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学科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25.22 KB
- 文档页数:8
福州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指导全国( )的纲领性文件。
A.教育改革B.教育发展规划C.教育改革和发展D.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答案::C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今后十年重要的教育政策所在。
2.发现周期律的基础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对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进行补充的科学家是()A.伦琴B.莫塞莱C.波尔D.鲍林答案::B解析::莫塞莱是英国物理学家,原子序数的发现者。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关心学生健康”,其中的“健康”指的是()。
A.身体B.心理C.人格D.身心答案::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其中,学生的安全,是其人身安全;学生的健康,是其身心健康;学生的权益,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益。
4.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特点。
5.“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
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
”这段话最有可能是对哪一科学成就的评论?()A.达尔文的进化论B.哥白尼的日心说C.牛顿的运动三定律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A解析::“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即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故选A。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的是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充足的生源C.有合格的教师D.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答案::B解析::《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考试大纲- 历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一、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1.中国远古人类与主要文化遗址。
2.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3.夏、商、西周的文化。
(二)春秋战国1.春秋战国的政治与经济。
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
(三)秦汉1.秦的统一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2.秦朝的灭亡。
3.汉初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田庄经济。
6.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四)魏晋南北朝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魏蜀吴三国的政治与经济。
3.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政治经济。
4.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5.江南经济的开发。
6.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
(五)隋唐五代1.隋朝政治与经济。
2.唐朝前期政治和经济。
3.安史之乱与唐朝后期社会危机。
4.唐朝后期赋役制度改革。
5.隋唐时期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隋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7.隋唐时期思想文化。
(六)宋、辽、西夏、金、元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2.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3.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4.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与宋金对峙。
5.宋代经济的繁荣。
6.元朝的统一及其政治制度。
7.宋元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8.宋元时期的文化。
(七)明清1.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2.郑和下西洋。
3.明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4.明末农民战争。
5.清代疆域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6.清朝前期的政治。
7.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明清时期的文化。
二、中国近现代史(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始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2.中英贸易与鸦片走私。
3.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4.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进程。
5.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
(二)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措施。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3.沙俄趁火打劫,侵吞中国大片领土。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
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
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并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普通心理学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的实质2.感觉规律知觉特性3.注意种类与特征记忆及记忆品质4.思维与想象的种类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5.情绪与情感概述情绪调节6. 意志特征动机冲突意志品质7. 需要与动机理论8. 气质类型及其因材施教9. 性格类型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人格测验10. 能力的个别差异智力理论智力测验(二)发展心理学1.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2.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依德、皮亚杰、维果斯基、埃里克森)3.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4. 中学生思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三)教育心理学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 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4. 学习迁移学习动机的激发5. 课堂管理(四)社会心理学1.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控制点习得性无助2. 社会认知偏差3.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4.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说服的要素5.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6.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五)心理统计与测量1.心理测验的基本核心概念2.常模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分数解释的注意事项3. t检验、F检验、2 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验5.心理档案建立(六)变态心理学1. 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2. 心理防御机制3. 神经症及其类别4. 注意缺陷及破坏性行为障碍5. 挫折、压力及其应对策略6. 青少年情绪障碍心境障碍学习障碍(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原则、内容、途径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危机干预(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1.个别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步骤2.个别心理咨询的原则与基本要素3.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4.心理咨询理论(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存在主义疗法、森田疗法、家庭疗法)5. 中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九)团体心理辅导(咨询)1. 团体辅导及其特点2.团体辅导的常用策略和方法3. 团体凝聚力的影响要素增进团体凝聚力的方法5.团体领导者的胜任特征6. 网络团体辅导的注意事项与实施过程第二部分实践技能(一)中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与干预策略(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评价(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三、考试形式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 [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答案]: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C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个人修养法D、情感陶冶法[答案]:D1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答案]:A1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答案]:B1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15、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那种性格结构特征( )A、态度特征B、情感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A1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A、相对功利取向B、避罚服从取向C、寻求认真取向D、遵守法规取向[答案]:B17、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A、退行B、投射C、升华D、文饰[答案]:B18、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A1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A、人际纪律阶段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相互协调阶段[答案]:A2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A、建构取向B、行为取向C、认知取向D、人本取向[答案]:D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后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 )A、放松训练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法D、代币强化法[答案]:C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错误、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平均发展、23.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错、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错、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26.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整合性原则4.先进性原则二、总体要求1.注重有效备课2.强化适时备课3.提倡集体备课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三、备课构成1.学期备课2.单元(章节)备课3.课时备课四、教案备写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细2.学情分析要全面3.设计理念要先进4.课时安排要合理5.教学目标要明确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8、教学过程要有效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压力源:(1)认知:信息太多或太少,目标模糊、不确定,时间紧,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2)情绪:恐惧、焦虑、悲伤、愤怒,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等也会导致压力、(3)人格因素:易敏型人格或抑郁型人格容易产生压力、生理压力源(1)生理性:睡眠缺乏、疲劳等、 (2)环境: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等、社会压力源(1)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了个性的发展;(2)家庭压力: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等;(3)工作压力:职业发展、人际沟通、人际相处等、 29 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首先,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品质、(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30、材料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一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 3000 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运动会那天,小杨的 3000 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问题:1 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 分) 2 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 分)[答案要点] 1、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的我面对情绪冲动的小杨,没有强制他去给王老师道歉,而是寻找机会,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帮助班里取得运动会的好成绩,在老师的表扬下,认识到自己对王老师的失态,自己主动提出去道歉、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材料中的我十分信赖学生,相信垃圾不是他扔的;十分尊重学生,没有强迫学生去接受我的主张,而是静待机会,加以教育,使学生主动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31、材料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问题:(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10 分)(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8 分)[答案要点](1)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 U 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2) 材料里的小美,对自己期望较高,渴望成功,追求完美,在面试的时候、动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过于紧张和焦虑,以至于发挥失常,面试失败、班主任老师要指导小美对这次失败进行合理归因,不要把这次失败归因于能力等内部稳定因素,让小美客观的认识到是因为自己紧张焦虑导致的,针对这个原因有计划的调整自己的认知,降低对考试的期望,学会放松,学会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把自己的动机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选拔新任教师,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参加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第一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形势与政策(一)小学道德与法治1.适应新生活: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我的好习惯;我和大自然;我爱我家;我们在一起。
2.共有与共享:我们的节假日;我们的班级;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生活的地方。
3.有创意地生活:让我试试看;我们好好玩;绿色小卫士;我会努力的。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1.我的健康成长: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我的家庭生活: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孔(江南博哥)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文中所说“礼”的含义是()。
A.生活礼节B.国家政权C.风俗习惯D.政治制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题干中孔子的话的大意是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政治制度,其增减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商朝的政治制度,其增减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
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夏朝建立了国家政治制度,出现分工明确的国家机器。
商朝和周朝建立后,分别对前一朝代的国家政治制度进行完善。
D项,题干内容强调的是政治制度上的承继关系,符合题目要求。
[单选题]2.《史记》记载:“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反映西汉统治者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皇帝专制统治B.维护“家天下”统治C.鼓励百姓建功立业D.加强对地方政权控制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中引文内容的大意是汉高祖统治后期,不是刘姓而称王的人、既无功劳也不是皇帝封授而称侯的人,天下的臣民可以共同诛杀。
这句话反映西汉统治者(主要指汉高祖)通过排斥异姓诸侯王,达到维护刘姓皇室统治的目的。
B项,将天下掌握在刘氏手中,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
A项,加强皇帝专制一般指的是对中央官员尤其是对宰相权力的限制,不符合题意。
CD两项,题干内容主要强调对异姓诸侯王的排斥,不符合题意。
[单选题]3.在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是()。
A.世官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军功爵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以分为“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种方式。
“由上而下”主要指中央政府通过相关制度从地方选拔官员,科举制是其代表。
“由下而上”主要指地方政府和官员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将本地的贤才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相关考核后即可授官,察举制是其代表。
A项,世官制是官职世袭;B项,科举制通过考试选官;D项,军功爵制按军功授爵,都不符合题干中“推荐人才”的特点。
福建教师招聘:202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福建教师招聘:202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学科知识一. 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4 分)1. 海内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B. 我们属于黄色人种C.炎帝黄帝等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D. 炎黄部落联名联合打败了蚩尤2.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A.退辟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3.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六辅渠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与诗句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B.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5. 盛唐气象本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那个黄金时代。
下列对盛唐气象特征阐释最准确的是()A.专制与跋扈B. 颓废与反抗C.开明与开放D.任性与狂妄6.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求贤若渴的来中国学习中医。
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王叔和——《脉经》D.孙思邈——《千金方》7.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A. 土木之变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 靖难之役D. 设禁军8 某教师正在广泛搜集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资料,他准备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主题()A. 治国有方得理国明君B. 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C. 反侵略的民族英雄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9.2013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1周年、某校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征文活动。
教师资格高中历史考试大纲《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及方法;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2.历史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准确地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历史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历史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
4.历史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基本史实,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掌握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成果。
2.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3.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熟悉主要历史载体的特征;能够运用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并对所搜集的历史信息进行辨析和阐释,运用可靠的证据对历史进行评析;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高中历史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了解多种类型的历史教学材料。
5.掌握历史学科教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用以指导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
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历史学科考试大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选拔新任教师,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参加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2.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3.了解中学历史新课程理念,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4.具有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历史基本方法的能力,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初高中)、中学历史知识体系(初高中)、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历史知识体系和中学历史教学理论。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远古人类
北京人
2.半坡、河姆渡农耕遗存
3.黄帝及尧舜禹的传说
(二)夏商周时期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夏、商、西周的经济
农业耕作方式井田制手工业生产方式
3.夏商周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诸侯争霸商鞅变法农业耕作水利工程百家争鸣
(三)秦汉时期
1.秦汉时期的政治
秦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巩固王朝的措施
汉代儒学刺史制度
2.秦汉时期的经济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推广丝织业和冶铁业城市和商业
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造纸术书法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三国鼎立
2. 西晋短暂统一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4.魏晋南北朝的书法
(五)隋唐时期
1.隋唐时期的政治
隋朝的统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2.隋唐时期的经济
农具改进纺织业和陶瓷业商业
3.隋唐的科技文化
雕版印刷术书法唐诗
(六)宋元时期
1.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王安石变法行省制度
2.宋元时期的经济
棉纺织业商业对外贸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绘画宋词和元曲理学(七)明清时期(1840年前)
1.明清时期的政治
内阁军机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明清时期的经济
郑和下西洋商帮和会馆商品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3.明清的思想文化
明末清初的思想京剧的产生明清小说西学东渐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1.两次鸦片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三)洋务运动
(四)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1.维新变法
2.清末新政
3.辛亥革命
(五)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2.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
3. 科举制度的废除
(六)北洋时期的社会革命
1. 新文化运动
2.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第一次国共合作
4.北伐战争
(七)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
3.红军长征
(八)抗日战争
1.侵华日军的罪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4.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
5.抗日战争的胜利
(九)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
2.内战全面爆发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一)过渡时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2.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曲折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革”对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五)新中国外交与科技成就
1. 外交政策和成就
2. 科技成就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埃及、印度文明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
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3.法兰克王国
(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 雅典民主政治
3. 罗马法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部分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开辟
2.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三)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确立
4.日本明治维新
(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2.华盛顿
3.拿破仑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
(六)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1.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2.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
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历史背景
2.战争进程
3.战争影响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三)一战后的世界
1.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2.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凯末尔改革
4.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历史背景
2.战争进程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五)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3.苏联解体
4.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六)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4.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七)现代科学技术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量子论
3.现代信息技术
第七部分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一)学科《课程标准》
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1.中学历史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
2.中学历史教学实施、评价及其应用
3.中学历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其应用
4.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5.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实践
1. 课文分析,教学设计
2. 教学技能,听课评课
3. 命题与试题评价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论述题(含案例评析)等。
2.内容比例:历史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历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文章出处:
学赞教师考纲公告:/index.php?s=/Module/index/classi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