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调制学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20
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烟草(Tobacco speciality);专业代码:090105w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烟草栽培生理、烟草遗传育种、烟叶调制加工、烟叶质量检测、烟草经营管理、特色烟叶开发及现代烟草农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及其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烟叶生产有关的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烟草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烟草育种、烟草栽培、烟草调制及烟叶分级、烟草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烟草生产、烟草调制及分级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烟草育种、烟草栽培、烟叶调制与加工、烟叶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和能力;2、掌握作物学科和烟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农业生产,特别是烟草生产的技能和方法;4、熟悉烟草生产、烟草加工与贸易以及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熟练掌握烟草生产、烟草调制、烟草分级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烟草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烟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基本知识;7、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生物学。
五、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烟草昆虫学,烟草病理学,烟草化学与品质分析,烟草栽培学,烟草育种学,烟草调制学,卷烟工艺学,烟叶分级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烟草栽培学教学实习,烟草调制学教学实习,卷烟工艺学教学实习,烟叶分级教学实习,烟草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九、毕业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6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132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44学分。
广义的烟叶调制是指烟叶从田间采收到直接作为卷烟原料的全过程,包括农业调制和工业调制。
采收、调制(初加工)属农业调制范畴,复烤、发酵、陈化属工业调制范畴。
复烤(redry)对初烤烟叶的再调制过程(第二次干燥)。
其作用和目的是:⑴调整水分,控制烟叶水分在12%;⑵排除尘土、净化香气;⑶杀虫灭菌,防止霉变虫蛀:⑷有利于陈化,改进色泽品质。
经复烤后的烟叶称为“复烤烟”。
复烤一般只对上、中等烟进行下等烟无复烤价值。
发酵(fermentation)是烟叶经过,初次调制之后已失去活动的剩余活动,以及或多或少的氧化作用和微生物作用。
陈化(aging)是发酵之后,不改变温度和水分,将烟叶臵于室内自然堆放,经过较长时间使烟叶进行微弱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和变化。
发酵和陈化在一定的时间内都会向着品质改善和提高色香味的方向发展。
已经断绝了叶片养分和水分的供给,其生命活动只能靠贮藏的有机物质来完成,通常把这种代谢活动称为饥饿代谢。
棕色化反应是指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由于酶的活动和物质转化,烟叶颜色由黄逐渐变深,最终呈棕色或褐色这一复杂过程,包括酶促棕色化反应和非酶促棕色化反应。
烘烤的目的有二个:❶一是要排除鲜烟叶体内的大量水分,使其干燥;❷二是要促使烟叶体内对品质起不良作用的成分,部分的分解、转化为品质有利的物质并固定下来,以符合卷烟工业对原料的要求。
烘烤的实质是烟叶脱水干燥的物理过程与烟叶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的酶促过程的协调和统一。
烤烟烘烤的意义烘烤是决定烟叶最终质量和可用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其它农作物相比,烟叶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一,烟叶的质量与烟农的经济收入紧密相关。
其原因是烟叶质量优劣之间价格悬殊极大,中部桔黄一级与末级之间价格相差近二十倍;其二,烤烟用途较为单一,主要作卷烟工业的原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卷烟制品的品质高低和经济效益。
烘烤方法的发展:晒制→→→→明火熏制→→→火管烘烤。
我国的烤烟烘烤:70年代前:传统烘烤工艺,分为变黄、定色和干筋三个时期。
烟丝的调制方法
烟丝是制作香烟的重要原料,其口感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香烟的品质。
而要制作出优质烟丝,需要进行精细的调制。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烟丝调制方法:
1. 湿式调制法:将烟丝浸泡在水中,使其吸足水分后进行压缩和蒸发,使烟丝变软并释放出一些烟碱。
这种方法可使烟丝质地柔软、易于卷烟,烟味较为醇厚。
2. 干式调制法:将烟丝放置在通风处晾干,使其失去一定的水分,以达到调整烟丝含水率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使烟丝的口感更加清爽,香气更为浓郁。
3. 加香调制法:在烤制烟丝的过程中,向烤盘中加入各种香料,使烟丝吸收香料的气味和味道,从而增加烟丝的香味和特殊口感。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作口感特别的香烟。
4. 混合调制法:将不同品种的烟丝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以调整烟丝的口感和香味。
这种方法常用于制作口感更为均衡的中档烟。
总的来说,烟丝调制的方法各有特点,需要根据烟草品种和烟品制作的要求进行选择。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调制方法下,才能制出口感优良、品质过硬的香烟产品。
- 1 -。
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烟草班烟草调制学试卷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试卷满分100分,计80%,平时成绩2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姓名:学号:专业:一、名词解释(共18分,每题3分)1. 复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烟叶成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比叶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硬黄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跑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顶棚距和底棚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烟叶烘烤的目的主要有二个,一是(1)_ ,二是(2) _。
烟草调制与分级复习资料烟草调制与分级复习资料烟草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作物,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
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费品。
然而,烟草的调制过程以及烟草的分级复习资料却是很少为人所知的。
烟草的调制是将烟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达到提高烟草质量和口感的目的。
首先,烟草的采摘需要在烟叶成熟时进行,这样可以保证烟叶的含水量和糖分含量达到最佳状态。
接下来,采摘下来的烟叶需要进行晾晒和发酵处理。
晾晒的目的是除去烟叶中的多余水分,使其达到合适的含水量。
而发酵则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改善烟叶的口感和香味。
发酵过程中,烟叶中的糖分会被分解,产生出一系列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烟草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在烟草调制的过程中,分级复习资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烟草的分级是将烟叶按照质量和特性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和制作。
烟草的分级通常包括外观、颜色、大小等因素。
外观是烟叶的一个重要指标,好的烟叶应该具有光泽、均匀的颜色和完整的形状。
颜色也是烟叶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的烟叶质量越好。
而大小则是烟叶分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大小均匀的烟叶更容易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制作。
烟草的调制和分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他们需要根据烟叶的特性和质量,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分类。
不同的烟叶经过不同的处理和分类,最终可以制成不同的烟草产品,如卷烟、雪茄等。
这些烟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定位和受众群体,因此对于烟草的调制和分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除了烟草的调制和分级,烟草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烟草的包装和销售。
烟草的包装是将烟草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于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烟草的包装通常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两个部分。
外包装是指烟草产品的外部包装,一般是由纸盒、塑料膜等材料制成。
内包装则是指烟草产品的内部包装,一般是由铝箔、纸张等材料制成。
包装的设计和质量对于烟草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密集式烤房:密集烘烤加工烟叶的专用设备,一般由热风室、装烟室和温湿度控制系统组成。
叶龄:从出现0.5cm长的幼叶开始,到适熟采收所经历的时间;一般为45-70d。
烟叶成熟:指烟叶生长发育的某个时期,此期采收的烟叶通过调制后最能满足卷烟工业对原烟的需要。
成熟度:指烟叶适于调制加工和最终卷烟可用性要求的质量状态和程度。
田间成熟度: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程度。
分级成熟度:田间收获的叶片经烘烤调制后形成的产品按采收标准而划分的成熟的档次。
生青(rude):生长发育状态;未达到最大叶面积;叶色青绿。
不熟(immature):生长发育基本完成;达到最大叶面积;叶内含物积累欠缺,不充实。
欠熟(unripe):生长发育接近生理成熟;叶内干物质积累基本达到最高点。
生理成熟(mature):完成整个干物质的积累;达到了最大的生物学产量;开始呈现某些成熟特征。
近熟(under-ripe):指完成生理成熟的烟叶发生一定的干物质降解;外观呈现较多的成熟特征;未达到卷烟原料的要求。
工艺成熟(ripe):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内在的生理生化转化,达到卷烟原料所要求的可加工性,质量达最佳状态。
完熟 (mellow):一般是指充分发育,营养充足的上部叶自达到工艺成熟后,进一步进行内在生理生化转变,游离氮彻底降解,可溶糖消耗较多,色素充分转化,叶体出现成熟斑,外观特征差,内在质量完好。
过熟(over-ripe):指工艺成熟或完熟的烟叶未及时采收而继续衰老,造成叶内养分过度消耗,一些细胞自溶,整片叶接近死亡状态,叶体变薄,叶色变淡,枯焦。
假熟(premature):指在各种不良因素下造成的营养不良,使烟叶在未到生理成熟之前就停止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同时进行大量的自身养分消耗,导致烟叶呈现外在的黄化状态。
不可逆性假熟烟:病害烟、密度大或遮阴形成的嫩黄烟,以及下部生长发育不完全就出现成熟特征的烟叶,如不及时采收,过期变坏,这类烟叶叫不可逆性假熟烟。
农艺性状:烟叶通过田间农艺措施所获得的自身特性,包括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外观形态特征,烘烤特性,潜在价值等全部自身性状。
饥饿代谢:采收后的烟叶,其生命活动只靠储存的有机物质来完成,通常把这种代谢活动称为饥饿代谢。
变黄阶段:烟叶在烘烤过程,叶色变黄的同时,叶片逐渐失水凋萎,且变色和凋萎紧密联系,因而将凋萎和变黄归为一个阶段,此阶段称为变黄阶段。
定色阶段:烟叶变黄后,继续排除水分以使叶内化学成分和颜色固定,且干燥和定色是紧密相联的,因而将此两者合为定色阶段。
干筋阶段:在烘烤过程中,定色阶段后,继续排除烟叶主脉的水分的过程。
排除烟叶主脉水分的时期,主要是烟筋的水分蒸发散失的干燥过程。
致香成分:是指分子量小,具有挥发性,可以作用于人的嗅觉器官,使人产生愉悦感觉的化学成分。
发香团:在有气味的物质分子中,一般具有某种原子或原子团,其能给人嗅觉器官以不同的刺激,产生不同的香味,这些形成气味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发香团。
棕色化反应:指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由于酶的活动和物质转化,烟叶颜色由黄逐渐变深,最终呈棕色或褐色这一复杂的变化过程,包括酶促棕色化和非酶棕色化两个方面。
酶促棕色化反应:主要指烟叶在变黄末期和定色阶段,由于叶内氧化酶(尤其是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强,物质的氧化还原平衡被破坏,细胞中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而不能被还原,叶内深色物质积累,烟叶颜色加深的过程。
非酶棕色化反应:通常指氨基酸与糖类之间的缩合反应,又称美拉德反应(Mailard Reaction),是烟叶香气成分形成的重要过程。
烟叶烘烤特性:是烟叶在农艺过程中获得的、与烘烤技术和效果密切相关的自身所固有的各种特征特性,包括变黄和脱水干燥的难易程度,变黄速度和干燥速度配合难易程度,变黄后是否容易定色。
干旱烟叶(旱黄烟):旱黄烟是指烟叶旺长至成熟过程遭遇严重的空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双重胁迫,不能正常吸收营养和水分,“未老先衰”,提早表现落黄现象的假熟烟。
填空:影响烟叶成熟的因素:气候因子、栽培条件、土壤条件、空间位置、遗传因素(品种)我国烟叶成熟度的划分:过熟,成熟,尚熟,未熟烟叶成熟度的组成:田间成熟度、分级成熟度。
成熟度档次:生青、不熟、欠熟、生理成熟、近熟、工艺成熟、完熟、过熟、假熟。
烟叶生长发育的五个时期:幼叶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生理成熟期,工艺成熟期,过熟衰老期。
叶片部位的划分1)生物学划分:(成熟期)脚叶:烟株最下部3叶 (12%);下二棚:脚叶上面的3叶(14%);腰叶:中部5-6片叶(32%);顶叶:顶端3-4片叶(19%);上二棚:顶叶下面3-4片叶(21%)。
2)习惯 :下部叶:脚叶和下二棚叶;上部叶:上二棚叶和顶叶;中部叶:腰叶各部位叶龄(1)烟叶各生育期所经历的时间:幼叶生长期8-15d;旺盛生长期7-15d;生理成熟期13-16d;工艺成熟期13-15d。
(2)叶龄:从出现0.5cm 长的幼叶开始,到适熟采收所经历的时间;一般为45-70d。
上部叶(70-90d),中部叶(60-70d),下部叶(50-60d)变色速度和干燥速度。
变色速度:代表了烟叶组织内有机素质的转化程度。
干燥速度:代表水分散失的程度,决定叶内生化转变能否持续进行。
根据烟叶外观性状的变黄,烘烤过程分为:凋萎、变黄、定色、干片、干筋含氮化合物占烟叶干重的15%左右,仅次于碳水化合物而居第二位烟叶香气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与氨基酸种类、数量及作用的条件相关。
影响香味特征的主要分子因素:香味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决定香味特征。
烘烤环境温、湿度对烟叶香吃味的影响:烤烟香气物质大多在烘烤的变黄和定色阶段形成,到干筋阶段可能分解。
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颜色变化,其实质是: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等黄色素比例的增加。
大中型密集式烤房风机电机采用变极调速技术、普改密烤房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变黄阶段的主要技术要求:稳定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烧火大小,适当拉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定色技术操作原则: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逐步加大烧火,主动加快排湿。
干筋阶段的操作原则:控制干球温度,限定湿球温度,及时减小通风,适时停止烧火。
干筋阶段的技术指标:干球温度1℃/h升高到67—69℃,并保持稳定。
湿球温度保持40—43℃大题:烤房建造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基本原则:满足烟叶烘烤工艺的需要。
基本要求:1)基本条件:大小适宜,结构合理,设备齐全,操作方便,坚固耐用;2)核心:烤烟性能好。
具体要求:升温灵敏;保温保湿,排湿顺畅;温湿度场均匀;烧火、排湿、观察等各项操作方便;3)建造技术简单,投资较小,能够被烟农接受;4)烤烟节能,使用费用较低。
生产中使用蜂窝煤炉烤房对烟叶烘烤的积极意义(1)烘烤烧火作业简便。
不需要不断地进行加煤、拨火、易渣等繁琐作业;(2)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煤炉火力大小容易控制,使烤房内温度稳定上升,与烟叶烘烤过程对热量的需求相吻合;(3)节煤效果显著。
采用型煤作为燃料,避免了可燃物质的机械损失,煤炭燃烧充分。
热风循环:热风循环烤房优点:(1)叶间风速增加,烤房温湿度状况,烟叶在动态条件下实现变黄和干燥;(2)上下层温差小,确保烤房更多烟叶充分变黄再定色;(3)烟叶干燥环境改变,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4)节煤。
热风循环烤房技术关键:(1)建造:回风口与回风管道位置与大小(PVC管过小);(2)风机选择:轴流风机,最好能变速;(3)风机要求:风量,风压,功率。
热风循环烤房的操作技术:(1)变黄阶段关闭天窗和进风口,开启风机低风速运转,长时间进行内循环(4小时/1小时);(2)定色阶段由小到打大开天窗和进风口,风机开低到中速,烤房空气内外循环相结合,风机开2-3小时,停1小时左右;(3)干筋阶段,风机开中速,外循环为主,短时间(2小时左右/1小时)。
天窗地洞开启大小以湿球温度为准。
(4)天气干旱烟叶水分小时,严密加湿,内循环时间短;(5)烘烤水分大烟叶时,从烟叶变黄初始(未点火以前)即应加大内循环风速;(6)烟叶回潮可在热风洞加水,关闭天窗和进风口开启风机进行内循环。
烤烟烘烤:烤烟烘烤各阶段的实质和要求(1)变黄阶段:增进和改善烟叶品质重要时期实质:水分散失的物理变化,酶促作用的生化变化。
要求:适度失水凋萎,生化反应趋向还原状态(利于蛋白质和叶绿素降解,色泽固定)一定的温度、水分(较低的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
过程:温度逐渐升高,相对湿度逐渐降低(2)定色阶段实质:减慢或停止变色速度加快干燥速度的过程。
要求:酶类活动终止(生化变黄停止,固定化学品质)较高的温度,相对湿度不断降低(快速排水,叶片干燥)较长时间升温排湿(60%的水分在此期排出)升温和排湿要同步进行,湿球温度要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一般为38-40℃。
目的:排除烟叶水分,逐渐终止变化,固定烟叶的内在成分和外观颜色(3)干筋阶段要求:升温排湿,但温度不宜过高说明烤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组成变化的基本规律(1)淀粉含量大幅度减少,而可溶性糖含量大大增加(2)总氮、蛋白质、烟碱等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3)总酚类物质含量大大增加(4)果胶质减少(5)新植二烯和香精油含量增加(6)其他成分:纤维素、灰分、有机酸、树脂等呈无规律的变化(7)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认识不统一。
烟叶烘烤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烟叶的易烤性和耐烤性受制于遗传因素;(2)土肥因素:主要是土壤肥力状况、施肥与栽培管理(包括水分)等影响烟叶的生长发育;(3)气候因素:主要是降雨、光照等影响烟叶营养、生长发育、化学组成和水分,因此对烟叶烘烤特性产生显著影响;(4)部位:烟叶着生部位不同,其生理特点和小环境就存在差异,对烟叶烘烤特性具有很大影响;(5)采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不同,其化学成分必然不同,烘烤特性各异。
总之,这些因素最终导致烟叶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从而使烟叶的烘烤特性发生变化。
如何根据烟叶的生产状况判断烟叶烘烤特性?(个体和主体状态表现)(1)好烤而且必须烤好:烟田长势长相均衡;叶片大小适中,厚薄适中,水分含量适中;熟相好,油份足,身份均匀;叶质柔软。
(2)相反情况:叶片过大、过厚,结构紧实;水分过大或身份不均匀,易烤糟、花片;水分过小,易挂灰,杂色;熟相差,油份少,叶质硬脆,易烤糟、杂色。
香气物质、烟叶变黄:简述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香气形成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1)在变黄阶段,通过生化变化,使烟叶中的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等分解转化,形成香气原始物质;(2)在定色阶段,香气原始物质发生缩合反应形成致香物质;(3)干筋阶段在高温条件下,部分香气成分发生分解。
烟叶变黄的一般规律:就一个叶片而言:叶尖部先变黄,接着叶缘变黄,再向叶面、叶基部发展,最后是叶脉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