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患者的 3 类心脏病变
- 格式:docx
- 大小:15.09 KB
- 文档页数:2
风湿与类风湿的诊断标准风湿和类风湿是两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它们的诊断标准是不同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风湿和类风湿的诊断标准。
一、风湿的诊断标准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皮肤损害和心脏病变。
风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节炎:至少有一个关节炎的表现,包括关节肿胀、疼痛、红肿和活动受限等。
2.皮肤损害:至少有一个皮肤损害的表现,包括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皮肤出血等。
3.心脏病变:至少有一个心脏病变的表现,包括心包炎、心内膜炎和心肌炎等。
4.实验室检查: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或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阳性。
以上四个方面中,必须满足第一条和第二条,或者第一条和第三条,或者第一条和第四条,才能诊断为风湿。
二、类风湿的诊断标准类风湿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皮肤损害和系统性症状。
类风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节炎:至少有一个关节炎的表现,包括关节肿胀、疼痛、红肿和活动受限等。
2.实验室检查:血清类风湿因子(RF)阳性和/或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阳性。
3.持续时间:关节炎持续时间至少6周以上。
4.关节受累数量:同时有3个或以上关节受累。
5.关节炎类型:关节炎类型符合类风湿的特点,包括对称性关节炎、手指关节炎和足趾关节炎等。
以上五个方面中,必须满足第一条和第二条,或者第一条、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才能诊断为类风湿。
总的来说,风湿和类风湿的诊断标准都需要满足关节炎的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但类风湿还需要满足持续时间、关节受累数量和关节炎类型等方面的要求。
如果出现关节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怎么确诊风湿性心脏病呢导语: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发病程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一旦发病,对于我们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大的,对于我们身体的危害程度也是非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发病程度是非常大的,而且一旦发病,对于我们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大的,对于我们身体的危害程度也是非常大的,治疗也是非常困难的,可能很多人对于怎么确诊风湿性心脏病及治疗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么确诊风湿性心脏病及治疗方法吧。
1.风湿性心病由风湿、类风湿而引起的。
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在长期呆在湿热的环境中了,这样会让风湿性心脏病以最快的时间滋生蔓延的。
建议一定要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这才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最快、最彻底的方法。
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有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
2.患者常有风湿病病史,比如咽喉炎、扁桃体炎、关节疼痛等。
气一冷,心里头不得过,总是有一口气上不来。
上个楼梯都七吼八喘的。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呼吸困难、心慌、气急、全身无力、烦躁等。
最简单的体检,听听你的心脏,看看你的脸色,瞧瞧你的双腿,大致心里就有谱了。
不同的瓣膜疾病,听起来和看起来都不一样,如果你的脸色潮红,尤其是鼻子两边象搽了胭脂的,就可能有二尖瓣的毛病,如果你的主动脉瓣区听起来象风在吹,那多半主动脉有问题了。
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早期的表现主要是发烧、心慌、憋气、大关节红肿热痛等风湿热的症状,心脏往往仅表现为有杂音。
病情严重时,出现心脏扩大、房颤、明显心功能不全等。
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
风湿热主要的诊断标准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风湿热。
以下是风湿热主要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风湿热患者常表现为多关节炎症,关节肿胀、红热、疼痛和功能障碍。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疾病的活动期出现,而在缓解期可能会减轻或消失。
2. 实验室检查,风湿热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通常会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活动性。
3. 心脏损害,风湿热还会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如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受累。
医生需要通过心脏超声检查等方法来评估心脏损害的情况。
4. 神经系统表现,少数风湿热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脑膜炎、脑炎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受累。
5. 皮肤病变,风湿热患者有时会出现皮肤损害,如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
这些皮肤病变也是诊断风湿热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的来说,风湿热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最终确定诊断。
除了上述主要的诊断标准外,医生在诊断风湿热时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等因素。
此外,风湿热的诊断也需要排除其他类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持续时间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风湿热。
总之,风湿热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信息,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最终确定诊断。
希望本文所述的风湿热主要的诊断标准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风湿热患者。
尪痹(类风湿性心脏病)中医临床路径简介尪痹,即类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由类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疾病,主要特点是心肌、心包和心瓣膜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心脏杂音、心律不齐、心包摩擦音等。
中医认为尪痹主要由湿热内蕴、痰火互结、气血不和所致,治疗主要通过清热化湿、燥湿祛痰、和调理气血来达到平衡。
中医临床路径1.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尪痹首先要进行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和患者具体的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湿热内蕴、痰火互结、气血不和等。
2. 清热化湿湿热内蕴是尪痹的重要病机,治疗时需要通过清热化湿的方法,如采用石膏、黄连、茵陈等寒凉清热的药物来减轻湿热的症状。
此外,中药加减法、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也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3. 燥湿祛痰痰火互结是尪痹的常见证型之一,痰湿阻滞会引起血液循环不畅,治疗时需采用燥湿祛痰的方法。
可以使用千枝棘、瓜蒌等能够燥湿化痰的中药,同时结合针灸和推拿来促进痰湿排出。
4. 调理气血气血不和是尪痹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治疗时需要调理气血,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调理、针灸、气功等,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
5. 饮食调理饮食在中医治疗尪痹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建议患者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添加芡实、山楂等有助于心脏健康的食物。
结语以上为尪痹(类风湿性心脏病)中医临床路径的简要介绍。
中医治疗尪痹主要从辨证施治、清热化湿、燥湿祛痰、调理气血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入手,旨在恢复心脏功能和达到身体的平衡状态。
尽管中医治疗尪痹的效果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请在接受治疗前咨询专业中医医师以获取准确的诊疗方案。
类风湿患者的 3 类心脏病变
原创:何龙风湿时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不但影响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还带来预期寿命的下降。
导致预期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心血管疾病、易感染倾向。
1. 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非冠脉心脏
类风湿关节炎(RA)常带来心包炎、心包积液。
有研究显示,RA 患者出现心包积液的风险是普通人的 10 倍,但多数是无症状的,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心脏功能下降。
少数有症状的会表现出胸痛、限制性心包炎。
RA 的缩窄性心包炎 MRI 图:心包与灰色心肌之间白色致密浸润为心包液。
RA 还可以带来心肌炎。
它可以是肉芽肿性、或者间质性。
RA 所致心肌炎通常是无症状的,罕见影响心脏功能。
RA 也可以导致心脏瓣膜病变。
这主要是类风湿结节累及心脏瓣膜所致。
这会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心肌传导阻滞;类风湿心脏瓣膜病变也增加脑卒中、动脉栓塞等病变风险。
46 岁女性 RA 患者的二尖瓣脱垂的超声图
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冠脉病变
一篇包含 24 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 111,758 例患者的 meta 分析总结道:类风湿关节炎 (RA) 患者发生冠心病死亡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59%。
实际上,RA 并非单纯累及关节,它也是全身受累的炎症性疾病。
RA 患者的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直接损伤血管内壁;血液循环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疾病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脂紊乱都导致了 RA 患者的冠心病高危。
除疾病外,治疗 RA 的药物也会带来冠心病。
糖皮质激素带来的高血压、高体重、血脂紊乱、血糖增高等直接让增高冠心病风险。
RA 患者常用非甾体消炎药止痛,但该药物增加冠心病风险。
除上述药物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来氟米特都有增高血压、血脂等风险,它们都有导致冠心病高危的副反应。
研究发现,RA 患者的冠心病更可能表现为「无症状」。
其原因不是很清楚。
可能的原因有:
1,更少体力活动等,从而更少诱发冠心病相关症状;
2,胸痛等症状常被归咎给 RA 本身;
3,止痛药等药物的使用可能掩盖了冠心病引发的胸痛。
急性冠脉事件时,RA 患者更少报告胸痛。
风湿科医生面对 RA 患者无理由的血压骤高、乏力、晕厥等状况时,应能想到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
3.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脏功能衰竭
很显然,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群有更多冠心病所致心衰。
但,即便不考虑冠心病所致缺血性心肌病,RA 患者的心衰发病率仍较同年龄人群偏高,这可能是跟 RA 的全身性炎症相关。
而抗风湿病药物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激素和非甾体消炎药会恶化心衰。
2,TNF 抑制剂增加心衰风险;
3,环孢素、他克莫司有增加慢性肾病风险、增高血压、导致血脂血糖紊乱等副反应;
4,来氟米特增高血压、导致血脂紊乱。
在治疗 RA 时,医生务必考虑到患者的心脏功能。
一方面在初始治疗时评估心功能,另一方面在治疗中也应监测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