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0.85 KB
- 文档页数:2
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3T03:14:14.08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6期作者:王燕[导读]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王燕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阜宁 224400【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以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于2020.05~2021.06间进行手术治疗的54例为样本,做双盲分组,给予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且均27例,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及其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
结论: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可促使其术后迅速恢复,还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优质护理;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阑尾炎即指发生于阑尾处的炎症,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属普外科常见病,该疾病素有急性及慢性之分且前者较多见。
阑尾位于右下腹,本身细长而弯曲,病因不明,但可能在病菌入侵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发病[1]。
患者表现出右下腹疼痛、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2],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等非手术方案可控制病情,但手术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根治方法,可避免阑尾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且不会复发。
为探究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人员以2020.05~2021.06为背景又以54例做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样本,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0.05~2021.06为研究背景,又以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4例,经双盲分组,得到观察组(27例、常规护理)及对照组(27例、围术期优质护理)。
详细数据如下: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9例,最大57岁、最小20岁、平均(41.23±2.53)岁;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3岁、平均(41.27±2.55)岁;上述资料的p>0.05。
全程优质护理在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摘要】目的:全程优质护理在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
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1年2月,止于2022年2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脑肿瘤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脑肿瘤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在脑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全程优质护理用于实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
结果:脑肿瘤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脑肿瘤围手术期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以优化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脑肿瘤;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效果;满意度脑肿瘤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发生在患者的脑部组织,对于患者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会造成神经性损伤。
对于符合脑肿瘤手术指征的患者,一般是要选取手术治疗方案,而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需要多方进行有效配合,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1]。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将患者作为中心对象,通过基础护理的强化,完善责任制度,加深对护理内涵的分析,保证护理工作总体水平的提升。
同时,为脑肿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在手术前期、手术中期、手术后期等进行护理,经手术前期指导、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观察与配合,能逐渐使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保证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有利于良好手术效果的良好实现,也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说,为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提供优质护理十分重要,能降低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的负面情绪,也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能力,实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深入探究在脑肿瘤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实验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研究样本:78例脑肿瘤患者,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全程优质护理用于实验组。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作者:刘凤春郑宇赵欣赵开慧李艳纪明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26-01【摘要】介绍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强调应充分做好温馨术前访视、舒适术中护理、及时术后回访等工作,使病人感受到来自护士的尊重与关爱,有利于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使其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提高病人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术前访视;护理;术后回访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要求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机械的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手术全过程,应注意“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病人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手术全过程人性化护理[1]。
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以来,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以精湛的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病人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经历,收效显著。
1 注重团队建设,优化护理队伍:任何手术的完成都是由一个团队集体工作的结果,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护理人员。
三者是一个密切协作的团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提醒,相互沟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愉快地工作。
同时,护理人员之间,要服从安排,虚心学习,按规范操作,真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各能级护士竞聘上岗,按照各能级设定绩效考核分配原则,健全护理薪酬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1]。
护士长要特别关心与护理队伍相处不融洽的人和事,及时化解,及时沟通,争取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2 温馨术前访视通过术前访视,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带来的恐惧,指导病人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另一方面可了解术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并留存相关客观可核实的“证据”,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将术前访视单改版成填空与打勾的形式,更加方便与直观。
颈椎病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护理在颈椎病综合康复的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等综合护理。
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护理方式对颈椎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
对照在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注重观察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以及诱发因素等。
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在无相关禁忌证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颈椎病属心身疾病范畴,本病病程长,症状复杂,诱发闲素多,难以根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患者的首选。
入院时因为身体的不适、接触陌生的人和环境,患者易发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发生角色缺失。
护理人员应做到主动热情地接诊患者,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床位。
详细介绍病区的环境及主管医生、护士等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住院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使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全面仔细地了解、评估患者病情、家庭情况和心理顾虑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对其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例举已经成功治愈的病例,使其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
同时与家属、单位等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协调,避免患者因为治疗费用产生压力。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各方面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应,使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抗病能力增强。
磁性护理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医护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价磁性护理管理对手术室医护满意度等方面的提升作用。
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工作的500名医护人员,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0名。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磁性护理管理。
对比两组的医护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开展磁性护理管理能提升手术室医护满意度。
【关键词】磁性护理管理;手术室;医护满意度;应用效果手术室中的医护人员具有非常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对工作细节有更高的要求,若是管理方面不遵循其自身的特点,将会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使手术室护理治质量显著降低。
磁性护理管理可以营造更合理的工作环境,使医护人员获得更多的工作控制权,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自主,其对手术室医护人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1]。
本文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工作的500名医护人员,试观察磁性护理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1方法及资料1.1研究对象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工作的500名医护人员,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0名。
对照组:男性167例,女性83例;年龄23岁~61岁,均值为(42.68±13.28)岁。
研究组:男性145例,女性105例;年龄24岁~60岁,均值为(42.71±13.23)岁。
录入以上基本参数到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算,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两组之间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管理:严格落实手术室消毒灭菌工作,做好手术室物品和药品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护人员工作情况,找出不足并提出整改建议。
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面对和处理危险事件或护理差错的能力。
研究组采取磁性护理管理:(1)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手术室医护人员提供专用的休息区,在休息区域设置按摩椅等设备,提供咖啡等饮品。
(2)做好后勤保障:除了基本的工作服装,还应为医护人员提供铅衣、铅屏等保护设施,以对医护人员做好职业防护,降低其职业暴露风险。
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护理效果观察王银发布时间:2023-07-05T13:14:10.179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王银[导读]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护理,对比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指标。
结果:观察组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颈椎病患者期间,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活动度,降低患者机体疼痛。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护理,对比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指标。
结果:观察组颈椎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治疗颈椎病患者期间,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理疗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活动度,降低患者机体疼痛。
关键词:颈椎病患者;针灸推拿;康复理疗;护理效果颈椎病在中医范畴内,是一种因外界侵袭或身体衰竭引起的颈椎疾病,临床上称为神经根性颈椎病。
本病的病因包括长期坐姿错误引起的过度劳损,或经络被气血发育不良堵塞,最终会出现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头肩疼痛、头晕的患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且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临床上,西医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通过给予药物等,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还会采用手术治疗,而对于一些患者,他们不能很好地忍受手术,而中医对这一病史的治疗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对患者的伤害较小,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42例
樊秀叶
【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29)010
【摘要】0引言颈椎手术复杂、组织创伤大、风险高,术后护理质量要求高.2003-01/2006—12,我科应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42例,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总页数】1页(P923-923)
【作者】樊秀叶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外三科,河南,南阳,473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J], 黄志玲;王玉翠;杨雪红;黄碧萍;胡开萍;丘雪梅
2.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颈椎固定融合术后临近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仲颖;田亚君;赵艳;张硕
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 [J], 张荣侠;石林林;杨英果;
孙月红;赵敏
4.优质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高颖
5.循证护理方案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康晓霞; 黄洁; 韩
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264117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99【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针对我院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后的患者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
术后1d,两组患者VAS评分相比,p>0.05;术后5d,观察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骨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骨科手术;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模式,将循证医学作为依据,在各类证据的支持下提供各种干预措施[1]。
骨科纳入的患者一般是骨折、病理性疾病患者,临床常见表现是疼痛,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2]。
近几年的研究显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骨科疾病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快速康复外科在保证患者安全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促进病情恢复,节省患者治疗花费的费用。
现阶段,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临床应用率增高,本研究将骨科纳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0年2月;患者人次:120例;分组方法:据患者入院先后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4例、26例,患者年龄在24-76岁,平均年龄(48.64±4.2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5例、25例,患者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47.62±4.02)岁。
优质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01-03T13:26:29.0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作者:杨柳韩秀英刘萍英谭鑫牛丽楠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7月至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5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27)与对比组(n=28),分别在围手术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与基础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比较分析。
结果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关键词】优质护理;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患者不断增多。
颈椎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的长期劳损或出现骨质增生等压迫了椎动脉神经根等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
由于颈椎复杂的解剖结构给手术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的5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优质化服务,分析了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优质化服务的应用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7月至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5 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27)与对比组(n=28),研究组男15 例,女1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2.09±10.57)岁,疾病类型:外伤性颈椎病骨折脱位12例、颈椎病患者11例、颈椎结核患者4例;对比组男19例,女9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3.82±11.39)岁,疾病类型:外伤性颈椎病骨折脱位13例、颈椎病患者8例、颈椎结核患者7例;在统计学中分析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为:①术前心理护理。
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常影响患者的康复。
因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手术成功,而且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心理护理操作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促使患者对于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配合治疗。
②术中保温。
除控制室内温湿度适中、给予预热床垫、毛毯遮盖等处理外,术中还可选取充气式升温毯对患者下肢进行覆盖,并调整温度至适宜,避免出现低体温而对患者生命体征产生不良影响。
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在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并注意询问患者的感受,给予陪伴和鼓励。
③术后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切口敷料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在手术后24h患者需保持颈部静止。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体位护理,并适当按摩,以减少颈部和肩部的不适。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尽快帮助患者恢复颈椎功能。
主要包括辅导患者完成颈椎被动活动,并随着患者病情改善,逐渐改为主动活动,患者最开始时,首先由操作人员进行指导与示范,然后再进一步促使患者自行完成动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SF-36)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予以比较分析。
生活质量判定指标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角色;理满意度判定指标:Ⅰ级满意、Ⅱ级满意、Ⅲ级满意,于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评估表,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流程是否符合规定、患者诉求处理及时性等,采用百分制,其中Ⅰ级满意为90 分及以上、Ⅱ级满意为70~89分、Ⅲ级满意69分及以下,护理满意度=(Ⅰ级满意+Ⅱ级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3.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n,%)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n=27)Ⅰ级满意14例、Ⅱ级满意11例、Ⅲ级满意2例,总满意25例,占比92.59%;对比组(n=28)Ⅰ级满意8例、Ⅱ级满意13例、Ⅲ级满意7例,总满意21例,占比75.00%;χ2=6.452,P=0.01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护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护理模式之一,这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有效护理模式,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
念,可有效满足患者的独特需求,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加速康复的进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但是患者在手术后恢复过程中容易因疼痛而活动少,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加强防护意识,并通过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和心理疏导,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功能障碍出现。
另外,多数患者存在较大心理压力,通过心理辅导,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而加速术后的恢复。
对颈椎病患者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术后除去基本生命体征监测外还需开展手术切口护理、体位护理及术后康复护理等干预。
在手术切口护理中应首先对其切口情况进行评估,定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切口部位干净、清洁,预防感染。
在体位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软垫等物品,若患者四肢等部位存在不适情况,护理人员可有效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就术后康复训练而言,应在患者机体状态稳定后及早开展,以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本研究中研究实施优质护理相较于对比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而言更具优势,且最终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姜漫.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19-220.
[2]朱曙丽.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51+154.
[3]叶芳.综合性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8):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