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12年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版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4.1.18(1、2、3、4)、4.1.20(1、2、3)、4.8.5、5.7.2、7.2.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二○○九年五月十九日12.1.1 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及其附近的土或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否则,应取水试样或土试样进行试验,并按本章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土对钢结构腐蚀性的评价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
12.1.2 采取水试样和土试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取土试样做土的腐蚀性测试;2混凝土结构处于地下水或地表水中时,应取水试样做水的腐蚀性测试;3混凝土结构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分别取土试样和水试样做腐蚀性测试;4水试样和土试样应在混凝土结构所在的深度采取,每个场地不应少于2件。
当土中盐类成分和含量分布不均匀时,应分区、分层取样,每区、每层不应少于2件。
12.1.3 水和土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和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Ca2+、Mg2+、Cl-、SO42-、HCO3-、CO32-、侵蚀性CO2、游离CO2、NH4+、OH-、总矿化度;2 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Ca2+、Mg2+、Cl-、SO42-、HCO3-、CO32-的易溶盐(土水比1:5)分析;3 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电流密度、电阻率、质量损失;4腐蚀性测试项目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12.1.4 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可按本规范第12.2节进行评价。
岩土工程施工与勘察规范一、引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其施工与勘察规范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岩土工程施工与勘察规范的相关内容,为岩土工程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岩土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与研究,了解地质条件,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还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
2. 施工作业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
3. 施工监督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有专业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4. 施工质量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是关乎工程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5. 施工安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重视施工安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人员应当统一着装,佩戴安全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6. 施工验收岩土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当由专业验收单位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单位应当对施工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出具验收报告。
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 勘察前准备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前,勘察单位应当对勘察区域进行资料搜集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条件,确定勘察范围。
勘察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勘察技术和方法,确保勘察质量。
2. 勘察作业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时,勘察人员应当按照勘察规范要求进行勘察,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勘察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完成后,应当对勘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应当包括地质概况、勘察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并提出专业建议和意见。
2012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考题试卷及解答下午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要求,基础设计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最小不应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A. 1.0B. 1.1C. 1.2D. 1.35【解答】 A【解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3.0.5条第5款规定,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不应小于1.0。
2.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下列关于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B. 计算灌注桩桩基结构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桩身混凝土抗力应采用抗压强度设计值C. 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D.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解答】 B【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1.7条规定,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②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标准组合。
③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抗震设防区,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④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年月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自年月日起施行。
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于年月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号文的要求,对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
现分为章:.总则;.术语和符号;.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地下水;.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现场检验和监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加了“术语和符号”章;.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14号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版?现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土水比1:5)分析;
3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的测试项目包括:pH值、氧化还原电位、极化电流密度、电阻率、质量损失;
4腐蚀性测试项目的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2.1.3的规定。
12.1.4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并可按本规范第12.2节进行评价。
12.2.1
表12.1.3腐蚀性试验方法
应乘以1.3的系数;
2(此注取消);
3表中数值适用于水的腐蚀性评价,对土的腐蚀性评价,应乘以1.5的系数;单位以mg/kg表示;4表中苛性碱(OH-)含量(mg/L)应为NaOH和KOH中的OH-含量(mg/L)。
12.2.2
表12.2.2按地层渗透性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12.2.5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应符合表12.2.5的规定。
表12.2.5土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
G.0.1场地环境类型的分类,应符合表G.0.1的规定:
表G.0.1环境类型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当软化系数等于或小于0.75时,应定为软化岩石;当岩石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或特殊性质时,应定为特殊岩石。
如易溶性岩石、膨胀性岩石、崩解性岩石、盐渍化岩石等。
2.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
3.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为粉土。
粉土湿度分类为稍湿、湿、很湿。
粘性土状态分类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4.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
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场地较小且无特色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5.建筑物初步勘察时,在什么情况下可适当增减勘探孔深?答: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①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②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③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少;④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⑤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6.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
其中1.0.3、4.1.11、4.1.17、4.1.18、4.1.20、4.8.5、4.9.1、5.1.1、5.2.1、5.3.1、5.4.1、5.7.2、5.7.8、5.7.10、7.2.2、14.3.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
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4.1.20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4.8.5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
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
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等。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强制性条文1。
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
1。
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
1。
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
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总则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4.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设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征,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进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浮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总则1。
0.1为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除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和桥隧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
1。
0。
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0。
3A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童生全韭芝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
0.4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
1术语2。
1。
1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2工程地质测绘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2。
1.3岩土工程勘探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槽探、坑探、洞探以及物探、触探等。
2.1.4原位测试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2。
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归纳、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系统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
2。
1。
6现场检验in—situ inspection在现场采用一定手段,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施的效果进行核查。
2。
1。
7现场监测in—situ monitoring在现场对岩土性状和地下水的变化,岩土体和结构物的应力、位移进行系统监视和观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暋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forinvestiga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DGJ08-37-2012J 12034-20122012暋上海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forinvestigationofgeotechnicalengineeringDGJ08-37-2012主编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12年5月1日2012暋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12309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37-2012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灡3灡4条、第8灡3灡1条、第15灡1灡2条为强制性条文。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曫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前暋言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091517号文的要求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进行了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相关专题研究认真总结近十年来上海地区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本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修改后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基本保持原规范总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对各章节作了局部调整并尽可能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等有关规范协调突出了上海软土地区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客观性和科学性。
本规范共分十五章。
内容包括:1灡总则2灡术语和符号3灡工程地质条件4灡勘察阶段、等级、勘察纲要5灡建筑工程勘察6灡市政工程勘察7灡港口及水利工程勘察8灡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9灡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10灡原位测试11灡室内土工试验12灡地下水13灡现场检验与监测14灡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5灡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从建筑、市政工程扩大到建筑、市政、港口及水利工程2、增加了剥蚀残丘地貌。
根据浅部暗绿色硬土层的分布特点将湖沼平原分为栺灢1和栺灢2两个亚区并对湖沼平原栺灢1区部分土层的地质年代与序号进行了调整3、地基土层的分布图图幅范围从市中心内环线扩展到外环线对原规范中提供的《上海市区浅部粉性土、砂土层分布图》、《上海市区第栟层暗绿色硬土层分布图》、《上海市区第栠层粉性土、砂土层分布图》进行了修编并增加了《上海市区第栞2层粉性土、砂土层分布图》、《上海市区第栢层黏性土层分布图》、《上海市区第栣层砂土层分布图》4、“市政工程勘察暠章中增加了“大面积堆土工程暠、“污染土处置工程暠节内容5、考虑水利工程中的堤岸工程与市政工程中的堤岸工程在勘察目的、手段、评价内容等方面基本一致故其内容归并在“市政工程勘察暠章的“堤岸工程暠节6、“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暠章中对湖沼平原栺灢1区提出根据波速判定场地类别地基土的液化评价公式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了调整7、“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暠章中增加了“周边环境调查暠节将原“地球物理勘探暠一节名称改为“工程物探暠8、“原位测试暠章中增加了“土壤热响应试验暠、“钻孔简易降水头注水试验暠、“钻孔简易抽水试验暠节内容9、“室内土工试验暠章中增加了“土的热物性试验暠节内容1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暠章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协调对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单桩承载力计算、天然地基和桩基的沉降计算公式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增加了采用原位测试成果计算桩基沉降量的方法。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至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1号18楼邮编:200032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中交三航院勘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顾国荣暋许丽萍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石长礼暋朱火根暋孙暋莉暋辛暋伟李彬勇暋陈丽蓉暋陈暋晖暋陈国民严学新暋张银海暋杨石飞暋金宗川周暋健暋胡立明暋胡振明暋项培林徐四一暋徐暋枫暋唐暋坚暋高倚山夏暋群暋崔永高暋曹兴国暋曾军军褚伟洪暋霍玉仁暋魏建华主要审查人员:张文龙暋袁雅康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费涵昌暋高承勇暋莫群欢暋潘抗胜戴冠民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二〇一二年一月目暋次1暋总暋则1...............................................................2暋术语和符号2 (2)1暋术暋语2.........................................................暋2灡2暋符暋号4 (3)暋工程地质条件9………………………………………………暋3灡1暋地形地貌9………………………………………………暋3灡2暋地基土名称10…………………………………………暋3灡3暋地基土性质12................................................暋3灡4暋各类地基土层分布图14....................................4暋勘察阶段、等级、勘察纲要16 (4)1暋勘察阶段16...................................................暋4灡2暋勘察等级17...................................................暋4灡3暋勘察纲要18...................................................5暋建筑工程勘察20...................................................暋5灡1暋一般规定20...................................................暋5灡2暋天然地基21...................................................暋5灡3暋桩暋基23......................................................暋5灡4暋沉降控制复合桩基26.......................................暋5灡5暋基坑工程26 (5)6暋动力基础28...................................................暋5灡7暋既有建筑物的加层或加固30 (6)暋市政工程勘察31……………………………………………暋6灡1暋一般规定31……………………………………………暋6灡2暋给排水工程32…………………………………………暋6灡3暋道路工程33……………………………………………暋6灡4暋桥涵工程35……………………………………………暋6灡5暋管道工程37……………………………………………暋6灡6暋隧道工程与轨道交通工程39 (6)7暋堤岸工程42...................................................暋6灡8暋大面积堆土工程44..........................................暋6灡9暋废弃物处理工程46..........................................暋6灡10暋污染土处置工程48..........................................7暋港口及水利工程勘察50..........................................暋7灡1暋一般规定50...................................................暋7灡2暋港口工程50...................................................暋7灡3暋水闸工程53...................................................8暋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54.......................................暋8灡1暋一般规定54...................................................暋8灡2暋场暋地54......................................................暋8灡3暋地基液化判别56 (8)4暋场地地震反应分析60…………………………………9暋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61……………………………………暋9灡1暋一般规定61……………………………………………暋9灡2暋工程地质调查61………………………………………暋9灡3暋周边环境调查62………………………………………暋9灡4暋勘探点定位与高程测量62……………………………暋9灡5暋钻暋探63………………………………………………暋9灡6暋取暋样65......................................................暋9灡7暋工程物探67...................................................10暋原位测试68 (10)1暋一般规定68...................................................暋10灡2暋静力触探试验68.............................................暋10灡3暋标准贯入试验71.............................................暋10灡4暋轻型动力触探试验72.......................................暋10灡5暋十字板剪切试验73..........................................暋10灡6暋载荷试验74 (10)7暋旁压试验79……………………………………………暋10灡8暋扁铲侧胀试验81………………………………………暋10灡9暋波速测试83……………………………………………暋10灡10暋场地微振动测试86…………………………………暋10灡11暋土壤热响应试验88…………………………………暋10灡12暋钻孔简易降水头注水试验89………………………暋10灡13暋钻孔简易抽水试验91………………………………11暋室内土工试验94……………………………………………暋11灡1暋一般规定94……………………………………………暋11灡2暋试样制备97……………………………………………暋11灡3暋土的物理性试验98..........................................暋11灡4暋土的力学性试验99 (11)5暋土的热物性试验102.......................................暋11灡6暋土的动力性试验102 (12)暋地下水104.........................................................暋12灡1暋一般规定104................................................暋12灡2暋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106.................................暋12灡3暋地下水评价106.............................................13暋现场检验与监测111.............................................暋13灡1暋一般规定111................................................暋13灡2暋现场检验112................................................暋13灡3暋现场监测114................................................14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19..........................................暋14灡1暋一般规定119................................................暋14灡2暋分析评价的基本要求119.................................暋14灡3暋地基土参数统计125 (14)4暋天然地基承载力确定126……………………………暋14灡5暋桩基承载力确定130…………………………………暋14灡6暋地基变形验算137……………………………………15暋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143………………………………暋15灡1暋一般规定143…………………………………………暋15灡2暋成果文件143…………………………………………附录A暋湖沼平原栺灢1区地基土层次名称表145……………附录B暋滨海平原地基土层次名称表148………………………附录C暋河口、砂嘴、砂岛地基土层次名称表152……………附录D暋潮坪地基土层次名称表156…………………………附录E暋湖沼平原栺灢1区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59……………………………………………………附录F暋滨海平原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62……附录G 暋沉降系数表166………………………………………附录H 暋井壁摩阻力fk表169…………………………………附录J 暋地基土基床系数及比例系数表170……………………附录K暋图例172………………………………………………附录L暋本规范用词说明180…………………………………附图A暋上海市地貌类型图附图B暋上海市区浅层粉性土、砂土分布图附图C暋上海市区第栞2层粉性土、砂土层分布图附图D暋上海市区第栟层暗绿色硬土层分布图附图E暋上海市区第栠层粉性土、砂土层分布图附图F暋上海市区第栢层黏性土层分布图附图G暋上海市区第栣层砂土层分布图CONTENTS1暋Generalprinciple s1................................................2暋Termsandsymbols2 (2)1暋Terms2.........................................................暋2灡2暋Symbols4 (3)暋Engineeringgeologicalcondition9..............................暋3灡1暋Topographyandlandform9..............................暋3灡2暋Subsoil10......................................................暋3灡3暋Propertiesofsubsoil12....................................暋3灡4暋Geologicalmaps14 (4)暋Investigationphasegradeprogram16.....................暋4灡1暋Investigationphase16 (4)2暋Investigationgrade17.......................................暋4灡3暋Investigationprogram18 (5)暋Buildingengineeringinvestigation20………………………暋5灡1暋Generalre gulations20…………………………………暋5灡2暋Naturalfoundation21…………………………………暋5灡3暋Pilefoundation23………………………………………暋5灡4暋Compositepilefoundationundersettlementcontrolling26…………………………………………暋5灡5暋Foundationpitengineering26…………………………暋5灡6暋Dynamicmachinefoundation28………………………暋5灡7暋Storey灢addingorreinforcementofexistingbuilding30...............................................................6暋Municipalengineeringinvestigation31 (6)1暋Generalregulations31.......................................暋6灡2暋Watersupplyanddrainageworks32.....................暋6灡3暋Roadengineering33..........................................暋6灡4暋Bridgeandculvertenginee ring35........................暋6灡5暋Pipelineengineering37....................................暋6灡6暋Tunnelengineeringandurbanrailtrafficengineering39...............................................................暋6灡7暋Embankmentengineering42..............................暋6灡8暋Largeareaearthfillingengineering44..................暋6灡9暋Solidwastetreatmentanddisposalengineering46......暋6灡10暋Contaminatedsoildisposalengineering48............7暋Harborandirrigationworksinvestigation50...............暋7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50 (7)2暋Harborengineering50.......................................暋7灡3暋Floodgateengineering53 (8)暋Seismiceffectofsiteandsubsoil54 (8)1暋Generalregulations54…………………………………暋8灡2暋Site54……………………………………………………暋8灡3暋Subsoilliquefactionevaluation56........................暋8灡4暋Seismicresponseanalysisofsite60 (9)暋Engineeringgeologicalinvestigationandexploration61……暋9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61…………………………………暋9灡2暋Engine eringgeologicalinvestigation61………………暋9灡3暋Surroundinginvestigation62…………………………暋9灡4暋Exploratorypointlocatingandelevationsurveying62………………………………………………………暋9灡5暋Boring63......................................................暋9灡6暋Sampling65 (9)7暋Engineeringphysicalprospecting67.....................10暋In 灢situtests68 (10)1暋Generalregulations68 (10)2暋Conepenetrationtest68.................................暋10灡3暋Standardpenetrationtest71..............................暋10灡4暋Lightdynamicprobingtest72...........................暋10灡5暋Vanesheartest73..........................................暋10灡6暋Loadingtest74.............................................暋10灡7暋Pressuremetertest79 (10)8暋Flatdilatometertest81 (10)9暋Wavevelocitytest83…………………………………暋10灡10暋Sitepulsationvibrationtest86……………………暋10灡11暋Soilthermalresponsetest88………………………暋10灡12暋Simplyequippedwaterinjectiontestinboreholebydroppinghead89…………………………………暋10灡13暋Simplyequippedwaterpumpingtestinborehole91……………………………………………………11暋Laboratorytests94................................................暋11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94....................................暋11灡2暋Specimenpreparation97.................................暋11灡3暋Physicaltests98.............................................暋11灡4暋Mechanic altests99..........................................暋11灡5暋Soilthermalpropertytests102........................暋11灡6暋Soildynamictests102 (12)暋Groundwater104...................................................暋12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104....................................暋12灡2暋Hydro灢geologicalparameterdetermination106......暋12灡3暋Groundwaterevaluation106..............................13暋In灢situinspectionandmonitoring111........................暋13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111 (13)2暋In灢situinspection112…………………………………暋13灡3暋In灢situmonitoring114....................................14暋Geotechnicalengineeringanalysisandevaluation119...暋14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119 (14)2暋Basicrequirementsofanalysisandevaluation119 (14)3暋Subsoilparameterstatistics125……………………暋14灡4暋Subsoilbearingcapacitydetermination126…………暋14灡5暋Pilebearingcapacitydetermination130……………暋14灡6暋Foundationsettlementestimation137………………15暋Geotechnicalinvesti gationdeliverables143………………暋15灡1暋Generalregulations143………………………………暋15灡2暋Deliverables143………………………………………Appendix A暋Tableoflimnologicalplainsubsoil145………AppendixB暋Tableoflittoralplainsubsoil148……………AppendixC暋Tableofestuarysandspitsandislandsubsoil152………………………………………AppendixD暋Tableoftidalflatsubsoil156…………………AppendixE暋Physicalandmechanicalparametersstatisticsoflimnologicalplains ubsoil159………………AppendixF暋Physicalandmechanicalparametersstatisticsoflittoralplainsubsoil 162……………………AppendixG暋Tableofsettlementcoefficient s166…………AppendixH暋Tableofopen灢endcaissonskinfrictions169……AppendixJ暋Tableofsubgradereactioncoefficientandproportionalcoefficientof foundationsoils170…………………………………………………AppendixK暋Legend172………………………………………AppendixL暋Wordingexplanation180………………………DrawingA暋LandformclassificationofShanghaiDrawingB暋DistributionofshallowsiltandsandatShanghaimetropolitanareaDr awingC暋Distributionoflayer栞2siltyorsandylayeratShanghaimetropolitanareaDrawingD暋Distributionoflayer栟darkgreenstifflayeratShanghaimetropolitanareaDrawingE暋Distributionoflayer栠siltyorsandylayeratShanghaimetropolitanareaDrawingF暋Distributionoflayer栢clayeysoilatShanghaimetropolitanareaDrawingG暋Distributionoflayer栣sandylayeratShanghaimetropolitanarea1暋总暋则1灡0灡1暋为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服务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确保质量和安全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投资效益根据上海软土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制定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