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幸福课第五讲 福流(Flow)专注与幸福
- 格式:pdf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践策略作者:孙苏芬张先义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21年第08期摘要: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从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出发,依托积极心理学理念开发心育微课程,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选题,构建系列心理课程体系,实施成长性团体活动,开展快乐青春同伴教育,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积极心理学;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力军,依托成熟的心育理念,可以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提升校园生活幸福感为宗旨量身定制的主题活动。
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正处于突飞猛进的阶段,而同龄人之间认知水平和内心需求相近,同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学校通过“快乐青春行”进行有目的的同伴教育,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一、心育微课程的校本开发(一)课程背景:明确“快乐·幸福”的目标教育部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丁新华和王极盛两位专家关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个体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
我校作为一所优质学校,三十多门校本拓展课程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幸福指数。
其中,心育微课程以小规模学生组成的成长性团体为主体,开展一系列体验式主题活动,实现团体成员互助成长,提升心理能量。
“快乐青春行”应运而生,创设了令人轻松愉悦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二)课程价值:积累“积极·向上”的心理资产积极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所提出的“心理资产”一般包括“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六个部分。
福流体验:成就学生高效率学习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伊?西卡森特米哈伊 ( Mihalyi Csikszentmihalyi )在上世纪60 年代提出了Flow 概念,并于1975年系统地构建了Flow 理论模型。
Flow 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清华大学彭凯平将之翻译成“福流”,是指一个人在自觉自发的前提下,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而强烈、浸入其中的状态。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也可以产生福流,并带给学生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
很多学生学业倦怠,厌学、拒学,重要原因是学习体验不好,学习常常跟痛苦、挫败以及焦虑联系在一起。
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
如何帮助学生营造学习福流体验,让学生把学习跟快乐联系起来,是改善学生学习消极体验的重要出路,也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路径。
一、学习福流体验目前,很多学生通过拼时间、拼体力来取得一定的学习成绩,结果身心俱疲,学业倦怠,常常处于强迫性分心和焦虑性低效的状态,感到厌烦、压抑、羞愧、悲伤、焦虑、担忧。
因而,帮助学生营造学习福流体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成效福流体验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学生全神贯注,强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从事的学习活动中,思想上摒弃一切杂念、潜心沉思、情绪宁静,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同步和谐,进入了“有意后注意”状态(兼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优势,目标明确而又不再需要意志努力),激活了最佳体验水平,体会到愉快、流畅、忘我等情绪,伴随着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并感受到自己能够主导学习,对学习有绝对的控制感。
这样的学习状态可以有效激发潜能、协调注意、加快反应速度、扩大认识范围,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效能。
(二)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幸福感2002 年,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 )提出了著名的幸福成分理论。
根据塞利格曼的理论,幸福有三个主要成分:愉快的生活、充实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1] 。
哈佛⼤学公开课《幸福课》笔记⽬录概述疫情在家,复学⽆望。
⼼中⽐较焦躁,就尝试学习了这门传闻中《幸福课》(),收获颇多。
学习的过程中,我详细记录了每⼀节课程的笔记,分享到这⾥,希望能给学习这门课的有⼀定的帮助。
PS:在使⽤的过程中建议边听课边记笔记,然后课程听完之后对照该笔记进⾏补充,这样想效率可能会更⾼。
第⼀讲什么是积极⼼理学哈佛 1504 号⼼理学课程:积极⼼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在象⽛塔及⼤众间构建桥梁。
伏尔泰:常识并不平常。
积极⼼理学的背景:是⼈本主义⼼理学的产物和衍⽣。
⼼理学的三⼤派系:第⼀势⼒是⾏为主义,认为⼈是⼀个⾏为集合。
第⼆势⼒是精神分析学,通过潜意识分析,决定如何改善⽣活。
第三势⼒是⼈本主义⼼理学,该理论认为不能只靠⾏为观察来改善⼈⽣,⼈是有精神、有灵魂的。
⼈本主义缺乏学术严谨性,但引⼊了很多精彩的理念,⽐如对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验,⾃我实现,移情等。
如何解读信息⽐关注信息更重要。
成功与⾮常成功的区别:后者更⾃信(⾃我实现),且有好奇⼼(懂得找出问题,⽽不是找出答案)。
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决定的,⽽不是取决于社会地位和银⾏存款。
感恩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花时间经营爱情,休息,以及简化。
做减法⽐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得更快。
罗丹⼼中的⼤卫。
凿去多余的东西,凿掉束缚,摆脱限制与阻碍。
视频演⽰:喜剧演员宋飞的栋笃笑(stand-up comedy)孩⼦们总是在说 wait up,stay up,⽽成年⼈总是在说 calm down,put it down,sit down第⼆讲为何研究积极⼼理学?⼈们对积极⼼理学的研究很少远远少于消极⼼理的研究,论⽂⽐例积极⼼理学:消极⼼理学 =21:1抑郁症⼈数越来越多培养⼈们积极的⼼态积极⼼理学定义:The aim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s to catalyze a changein psychology from a preoccupation only with repairing the worqst things in life to wildling the best qualities i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