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地苯醌的应用情况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格式:pdf
- 大小:221.81 KB
- 文档页数:1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血管性痴呆是一种以脑血管病变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脑部退行性病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人格改变、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等症状。
艾地苯醌是一种对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
本文通过观察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该药物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本次观察选取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60-8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明显,包括认知功能下降、人格改变、情绪不稳定等。
观察期为6个月,其中前3个月为治疗期,后3个月为随访期。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给予艾地苯醌治疗,每日口服1片(10mg)。
治疗期结束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进行再评估。
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6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共有50例,有效率为83.3%;治疗无效的患者共有10例,无效率为16.7%。
治疗有效的患者在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上明显提高(P<0.05),症状明显改善。
而治疗无效的患者在评分上无明显变化。
在治疗后的随访期间,有效治疗组的患者继续给予艾地苯醌维持治疗,无效治疗组的患者停止治疗。
随访期结束后,有效治疗组的患者病情稳定,并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进一步提高(P<0.05),症状继续改善。
而无效治疗组的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进展性加重的症状。
通过上述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艾地苯醌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症状并且稳定病情。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情况,从而缓解血管性痴呆的病理过程。
本次观察研究存在一些限制,样本数量相对较少,难以得出更客观的结果。
观察期较短,无法评估艾地苯醌对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延长观察期,并结合其他评估指标,进一步明确艾地苯醌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效果。
病例分享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病例分享: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严重,老年性痴呆症也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
然而,这一问题正逐渐得到缓解,因为科学家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艾地苯醌。
艾地苯醌是一种新型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它通过阻断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的聚集进而减少大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症状。
以下是一位患者的真实病例分享。
患者张先生,今年75岁,最近几年开始出现记忆力衰退和思维能力下降的症状。
他原本是退休的数学教师,以前思维敏捷、记忆力良好,但近年来他发现自己逐渐变得健忘,甚至有时候连重要的事情也会忘记。
张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上了老年性痴呆,于是去医院寻求帮助。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后,医生给出了他的确诊结果。
医生告诉张先生,目前尚无法治愈老年性痴呆症,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疾病的进程和减轻症状。
医生向张先生介绍了一种名为艾地苯醌的新型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和临床试验的结果。
张先生经过仔细考虑后决定尝试这种新药。
张先生开始服用艾地苯醌后,逐渐发现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
他的记忆力明显增强,不再出现频繁的健忘现象。
他重新拾起了曾经热爱的读书和思考的习惯,甚至开始参加社交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通过艾地苯醌的治疗,张先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对这种特效药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并与医生分享自己的恢复经历。
医生亦对他的康复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艾地苯醌的问世,为那些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它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使患者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自理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艾地苯醌虽然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抗老年性痴呆药物,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使用该药物之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艾地苯醌。
此外,艾地苯醌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失眠等,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调整剂量。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
艾地苯醌是一种能够改善血管功能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
本文旨在观察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本次观察共选取了100名血管性痴呆患者,年龄范围在60岁至80岁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研究采取了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实验组)接受了艾地苯醌治疗,另一组(对照组)接受了安慰剂治疗。
每组各50名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个月。
在观察期间,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估工具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其中包括MMSE、ADAS-cog和NPI等标准评估工具。
还对患者的血管功能指标进行了监测,包括患者的脑血流速度、颈动脉血流速度和患者的局部脑灌注压。
观察结果显示,经过12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ADAS-cog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变化不明显。
实验组患者的NPI评分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而对照组患者的NPI评分变化较小。
在对患者的血管功能指标进行观察时,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和颈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变化不明显。
在实验组中,患者的局部脑灌注压也有一定的增加,而对照组患者的局部脑灌注压变化较小。
本次观察结果表明,艾地苯醌可以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艾地苯醌对血管功能的改善有关。
由于本次观察的样本量有限,研究设计存在一些局限性,所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这一观察结果。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艾地苯醌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认知功能障碍。
本文将对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艾地苯醌的药理作用。
艾地苯醌主要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代谢、减少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等多种机制来起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在临床上,艾地苯醌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
一项研究观察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其中50例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另外5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
观察结果显示,接受艾地苯醌治疗的患者在认知功能改善、行为和心理症状减轻等方面均比对照组表现更好。
此外,艾地苯醌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病情进展的风险。
另一项研究观察了60例轻至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观察期为12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艾地苯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为显著。
此外,艾地苯醌组的病情进展速度较慢,临床症状也较轻。
研究还发现,艾地苯醌治疗组的脑血流灌注有所改善,进一步验证了艾地苯醌的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研究,还有一些小规模的观察性研究也支持了艾地苯醌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的观察时间较短,样本量也较小,但仍然有助于我们对艾地苯醌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的了解。
总结起来,根据目前的临床观察,艾地苯醌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和心理症状,并且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观察性研究的局限性,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艾地苯醌的疗效。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艾地苯醌的药物机制、治疗时间和剂量等方面的问题,以优化其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新药介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艾地苯醌艾地苯醌是一种被誉为抗老年性痴呆特效药的新药。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而艾地苯醌的问世,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性痴呆是什么。
老年性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逐渐进行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记忆力减退,思维逻辑能力下降等症状。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家人的负担。
艾地苯醌作为一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它通过改善神经元细胞的代谢功能,减少beta-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阻止了老年性痴呆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艾地苯醌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减少脑组织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进一步保护神经元细胞的功能。
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来说,艾地苯醌的使用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很多患者在使用艾地苯醌后,反映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记忆力也有一定的恢复。
其次,艾地苯醌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认知功能的改善,患者可以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减少对家人的依赖,更好地保持独立性。
此外,艾地苯醌还可以减少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使用艾地苯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虽然目前来看,艾地苯醌的副作用较小,但还是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和失眠等不适症状。
此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在使用艾地苯醌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使用这种药物。
在治疗老年性痴呆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结合其他策略。
例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痴呆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适度的运动、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积极的社交活动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
此外,家人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的陪伴和鼓励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艾地苯醌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摘要】目的探讨艾地苯醌用于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线粒体病及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实验和临床应用对艾地苯醌的药理、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论证。
结果艾地苯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应用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的总有效率为90%;血管性和老年性痴呆的总有效率达75%;对线粒体病和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有效率达到100%。
结论艾地苯醌可同时改善各种症状如精神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等,是目前唯一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的药物,也是治疗线粒体病的最后有效药物。
【关键词】艾地苯醌毒理学药物动力学治疗应用脑动脉疾病艾地苯醌曾用名羟癸甲氧醌,化学名为6-(10-羟癸基)-2,3-2甲氧基-5-甲基-1,4-苯醌。
是新型的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及脑功能代谢及精神症状改善剂,具有多重药理作用。
1 艾地苯醌的作用机理艾地苯醌能激活线粒体呼吸活性,其对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Ⅱ(FADH-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均有作用;改善脑缺血的脑能量代谢;改善脑内葡萄糖利用率,使脑内ATP产生增加;抑制脑线粒体生成过氧化脂质;抑制脑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所致的膜障碍;有效的抗氧化剂, 是大脑细胞内自由基清除者。
实验证明,艾地苯醌通过它的侧链的β-氧化和醌环的还原进行代谢,最后还原型结合成硫酸酯和葡萄糖苷。
口服标记的艾地苯醌在48小时内以代谢物形式被排出。
动物实验证明该药在肠道吸收较慢,而代谢较快;人体实验证明该药通过胃肠系统被吸收的仅是总量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通过排泄而使血药浓度迅速降低。
2 艾地苯醌的药理学2.1体外实验2.1.1 对类脂过氧化的影响:实验证明,艾地苯醌还原型是对大鼠脑匀浆的类脂过氧化的有效抑制剂,且艾地苯醌及它的代谢物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的作用,对自发过敏的SHRsp大鼠的红血球的类脂过氧化和溶血具有保护作用。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观察艾地苯醌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观察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
方法:1. 对象选择:选择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计100例。
2.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传统治疗。
3. 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艾地苯醌片,每次0.2g,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
4. 观察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等。
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减轻,好转率为80%;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较观察组差,好转率为60%。
2. 认知功能评分: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达到正常水平,平均提高5分;对照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提高但不明显,平均提高3分。
3.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患者表现出精神状态好、情绪稳定等特点;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但不明显。
4. 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明显,如脑血流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减少等;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程度较轻。
讨论: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一是通过促进脑血流,改善脑供血不足;二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脑血管内膜损伤;三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认知功能。
艾地苯醌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
样本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提高可靠性;观察时间较短,需要长期随访以观察长期疗效;本研究未探讨艾地苯醌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由于研究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长期随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中的应用。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我方医院诊治的58例老年痴呆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29例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艾地苯醌治疗。
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
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29例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静脉输注盐酸纳布啡麻醉对改善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镇痛效果重要意义。
且在检查中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查;艾地苯醌;老年痴呆;认知能力[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naborphine hydrochloride in painless fiberbronchoscopy.Methods:58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5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2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onepezil hydrochloride and idebenone.2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Results:th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MMSE and ADL scores of 2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painless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naborphine hydrochloride.And in the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donepezil hydrochloride;idebenone;Alzheimer's disease;cognitive ability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1]。
新药介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艾地苯醌新药介绍:抗老年性痴呆的特效药—艾地苯醌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 5000 万人患有老年性痴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老年性痴呆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众多的抗老年性痴呆药物中,艾地苯醌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特效药。
一、什么是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65 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 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神经元损伤和死亡,从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状。
二、艾地苯醌的作用机制艾地苯醌是一种新型的脑代谢改善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免受氧化损伤。
同时,艾地苯醌还能够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提高脑细胞的氧利用效率,改善脑功能。
此外,艾地苯醌还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增强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再生能力,从而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起到改善作用。
三、艾地苯醌的临床疗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艾地苯醌在治疗老年性痴呆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一项为期 24 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服用艾地苯醌的患者在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行为症状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安慰剂组。
另一项研究发现,艾地苯醌与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联合使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方面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组。
艾地苯醌的应用情况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发表时间:2015-01-06T17:03:27.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2期供稿作者:于大海1 程梅2 [导读] 艾地苯醌(Idebenone,IDBN)化学名为6-(10-羟基癸基)-2,3-二甲氧基-5-甲基苯醌,是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1986年开发上市的一种智能促进药[1]。
于大海1 程梅2
(1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16) (2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本文概述了艾地苯醌作为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艾地苯醌应用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209-01 艾地苯醌(Idebenone,IDBN)化学名为6-(10-羟基癸基)-2,3-二甲氧基-5-甲基苯醌,是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1986年开发上市的一种智能促进药[1]。
1 艾地苯醌应用情况
2004年3月8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指定Santhera制药(德国)股份有限公司(Santhera Promedipharm(Deutschland)GmbH)生产的艾地苯醌(Sovrima)作为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孤儿药),用于治疗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FRDA)。
Santhera制药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研究神经肌肉疾病治疗药, 于2004年经德国Graffinity制药和瑞士MyoContract公司合并而成立。
2005年8月3日,瑞士Santhera制药公司和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Takeda)宣布,双方将共同进行艾地苯醌的研发和销售,Santhera将负责完成此药在欧洲和美国审批所需的临床研究,武田则对研发工作给予支持。
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在2007年2月15日,授权艾地苯醌(Raxone)作为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孤儿药),用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
在2007年3月19日,又授权艾地苯醌作为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孤儿药),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DMD)的治疗。
2008年7月28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的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采纳了一个否定意见,建议拒绝Santhera制药(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关于Sovrima(有效成分为艾地苯醌,剂量150毫克,)治疗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的上市申请,2008年11月20日经进一步评估,确认了拒绝意见。
欧洲医药管理当局希望等到该公司在欧洲和美国两地治疗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的三期临床实验结果正式公布后,再来审批其提出的申请,同样美国FDA,也希望等到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正式公布后再进行审批该药的上市申请。
至2009年4月27日CHMP 正式拒绝了Santhera制药(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Sovrima治疗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的上市申请。
2009年开始,该药物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及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的三期临床实验在美国和欧洲进行。
2013年1月17日,CHMP采纳了一个否定的意见,拒绝Santhera制药(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Raxone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上市申请。
2013年3月21日Santhera制药(德国)股份有限公司通知了CHMP自愿将关于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Raxone的申请撤回。
2 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Hans Gutzmann等人的研究:在三个平行组内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类型(DAT)的痴呆症轻度至中度患者中进行了一次前瞻性随机的双盲多中心研究。
对艾地苯醌二年效应与安全度进行了研究。
共有450个患者随机编入服用安慰剂组12个月,随后继之以艾地苯醌90mg,一天三次,共计12月(n=153)或艾地苯醌90mg,一天三次,共计24月(n=148)。
或者使用艾地苯醌120mg一天三次,共计24个月(n=149)。
最初测量的结果为阿尔茨海默氏病在6个月时的检测等级的(ADAS总数)的总分。
第二次结果测量为ADAS认知(ADAS-Cog)与非认知记分(ADAS-Noncog),以及临床总体印象改善(CGI-I)积分(CGI-改进)。
SKT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与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GER-总数和IADL亚评分)。
对安全度参数不利的事件为出现了一些不良事件;一些重大的征候,心电图和临床化验室参数等,在安慰剂对照的时期内(治疗第一年),艾地苯醌在统计学上显示在第一效应变数ADAS-总数,以及在所有的第二效应变数都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的改进。
在第二治疗年内没有丧失效应的依据,因为大多数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的效应变数,在第二年内与12个月相对比时,同样的一个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仍在治疗第二年内持续存在。
这样就提示艾地苯醌能够通过延缓疾病进展的有益疗效来施展其有益的治疗效应。
在治疗第一年内艾地苯醌的安全度和耐受性都很好,而且与安慰剂组内的相似,同时在第二年内也没有发现变化。
参考文献
[1] CHEN Fen-Er(陈芬儿) ,GUO Zong-Ru(郭宗儒). Method of Organic Pharmaceutical Synthesis(有机药物合成法) [M],Beijing: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8: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