也请拿上台给大家看看。
现在大家和他们组一样,把长得像的放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分成四类。
三、玩耍体验师:下面我们分别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这些好朋友长得是什么样,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赶快行动吧!学生小组活动。
每小组的学生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摸、看看、玩玩、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