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甲状腺切除手术后护理时应注意事项
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它可以治疗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等。
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以下是甲状腺切除手术后护理时应注意的事项。
1. 保持休息和睡眠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帮助身体恢复。
患者应该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 饮食调理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
应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以帮助身体恢复。
3. 观察伤口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观察伤口,及时发现伤口感染和出血等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4. 定期复查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
复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颈部超声等。
5. 心理疏导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
家人和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甲状腺切除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饮食调理、观察伤口、定期复查和心理疏导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护理工作,才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棕红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称峡部),呈“H”形,约20~30克。
甲状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
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一、适应症1.单纯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颈部大静脉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2.青春期后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增大。
3.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有恶变性的可能者。
4.较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基础代谢率在+30﹪以上,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一年左右无明显疗效者。
二、禁忌症1.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手术治疗的复发率高。
青春期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者,才考虑施行手术治疗。
2.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例。
3.手术后复发的病例慎用手术治疗。
4.青年人患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常与青春期甲状腺素需要量激增有关,应服用药物或观察机体自身内分泌调节平衡,一般不适宜手术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能导致流产、胎儿宫内死亡和妊娠中毒症,而妊娠又可能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加重。
手术治疗宜在妊娠早期(前4、5个月)施行,在妊娠后期,需待产分娩后再行手术。
三、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四、手术体位:仰卧位肩下垫甲状腺特制软枕,五、手术步骤及配合1.常规消毒皮肤,颈部两侧各塞一揉揉球形的盐水垫,接,电刀。
吸引器。
2.与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初沿皮纹作一弧形切口,3.切开颈阔肌,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切迹. 分离后递持针器小圆针穿4号线上下两针固定。
4.暴露颈前肌肉,在颈中线上纵形切开筋膜,分离颈前肌群,牵开胸锁乳突肌夹住迹切断颈前肌止血【递甲状腺拉钩,电刀分离,纹式夹住,电刀切断或超声刀切段止血,换湿纱布】5逐步分离甲状腺周围组织分离甲状腺上极及疏松组织,纹式将甲状腺上动脉,静脉分离夹住分离,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中动脉一一结扎切断,分离时勿损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纹式分离,超声刀或电刀止血9此时电刀电凝调至50用0号结扎,或小圆针0号线缝扎血管】5.分离腺体包膜下小血管,切断结扎,用超声刀切除止血甲状腺峡部及腺体下部【递纹式分离,0号线结扎,湿纱布拭血】6.切除另一侧甲状腺叶大部【方法同上】7.缝合残留腺体切面【用小圆针0号线缝合】8.检查甲状腺窝有无出血,放置引流管【纹式止血或电刀止血,0号线结扎,鼓肺,递引流管,清点纱布器械,针】9.逐项缝合各层,纱布固定【先小圆针0号线缝筋膜,在继续缝合皮瓣,消毒皮下脂肪,,后用半根5-0普鲁灵缝皮下,用三角针1号线固定引流管,消毒皮肤,小敷贴剪条固定,纱布固定,负压球接上】六、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1.甲状腺手术对体位的要求较高,安置体位时需注意充分显露手术部位,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护理肖兰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针对甲状腺类疾病的常见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后会出现较多并发症,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的不适反应。
那么,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术后护理都包括什么方面呢?一、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一)呼吸困难、窒息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因血肿压迫术后12~48h 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同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声音嘶哑。
(二)呛咳或误咽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特别是饮水、摄入流质食物时,患者经常出现呛咳、误咽情况。
(三)呕吐多数患者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6~8 h内会出现呕吐反应,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自行缓解,症状较重的会进一步引起局部炎症水肿加剧,进而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四)出血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24~48 h内,患者可能会在颈部及甲状腺位置出现皮下瘀青、积血、颈部肿胀、出血。
(五)甲状腺危象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12~36 h内,患者会出现体温超出38.5℃,每分钟脉搏在120次以上,同时伴随大量出汗、呕吐、烦躁、昏迷、腹泻等危象。
(六)头枕部疼痛多数患者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枕部疼痛情况,常伴随韧带、肌肉疲劳。
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不适的原因(一)呼吸困难、窒息原因对于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窒息情况,是最危急的并发症,常见原因: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
②喉头水肿,可因手术创伤或气管插管所致。
③气管塌陷。
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二)呛咳或误咽原因呛咳或误咽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中牵扯喉上神经内支,致使喉部丧失感觉,进而出现呛咳、误咽。
(三)呕吐原因呕吐主要是由于患者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炎症对相应部位造成损伤、刺激或麻醉术后反应。
(四)出血原因出血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侵袭、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线滑脱,再加上颈部、甲状腺血管较为丰富,极易造成患者出血。
对于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窒息情况,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要点,主动询问专业医护人员吸痰、协助咳痰方法。
甲状腺手术的护理一、甲状腺的解剖位置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连接。
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椎体叶,可与舌骨相连。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主要有来自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是颈外动脉的第一支,沿喉侧下行,到达甲状腺上极时,分成前、后分支进入腺体的前、背面。
甲状腺下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呈弓形横过颈总动脉的后方,再分支进入甲状腺的背面。
甲状腺上、下动脉之间以及咽喉部、气管、食管的动脉分支之间,均具有广泛的吻合;故在手术中将甲状腺上、下动脉全部结扎,也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及甲状旁腺缺血。
甲状腺表面丰富的静脉网汇成上、中、下静脉干;上干伴行甲状腺上动脉,导致颈内静脉;中干常单行,横过颈总动脉的前方,亦导致颈内静脉;下干数目较多,在气管前导致无名静脉。
甲状腺的淋巴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
气管前、甲状腺峡上方的淋巴结和气管旁、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也收集来自甲状腺的淋巴。
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来自迷走神经,行于气管、食管沟内,上行至甲状腺叶的背面,交错于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之间。
喉上神经亦起自迷走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为感觉支,经甲状舌骨膜进入喉内,分布在喉的粘膜上;外支为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下行分布至环甲肌、使声带紧张。
因此,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应避免损伤喉上及喉返神经。
二、甲状腺的生理功能1、对代谢的影响。
①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②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
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
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
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护理常规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手术器械】
阑尾器械包
【手术体位】
肩下垫枕,颈部过伸位
【手术切口】
颈部按皮纹作弧形切口
【手术配合】
1、消毒手术皮肤、铺单:洗手护士提前20分钟洗手,整理好手术器械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有器械、纱布、缝针,递卵圆钳夹碘伏棉球消毒皮肤,协助铺无菌单。
2、递23号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弯钳钳夹,电刀止血。
3、游离皮瓣艾力斯钳提起皮瓣边缘,用10号刀或电刀游离。
4、保护切口:暴露术野两块盐水垫,布巾钳固定保护切口,暴露术野。
5、切开筋膜,颈前肌群,弯钳钳夹、剪断,4号线结扎。
6、分离甲状腺上下极:用大圆针7号丝线做腺体贯穿缝合以牵引瘤体米氏钳分离,4号线结扎,血管处用“花生米”钝性分离,弯钳钳夹,10号刀或电刀切断。
7、处理甲状腺上下动脉、中静脉:弯钳钳夹10号刀切断,4号
线结扎,必要时小圆针1号线缝扎或双重结扎。
8、分离并切断峡部两把长弯钳钳夹峡部:7号线结扎后切断。
9、次全切除甲状腺组织:中弯钳夹腺体,10号刀切除腺体,蚊式钳止血、1号线结扎。
10、小圆针1号线间断缝合甲状腺包膜。
11、冲洗伤口,用中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颈前肌及筋膜,视手术情况置橡皮片或负压引流管。
12、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有器械、纱布、缝针,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13、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覆盖伤口:圆针1号线缝皮下组织,皮针1号丝线间断缝皮或4-0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
14、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有器械、纱布、缝针。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一、【适应证】
(1)单纯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颈部大静脉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2)青春期后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增大。
(3)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有恶性变的可能者。
(4)较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基础代谢率在+30%以上,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一年左右无明显疗效者。
二、【禁忌证】
(1)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手术治疗的复发率高。
青春期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症状者,才考虑施行手术治疗。
(2)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例。
(3)手术后复发的病例慎用手术治疗。
(4)青年人患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常与青春期甲状腺素需要量激增有关,应服用药物或观察机体自身内分泌调节平衡,一般不适宜手术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能导致流产、胎儿宫内死亡和妊娠中毒症,而妊娠又可能使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加重。
手术治疗宜在妊娠早期(前4~5个月)施行,在妊娠后期,需待分娩后再行手术。
三、【麻醉方式】
肿瘤或腺体体积较小,无气管受压者,一般局部麻醉或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有气管严重受压的病人,为保持术中呼吸道通畅和充分给氧,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病史较长,甲状腺腺瘤较大,可能有气管软化症,应有术中或术后气管切开的准备。
四、【物品准备】
手术器械、布类包、手术衣、摆位用物、高频电刀、电刀线、吸引器、负压引流球。
五、【手术体位】
头高足低仰卧位,枕部垫头圈,根据病人脖颈长短在肩下垫软枕,使颈根部抬高,头板降低,使颈伸直,头后仰。
头颈两臵沙袋固定,以固定头颈于正中位。
六、【手术步骤及配合】
(1)、常规消毒皮肤,铺巾。
连接电刀线,负压吸引器。
(2)、在胸骨切痕上二横指沿颈部皮肤横纹处做切口标志;递手术刀在切口标志处做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用干血垫拭血,电凝止血。
(3)分离皮瓣,递组织钳提起皮缘,并用针线吊起于头侧布类上以充分暴露术野。
(4)、电刀分离颈阔肌,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两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
缝扎颈前静脉,切开颈白线提起正中线两侧颈前肌群、用电刀切开颈白线。
直达甲状包膜,分离舌骨下肌群并钳夹切断, 4号丝线缝扎。
(5)递甲状腺拉钩拉开甲状腺前肌显露甲状腺前部腺体,钝性分离其外侧、上极和下极,显露甲状腺,缝扎甲状腺或用布巾钳夹住腺体作牵引,显露甲状腺上动脉及静脉分支。
肌肉上下牵开露甲状腺侧叶。
(6)、递直角钳游离甲状腺上、下极动静脉及中静脉,引过而结扎,远端用中弯钳夹住血管后切断、结扎,近端用缝扎。
(7)、处理甲状腺上血管最为重要,操作应紧贴甲状腺腺体,以免损伤喉上神经。
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时,应稍离开甲状腺或在包膜内分别结扎进入腺体的大小分支。
用中弯钳、薄剪逐步分离甲状腺组织。
(8)、递中弯钳贴近气管壁前分离甲状腺峡部,结扎后用刀切断。
用小弯钳数把钳夹甲状腺四周, 22号刀或薄剪沿钳上面切除甲状腺腺体,
一般应切除腺体90%左右。
过多保留腺体常引起术后复发,切除过多,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9)用弯钳钳夹止血,并缝扎残留的腺组织,减少渗血。
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反复检查甲状腺主要血管断端的结扎线是否牢固,有无明显渗血,气管前有无受压情况。
(10)、常规放臵负压吸引管引流残腔。
抽出肩下所垫软枕,抬高头板。
妥善固定引流管,缝合切口。
七、【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甲状腺手术对体位的要求较高,安置体位时须充分显露手术部位,同时保证患者的安全。
头部不可过度后仰,颈部须有适当的衬垫。
(2)、头部的托盘及头板需固定,以免术中掉落。
(3)、输液及仪器设备摆放宜选择下肢,以便于手术操作。
(4)、手术中应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检测。
手术结束时,医生要再一次检查线结及手术野。
局麻病人可做咳嗽动作,全麻病人可通过气管插管导管刺激气管黏膜,诱发咳嗽反射或在清洗手术野时,纱布轻拭创面,观察手术区有无出血,以便及时止血。
引流管易扭曲,缝合切口时,注意保持引流道通畅,以防创腔积血。
(5)、切除完毕后缝合切口前,须将垫在肩下的软枕抽去,同时抬高头板以利于切口的缝合。
(6)、缝合结束后用敷料贴和小纱布适当加压包扎伤口,减少切口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