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结构设计规范、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574.09 KB
- 文档页数:15
蓝牙耳机结构设计规范
蓝牙耳机作为一种无线音频设备,在用户体验、结构设计、功能性等方面都有一些规范要求。
下面是关于蓝牙耳机结构设计的一些规范,包括外观设计、人体工学设计以及按键设计等方面。
一、外观设计
1.设计风格:蓝牙耳机的外观设计应简洁、时尚、大方,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2.材质选择:外壳材质应选用高强度、耐磨损、耐温变化的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高分子塑料等。
3.耳机体积大小:蓝牙耳机的体积应尽可能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和佩戴。
4.颜色选择:提供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蓝牙耳机,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二、人体工学设计
1.佩戴舒适性:耳机的佩戴部分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保证佩戴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2.重量均衡:蓝牙耳机的重量应分布均匀,避免头部负担过重,提高佩戴舒适度。
3.噪音隔离:耳机设计应考虑噪音隔离效果,采取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4.耳机角度可调:耳机的部分应具有可调节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耳朵形状和个人需求。
三、按键设计
1.按钮位置:按键应位于合适、易操作的位置,并确保不会受到误触发。
2.按钮布局:按键布局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避免按键之间太过接近,不易操作。
3.功能标识:按键应有明确的功能标识或图案,便于用户快速辨识和操作。
4.按键手感:按键手感应灵敏、舒适,避免使用过硬或过软的按键。
以上是关于蓝牙耳机结构设计的一些规范要求,通过符合这些规范,可以设计出外观、佩戴舒适度、操作便捷等多方面具有竞争力的蓝牙耳机产品。
同时,这些规范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耳机作为一种常见的音频输出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不仅可以提供高品质的音乐享受,还可以用于通话、语音识别等多种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耳机的工作原理。
一、耳机的结构1.1 耳机的外壳耳机的外壳通常由塑料、金属或者复合材料制成。
外壳的设计既要满足美观的要求,又要保证耳机的结构稳固。
同时,外壳还需要考虑人体工学,以便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
1.2 耳机的驱动单元耳机的驱动单元是耳机最核心的部分,它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常见的驱动单元包括动圈驱动单元、动铁驱动单元和电容驱动单元。
动圈驱动单元结构简单,价格较低,适合一般用户;动铁驱动单元音质更好,价格较高,适合高端用户;电容驱动单元音质更为细腻,适合专业音乐制作等领域。
1.3 耳机的连接线耳机的连接线通常由导线和外部护套组成。
导线需要具备良好的传导性能和耐用性,常见的导线材料有铜、银等。
外部护套则起到保护导线的作用,常见的护套材料有塑料、橡胶等。
二、耳机的工作原理2.1 电信号的转换当音频设备输出电信号时,耳机的驱动单元会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具体而言,动圈驱动单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得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动铁驱动单元则是通过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使得铁片振动,从而产生声音;电容驱动单元则是通过电信号改变电容板间距,从而产生声音。
2.2 阻抗匹配耳机的阻抗匹配是为了保证耳机与音频设备之间的匹配性。
阻抗是电流通过的阻力,不同的耳机阻抗会对音频设备的输出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耳机的阻抗应该与音频设备的输出阻抗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音质和音量。
2.3 声音的输出当驱动单元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后,声音会通过耳机的耳塞或耳罩输出。
耳塞式耳机通过耳塞直接将声音传递到耳朵,而耳罩式耳机则通过耳罩将声音隔离,提供更好的音质和舒适度。
三、耳机的使用注意事项3.1 音量控制使用耳机时,应注意控制音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高音量对听力造成损伤。
耳机设计的一些基本参数要求及测试规范一、耳机设计几个关键的尺寸:这几个关键尺寸的数据会关系到耳机佩戴的舒适性。
1、耳机头带的宽度尺寸:这个尺寸关系到头戴式耳机佩戴的贴耳性与头带夹持力,根据耳机类型的不同,具体的尺寸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的耳机(包括后带式耳机)该尺寸的要求:105~115mm,中型耳机:115~130mm,大型耳机:140~150mm,尺寸的取数范围是头带两边与滑动臂连接的位置,此位置也是头带的最宽处;2、耳机的头带高度尺寸:这个尺寸关系到耳机能适用不同大小头型的人的佩戴,尺寸范围是指耳机头带最顶部内侧到SP垫中心点的垂直距离,该尺寸要求也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耳机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一般的小型耳机(包括后戴式耳机):105~115mm,中型耳机:125~130mm,大型耳机:130~135mm;3、耳壳之间的夹角尺寸:此尺寸会影响到耳机佩戴的舒适性和夹持力以及耳套的贴耳性,并会影响耳机的音质效果,这个尺寸是指两个SP垫之前形成的角度尺寸,一般头戴式耳机的夹角尺寸:50~60度,后戴式耳机尺寸;4、滑动臂的抽拉尺寸:为了适应不同的人头高度,除了要求头带的高度还需要通过滑动的的拉伸来调节,以保障不同人佩戴的舒适度,一般滑动臂的抽拉尺寸:25~35mm5、耳壳转动角度:有些耳机的外形决定了耳壳会有一定的转动角度,用来调节耳套的贴耳性,防止漏音。
一般调节角度:5~7度。
6、咪杆转动角度:带咪耳机分为,固定咪、转动咪和隐藏式咪,转动咪的转动角度一般选择:120~125度。
二、耳机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1、滑动臂拉伸部分设计是应该要做成两个同心内切圆,以保证滑动臂抽拉的顺畅;2、为了保证耳套固定的可靠性,要求SP垫的螺丝柱到边缘的距离不少于10mm;(这里指的是锁好SP垫以后再套耳套的情况)3、SP垫的设计一定要充分保证喇叭声音能够出来,喇叭固定圈的台阶高度0.8~1.5mm。
4、粘贴式头护垫的头带要求与头护垫粘贴的面一定是个直面,保证头垫粘贴的牢靠性,两头有锁片固定扣的时候,在外形能够接受的情况下,要压住头护垫。
【设计规范】头戴耳机设计规范
一
前言:耳机简介
二
结构设计流程
三
结构组成及材质选取原则
四
结构设计原则
五
耳机设计基本参数
六
耳机设计中注意事项
(1)圆角的设计
(2)角撑
通常我们还会设计一些角撑来加强螺柱,壳体折弯等部分。
设计角撑的原则和加强筋是一样的,但要注意方形的角撑在尖角处容易形成气包。
太小的圆角或没有圆角会导致应力集中,相反,太大的圆角会导致壳体表面缩水。
圆角和壳体壁厚的比例R/h 与应力集中之间的对应关系。
圆角与壳体壁厚的比例 R/h 为 0.15 时,补强效果(对于小的或中度冲击)和外观质量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折衷。
(3)粘胶
目前的高端耳机大都采取该连接方式,从外观来看,由于将缝隙降到最低,从而给人们的整体感更加强烈,另外,由于周圈点胶,对于 ESD 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设计技巧:
(a)胶柱直径一般不小于 1mm;
(b) 胶柱和胶孔的单边间隙取 0.1mm,方便留住胶;
(c) 胶孔头部要倒 C 角;
(d) 胶柱和胶孔的配合长度不小于 2.5mm;
(e)粘胶不易控制上下壳间隙,装配后需要工装夹具定型至少5 分钟时间;
(f)粘接的接触面尽量不要抛光,留下火花纹;
(g) 粘胶时最好能如下图设计,防止溢胶,或者留宽0.5mm 深
0.5mm 的溢胶槽
(4)防呆设计
防呆设计,是为了产品在组装的时候方便组装,不会装反如图所示。
A.Φ9mm~Φ13mm(喇叭外径):后音腔最小容积1.5~3 ml。
B.泄露孔设计:>a. 能起到泄露作用前提下,泄露孔设计越小越好>b. 后音腔体积较小时(若A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增大泄露孔声阻来减小>b泄露孔对声学性能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额为的阻尼去实现(如:泄露孔外增贴阻尼布)>c>c. 泄露孔设计位置尽量远离speaker后出声孔C.前后音腔一定要完全隔离!A A.麦克风收音孔要求通畅,无堵塞;B.麦克风除收声孔外其余部分要求密封,减小Echo;C.对于异型麦克风的收声通道(导声管)设计,具体要求如下:>a.MIC收声孔直径D 0.8mm-1.1mm>a MIC D08mm11mm>b.声道(导声管)长度L< 8mm>c.尽量保证Mic胶套内腔体体积V尽量小(以避免共振的形成)。
mic的表面到mic胶套的内表面的距离的最小限制是:>0.5mm.1、后腔设计要求:后腔要求无限大,密封(手机扬声器振幅较小,空气压缩容积小)。
2、前腔设计要求:前腔要尽量小(扬声器曲线在理想的情况下),但由于扬声器参数的缺陷,前腔要为声音形成一个高频共振,使声音干净,前腔高度应在1.5mm-3.5mm之间。
3、前腔出声孔要求:出声孔面积要尽量的大(扬声器曲线在理想的情况下),但由于手机扬声器低频下限高,没有低频,过多的高频形成了燥音,因此出声孔最好控制在扬声器振动面积(泡棉内面积)5%-15%之间。
4、电池槽,卡槽孔要远离手机扬声器。
5、前后腔要完全隔开,后腔要密封好。
•出声孔作用:•1、出声。
•2、出声孔面积影响高频截止频率、中低频的灵敏度。
•3、出声孔面积一般在扬声器振动面积的5%-15%之间,过大可导致高频燥音过多,过小可能导致声音变小。
•出声孔:1、尽量不要开在正中,这样高频较多,声音做不大,并且伴随高频燥声。
2、开孔面积也不能太大,因为扬声器本身的原因和后腔因素,高音会显得比较尖锐,听起来声音刺耳。
耳机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 耳塞式耳机的设计应当注重人体工程学,以确保舒适性和稳定性。
2. 头戴式耳机的头带和耳罩应当采用舒适、透气的材料,防止长时间佩戴引起不适。
3. 耳机的线材应当采用高质量的电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以及有效防止电磁干扰的特性。
4. 灵敏度与阻抗的匹配应当兼顾音质和音量,避免过大的电流流入耳机引起声音失真。
5. 精致的耳机外壳设计应当既优美又实用,可以提高防护性和外观。
6. 耳机的音质应当在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得到充分优化和测试,以确保其具有充足、清晰、高保真、低失真、良好的音色等特性。
7. 由于人的听力习惯不同,耳机的音色调整应当有灵活性,如提供不同的音效选择,或者有自定义音效设定等机制。
8. 耳机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安全标准,以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精心整理目录第一章综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公司产品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结构设计规范——材料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结构设计规范——设计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节上下面壳的设计规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节按键的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