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窄下宽的字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上窄下宽的字【课型】写字指导课【教学目标】1.写会写好“兔、整、安、怎、商、最、定、完、卖、泉”10个上下结构的字。
2.归类写字,通过观察、巩固汉字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其特点和规律自主书写不同结构的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美观。
【教学重点】1.正确、美观书写不同结构的汉字。
2.掌握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归类书写,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不同结构字的书写规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投影出示趣味小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特别爱喝饮料,妈妈怎么劝也不听。
有一天,小白兔闹肚子,一整天了还不见好,兔妈妈感到很不安,怎么办呢?于是它与兔爸爸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带着小兔去找青蛙医生。
青蛙医生看完后,让兔妈妈拿着药方去药店买药,并嘱咐小白兔多喝热水,少喝路边卖的矿泉水、可乐等饮料,小白兔乖乖地点了点头。
生自读,指名读。
二、指导分类1.(课件出示)认真观察这些要求会写的字,按照上窄下宽和上宽下窄进行分类。
2.汇报交流分类情况。
3.根据学生的汇报,投影出示分类情况。
上窄下宽:兔安怎最定完卖泉上宽下窄:整商三、读帖悟法(一)投影出示生字:“兔、怎、最、卖、泉”。
1.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上下结构的字,认真读帖,书写时注意什么?2.汇报交流:“兔”:斜刀头,要居上居中,口字写得扁一些,不要忘记最后的点。
“卖”:十字,要居上居中,最后一笔点略长,点和撇收笔持平。
(二)投影出示:“安、定、完”。
学生认真读帖,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书写时注意什么?汇报交流:它们的偏旁相同。
“安”字最后点稍长,“定、完”收笔比撇低。
(三)投影出示:“整”和“商”。
1.认真读帖,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书写时注意什么?2.汇报交流: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注意点:书写“整”时,“正”要居下居中。
“商”第二笔和第三笔要向中靠。
四、范写练习1.师范写。
2.生自由练写。
3.师巡回指导,及时评价。
【名师课堂】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文6》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字音精讲1、易读错的字蹲(dūn)寂(jì)寞(mò)罩(zhào)顾(gù)颈(jǐng)露(lù)趴(pā)袜(wà)匆(cōng)蜈(wú)蚣(gōng)卖(mài)牌(pái)吆(yāo)坑(kēng)挺(tǐng)舒(shū)集(jí)播(bō)撒(sā)菌(jūn)灌(guàn)缺(quē)栽(zāi)泳(泳)愣(lèng)博(bó)馆(guǎn)览(lǎn)育(yù)研(yán)究(jiū)哨(shào)诊(zhěn)泪(lèi)树(shù)柜(guì)膝(xī)勺(sháo)读(dú)页(yè)撕(sī)烂(làn)表(biǎo)泣(qì)盘(pán)咸(xián)似(sì)耷(dā)咦(yí)竖(shù)竿(gān)撑(chēng)舞(wǔ)痛(tòng)2、易写错的字膝:左右结构,部首是“月”,读音是“xī”,第一笔是“竖弯”。
商:下面是“八+ 口”,不是“古”。
露:上下结构,部首是“雨”,读音是“lù”,第一笔是“横”,最后一笔是“横”。
店:半包围结构,注意撇要写得长一些。
泉:是上下结构,是“白+ 水”,不是“白+ 小”。
蹲:左右结构,部首是“足”,读音是“dūn”,第一笔是“竖”,最后一笔是“点”。
3、易混淆的多音字sì(似乎) shàn(扇子) lù(露脸) hē(喝水)似扇露喝shì(似的) shān(扇风) lòu(露出) hè(喝彩)dào(倒车) jǐn(尽管) fó(佛像) zhènɡ(挣钱)倒尽佛挣dǎo(倒下) jìn(尽力) fú(仿佛) zhēnɡ(挣扎)4、看拼音写词语ěr duo shàn zi yù dào tù zi hòu lái bùān máo bìng tóu tòng(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毛病) (头痛) zuì hòu zhǐ yào rén jiā fēi chóng jué dìng shāng diàn mù wū zhōng yú(最后) (只要) (人家) (飞虫) (决定) (商店) (木屋) (终于)wéi jīn xīng qī qīng wā cǎo zǐ yě yā quán shuǐ yīng gāi huā cóng(围巾) (星期) (青蛙) (草籽) (野鸭) (泉水) (应该) (花丛)jìn qíng dào lù máo chóng yè zi mù guāng zhōu yóu gōng fu zhú zi(尽情) (道路) (毛虫) (叶子) (目光) (周游) (工夫) (竹子)fǎng zhī biān zhī zěn yàng xiāo shī shēng yīn huā wén(纺织) (编织) (怎样) (消失) (声音) (花纹)知识点二:字形精讲1、词语听写终于完成青蛙草籽野鸭毛虫泉水应该卖泥塘搬走倒是破开围巾花纹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整个头痛最后决定商店星期抽丝编织2、分辨形近字倒(倒车)籽(菜籽)破(破坏)知(知识)悄(悄悄)搬(搬走)到(到来)仔(仔细)坡(山坡)织(织布)消(消失)般(一般)抽(抽水)纺(纺织)编(编排)扁(扁担)漫(浪漫)免(免费)油(油菜)访(访问)遍(一遍) 扇(电扇)慢(快慢)兔(兔子)遇(遇见)根(树根)卖(售卖)踮(踮脚)决(口诀)咚(叮咚)偶(偶然)跟(跟头)买(购买)店(商店)决(决定)终(终于)换(交换)期(期末)蛙(青蛙)桶(水桶)夫(夫人)唤(呼唤)欺(欺负)挂(挂画) 痛(痛苦)失(失去)知识点三:词语精讲1、分辨近义词简单——容易匆忙——急忙周围——四周新奇——好奇笨拙——粗苯牢固——坚固2、分辨反义词耷拉——高昂经常——偶尔寂寞——充实简单——复杂舒服——难受周围——中心尽情——拘束笨出——灵巧清醒——糊涂3、把词语补充完整自(言)自(语)一(心)一(意)笨(手)笨(脚)(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与)(世)隔绝(色)(彩)斑斓(九)牛(二)虎之力4、补充词语(扇子似的)耳朵(长长的)围巾(绿茵茵的)小草(飞舞的)蝴蝶(牢固的)茧屋(尽心竭力的)工作(轻盈的)翅膀(色彩斑斓的)花纹(蓝色的)雾霭舞动(双翅)周游(世界)耐心(等待)采集(草籽)5、填上表示动作的词(卖)围巾(换)招牌(织)口罩(砍)竹子(采)草籽(晒)太阳(盖)房子(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6、填量词一(家)商店一(个)招牌一(条)蜈蚣一(头)老牛一(根)竹子一(对)翅膀一(片)叶子一(条)毛虫一(间)小木屋一(块)牌子7、词语归类(1)“AA地”式的词语:静静地远远地淡淡地悄悄地默默地缓缓地慢慢地(2)ABB式的词语:绿茵茵红彤彤绿油油白花花黑沉沉紫盈盈(3)AAB式的词语:打打滚踢踢球跑跑步做做操洗洗手读读书看看报知识点四:精彩文句1.用加点的字写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上窄下宽的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上窄下宽的字的特点,书写方法2. 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掌握上窄下宽的字的字写法。
三、教学准备:软笔书法视频指导.教学过程:1、检查学习用具。
2、观看“软笔书法视频指导”.3、引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 上窄下宽的字4、写法提要:让学生说说写“上窄下宽的字”的注意点. (1)、上窄下宽的字上部窄,下部宽,形如底座,稳稳地托住上部。
(2)、上窄下宽的字,字头要写得相对较小。
(3)、上下中心对正。
4、比较欧体和柳体的“安”和“万”字。
5、习字指导:晃:(上部“日”较扁,中间短横靠左。
下部撇画舒展,竖弯钩运笔先稍向左行,再向右伸。
)是:(上部“日”窄,两边竖直。
中间横画向右上斜,下部竖画居中,捺画伸展。
)盖:(上部横画间距均匀,竖画正直居中。
底横长,向右上斜,略带拱形。
)万:(字形上窄下宽,横画间距均匀,横折钩是主笔,左伸右展,写好折是关键。
)恩:(字形上窄下宽。
上部框内“大”不能写满,下部“心”较宽,略偏右,点画笔断意连。
)6、指导学生练写字,请你仔细观察,能发现这六个字最大的相同点吗?——上窄下宽的字。
怎样才能把上宽下窄的字的字写漂亮呢?要注意些什么呢?7、动笔各写两个范字。
教师巡视。
8、书法常识。
“甲骨文”的来历。
9、写写练练。
(1).出示“晃万安”,谁能当当小提醒家,告诉其他人这三字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2).和老师一起书空这3个字,然后描写。
10、作品展评: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先让该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请你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11、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四、课堂小结。
第7课上下结构(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上宽下窄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关部较窄。
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
⑵上窄下宽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
如“界”字的“田”部写得窄些,“介”部写得宽大舒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上宽下窄型:①“立”部过窄。
②“日”部过宽。
⑵上窄下宽型:①“皿”部过窄。
②“子”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五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2.上窄下宽的字-苏少版前言在五年级下册的书法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到多种不同的字体和字形,这些不同的字体和字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色。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字体,通常用于书写诗词歌赋和篆刻。
苏少先生是清朝末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非常有特色,尤其是上窄下宽的字体,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有很多特点,比如蚕丝般的细腻、优美的线条和精妙的结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本文主要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讲授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的基本构造、基本笔画、规范字形以及写作技巧,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种字体,提高书写能力和美感。
基本构造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构造层次非常分明。
每个字都由不同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形态。
在构造上,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头面、身躯和下落。
头面一般用圆弧形表示,身躯部分一般由两横一竖五笔构成,下落部分由一竖和一钩构成,结构分明,笔画简练。
基本笔画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关键在于其笔画的优美和精致,因此掌握好苏少先生的基本笔画非常重要。
1.横:横线要直而有力,不能歪,要注重横线上半节。
2.竖:竖线要直而有力,靠左不贴,靠右不离,下半节要有下弯。
3.点:点要圆而有力,不要歪斜,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4.撇:撇要优美而富有生气,注意撇的轻重,不要过于横扫。
5.捺:捺要力度均匀,大小适中。
6.钩:钩要大小适中,要有起伏之势,不能平淡无奇。
规范字形苏少先生的上窄下宽的字体要做到规范字形非常重要,只有规范字形才能使整个字体美观、大方、健美。
1.头面:头面是一种类似弧形的部分,一般用单点圆弧或复杂圆弧的形式表现,要注重造型的美感和线条的流畅。
2.身躯:身躯部分在大小和长度上都要适中,横线要匀称,竖线要挺拔,横竖之间的比例要协调。
3.下落:下落部分主要由一条竖和一条钩构成,其粗细和长度需要根据整个字体的大小来调整。
上下结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上下结构的的字。
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 、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在书法学习中让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教学分析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特别讲究形体美和书写艺术。
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好字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同样把写字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对待,每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均对写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然而,时至今日,小学写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写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等等。
针对问题,我采用优化教学方法、善用多媒体设备、改革评价机制、在写字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等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三、教学重点:熟练规范地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在书法学习中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四、教学难点:写字做到布局恰当,形成笔锋。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个小故事。
(出示PPT)有个小朋友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老师点名时叫到林蛋大,林蛋大,可是没有人回答,最后老师问那个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小朋友说我叫楚中天。
(PPT)原来他叫楚中天,可是老师为什么会把他的名字念错呢?谁知道为什么?生1:因为他把楚字太松散了,分家了。
生2:他把楚和天写分家了,和中字连在一起了。
师:他的名字中楚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如果把字写的太松散,就会发生刚才的的笑话了,所以我们写上下结构的字要紧凑,同学们你记住了吗?(二)复习旧知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PPT这些是写字表里第一单元的生字宝宝们,你还认识他们吗?(1)提读①第一行谁来尝试下?准确流利。
②第二行谁想读?发音清晰③第三行谁想读?准确,停顿得当。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上窄下宽的字-苏少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
2. 学会使用毛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
2. 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技巧。
2. 毛笔的用笔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和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示范法:演示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过程和毛笔的用笔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技巧和毛笔的用笔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特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强调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要点。
2. 示范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过程,展示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练习与指导1. 让学生使用毛笔,按照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进行练习。
2.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
四、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规律和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其他书体和书法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上窄下宽的字的书写,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家长监督孩子的书写姿势和用笔方法,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延伸1. 开展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上窄下宽的字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上下结构中上窄下宽类型字的书写特点,把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会写好上窄下宽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初步感知甲骨文的书写特点,感受甲骨文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上窄下宽类型的字的特点。
2.掌握“晃”“萬”“安”三个字的书写规律。
三、教学准备1.带有“晃”“萬”“安”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
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毛笔、墨汁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甲骨文。
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些都是什么字呢?猜一猜。
2.出示答案:水牛女虎。
3.通过这几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字的形状与实物相似)4.出示甲骨文图片及简介。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的内容很丰富,大多是商朝人占卜的记录,还有一些天文、气象、地理、农业、交通、疾病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5.欣赏甲骨文。
出示图片。
欣赏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这些古老的文字笔画较细,以直线居多,大部分呈长方形,一般来说笔画多的字形大,笔画少的字形小。
就整篇文字而言,字间距离有疏有密,布局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处处表现出原始书法艺术的形式美。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规律1.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上窄下宽的字。
2.出示“晃”“盖”“是”“恩”“安”字。
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交流。
(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部形如底座,托住上部)(三)学写“晃”字1.出示“晃”字。
观察一下,这个字是如何做到上宽下窄的?学生观察,交流。
(“晃”字上部的“日”及“光”的上半部分笔画收紧,形窄;“光”的下半部分横、撇向左伸展,竖弯钩向右伸展,笔画舒展)2.小结:上窄下宽的字,上部收紧,下部舒展。
3.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日”部边竖内收,字形扁;“光”部竖短,点、撇短小紧凑,横画左长右短,长撇伸直向左舒展,竖弯钩先向左下斜,再向右伸。
第二课上窄下宽的字(11册)高岭中心小学周宏伟教学目的:通过指导临写“孟”字,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范字的方法和分析比较的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和分析字形与结构的方法。
基本掌握上下两部分高矮与宽窄的比例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示范用的笔、墨、纸。
教学过程:课前:课件展示写字姿势图片,以提示学生正确的坐姿及执笔方法。
一、新课导入:(1)课件出示:让学生欣赏高岭中心小学师生的软硬笔书法比赛的作品。
(2)师:欣赏了他们的作品,你想说点什么?我相信你们经过刻苦练习写字的水平也会有提高的!从书法作品中出示本课学习的内容:安、弄、孟、思。
二、新授:1、课件出示本课的例字:孟、香、弄、安。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上窄下宽)2、用几何图形的形式演示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3、课件出示“孟”,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范字,学会观察分析范字的方法。
(1)“孟”字整体的形态是梯形,课件出示形态图。
结构特点是:上窄下宽,课件演示结构特点。
分析范字每个部件的占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部件所占的位置:上边“子”字米字格的位置,(上半格)弯勾压在竖中线上,这一横要稍短。
下边皿字底扁宽竖画安排规律:竖画间距相等并稍倾斜,最后的横画要穿过两条斜线写的比较长一些。
上边的子字比下边的皿字底要高,大概是是皿字底高度的2倍。
(2)师板书范字,学生用手指书空“孟”字,边写边提醒学生注意每个部件在米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用钢笔书写一遍“孟”字。
巡视指导。
(配乐书写)(4)病字医院:出示学生写的字,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做医生来找找这些字存在着什么毛病。
(5)找到了这些字的病因,希望你们能够写出更为健康的字,把孟字再写一遍。
(6)同桌同学欣赏评议各自的字。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分析并实际书写这个字,对这个字每个部件所占的位置已经明确了,想不想用毛笔写一写这个字。
(7)写毛笔字跟老师一起书写这个字。
老师在展台书写。
2.上窄下宽的字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上下结构中上窄下宽类型字的书写特点,把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会写好上窄下宽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初步感知甲骨文的书写特点,感受甲骨文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上窄下宽类型的字的特点。
2.掌握“晃”“萬”“安”三个字的书写规律。
三、教学准备
1.带有“晃”“萬”“安”的勾线填墨米字格纸。
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毛笔、墨汁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甲骨文。
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些都是什么字呢?猜一猜。
2.出示答案:水牛女虎。
3.通过这几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字的形状与实物相似)
4.出示甲骨文图片及简介。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的内容很丰富,大多是商朝人占卜的记录,还有一些天文、气象、地理、农业、交通、疾病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5.欣赏甲骨文。
出示图片。
欣赏甲骨文的书法艺术。
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这些古老的文字笔画较细,以直线居多,大部分呈长方形,一般来说笔画多的字形大,笔画少的字形小。
就整篇文字而言,字间距离有疏有密,布局上讲究对称和平衡,处处表现出原始书法艺术的形式美。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规律
1.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上窄下宽的字。
2.出示“晃”“盖”“是”“恩”“安”字。
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交流。
(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部形如底座,托住上部)(三)学写“晃”字
1.出示“晃”字。
观察一下,这个字是如何做到上宽下窄的?
学生观察,交流。
(“晃”字上部的“日”及“光”的上半部分笔画收紧,形窄;“光”的下半部分横、撇向左伸展,竖弯钩向右伸展,笔画舒展)
2.小结:上窄下宽的字,上部收紧,下部舒展。
3.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日”部边竖内收,字形扁;“光”部竖短,点、撇短小紧凑,横画左长右短,长撇伸直向左舒展,竖弯钩先向左下斜,再向右伸。
4.学生练习书写。
5.展示,评议。
(重点围绕“上部收紧,下部伸展”)
(四)学写“萬”字
1.出示“萬”字。
自学提示:认真观察“萬”字,自读课本的“写法提要”,想一想,“萬”字是如何做到上部收紧、下部舒展的。
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与同学交流
一下。
2.交流总结。
上部收紧,下部舒展:草字头笔画短小,紧凑;中部的“日”字小而扁,边竖内收;下部的横折钩宽大,起笔偏左。
中心对正:上中下三部分的中心在一条竖线上。
3.练习书写。
展示,评议。
(五)迁移训练,学写“安”字
1.出示“是”“盖”“安”“恩”字。
2.自学提示:观察这些字,阅读“习字指导”,思考:这些字是如何做到“上部收紧,下部舒展”的?
3.交流。
4.练习书写“安”字。
将作业放到黑板上展示、评议。
(六)比较欣赏
1.同学们,我们教材上使用的字来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43岁时所写的《多宝塔碑》,这些字点画圆整,端庄秀丽。
历史上的很多大书法家在处理上窄下宽字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2.出示欧体与柳体的“安”字。
欧体、柳体的“安”字,为突出主笔横画,将宝盖头收缩,并减省了点画。
3.出示颜体与赵体的“萬”字。
颜体的“萬”字来自颜真卿晚年所写的《颜勤礼碑》。
颜体、赵体的“萬”字横折钩宽大,起笔有别。
4.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书法家们在处理这两个字的时候,虽然用笔、结构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遵循了上窄下宽的字的共同规律,做到了上部收紧,下部舒展。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上窄下宽的字,懂得了写这类字时要做到上部收紧,下部舒展。
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字才会写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