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 格式:ppt
- 大小:761.00 KB
- 文档页数:51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其他植物激素,了解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激素的样品和相关实验器材;2. 搜索一些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实例和视频;3. 设计一个关于激素作用的互动式讨论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受到伤害后生长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有这样的反应,从而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和分类:通过PPT展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图片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种类和作用。
3. 实验观察与分析: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生长变化,了解不同激素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体内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4. 学生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要注重实验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必修3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b.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c.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3。
情感目标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答案】B
2.(2015浙江卷。
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答案】C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讨论、
回答。
倾听、
呼应.
植物
生长
调节
剂的
应
用,
以及
使用
质疑
事项.
通过
资料
分析
问题
讨论
以及
查找
资
料,
让学
生评
述植
物生。
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内容,属教学内容较松散、能力训练较难体现的章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节,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
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了大致的介绍。
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容易平铺直叙地讲述,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力训练层次很低,较难把握。
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
其学习能力较强。
他们已能用前面储备的知识如“生长素的发现”等,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具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较强。
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观看图片,能够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能说出它们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通过师生互动、观看图片,能够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原因。
3、通过小组讨论、资料分析,能够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2、基本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3、基本思想(通过“赤霉素发现”的学习,能够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4、基本活动经验(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为主。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
2、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分析问题,学生合作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学生合作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突破措施:情境创设→阅读课本→分组构建概念图→展示→评价概念图→归纳比较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突破措施: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提取信息→交流观点→形成认识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内的激素——生长素,植物体内是不是仅有这样一种激素呢?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
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他果实的成熟。
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1)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2)你听说过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吗?你同意这种做法吗?生从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
生我听说过,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我同意这种做法。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其实乙烯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多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植物体内不光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推进新课板书:植物的其他激素师那么几种植物激素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呢?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分别在植物的哪个部位合成呢?请大家看屏幕。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其他植物激素一、教材分析《其他植物激素》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大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并深刻理解各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这一观点,这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点;其次,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探讨思考题的方式学习人们所研发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生产的利与弊。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授课时间是在高一下学期,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已有半学年,已基本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前面通过第三章第1、2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地学习“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及其作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而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的应用及滥用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时事新闻中也常有耳闻,并且在这些方面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的教学设计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本人仔细斟酌和筛选后,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1、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2、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图片的处理和编辑技术。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通过对合作学习和资料的分析,提高问题解决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提问上节课学习的生长素的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再提出问题:除了生长素植物体内还有没有其他种类的激素,有什么作用?引入本节主题。
(二)新课展开1.赤霉素发现的过程视频展示科学家发现赤霉素的过程,设置问题:(1)培养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洒到健康水稻上会出现恶苗病说明什么?(是赤霉菌产生的化学物质使水稻患病。
)(2)赤霉素的作用是什么?(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
)2.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展示分别经过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处理过的植物体,器官的图片,引导同学们根据不同现象,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激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
(赤霉素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物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主要由未成熟的种子合成;脱落酸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主要由根尖合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作用和产生部位,引导学生思考四种激素的分布部位。
(赤霉素较多存在于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茎端、嫩叶、根尖、果实和种子;细胞分裂素主要分布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根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生长着的果实;乙烯在各器官中都存在;脱落酸在各器官、组织中都有,将要脱落或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
)3.不同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思考: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有什么联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1)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如果共同起作用,其结果会是什么?(2)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反,作用部位有什么不同?(3)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组的控制么?学生思考应该能够发现有的植物激素作用相似,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1.在农业生产中,欲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应选用 ( )A.NAAB.2,4-DC.乙烯利D.赤霉素的类似物答案:D2.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物质的是( )A.2,4-D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解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4-D不属于植物激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答案:A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降低成本B.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C.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衰老,乙烯促进果实生长D.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答案:A4.下图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处理幼茎切段,记录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后绘制的曲线。
该曲线可以说明下列哪一项?( )A.植物激素间的协同作用B.植物激素间的拮抗作用C.植物激素间的反馈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间的连锁调节作用答案:A5.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区别或关系是( )A.因为有调节作用,所以植物激素又可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B.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高效能物质C.赤霉素既属于植物激素,又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D.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解析:植物激素由植物细胞合成,而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
有的植物激素如赤霉素也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因此也可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不能直接参与代谢反应。
答案:C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主要由茎尖合成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解析:植物体各个部位均可合成乙烯;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在果实将要脱落的阶段含量最高;根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原理,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相互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_____。
(2)作用实质: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引起植物激素的变化,进而对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答案:1.未成熟的种子 幼根 萌发 发育 细胞分裂 脱落 根尖 细胞分裂 成熟2.(1)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基因组的表达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定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原料广泛、________等优点。
3[判断](1)儿童吃了经过激素催熟的水果后容易引发“性早熟”。
( )(2)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 )(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一定部位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 )答案:1.调节 2.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3.果实 纤维[判断](1)×提示:不会。
催熟果实是乙烯,动物和人体性激素成分是固醇类。
(2)×提示: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多。
(3)×提示:植物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促进果实生长C.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D.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为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其作用主要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解析:植物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子的影响,A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 错误;具有顶端优势的枝条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部位累积,造成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而不生长,C错误。
故选D。
答案:D2.(2015·汕尾期末)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解析:乙烯和生长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激素,它们都广泛分布在多种组织中,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产量。
教学过程设计
用NAA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2.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回答。
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3.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
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质。
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
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