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基本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547.03 KB
- 文档页数:12
耳机乐理知识点总结一、耳机的种类1. 依据佩戴方式区分(1)耳塞式耳机:主要包括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两种。
入耳式耳机是指可以将整只耳机插入耳道中的设计,因为与耳道充分贴合,所以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界噪声干扰,提供更加纯净的音质。
半入耳式耳机是指耳机设计成半圆状,只是耳机的某一部分搭在外耳上,不会全部插入耳道内,音质一般而言略逊于入耳式。
(2)头戴式耳机:是指头戴在头上的一种耳机,主要有开式和闭式两种。
开式头戴式耳机可以让外部声音透过,此类耳机的音质和环境噪声的隔离效果通常较差。
闭式头戴式耳机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噪音,让用户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之中,音质也更出色。
(3)颈戴式耳机:是指悬挂在脖子上的一种耳机,适合运动时佩戴,但音质和隔音效果通常不如头戴式耳机。
2. 依据技术分类(1)动圈式耳机:动圈式耳机采用动圈单元发声,音质比较温暖、低音丰富。
(2)动铁式耳机:动铁式耳机采用动铁单元发声,音质比较清晰、高音精细。
(3)电容式耳机:电容式耳机采用电容单元发声,音质精密细腻,清晰度较高。
3. 依据用途分类(1)音乐耳机:按照不同音乐风格和环境使用,有不同的款式和规格。
(2)运动耳机:适合进行运动时佩戴,主要以颈戴式和入耳式为主。
(3)办公耳机:适合在办公室、图书馆等安静环境下使用,主要以头戴式和闭式为主。
二、耳机音质1.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指耳机所能回放的频率范围,包括低音、中音和高音的频率范围。
频率响应范围越宽,代表耳机所能处理的频率范围也越宽,音质表现也更全面。
2. 高保真音质高保真音质是指耳机所输出的声音与原始声音尽可能一致,能够还原录音的真实性。
高保真音质的耳机往往能够表现出更加精准、细腻和平衡的音质。
3. 低音效果低音效果是指耳机对低频音效的表现能力,在低频效果好的耳机上,低音更加浑厚、有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 隔音效果隔音效果是指耳机对外部噪音的隔绝能力,隔音效果好的耳机能够将外部噪音最大程度地隔离在外,让用户可以更加专注地享受音乐。
看到这篇好文章,实在没忍住,就转了!!首先,关于耳机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是要具备的,所以我准备先普及一下基本知识,一方面网上面很多这方面的介绍过于专业或者过于忽悠,大家可能会看不懂,另一方面很多耳机方面的测评都会用到这些专业名词,要是大家都看不懂那就会越看越含糊,很容易就被忽悠了,最后就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和认知错误我特别会指出来,以免大家被忽悠。
在此,我尽量用最简单的文字来介绍这些专业的名词。
一、耳机的类型1、耳机2、耳麦:带麦克风的耳机,一般用于手机或者网络游戏。
3、耳塞一般来说,同价位的音质:耳机》耳塞》耳麦。
二、耳机的主要佩戴方式1、头戴式:封闭式隔音比较好,但容易有桶音(嘴巴对着木桶说话,有压抑和回声的感觉就是桶音);开放式声场比较自然和大气,但隔音不好;半封闭式(半开放式)就是前两者比较中庸的选择。
2、耳塞式:平头式耳塞,佩戴一般比较舒适,隔音一般。
3、入耳式:入耳式耳塞,隔音比较好到非常好,佩戴容易产生不适,卫生处理不好容易引起耳道感染。
4、耳挂式:挂在耳朵上的耳机,有耳塞式的也有耳机式的,佩戴比较牢固,但隔音比较差。
5、后挂式:一般运动型的耳机都是后挂式为主,佩戴比较牢固,音质通常比较一般。
6、定制式:根据每个人耳道的形状,定做耳机外壳的耳机。
定制耳机是从助听器发展而来,最早是用于歌手和乐手们进行现场表演的时候能获得准确的音乐节奏和拍子,最近十年开始民用化,一般人只要愿意花钱也可以做自己的定制耳机了。
定制耳机的优点:隔音非常出色,佩戴舒适,几乎达到隔音的极限。
(隔音好的定制即使在飞机引擎旁边都听不到噪声)缺点:价格非常高,佩戴的舒适感见仁见智,一般油耳人士无法使用。
近几年国产定制耳机开始发展,把定制耳机的价格降低了很多,但音质水平参差不齐,关于定制耳机的选购我会在第二部分详细说明。
三、耳机的主要功能分类1、监听式:以听清楚声音里面的各种细节为设计重点。
优点:声音一般都比较清晰,音质比较好,听什么都不错;缺点:人声缺乏感情,似乎听什么都到不了最佳的效果。
耳机按照类型分类有哪些耳机按照类型分类有哪些耳机是earphone, headphone, headset的通称。
相信大部分人听音乐, 通常都会用到耳机。
众所周知,一套好的音响,对比耳机的效果是有绝对优势,但考虑到便携性,城市狭小的生活空间,音响建设的复杂性,花钱和心思找一副适合自己的耳机还是比较划算。
本文章希望可以能够让入门级玩家在挑选耳机前,先初步认识一下耳机的种类和特点,从而了解入手耳机的方向。
首先是耳机的技术参数。
对于入门级玩家来说,这些参数没有太大意义。
(编者偏向拿起耳机就试听,这样比较实际)所以之后文章才会详细解释。
阻抗-大部份耳机都是16-32ohm,代表可以用于手机上。
高于这个数字的耳机,都要用耳扩推,要不声音会很差。
灵敏度—一般都是90-120dB,数字愈大说明愈易推,但不代表愈好声。
如果是听觉保护耳机。
低至85dB的会是听觉保护耳机。
比较重要的是耳机种类。
耳机可以视为小型的两声道喇叭,但由于外型和配戴方式的不同,衍生出很多种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耳塞式、耳道式、耳挂式、头戴式和耳罩式。
不同种类会有不同的声音特性。
耳塞式B&O A8 耳塞式耳机声音特性隔音效果差低音一般不强有少量音场适合用于电话通讯,运动使用实用性强大多数随身听、手机等产品随机附送的耳机以耳塞式居多,这种型式的耳机隔音效果普遍不佳,聆听音乐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噪音干扰,影响音质表现,而且为了对抗噪音,用家常常会不知不觉提高音量,如此很有可能造成听力受损。
但它是有一些重要的优势,就是用家在聆听音乐或通讯时,可以同时听到外围的声音。
要知道关上耳朵过马路是多危险的事…而且配戴舒适度高,适合随身携带使用。
而且通讯时不会像耳塞式耳机一般听到自己声音的回音。
这种耳机一般适合听一些清唱的歌,或是柔和音乐。
高阶的耳塞不是没有,只是设计上比较困难,价格会较高。
耳道式Shure SE535 耳道式耳机, 用娆线方法解决听诊效应声音特性隔音效果最好声音分析度最好容易做到强低音效果(单动铁除外)音场较弱电话通讯时较大回音吃东西时咬东西的声音容易回传到耳朵内走路时线材晃动时的噪音容易影响音质(听诊效应)耳道式(入耳式)耳机基本上是现时最流行的种类。
音箱耳机入门耳机的基本分类前面花了十多篇的篇幅来讲音箱的基础知识,其中很多部分与耳机是相通的,它们发声的基础原理并没有大的区别,但耳机始终是耳机,与音箱不同,不同在于其结构、应用、使用方法等等的诸多不同之处。
下面这几篇着重讲耳机根据外形分类我们常常用耳塞和耳机用来区别大小耳机,而在严格的产品分类上来说,都被统称为耳机,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headphones或者earphones。
耳塞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 canal 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
在一些英文媒体上,还会把耳塞称为“Earbuds”,这个单词被解释为“In-ear headphones”,即入耳式耳机。
它的意思和“ear canal type headphone”是一样的。
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佩戴系统(例如某些耳挂式耳塞)或者不借助外在的悬挂系统利用耳朵的形状和软骨用耳机封住外耳门(也叫耳道口)的小尺寸耳机。
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ear”,即入耳。
而汉字区的发烧友还习惯把耳塞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两种。
上图显示的耳机都符合大家对耳塞的定义。
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会对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二种耳塞产生混淆。
因为会封住耳道口,二者在英文中被认为已经in-ear(入耳)了,而汉字区用户还要有个程度判断,因此有了个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之分。
凡是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都会被称为入耳式(或称耳道式)耳机,而其他类型,大部分则归类到半入耳式。
有媒体将半入耳式和入耳式算为佩戴方式,这不不是正确的。
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程度不一罢了。
耳机在汉字区的用户,提起耳机都联想到大尺寸耳机,而非耳塞。
而这些产品,从任何角度去归类,他们都隶属耳机类,不管是严格的产品归类还是大家习惯性的分类,他们都符合大家的耳机概念。
在耳机类中,还可以细分为2种,即中尺寸和全尺寸耳机。
耳机入门耳机的基本分类前面花了十多篇的篇幅来讲音箱的基础知识,其中很多部分与耳机是相通的,它们发声的基础原理并没有大的区别,但耳机始终是耳机,与音箱不同,不同在于其结构、应用、使用方法等等的诸多不同之处。
下面这几篇着重讲耳机。
根据外形分类我们常常用耳塞和耳机用来区别大小耳机,而在严格的产品分类上来说,都被统称为耳机,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headphones或者earphones。
耳塞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 canal 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
在一些英文媒体上,还会把耳塞称为“Earbuds”,这个单词被解释为“In-ear hea dphones”,即入耳式耳机。
它的意思和“ear canal type headphone”是一样的。
点这里,看大图[ 收藏此图]耳廓外结构示意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佩戴系统(例如某些耳挂式耳塞)或者不借助外在的悬挂系统利用耳朵的形状和软骨用耳机封住外耳门(也叫耳道口)的小尺寸耳机。
点这里,看大图[ 收藏此图]人耳内结构示意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ear”,即入耳。
而汉字区的发烧友还习惯把耳塞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两种。
点这里,看大图[ 收藏此图] Creative 创新Aurvana air 耳挂式耳机点这里,看大图[ 收藏此图]威索尼可VSONIC GR07入耳式耳机点这里,看大图[ 收藏此图]Sennheiser 森海塞尔MX160 耳机上图显示的耳机都符合大家对耳塞的定义。
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会对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二种耳塞产生混淆。
因为会封住耳道口,二者在英文中被认为已经in-ear(入耳)了,而汉字区用户还要有个程度判断,因此有了个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之分。
凡是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都会被称为入耳式(或称耳道式)耳机,而其他类型,大部分则归类到半入耳式。
耳机的分类耳机的外形多姿多样,您对他们如何分类了解吗?根据耳机的外形、声学结构、电声原理、用途或数据传输方式都可以分出不同的类来。
根据外形分类:我们常常用耳塞和耳机用来区别大小耳机,而在严格的产品分类上来说,都被统称为耳机,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headphones或者earphones。
耳塞: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 canal 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
在一些英文媒体上,还会把耳塞称为“Earbuds”,这个单词被解释为“In-ear headphones”,即入耳式耳机。
它的意思和“ear canal type headphone”是一样的。
耳廓外结构示意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悬挂系统(例如某些耳挂式耳塞)或者不借助外在的悬挂系统利用耳朵的形状和软骨用耳机封住外耳门(也叫耳道口)的小尺寸耳机。
人耳内结构示意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ear”,即入耳。
而汉字区的发烧友还习惯把耳塞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两种。
AKG K14P与漫步者H200对比Audio-Technica铁三角CM7与达音科DN-S01耳塞对比舒尔E2C入耳式耳塞图显示的耳机都符合大家对耳塞的定义。
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会对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二种耳塞产生混淆。
因为会封住耳道口,二者在英文中被认为已经in-ear(入耳)了,而汉字区用户还要有个程度判断,因此有了个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之分。
凡是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都会被称为入耳式(或称耳道式)耳机,而其他类型,大部分则归类到半入耳式。
有媒体将半入耳式和入耳式算为佩戴方式,这不不是正确的。
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程度不一罢了。
入耳式的优缺点:耳塞由于尺寸的限制,其本身会受到很多设计上的限制,让声音源更接近鼓膜会让人觉得声音更清晰,于是诞生了入耳式。
它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音质,优秀的入耳式耳塞,其音质表现甚至不会比贵上好几倍的耳机差劲,但是由于离鼓膜太近,它对人的伤害也是最严重的。
耳机的种类耳机是一种便携式音频设备,可以通过将设备放在耳朵上或耳朵附近的位置来收听音频信号。
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音乐欣赏、通话、游戏和影音娱乐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音质的追求,耳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
按照使用方式,耳机可以分为入耳式、头戴式和耳罩式耳机。
1. 入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是最常见的一种耳机类型,也是最普及和便携的一种选择。
它们直接放置在耳道内,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界噪音,提供清晰的音质。
入耳式耳机一般采用硅胶、橡胶或泡沫材质,通过适配多种尺寸的耳塞来提供舒适度和良好的密封效果。
入耳式耳机适合日常使用,可以用于户外活动、运动以及通勤等场景。
2. 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是通过将耳机架悬挂在头顶的方式使用的。
这种耳机通常具有可调节的头带和旋转式耳罩,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调整,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
头戴式耳机的音质一般较入耳式耳机更好,因为它们使用了更大的扬声器单元。
头戴式耳机适合长时间使用,可以用于听音乐、看电影、游戏和专业音频工作等场景。
3. 耳罩式耳机耳罩式耳机是覆盖整个耳朵的大型耳机,通过罩住耳朵来提供更好的音质和噪音隔离效果。
耳罩式耳机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耳机具有透气孔,可以让外界音频通过,提供更自然的音效;封闭式耳机则更好地隔离了外界噪音,提供更好的音质表现。
耳罩式耳机适合家庭影院、专业录音室和要求高音质的听众等场景。
4.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耳机类型,通过无线技术(如蓝牙)来传输音频信号。
无线耳机可以消除传统有线耳机的繁琐操作,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和自由度。
无线耳机的设计和音质与有线耳机相似,但它们需要内置电池来提供动力,因此需要定期充电。
无线耳机适用于日常使用、户外活动以及需要更大可移动性的场景。
5. 降噪耳机降噪耳机是专门设计用于降低或屏蔽外界噪音的耳机。
它们通过内置的噪音取消技术来实现这一功能,可以有效地屏蔽来自环境中的噪音,提供清晰且更专注的听觉体验。
耳机培训汇编标题:耳机培训汇编一、耳机培训概述耳机培训是针对耳机产品进行的专业培训,旨在帮助员工全面了解耳机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客户服务水平。
本汇编将针对耳机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员工更好地掌握耳机相关知识。
二、耳机产品分类及特点1. 产品分类2. 产品特点(1)入耳式耳机:音质较好,隔音效果佳,佩戴舒适,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2)头戴式耳机:音质优秀,舒适度较高,佩戴稳固,适合长时间佩戴。
(3)耳塞式耳机:体积小巧,携带方便,音质一般,隔音效果较差。
(4)骨传导耳机:无需入耳,适合运动时使用,保护听力,音质一般。
三、耳机产品功能及使用方法1. 产品功能耳机产品的主要功能包括:播放音乐、接听方式、语音通话、录音等。
部分耳机产品还具备降噪、防水、无线连接等功能。
2. 使用方法(1)播放音乐:将耳机与音乐播放器连接,开启音乐播放器,选择喜欢的音乐进行播放。
(2)接听方式:将耳机与方式连接,当有来电时,按下耳机上的接听键即可接听方式。
(3)语音通话:在通话过程中,按下耳机上的语音键,即可进行语音通话。
(4)录音:将耳机与录音设备连接,按下录音键,即可进行录音。
四、耳机产品维护保养1. 保持耳机清洁定期清洁耳机,可使用湿布擦拭耳机表面,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
对于入耳式耳机,需定期更换耳塞,保持耳塞清洁。
2. 避免耳机受潮耳机应放置在干燥处,避免受潮。
如耳机不慎受潮,应立即用干布擦拭干净,并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3. 避免耳机长时间高音量使用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建议在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每隔一段时间让耳朵休息。
4. 避免耳机线缠绕使用耳机时,避免耳机线缠绕,以免损坏耳机线。
在不使用耳机时,可将耳机线整理好,放置在耳机收纳盒中。
五、耳机产品售后服务1. 售后服务内容耳机产品的售后服务包括:产品维修、产品更换、退货等。
2. 售后服务流程(1)产品维修:如耳机出现故障,可联系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
耳机的分类与参数按耳机的换能方式区分(换能方式:就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波的方式)按耳机的换能方式可分为三类,动圈式耳机,动铁式耳机,静电式耳机。
动圈耳机:目前绝大多数的耳机耳塞都属于动圈式耳机,原理类似于小时候拆过的收音机喇叭,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动铁耳机:是指利用了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振动部分是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号经过电磁铁的时候会使电磁铁磁场变化,从而使铁片振动发声的耳机。
动铁耳机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
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
动铁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
此类耳机多为入耳式,因为可以把动铁单元做的非常小因此可以将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单元放入耳道,分别负责不同音域的处理。
音效能与高级喇叭系统相媲美。
静电耳机:静电耳机的原理是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可以精确到微米级,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静电耳机的结构相对于动圈耳机有着天然的优势,静电耳机可以控制振膜的最小点要比动圈耳机小很多,用显示器的分辨率作个比喻就是,在同尺寸的显示器上,静电耳机的分辨率达到1024乘768,而动圈耳机只能达到800乘600,更小的点组成的声音更为细腻精准。
动圈耳机可以按照开放程度进行分类,有开放耳机,半开放耳机,密闭式耳机。
开放耳机,佩戴舒适,由于耳罩开放,声压均衡,听感自然,亲切,声场宽,表现力强,如果耳机开放程度很高,甚至可以听到另一边单元发出的声音,使声音更为自然。
但由于开放耳罩设计,导致这种耳机大多低频损失较大,当然也有人说这种耳机低频准确,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体听感差异决定。
这种耳机常见于高端HIFI耳机,比较适合欣赏古典音乐和场面宏大的大编制音乐。
封闭耳机,封闭式耳机的外壳是封闭的,并且大多使用了非常厚重的柔软的耳垫,防止外界声音进入,声音外泄很少,声音一般来说非常清晰,细节丰富,定位精准,低频响应非常好,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封闭式耳机佩带有密闭之感。
耳机基础知识耳机的机理、结构和种类耳机是一种电声换能装置――它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并佩带在头上或插在耳中的一种听音设备。
与扬声器不同的是耳机的作用是在一个小的空穴内造成声压, 扬声器则是向自由空间辐射声能。
耳机基本工作于20Hz― 20KHz 的人耳可闻的频段, 这是声学中从频率零点几赫兹的次声到几千兆赫的特超声中极为有限的区域。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狭窄的频段, 其高端频率也比低端频率高出1000 倍。
如果将这个1000/1 的比值放在一个等效的抗性网络设计中考虑,就会发现问题十分严重, 这使得优质耳机的设计和制造变得十分困难。
耳机的设计,必须在机‐电‐声这三种系统里存在的诸多矛盾因素中采用折衷的办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许多设计者主观的思路和技巧, 这就形成了不同品牌、不同类型耳机的“个性”和“味道”。
许多朋友问“哪种耳机是最好听的?” 这同问“哪种频果是最好吃的?”的一样, 常常使回答者无所适从。
话虽这么说,但是如果对各种耳机的机理、结构、特性先有个基本的了解,还是可以作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自己的用途,再有目的的在众多的耳机品牌和型号中有选择的试听, 也就不难找到自己满意的产品了。
一、耳机中的电声换能器耳机中的电声换能器, 通常称作为“发声单元”。
它是耳机的核心部件, 基本决定着耳机的整体性能。
耳机中一般采用单一类型的电声换能器,但是为了展宽声音重放的频率、提高其性能, 也有个别的耳机采用两种电声换能器的。
只是这种耳机由于结构比较复杂、更由于新型振膜材料和技术的不段出现, 目前这种双电声换能器的结构在当前耳机制造中已不多采用。
下面我们就对耳机中常用的动铁式电声换能器、动圈式电声换能器、等磁式电声换能器、压电式电声换能器、静电式电声换能器、驻极体电声换能器以及利用这些换能器所制造的耳机分别予以介绍:1、动铁式电声换能器动铁式电声换能器也称电磁式电声换能器。
它是随着电话的发明而出现的, 当时主要用于电话通讯的受话器中。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耳机的分类1.依据使用方式分类1.1有线耳机1.2无线耳机1.3蓝牙耳机2.依据装戴方式分类2.1耳塞式耳机2.2头戴式耳机2.3入耳式耳机3.依据应用领域分类3.1个人娱乐耳机3.2游戏耳机3.3专业音频耳机二、耳机的设计原理1.动圈式耳机1.1工作原理1.2特点和适用场景2.平衡式耳机2.1工作原理2.2特点和适用场景3.电容式耳机3.1工作原理3.2特点和适用场景三、耳机音质评估1.频率响应1.1定义和意义1.2如何测试和评估2.失真度2.1谐波失真2.2插值失真3.噪声3.1环境噪声3.2耳机本身噪声四、耳机的保养1.清洁耳机的注意事项1.1清洁外部部件1.2清洁耳塞和耳机垫2.储存耳机的方法2.1避免挤压和折叠2.2选择适当的便携包3.保护耳机线缆3.1避免扭曲和拉伸3.2使用耳机夹五、耳机的使用注意事项1.合理控制音量1.1耳机音量对听力的影响1.2建议的音量范围2.避免长时间佩戴2.1长时间佩戴对耳朵的影响2.2建议的佩戴时间3.注意环境安全3.1避免佩戴时参与交通3.2视听环境选择总结:引言概述:耳机是一种常见的音频设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活动中。
由于其便携性和个人化的音频体验,耳机在近年来的市场需求中持续增长。
因此,耳机培训成为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和销售技巧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耳机培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详细的培训资料作为参考。
正文内容:1.耳机的发展历史1.1早期耳机的兴起1.2现代耳机技术的发展1.3耳机市场的潜力和竞争状况2.耳机的基本知识2.1耳机的类型和分类2.2耳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原理2.3耳机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3.耳机的音频品质与性能3.1音频频率和频响范围3.2音频失真和信噪比3.3立体声和环绕声效果3.4耳机的隔音性能和主动降噪技术4.耳机的适配性和舒适性4.1耳机的插孔适配性与线缆连接方式4.2耳机佩戴的舒适性和调节方法4.3耳罩材质和耳套材料的选择与保养5.耳机选购和比较5.1耳机的性价比比较与市场趋势分析5.2耳机选购时需要注意的关键参数5.3耳机品牌和型号推荐5.4耳机销售技巧和售后服务总结:本文介绍了耳机培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培训资料。
---Chapter I初识耳机(outset)---(一)耳机的分类(Classify)1.按外观,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把耳机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机和耳塞两类。
此外还有一类耳挂式耳机,在造型上稍有特别之处。
2.如果按开放程度,耳塞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类别。
3.按换能原理,则可以分为动圈和动铁两大类。
(二)各类型耳机的特点(feature)1.头戴式(headset)优点:性价比较高,在同样的价位上能提供更出色的音质,比起耳塞先天就具有音场的优势(包围感是耳塞难以匹敌的)。
相对耳塞而言假货较少。
缺点:体积大,不便携,较不容易推动。
2.开放式耳塞(open type)优点:携带方便,价格较便宜缺点:外观普通,多为中低端产品。
3.封闭式耳塞(close type)优点:携带方便,音质相对更优秀,隔音好,是坐公车的首选。
外观设计更容易出彩,覆盖高中低端产品。
缺点:性价比相对较低。
因需要插入耳道,佩带不够舒适,有些耳塞挑耳朵。
4.动圈与动铁(Dynamic & Electrostatic)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发声单元的构造不同。
在动铁耳塞内部,音圈是绕在一个位于永磁场的中央被称为“平衡衔铁”的精密铁片上。
这块铁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发声。
动通过圈是直接带动振膜,而动铁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
5.为什么高端耳塞大都是动铁?首先,动铁的隔音效果在各类耳机里是最好的。
其次,动铁耳塞灵敏,容易驱动,反应快,能更好表现音乐的瞬间细节,在声音密度和动态表现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三)名词1.褒耳机(Bread-in)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名词。
就像一辆新车要驾驶一段时间后才能进入最后状态一样,褒耳机的意义在于使耳机的内部机械完全磨合,达到相对成熟稳定的状态。
动圈耳机需要适当的褒,一般效果都会有明显的提升,甚至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但要注意的是,动铁耳机相对于动圈而言,褒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
1、耳机的类型(1)、从换能方式分类:动圈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
(2)、从结构上分类:开方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
(3)、从佩带形式上分类:耳塞式,挂耳式和头带式。
2、开放式与密闭式耳机的区别开放式耳机的外壳是开放的,开放式耳机质量轻,声音自然,无压迫感。
因为是开放的,声音外泄,外界噪声也会进入。
半开放耳机是指耳机的开放是选择性的,即只对某些频率开放对其他频率是封闭的,或者是在一定方向上是开放的在其他方向是封闭的。
封闭式耳机的外壳是封闭的,防止外界声音进入,声音外泄减少,在专业监听中使用的很多。
声音一般来说非常清晰,细节丰富,低频响应非常好,对大多数人来说封闭式耳机佩带有密闭只感。
3、什么是高保真耳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标准:高保真耳机的主要性能是:(1)、频率响应不低于50Hz到12500Hz;(2)、典型频率响应的允许误差±3dB;(3)、频率响应曲线的斜率不超过没倍频程9dB(4)、在250Hz-800Hz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5)、耳机的频率响应在2KHz-5KHz之间允许有所下降,以改善透明度和空间感。
4、什么是耳机的频响范围?频响范围是指耳机能够放送出的频带的宽度,优秀的耳机频响宽度可达5Hz-4000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仅在20Hz-20000Hz。
值得注意的是界定频响宽度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以低于平均输出幅度的1/2为标准或低于1/4为标准,这显然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生产商是一输出幅度降低1/2为标准测出频响宽度,这就是说以-3dB为标准,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测试标准不同,有一些产品是以-10dB为测量的。
这实际上是等于低于正常值1/16下为标准测量的。
因此频响宽度的啊大展宽。
用户在选购时,应注意不同品牌的耳机的频响宽度可能可能有不用的测试标准。
根据外形分类
我们常常用耳塞和耳机用来区别大小耳机,而在严格的产品分类上来说,都被统称为耳机,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headphones或者earphones。
耳塞
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ear canal 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
在一些英文媒体上,还会把耳塞称为“Earbuds”,这个单词被解释为“In-ear headphones”,即入耳式耳机。
它的意思和“ear canal type headphone”是一样的。
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佩戴系统(例如某些耳挂式耳塞)或者不借助外在的悬挂系统利用耳朵的形状和软骨用耳机封住外耳门(也叫耳道口)的小尺寸耳机。
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ear”,即入耳。
而汉字区的发烧友还习惯把耳塞
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两种。
上图显示的耳机都符合大家对耳塞的定义。
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会对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二种耳塞产生混淆。
因为会封住耳道口,二者在英文中被认为已经in-ear(入耳)了,而汉字区用户还要有个程度判断,因此有了个半入耳式和入耳式(或称耳道式)之分。
凡是能插入外耳道的耳塞,都会被称为入耳式(或称耳道式)耳机,而其他类型,大部分
则归类到半入耳式。
有媒体将半入耳式和入耳式算为佩戴方式,这不不是正确的。
佩戴方式都是塞,只不过程度不一罢了。
耳机
在汉字区的用户,提起耳机都联想到大尺寸耳机,而非耳塞。
而这些产品,从任何角度去归类,他们都隶属耳机类,不管是严格的产品归类还是大家习惯性的分类,他们都符合大家的耳机概念。
在耳机类中,还可以细分为2种,即中尺寸和全尺寸耳机。
确定是否全尺寸的标准是看耳罩大小。
中尺寸耳机:英文使用“Ear-pad”(耳朵垫?不敢确定)描述,或者用“Mid-Size”(中等尺寸)。
他们的定义不是根据扬声器口径,而是根据耳罩大小。
如果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围耳廓,那它就属于中尺寸耳机。
上图中的漫步者H500头戴式耳机属于此类。
全尺寸耳机:耳罩能完全包围耳廓,就算是全尺寸耳机。
上图中SHP9000和HD650头戴式耳机就属于此类。
由于全尺寸耳机体积明显较大,因此它有个直观的俗称——“大耳机”。
在佩戴方面,全尺寸耳机都会相对要舒适一些。
耳机中也不乏异类,例如AKGK1000,它该属于哪类呢?
根据佩戴方式分类
塞入式
几乎所有耳塞,都可以归入到塞入式这一类。
塞入式的好处是轻便,便携性是各类耳机中最好的,因为这个优势,几乎所有的随身听设备都配备的是耳塞。
但是,请大家一定注意听音音量,尤其在马路上。
对于小耳塞这类设备来说,耳壳使用什么材质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其驱动器的小功率输出,都不足以让耳壳乱序震动产生杂音,因此过度追求耳壳是否金属材质并不是明智的,话又说回来,金属耳壳能带来更好的坠手感和外形,也会比塑料外壳更显新,这点在用过一年半载后尤其明显,在外观上也会显得更时尚点。
耳挂+塞入式
还有一些耳塞,设计了挂钩,让佩戴更加稳当,让它更适合运动时使用。
由于有佩戴系统支持,耳塞无需使劲塞入耳道,因此在佩戴舒适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耳挂式
将耳机上附着一能折合的挂钩,使其能挂在耳廓内侧,使用了这样的佩戴系统的耳机,都可以算耳挂式耳机,也有称为挂耳式的。
这种佩戴方式不会破坏发型,便携性和舒适性
也非常不错。
但由于其悬挂方式不可能做到紧密贴近耳廓,所以始终会存在漏音问题,这
会让音质下降,因为是悬挂于耳廓,这类耳机不应该做得很重。
后挂式
使用一根有弹性的头带,从脑后绕过耳廓夹住耳机,使耳罩紧贴耳廓的耳机被纳入后挂式耳机。
这种耳机基本不会破坏发型,尤其不会破坏男士们的发型,这种耳机佩戴上不
如耳挂式的舒适,但是它能让耳罩紧贴耳廓,漏音问题基本不存在了,但是由于头带弹性
一般较大,所以不舒适感会多一点,这种头带很难设计成自适应性的,大部分这种耳机的
头带是无法调节的,头太大的或者头太小的朋友,都会不合适佩戴。
由于有固定的头带,
就使得它们的便携性变得很一般。
头戴式
最常见的耳机类型,使用一根有弹性的头带,从头顶部夹住耳廓,由于不用考虑轻巧问题,耳罩一般都设计得比较大,顶级耳机几乎清一色都是全尺寸的设计。
这种耳机发展得非常
完善,一般都能做到头带自适应,耳罩可小幅度旋转,这些小特点让佩戴变得舒适起来。
但是并不适合便携,即便头带被设计成可折叠式,它的便携性也不会比塞入式和耳挂式
的好
根据声学结构分类开放式
如果你能在耳壳外测看到各式各样的孔,那么这款耳机十有八九就是开放式的,开放式的耳机密闭性不好,播放音乐时,还能听到耳罩之外的声音。
除去这点之外,没有明显的结构缺陷,它不能彰显耳机的档次,从几十元的到几万元的价位,都有开放式的耳机存在。
密闭式
如果耳壳上找不到任何孔,那么这耳机就是密闭式的。
密闭式的耳机可以较好的隔绝外部噪声,这种先天优势被运用到监听耳机上,有不少朋友误认为密闭式的耳机就是监听耳机,其实错了。
密闭式同样不代表高档或者低档,,从几十元的到几万元的价位,都有少量的密闭式耳机存在,入耳式耳塞,基本都是密闭式的。
根据电声原理分类
动圈式
它其实就是一个微缩的电动扬声器,和音箱里面用到的扬声器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结构也大同小异。
上图中的小红圈是细铜线或者细铝线或者镀铜铝线等金属线绕制的,有2条小小的引脚,分别接入信号源的正负极。
这小红圈被称为“音圈”,它一头于振膜相连,一头悬挂(不接触)在永磁体当中,当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变成电磁体,将和永磁体产生排斥或者相吸的作用从而驱动振膜产生声音。
动铁式
动铁又称平衡衔铁,最初是用于助听器的。
动铁单元可以把直径做得较小,从而设计出入耳深度更大的耳机(现在这个优势不明显,动圈驱动器直径已经做到几毫米了)。
动铁单元的结构不尽相同,Aurvanain-ear耳机采用的是其中一只,但基本结构相似,都是靠驱动铁片并传到到振膜(可以用外壳代替)发声。
动铁单元具有良好的瞬态和声音密度,但频响范围较小,因此有的厂商靠多个单元来完成全频段的表现,但此时又需要分频器来配合了。
静电式
它的发声原理不同于动圈式,其基本原理就是将一张极其轻薄的振膜置放到一个静电场中,输入信号的变化导致电场变化驱动振膜发声。
静电式的原理让振膜避免了冲程运动,振膜变形幅度小了很多,因此静电式的原理从理论上就能提供更细致的高频。
根据用途分类
便携耳机
耳塞类都可以列入到便携式,其根本特征就是轻巧。
监听耳机
这里所指的监听是指音乐监听。
能提供准确声音还原的耳机都可用于监听用途,其根本
特征就是还原准确。
好听不好听都不重要,这种耳机多采用密闭式,因为这类耳机需要一
个听音的安静环境。
运动耳机
主要在运动时佩戴,这类耳机主要特征就是轻巧,另外悬挂舒适且不易掉,已经有一定
的防水能力。
发烧耳机
这不用多说了。
降噪耳机
这类耳机主要是在环境嘈杂的地方使用,例如飞机上。
其根本原理是,录入一段环境噪声后并反相处理,送入驱动器后和环境噪声相互抵消。
这种过滤噪声的手段和一些煲箱
软件降噪原理是一样的。
降噪耳机一般会附带一个小麦克风,用于录取环境噪声。
语音耳机
就是大家说的耳麦,即一个附带麦克风的耳机或者耳塞。
它的作用主要是实现语音通讯,所谓的游戏耳机都归属此类。
根据传输方式分类
有线耳机
文中牵涉到的所有耳机都是有线的,它的特点就是有金属导线直连音源设备。
无线耳机
无线耳机没有线的束缚了,但是多了一个无线接收器和自备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