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生写作文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修改病例,明白了什么才是好词、好句、好文章并运用到实践写作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规律,动手写习作,让学生明白如何修改作文,如何写好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老师鼓励、引导下课堂处于师生、生生合作学习的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1、修改病例作文。
2、总结写人作文的规律及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一篇典型的写人病例作文。
(有条件的发给每生人手一份或多媒体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有人吗?生:有。
师:有你熟悉的人吗?谁?生:我的爸爸、妈妈……师:有你喜欢、讨厌、敬佩的人吗?(提问的过程侧重让学困生回答)在课的开头通过简单易答的提问式谈话能激起学生开口说话,树立对课的兴趣。
多提问学困生既不忽视他们,也换回他们一起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为下面的作文作铺垫。
二、修改病例,总结规律师:同学们说了很多你身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人的作文。
板课题:学习写人作文在学习写人的作文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作文。
(出示病例作文)(一)全班齐读病例作文。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作文有何感觉?示意学生先认真看不要急着说话。
指名班上朗读较好的学生再把病例作文读一遍,并向学生提要求:认真倾听同学读,把你认为有毛病的地方或优美的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作记号。
(二)指名朗读病例作文。
1、课堂交流,指名交流A、听完后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斟酌给学生一定的修改时间。
并引导学生可带着这样的问题去修改”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你为什么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B、修改的同时也可以说说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可按”原来怎么写的--你觉得好在哪里”的顺序说出自己的理由。
2、总结规律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即:1、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如:调皮的××、爱哭的××、幽默的××;也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如:坚强的××、勤奋学习的××等方式来拟题。
写事作文指导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写事作文指导教案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乐于把自己难忘的事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地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教学重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揭示指导内容二、拓宽思维,丰富选材1、什么是记事作文?记事作文就是有目的地把事情记叙下来,说明某些道理,赞扬某种精神、风尚,抒发感情或揭示问题,批判坏现象等的文章。
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
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不着力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2、事情可怎样分类?(1)自由追寻:同学们,打开自己记忆的大门,生活如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经历的事呀,就像海滩上的贝壳那样多,挑一件和大家分享吧,学生静思。
(2)回味往事: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表扬,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
(3)讨论分类:自由汇报交流后,师生小结、归类。
(A)成长足迹如第一次……;学习某种本领;;增长见识;提高思想;兴趣爱好;童年趣事;得意、惊险、惹祸的事;成功、失败、勇敢、胆小、诚实、撒谎、伤心、快乐……的真切体验。
(B)家庭影院如家里发生的趣事;家庭的娱乐活动;家庭小**、小烦恼;家务劳动;家中节日、假日、生日的事;家人户外活动……(C)校园风云如班级中发生的事;生动的课堂;体育健身活动;比赛活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事;竞选故事;学科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劳动;野炊、夏令营;“六一”节、教师节、元旦故事、家长会、考试等事。
(D)社会聚集如家乡新鲜事;街头见闻;社会中不良现象;不文明事、不环保事、陋习怪事;社会新风尚……三、交流材料,写好事件1、点一点: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想到这么多事,点一点你们最想听谁的事件?请被点的同学清楚,具体地讲出来。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英雄的定义,认识到英雄不仅仅是指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而是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2. 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英雄形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雄的定义与特点2. 英雄事例的选取与分析3. 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4. 作文构思与写作技巧5. 作文修改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英雄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取英雄事例,并进行有效的刻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雄的定义与特点,分析英雄事例,教授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英雄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2. 讲解英雄事例的选取与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选取合适的英雄事例。
3. 教授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英雄形象。
4. 讲解作文构思与写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一篇关于英雄的作文。
5. 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作文并进行升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写作等环节。
2. 作文质量评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互评反馈:收集学生之间的互评反馈,了解学生的作文改进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写作练习,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英雄形象刻画方法,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3. 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修改后的作文。
八、课堂实践1. 学生根据英雄主题,自由选择一个英雄事例进行写作。
2. 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
《思念》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念的情感内涵,并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细节和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思念的对象。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思念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思念的对象。
2. 讲解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念之情。
3. 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思念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思念的对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思念的情感内涵,让学生理解思念是一种深深的情感。
3. 讲解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念之情,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思念的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5. 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表达出思念之情。
2. 对学生的写作手法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运用具体的细节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念之情。
3. 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想象力进行评价,看是否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创造。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思念的情感内涵、具体的细节和修辞手法的讲解。
2. 作文纸:用于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3. 评价表:用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步骤:1. 讲解如何通过故事情节来表达思念之情,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情节的作文。
2. 讲解如何通过情感变化来展现思念之情的深度,引导学生表达真挚的思念之情。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心得,互相借鉴和学习。
七、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创作关于思念的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相评价和指导。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指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作文的基本结构及写作方法。
2.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3.语言表达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1.作文结构的把握。
2.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语言表达的技巧。
2.学生个性化的创作。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作文指导课,学习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2.作文结构讲解(1)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
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方法。
(2)开头:作文的开头要吸引人,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我们可以运用悬念、描绘、设问等手法来写开头。
(3)中间:中间部分是作文的主体,要详细叙述事件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的观点。
3.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1)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挖掘事件背后的意义。
(2)思考是作文的灵魂,我们要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表达自己的观点。
4.语言表达技巧讲解(1)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2)运用丰富的词汇,避免语言单调。
(3)合理安排句子长度,使作文节奏感更强。
第二课时1.课堂实践(1)请大家根据所学内容,现场编写一篇作文。
(2)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开头、中间、结尾的结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技巧。
2.课堂点评(1)请几名同学分享自己的作文,大家互相学习、交流。
(2)针对每位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3.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三课时1.课堂回顾(2)分享同学们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互相学习、交流。
2.优秀作文展示(1)挑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让同学们欣赏、学习。
(2)请作者分享写作心得,传授写作经验。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辅导教案5篇作文辅导教案篇(1):学校作文指导课教案一、写自己参与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学校中班级作文指导。
无论学校生活还是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布满了很多好玩而又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春游,秋游活动。
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课间活动。
比如,砸沙包,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踢毽子,跳绳等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
再如,家庭里的过生日,家庭联欢会,家庭卡啦ok竞赛,家庭故事会,家庭趣味活动等等都可以变成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写进文章里会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二、写自己的亲身经受。
习作是学校生真情实感的反映。
生活中同学会经受各种各样的事情。
比如,一次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判?学习中表现好被老师表扬?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事后感到懊悔;自己不经意间关心了别人而感到心里特殊拘束,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动肯定会回味悠长。
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亲戚等等,都可以写进作文里。
由于作文的选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既真实,又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何乐而不为呢?三、写自己的熟识的动植物,学校生都喜爱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
动物的形状,毛色,神态,动作以及生活习性就会渐渐地为小伴侣们所熟识。
还有的常常去动物园看动物,对动物既有了了解和熟悉,还有的产生了感情。
因而,我们写这些动物应当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养的动物,由于常常接触,有的甚至常常和动物在一起玩,因而,对这类动物比较熟识,也情愿写进作文中去。
植物也是这样,比如,家里养的花草,院子里种的树木,小区的树木,也可以是森林公园里的树木,都可以写进习作中来。
如,学校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就是特别好的例子,值得借鉴。
四、写常吃的水果。
水果和我们的联系非常亲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比如,跟着家长去体验摘果子—买果子—吃果子的乐趣,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习作素材。
对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质地、口感等也很有写头。
作文指导课教案
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案内容:
1. 引言:介绍作文指导课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本课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3. 教学过程:
a. 导入活动: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使用图片、问题或小故事等方式引入话题。
b. 介绍作文结构:教授学生有关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尾。
c. 提供示范作文:给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让学生理解一个好的作文应该具备的特点和要求。
d. 分析范文:与学生一起分析范文,让学生发现范文中引人入胜的开头、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结尾等特点。
e. 讲解写作技巧:给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扫描法进行思维导图、遵循逻辑顺序、运用合适的过渡词等。
f. 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以指定的主题或
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g. 学生互评与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讨论彼此的作文,互相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h.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具体的建议和肯定,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 总结归纳: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今后如何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如完成未完成的作文、继续磨
练所学的写作技巧等。
6. 结束语:鼓励学生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注意事项:
1. 文章开头无需加标题,直接从引言开始;
2. 在文章中避免使用与标题相同的文字,以确保文章内容的独特性;
3. 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写作技巧: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叙述。
3. 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作文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观察生活、表达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示范法:示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
3. 示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方法。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练习。
5.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认真听讲。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关注作文结构、写作技巧的应用。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作文指导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
2. 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3. 优秀作文范文:收集一些优秀作文,用于示例分析。
4. 写作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讲解(15分钟)、示例分析(10分钟)、练习(10分钟)、交流讨论(5分钟)、总结(5分钟)。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作文指导教案3篇作文指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文创新的意义和方法,初步掌握作文创新的方法。
2.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以求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和听读创新作文示例,体验领会作文创新的意义和方法。
2.以多角度构思立意训练,开启创造闸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培养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以求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打开思路,拓宽主题,立意出新教学难点:通过读和听读创新作文示例,体验领会作文创新的意义和方法。
教法:启发谈话法、讨论法、竞赛法学法:听读思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划分四人学习小组(明确发言人和记录员)2.导语:想不想成为天才?——想,就要学会创新。
看你上课的表现!二、创新佳作剖析作文贵在创新。
创新是作文的生命线,是写作永恒的话题。
“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的所未写。
”关键就是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
如何创新?一般来说,可以从立意、选材、构思、写法、语言上力求突破。
1.欣赏佳作《体验“女朋友”》《留言》《妈妈的爱》2.小组讨论剖析:作文如何创新?3.全班交流4.总结创新作文方法※王者风范——立意创新1).“稳”中求“新”2).多角度立意3).“反弹琵琶”4).标新立异※眉目传情——标题创新引用诗词拟题,巧用修辞拟题,借用歌词拟题,设置悬念拟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选材创新新颖、有趣,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结合个人经历,各方位素材多元组合※风行水上——形式、体例、结构创新1)、运用题记2)、巧用小标题3)、镜头再现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选择几个场景,表现文章的主题,展示丰富的内涵。
4)、排比式※凤冠霞衣——语言创新1)、细致描写2)、使用修辞3)、运用仿词、引用或化用俗语、诗句、名言警句、仿用文言语体。
4)、语言口语化。
作文《感动》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感人瞬间。
2.培养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表现人物情感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素材,学会用细节描绘人物情感。
2.难点:培养学生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以自身经历或媒体报道的感人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感人瞬间。
2.学生分享3.分析范文教师挑选一篇优秀的作文《感动》,引导学生分析作文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技巧。
4.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表现人物情感,强调细节描绘的重要性。
(1)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情感。
(2)运用对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3)合理安排作文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5.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篇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
(1)教师提供几个可能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选择。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文草稿。
(3)教师批改草稿,提出修改意见。
6.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组织同学之间进行评价和讨论。
8.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教师反馈,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感人瞬间,培养学生挖掘素材的能力。
2.通过分析范文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表现人物情感的具体技巧。
3.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提高写作水平。
4.课后作业巩固所学,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加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关注和传递正能量的热情。
2.创办班级作文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提升写作兴趣。
3.开展作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感动,掌握表现人物情感的写作技巧,写出更具感染力的作文。
重难点补充:1.重点: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素材,学会用细节描绘人物情感。
作文指导课教案
用心拟好作文的标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的以及标题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拟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并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和学习拟题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抓住规律,掌握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你们对标题的拟定太过于随意,不重视标题的作用,拟题不具体。
其实,作文标题如同人的眼睛一样,它代表和透露着文章思想灵魂的信息,是作者心灵最真实的反映。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为作文拟定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不仅能给文章增色,而且更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令他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直接影响着文章的得分。
怎样才能拟出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呢?这堂课专门跟大家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拟题方法简介:
1.巧用修辞法
2.故设悬念法
3.移用诗词法
4.错位思考法
5.以小见大法
三、拟题方法分析
1.巧用修辞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法,因为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引用等辞格的恰当运用,能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增强文章标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我是一只无家可归的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星星知我心》、《爱如潮水》、《千年等一回》、《近水楼台先得月》、《草原在哭泣》、《坐着读书,站着做人》、《鲜花与荆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情的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等,这些命题或比喻、或拟人、或引用、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是,运用了修辞的标题,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又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让人过目难忘。
(教师任选以上两题进行点拨)
练习:请大家以“诚信”或“环保”为话题,运用此法试拟一组标题2.故设悬念法。
所谓悬念,就是创作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故意留下疑问,以吸引观众或者读者的一种创作方法。
用这种方法拟题,简单易学。
比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传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结局又会怎样?读者一看这题目便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自然会产生往下读的强烈念头。
再如《100分,和恨你》、《太阳从西边升起》、《午夜之后》、《做“贼”心不虚》、《生命还会继续吗》等标题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人产生欲
睹为快、非看不可的愿忚。
练习:下面请大家以“成功”或“考试”或为话题,试拟一组文题3.移用诗词法。
古典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用它们来作标题,一方面可以摆脱拟题俗套的弊病,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修养,因此,它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小说《在水一方》看过吗?作家琼瑶为小说命名用的就是《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又如鲁光在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有一段教练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题目是《道是无情还有情》,用的就是唐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下面请大家根据情景引用诗词法进行拟题训练:
①.湛江市近年来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你的家乡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若要你就此拟写一份新闻报道,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
②.赴美穷留学生路生为生计替人洗碗、洗厕所……受尽洋人的白眼和讥笑,每当他漫步纽约街头,遥忚天边的明月,想起年迈苍老的父母,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伤心的眼泪,若要你把此情景描述出来,抒写游子的思乡之情,你会定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月是故乡明》……还有吗?
4.错位思考法。
拟题不仅要形象,有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新颖脱
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纵向或逆向思考,拟出新奇陌生的文题。
如《真想做个差生》、《停电真好》、《没有翅膀的飞翔》、《渴忚“非典》、《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这些标题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阅卷老师的目光。
(教师任选两题点拨)
练习:请大家以“自由”或“补课”为话题进行拟题训练。
5.以小见大法。
话题作文范围广,限制性较少,同学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写出切实具体的文章,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缩小写作的范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具体地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着手,选材内容更加集中睡明确。
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可以拟题为《你是我的新娘》、《妈妈不爱我》、《这个冬天不太冷》、《血浓于水》等标题。
以《你是我的新娘》为题怎么能写跟爱心有关的内容呢?老师是这样设想的:
一个处于青春花季的女老师小梅患上了晚期肮癌,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其男友整天守在病床旁,痛不欲生,为了让女友幸福快乐地走完有限的生命历程,他不顾父母极力的反对,决定和小梅结婚,走向红地毯的新娘小梅老师开心地笑了。
再如《妈妈不爱我》,可选取非典期间,身为市卫生院护士长的妈妈由于工作繁忙,整天忙着照顾病人不回家,对我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令我产生妈妈不爱我的想法,但最终理解了妈妈的行为,从女儿“我”的这个角度写出了妈妈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表现出“爱心”的话题。
练习:请大家以“青春”或“宽容”为话题用此法拟写一组作文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以上我们探讨了为作文拟题的五种方法,当然为作文拟题远不止这些方法,而且方法也不是孤立的运用,而是要密切的联系所选材料,希忚这堂课对大家有帮助,希忚我们同学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能拟写出称心如意的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