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对口升学历史试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5
山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预测(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秦朝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A. 世代相袭B. 地方推荐C. 考试选拔D. 皇帝任命【答案】D【解析】秦朝郡县长官一律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故D项正确;世代相袭是分封制特点,故A项错误;地方推荐是汉代选官制度特,故B项错误;考试选拔是科举制的特点,故C项错误.2。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
下列各项为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 推行三公九卿制B。
确立三省六部制C。
增设三司D. 设立内阁【答案】C【解析】宋代分割宰相权力,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分别由参政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财政,故C正确;A是秦朝设立;B是隋唐时期实行;D是明朝时期实行。
3. 下列关于清朝设置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简:机构精简B。
速:办事效率高C。
开:决策开放性强D。
专:皇帝乾纲独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
依据所学,雍正帝时,为筹划西北战事,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决策权由皇帝一人掌握,其运作机密性高。
所以应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4。
九十多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A。
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开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 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D.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山东省泰安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注意事项: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答案】B【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B项错误,符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A项正确,不合题意;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
C项正确,不合题意;明太祖继位后,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在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分理朝政。
D项正确,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解读错误的是”是解题的关键。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这里强调一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县制”是商鞅变法的政治措施,在地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管理治理。
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C.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解析】依据材料“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理解其意,儒学虽成为官方的学问,但也有局限性。
也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学丧失了独立的批评与自由。
C项符合题意。
ABD 三项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
济南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结构基本形式的文字是( )A.灰陶尊符号B.甲骨文C.毛公鼎金文D.秦睡虎地竹简小篆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下列反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儒家名言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温故而知新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
”关于秦朝“大一统制度”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创立皇帝制度 B.中央设立丞相等官职C.在地方推行郡县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历史上某个朝代,看见城市里有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瓦子里有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由此确定来到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5.历史地图包含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请判断对下面两幅地图相关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次远行都发生在汉朝B.张骞、郑和都是伟大的航海家C.都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D.两次远行都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被6.2018年5月,台湾当局再次被排除世界卫生大会之外,因为承认“九二共识”是台湾方面通向世界卫生大会的唯一“通关密码”。
下面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是( )A.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C.乾隆帝设立伊犁将军D.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7.2018年3月,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青铜器“虎鎣”现身英国(如右图所示)。
目前“鎣”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七件。
“虎鎣”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而获得“虎鎣”等珍贵文物。
据此判断“虎鎣”之前的拥有者参加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滨州市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2.《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C.《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4.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①鉴真东渡日本②玄奘西游天竺③日本“遗唐使”来华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舍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6.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A.中央集权弱化B.地方权力加强C.皇权高度膨胀D.社会秩序动荡7.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①②④8.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因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号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9.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跌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A.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C.辛发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五四运动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0.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基本推翻北洋军的统治B.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1.《灾难与转折1937》一书(见右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Array《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共50分第I卷(选择题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截!”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右图反映的史实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王昭君出塞4.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①《本草纲目》②《天工开物》③《伤寒杂病论》④《九章算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5.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人地挖掘其内在含义。
阅读右边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
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
”“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①西汉强化监察制度②隋朝开创科举制度③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④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④7.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
下列有关周总理事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A.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B.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领导了南昌起义D.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辨令”的布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9.图片无言,历史有声。
山东省二00九年夏季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1I卷两部分。
第1卷4页为选择题,40分;第1I卷4页为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 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1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西周实行的是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郡县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3.被誉为“罗马法的渊源和罗马的基本法”的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C.《人权宣言》 D.《大宪章》4.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
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德意志帝国宪法一君主立宪制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5.某网站准备在2018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可能有A.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C.纪念中美正式建交30周年D.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7.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在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8.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9.在下列哪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10.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纺织机械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11.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2018.6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长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苒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4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中央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廷尉2.唐朝王维有诗云:“展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该诗体现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集体耕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3.古代中国实行的经济政策中,延续时间最长的是A.井田制B.重农抑商C.均田制D.闭关锁国4.古代中国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源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C.土地买卖的盛行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5.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是A.生产不计成本B.产品开始进入市场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经营规模日益萎缩6.图1是清乾隆帝颁布的一条谕令的主要内容。
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图1A.禁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鼓励民间对外贸易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7.近代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扶清灭洋”D.三民主义8.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深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阿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4.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5.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