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生物 第3章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 格式:ppt
- 大小:761.00 KB
- 文档页数:51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其他植物激素,了解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植物激素的样品和相关实验器材;2. 搜索一些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实例和视频;3. 设计一个关于激素作用的互动式讨论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受到伤害后生长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有这样的反应,从而引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2. 讲解植物激素的定义和分类:通过PPT展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图片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种类和作用。
3. 实验观察与分析: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生长变化,了解不同激素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植物体内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4. 学生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要注重实验观察和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必修3第3章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b.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c.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3。
情感目标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答案】B
2.(2015浙江卷。
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答案】C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讨论、
回答。
倾听、
呼应.
植物
生长
调节
剂的
应
用,
以及
使用
质疑
事项.
通过
资料
分析
问题
讨论
以及
查找
资
料,
让学
生评
述植
物生。
第三章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的内容,属教学内容较松散、能力训练较难体现的章节。
《其他植物激素》一节,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
除生长素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是本节需要重点阐明的知识。
教材对几类植物激素用“以图代文”的形式作了大致的介绍。
对这些内容的处理,教师容易平铺直叙地讲述,缺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力训练层次很低,较难把握。
2.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
其学习能力较强。
他们已能用前面储备的知识如“生长素的发现”等,初步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具有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他们观察思维能力较强。
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观看图片,能够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能说出它们的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通过师生互动、观看图片,能够分析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植物体内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原因。
3、通过小组讨论、资料分析,能够说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及作用);2、基本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进行“赤霉素发现”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3、基本思想(通过“赤霉素发现”的学习,能够体验赤霉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4、基本活动经验(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体验合作学习和交流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1、植物体内的激素产生部位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
2、植物体内激素相互作用,共同发挥作用。
四、教学策略本节教学采用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教学为主。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体内除生长素以外的其他激素,了解它们的的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
2、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分析问题,学生合作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体是一个由多种激素共同控制的复杂的系统。
3.学生合作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阐述他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突破措施:情境创设→阅读课本→分组构建概念图→展示→评价概念图→归纳比较2.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突破措施: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提取信息→交流观点→形成认识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体内的激素——生长素,植物体内是不是仅有这样一种激素呢?请大家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宋·苏轼《格物粗谈·果品》)这种“气”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一直不明白。
到20世纪60年代,气相层析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终于弄清楚,是成熟果实释放出的乙烯促进了其他果实的成熟。
师大家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1)乙烯在植物体内能发挥什么作用?(2)你听说过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吗?你同意这种做法吗?生从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乙烯能促进柿子成熟。
生我听说过,乙烯利是液体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
乙烯利在pH小于3的酸性水溶液中较为稳定,在pH大于4.1时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的pH一般都大于4.1,乙烯利在被植物细胞吸收后,会水解释放出乙烯。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我同意这种做法。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其实乙烯也是一种植物激素。
多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植物体内不光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推进新课板书:植物的其他激素师那么几种植物激素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呢?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分别在植物的哪个部位合成呢?请大家看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