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8-2019学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一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真题演练命题点一海陆分布概况1. (2018 •呼和浩特中考)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C.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D. 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周围是海洋命题点二七大洲、四大洋(2018 •芜湖中考)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于2018年6月在荷兰海牙收官,船队将沿途停靠开普敦、墨尔本、广州、奥克兰、伊塔加、纽波特等城市。
读“环球帆船赛路线图”,完成2〜3题。
2•本次环球帆船赛依次途经的大洋是()A大西洋T印度洋T太平洋T大西洋B. 太平洋T印度洋T大西洋T太平洋C. 印度洋T太平洋T北冰洋T大西洋D. 大西洋T北冰洋T太平洋T印度洋3.关于环球帆船赛全程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低纬度地区停靠1次B. 途经热带地区3次C. 跨越北回归线2次D. 跨越南极圈1次5.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 A. 非洲、大洋洲、南 美洲 C.非洲、亚洲、南美洲 命题点三海陆变迁6. (2018 •广安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B. 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C. 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 “鱼龙”化石D.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命题点四板块运动7. (2018 •四川广安)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根据下图,分析这次地震是由以下哪 两大板块挤压形成()4 •①与②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D. 马六甲海峡B.亚洲、非洲、北美洲 D.欧洲、亚洲、北美洲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 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C.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2018 •扬州中考改编)读图,完成8〜9题。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A大西洋B.阿尔卑斯山脉C.地中海D.红海9•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A.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B. 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欧亚板块C.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D. 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10. (2018 •邵阳中考)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国空袭中东地区的叙利亚(下图中的X处),造成中东地区的局势紧张。
第八、九章(第2课时)真题演练命题点一印度的气候、工业和人口等1.(2018·芜湖中考)从南亚1月、7月风向图中可以看出( )A.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B.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C.雨季吹东北季风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2.(2018·扬州中考)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B.世界第二人口大国C.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D.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2017·日照中考)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读印度示意图及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3~5题。
3.该气候的特点是(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B.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4.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A.修建水利设施B.完善交通设施C.种植耐寒作物D.开拓国际市场5.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①消费市场大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命题点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及农牧业(2018·济宁中考)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6~7题。
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A.甲B.乙C.丙D.丁7.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8.(2018·南通中考·节选)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示意图”,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甲农牧业带是( )A.粗放牧羊带B.粗放牧牛带C.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D.绵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命题点三印度的综合考查9.(2018·济宁中考)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国家A是________。
专题一演练1.(2017·宿迁中考)读“经纬网图”,关于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2017·无锡中考)读如下四幅经纬网图,回答2~3题。
2.四幅经纬网图中,A、B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相等的是(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3.站在四幅图中的A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A.甲图中的A点B.乙图中的A点C.丙图中的A点D.丁图中的A点4.(2017·南充中考)关于图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解释错误的是(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5.(2017·自贡中考)地球自转形成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的更替D.地球上的五带(2017·孝感中考)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A.青藏高原B.东南丘陵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7.F处地形为( )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8.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H处可仰望飞瀑B.F处较K处更陡C.P处河流自东向西流D.观景亭海拔在550米以上(2017·聊城中考)读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C.澳大利亚矿产资源贫乏但农牧业发达D.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10.关于两个国家共有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化水平都很高B.都是所属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C.都是所属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D.首都都是本国人口最多的城市11.(2017·湘潭中考)下图为某区域变化示意图。
城区由图a向图b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B.河流C.气候D.地形(2017·宿迁中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流域地形地貌的发育也起到重要作用。
第八、九章(第2课时)真题演练命题点一印度的气候、工业和人口等1.(2018·芜湖中考)从南亚1月、7月风向图中可以看出( )A.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B.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C.雨季吹东北季风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2.(2018·扬州中考)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B.世界第二人口大国C.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D.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2017·日照中考)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读印度示意图及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3~5题。
3.该气候的特点是(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B.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4.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A.修建水利设施B.完善交通设施C.种植耐寒作物D.开拓国际市场5.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①消费市场大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命题点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及农牧业(2018·济宁中考)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6~7题。
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A.甲B.乙C.丙D.丁7.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8.(2018·南通中考·节选)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示意图”,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甲农牧业带是( )A.粗放牧羊带B.粗放牧牛带C.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D.绵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命题点三印度的综合考查9.(2018·济宁中考)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国家A是________。
第八、九章(第2课时)真题演练命题点一印度的气候、工业和人口等1.(2018·芜湖中考)从南亚1月、7月风向图中可以看出( )A.1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B.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少C.雨季吹东北季风D.西南季风给南亚带来丰沛的降水2.(2018·扬州中考)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与此称谓相关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和水稻B.世界第二人口大国C.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D.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2017·日照中考)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读印度示意图及印度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3~5题。
3.该气候的特点是(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B.全年高温多雨,季节变化小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4.下列措施,利于减轻该国气象灾害的是( )A.修建水利设施B.完善交通设施C.种植耐寒作物D.开拓国际市场5.印度人口的优势是( )①消费市场大②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③人均耕地多,劳动生产率低④青少年比例高,老龄化程度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命题点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及农牧业(2018·济宁中考)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图,完成6~7题。
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阴影范围内( )A.甲B.乙C.丙D.丁7.影响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特征B.矿产分布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8.(2018·南通中考·节选)读“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示意图”,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甲农牧业带是( )A.粗放牧羊带B.粗放牧牛带C.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D.绵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命题点三印度的综合考查9.(2018·济宁中考)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国家A是________。
专题一演练
1.(2017·宿迁中考)读“经纬网图”,关于四个小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2017·无锡中考)读如下四幅经纬网图,回答2~3题。
2.四幅经纬网图中,A、B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相等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3.站在四幅图中的A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A.甲图中的A点
B.乙图中的A点
C.丙图中的A点
D.丁图中的A点
4.(2017·南充中考)关于图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解释错误的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5.(2017·自贡中考)地球自转形成了( )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的更替D.地球上的五带
(2017·孝感中考)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最可能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B.东南丘陵
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
7.F处地形为( )
A.平原B.高原C.山地D.丘陵
8.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H处可仰望飞瀑B.F处较K处更陡
C.P处河流自东向西流D.观景亭海拔在550米以上
(2017·聊城中考)读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
C.澳大利亚矿产资源贫乏但农牧业发达
D.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关于两个国家共有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水平都很高
B.都是所属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都是所属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D.首都都是本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11.(2017·湘潭中考)下图为某区域变化示意图。
城区由图a向图b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B.河流C.气候D.地形
(2017·宿迁中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流域地形地貌的发育也起到重要作用。
读“黄河干流图”“某地地貌景观图”,完成12~13题。
12.图2所示的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图1中的(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3.图2所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下列可以有效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是( )
A.陡坡垦殖B.植树造林
C.开垦荒地D.过度放牧
(2016·桐城中考)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联合国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其会徽中心是一幅世界地图。
据此完成下题。
14.读图可知( )
A.地图中心是北冰洋
B.地图中心是南极洲
C.图中最外圈的纬线圈表示30°N
D.图中任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
15.(2017·宿迁中考)小李新买了辆美国某品牌汽车,下图为该品牌汽车说明书,该说明书表明了( )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D.国家间经济独成一体
16.(2017·青岛中考)5月初,几位野外考察爱好者到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考察,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点所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
(2)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作为宿营地的是______,⑤⑥两地,最适宜观日出的是______。
(3)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考察队员绘制的该地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说出坡度15°~25°山坡单位面积
产沙量与坡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地形方面分析该地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7·东营中考)2017年1月,广东省某代表团对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当地
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深了解。
下面是代表团考察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区域岛屿众多,海域广阔,其中A是______海。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②两地考察时,发现当地有很多服装厂、玩具厂都是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来的。
①②两地吸引这些企业到这里建厂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代表团在岛屿③考察时,发现该岛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沼泽湿地,据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④地考察时,能够看到的场景是______。
A.街边佛塔金碧辉煌B.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C.稻浪滚滚喜迎丰收D.牧草青青羊群欢跳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C 6.B 7.A 8.D 9.D 10.D 11.A 12.B 13.B 14.A 15.B 16.(1)陡崖(2)②⑥(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坡度越大产沙量越多
(5)该地为山区,地形坡度较大。
17.(1)南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2)劳动力价格低,土地成本较低,政策优惠
(3)地处河流下游,地势低洼(易积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