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1.2打起手鼓唱起歌 |人音版(2012)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打起手鼓唱起歌-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为打击乐器和合唱。
1. 教材概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是一本系统介绍音乐艺术,主要内容包括民族音乐、宗教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
其中第二单元介绍打击乐器和合唱,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通过打击乐器和合唱来学习节奏感和发声技巧。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能够正确使用手鼓,打出基本的节奏;•能够在合唱时正确掌握节奏,较为准确地发音;•能够理解音乐的节奏特点,提高整体音乐素养。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手鼓的使用方法;•合唱节奏的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为:•在各自打击乐器的情况下保持统一的节奏;•合唱时合理安排各音部。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手鼓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手鼓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握拍、击打部位、幅度和力度调节等。
要求学生在指导下一步步尝试使用手鼓,找准手鼓的节奏感和节奏基点。
2.打击乐器和合唱的组合。
教师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节奏组合和音部分布,并要求学生在各自的打击乐器上与合唱同步演奏、唱歌。
2.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示范法。
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手鼓的正确使用方法。
2.演唱法。
通过合唱和尝试,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掌握合唱的诀窍,提高节奏感和发声技巧。
3. 认知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节奏感和音乐艺术的认知,同时也尝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
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教学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和领悟力。
三、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时间内容手段10:00-10:10 课前导入创设音乐氛围;提高兴趣10:10-10:20 手鼓使用方法示范示范教学10:20-10:30 学生个别尝试手鼓实践操作10:30-10:40 打击乐器和合唱的组合安排教师示范和安排10:40-11:10 合唱唱歌和彩排演唱和实践11:10-11:20 总结和反馈获取反馈,总结今日所学11:20-11:30 课后记录教师记录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表现四、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手鼓及其他打击乐器;•教学录像和软件支持;•教学PPT和课堂活动工具。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生动的手鼓节奏和欢快的旋律,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共四句,旋律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维吾尔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然而,由于民族音乐的特殊性,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民族音乐知识的渗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了解维吾尔族文化。
2.学会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手鼓的节奏特点。
2.学会演唱歌曲,特别是第二、四句的高音部分。
3.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维吾尔族音乐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个人展示,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内涵,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鼓,让学生感受节奏。
2.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音乐资料。
3.准备乐谱,方便学生学习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维吾尔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论对民族音乐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手鼓,介绍手鼓的特点和节奏。
让学生用手鼓跟随教师的节奏敲击,感受手鼓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打起手鼓唱起歌》,引导学生跟唱。
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高音部分,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巩固(5分钟)分组进行歌唱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歌唱技巧。
2打起手鼓唱起歌1、教学目标一、遵循音乐教育以听为原则,全方位感受、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多层面了解、探究新疆手鼓的节奏、新疆特色歌曲的旋律等音乐要素,感受新疆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重点难点通过对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具有浓郁新疆风格歌曲的艺术特色。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打起手鼓逛新疆——情景渲染】1、欣赏关于新疆风土人情的图片,师随着《打起手鼓唱起歌》背景音乐与生交流介绍图片:师:透过历史的天空,我们来了解一个神奇的地方。
(手势)看,在“古丝绸之路”上依稀还回荡着张骞出使西域的阵阵驼铃声;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生1:楼兰古城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1:我在书上见到过师:噢,看来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噢。
在这座楼兰古城的遗址里,仍然蕴藏着人们不可探知的神秘。
看到火焰山你想到什么?生1:我想到了《西游记》生2:我还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找牛魔王三借芭蕉扇的神话传说。
师:想到这个神话故事我们还能感受火焰山的炙热气息,你感受到了吗!看!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葡萄沟里硕果累累、金色的哈密瓜,还有独具风味的烤羊肉串等,你们尝过吗?用你们的表情告诉我。
哇,这些都是令我们难以忘怀的。
这的确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个地方叫(新疆),对!新疆的神奇更在这里!你们听,你们看!2、观看《打起手鼓唱起歌》视频。
师:看完这个视频,大家觉得新疆人民留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生:能歌善舞师:来,今天啊我们就从这首具有浓郁新疆风味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来进一步了解新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新疆歌曲的情绪吧。
活动2【讲授】【打起手鼓唱起歌——情感感知】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风格。
师:诶,刚才聆听了,它的情绪如何?生1:很欢快很活泼。
师:哎,对,这种欢快的氛围往往能够感染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还想再听一听,甚至想随着歌曲摇起来动起来。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歌特色的歌曲,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
全曲由两个部分构成,旋律优美而富于弹性。
风格浓郁、别致新颖。
明快的手鼓节奏,跳进、级进、同音反复构成的旋律线条,结合独特的衬腔,使全曲的情绪炽热、欢快,富有情趣,抒发着人们对家乡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知新疆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
2.掌握弱起、复拍子的特点,能够熟练演唱歌曲。
3.通过观看手鼓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手鼓的音色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聆听独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知道这是一首具有新疆地区音乐风格的歌曲,并把握歌曲情绪。
2. 能够听辨出歌曲是由女中音演唱的,认识新疆乐器手鼓,并在音乐伴奏中听出手鼓的音色。
难点:能正确掌握弱起、变换拍子,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教学过程:。
五年级音乐《打起手鼓唱起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手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的音乐特色,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打起手鼓唱起歌》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唱法。
难点:正确运用手鼓为歌曲伴奏,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鼓教材、乐谱和录音机等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鼓,引导学生谈论对手鼓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1)教师讲解手鼓的起源、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示范演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手鼓的魅力。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手鼓的基本节奏,培养节奏感。
3. 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生跟唱。
(3)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手鼓为歌曲伴奏,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 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足之处。
(2)每组选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歌曲,巩固所学唱法。
2. 练习手鼓伴奏,提高节奏感。
3. 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音乐特色,丰富音乐文化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表演,评价学生在歌曲学习和手鼓演奏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鼓励积极发言和主动展示。
3. 综合评价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的手鼓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喜庆场景。
歌曲节奏感强,旋律富有特色,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同时,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也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于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合作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六. 教学准备准备手鼓、音乐教材、音频设备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新疆的音乐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跟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3.操练(10分钟)教师用手鼓演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模仿和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如颤音、滑音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歌曲进行演唱和演奏,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疆的音乐特色。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以及特殊音色和表现手法。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新疆民歌为素材,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第二乐段节奏丰富多变,旋律更加欢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民族音乐素养的培养。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模仿、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新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节奏型。
2.歌曲中的民族特色音乐符号,如新疆手鼓的节奏表现,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
3.歌曲的高音部分,学生需要正确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3.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合作演唱。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作品。
3.手鼓:用于演示和练习新疆民族音乐特点。
4.乐谱:分发给学生,方便练习和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新疆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然后简要介绍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然后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歌曲中强烈的新疆风格。
2、能说出歌曲中演唱音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聆听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歌曲中强烈的新疆风格。
2、能说出歌曲中演唱音色的特点。
难点:1、能说出歌曲中演唱音色的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有序进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丰收的节日》这首歌吗?(生齐答:记得!)
这首歌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呀?(生:新疆,维吾尔族)
师:对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这首歌曲.(师生一起拍手回忆《丰收的节日》)
师:孩子们表现得真好!新疆的歌曲很美,新疆的人民很热情。
他们除了能歌善舞之外,还很会乐器呢!他们喜欢的乐器当中,有这个(出示手鼓图片)
(学生:这是铃鼓,手鼓)
师:对,这是铃鼓,也称手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新疆人民打起手鼓唱起歌!
(播放歌曲)
三、初听歌曲:
1.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有很浓郁的民族风格
2.你还能回忆起哪些维吾尔族的歌曲?
《新疆好》《新疆是个好地方》
3.这些新疆歌曲都有什么特点吗?
(旋律、节奏、衬词)
四、复听歌曲
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境和情感?
(生结合歌词内容和律动回答问题)
五、再听歌曲
1.复习以前学过的演唱形式和人声的音色。
师:你都知道哪些演唱形式呢?
(生举手回答:独唱、合唱、轮唱等等)
师:独唱还可以分为男声独唱、女声独唱以及童声独唱。
师:人声的音色,又可以怎么来分类呢?
(生回答:男声和女声都可分为低中高三种音色)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打起手鼓唱起歌》,听完请你来说一说,这首歌的演唱形式以及他的人声音色是怎样的?
2.请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音色。
(女声独唱,女中音音色)
3.师:请仔细分辨一下,再来说说女中音音色和女高音音色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4.师简单介绍作者施光南: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了新疆人民的热情,看到了他们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能使用乐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很多其他民族的音乐,期待我们的下一次音乐之旅,去感受各种不同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欣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