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大揭密
- 格式:pdf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2
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大揭密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面
板模组,英文缩写LCM,是集成了丝印、FPC、TFT液晶屏、背光等子模组
的一种技术产品。
它可以实现显示器的基本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脑及其
他电子产品的显示终端。
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了丝印、FPC制作、TFT液晶屏制作、背光组件制作、以及模组封装等步骤。
1.丝印制作
丝印是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将客户要求
的印刷图案(如品牌、图案、型号、生产日期等)印刷在基板上,分为一
次性印刷和双侧沉金两种方法。
其中一次性印刷的步骤主要包括转移、喷胶、沉金、洗胶、暴胶等;而双侧沉金的步骤则需要喷胶、洗胶、沉金、
暴胶、回流六个步骤。
2.FPC制作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是一种可折叠的印刷电路板,是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FPC的制作主要包括设计、打样、抗焊、压合、检测等工序。
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电流传输要求、重叠要求、抗拉强度等情况,以确保FPC的使用性能。
打样之后,必须对FPC进行抗焊、压合等工艺加工,以确保FPC的表面无变形,焊接质量可靠。
3.TFT液晶屏制作
TFT液晶屏是TFT-LCD液晶面板模组的核心部件,制作过程中需要经
历四个步骤:首先是基板生产。
tft-lcd面板制造流程
做TFT-LCD面板啊,你得先从TFT基板开始。
这玩意儿就像是面板的“骨架”,得用高精度的机器仔细雕琢。
搞好了,才能继续往下走。
然后,得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上画点颜色。
这可不简单,得用特殊的方法把颜色涂得又均匀又鲜艳。
涂好了,还得再弄一层透明的导电层,让电流能顺畅地流过。
接下来,把两块基板合在一起,中间加点液晶材料。
这一步得特别小心,得确保两块基板对齐,液晶也得分布均匀。
不然,画面就会扭曲变形。
最后,再把外围电路和背光源装上去。
这一步也很重要,得确保所有部件都安装得稳稳当当,不然面板就可能会出问题。
总的来说,做TFT-LCD面板就像搭积木,每个部件都得精确到位,才能搭出一个完美无瑕的面板。
TFT-LCD制造流程及光学规格介绍--080527 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技术,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和透明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屏和智能手机等设备中。
TFT-LCD的制造流程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基板准备、涂层和蒸镀、光刻、切割和封装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TFT-LCD的制造流程以及相关的光学规格。
1.基板准备:首先选择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基板,然后通过化学和机械方法清洁基板表面,确保其光洁度和平整度。
2.涂层和蒸镀:将玻璃基板放入真空蒸镀机中,通过蒸发或溅射技术,在基板上形成一层导电薄膜。
通常使用氧化铝或氧化锡作为导电材料。
3.光刻:在涂有导电薄膜的基板上涂覆光刻胶,然后使用光刻机将模具上的图案通过紫外线照射到光刻胶上,形成图案。
之后,通过化学方式去除未曝光的胶层,露出导电薄膜,以形成导线和晶体管等结构。
4.切割:将制成的玻璃基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的小片。
每个小片将成为一个液晶显示单元。
5.封装:将液晶和背光模组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液晶显示模组。
这一步骤包括背光源、导线连接和封装密封等过程。
1.分辨率:指显示屏上的像素数量。
分辨率越高,显示的细节越清晰。
2.对比度:指显示屏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亮度之间的比例。
对比度越高,显示效果越好。
3.反应时间:指液晶分子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快速的反应时间可以减少运动模糊和图像残影。
4.视角:指从不同角度观察显示屏时,图像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可视性。
广视角意味着观看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清晰的图像。
5.亮度:显示屏的最大亮度水平。
高亮度可以提升显示效果,使图像更加鲜艳。
总结起来,TFT-LCD的制造流程包括基板准备、涂层和蒸镀、光刻、切割和封装等步骤。
而TFT-LCD的光学规格涉及分辨率、对比度、反应时间、视角和亮度等方面。
通过这些制造流程和光学规格的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TFT-LCD显示屏。
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TFT 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采用薄膜晶体管技术制作的液晶显示器。
下面是关于TFTLCD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第一步:基板准备TFT LCD的制造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好基板。
常见的基板材料有玻璃和塑料,通常使用的是玻璃基板。
基板会经过清洗和表面处理等步骤,确保其表面干净平整。
第二步:背板制备接下来需要制作液晶显示器的背板。
背板通常是由非晶硅等材料制成,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玻璃、金属层和透明导电层等。
这些层次通过物理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形成。
第三步:薄膜晶体管制备在背板上制作薄膜晶体管(TFT)是制造TFT LCD的关键步骤。
首先,在背板上涂覆一层非晶硅薄膜,然后使用光刻技术将其进行精确刻画。
接着,通过光刻和铜蒸发等技术制作导线,形成TFT电路。
最后,使用激光修复技术进行检查和维修。
第四步:液晶贴合液晶贴合是将液晶层与TFT基板粘接在一起的过程。
首先,将液晶层通过喷洒、滚压或涂覆等方式涂覆在TFT基板上,然后使用蒸发技术制备对齐膜。
接着,将液晶层和TFT基板对齐,然后进行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牢固贴合在一起。
第五步:封装在液晶贴合完成后,需要对TFT LCD进行封装。
这涉及将TFT LCD置于玻璃基板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然后将结构封装在金属或塑料外壳中,以保护内部结构。
第六步:测试和检验生产完毕后,对TFT LCD进行测试和检验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步骤。
这包括对液晶显示器的像素、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检测,并进行修复或调整。
总结:以上是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整个制造过程包括基板准备、背板制备、薄膜晶体管制备、液晶贴合、封装和测试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高度的精确度和技术要求,以确保TFT LCD的质量和性能。
TFTLCD模组工艺介绍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主动矩阵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
TFT LCD模组工艺是指将液晶显示屏及相关元器件,如驱动电路、背光源等组装到一个整体的模组中的制造过程。
以下是TFT LCD模组工艺的介绍。
1.玻璃基板切割:TFTLCD的制造过程从玻璃基板切割开始。
玻璃基板根据显示屏尺寸进行切割,通常采用大块玻璃进行切割,随后经过精密的加工和打磨,形成规定尺寸的玻璃基板。
2.玻璃基板预处理:切割后的玻璃基板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工艺,包括玻璃基板清洗、光刻涂覆、烘干等。
这些步骤旨在去除基板表面的杂质、改善基板表面的平整度,并为后续的生产步骤做好准备。
3.光刻:在玻璃基板上进行光刻工艺是制造TFTLCD关键的一步。
光刻将光敏材料,如光刻胶,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并通过光刻机进行曝光、显影等步骤,形成光刻图案。
这些图案将被用于制造TFT(薄膜晶体管)。
4.涂布TFT膜:在光刻完成后,需要将TFT膜沉积在基板上。
这一步骤通常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式进行。
TFT薄膜的组成包括导电层、绝缘层和半导体层,这些层的顺序和厚度对TFTLCD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5.激活和切割TFT膜:经过涂布TFT膜之后,需要进行激活和切割工艺。
激活是将TFT膜中的导电层和半导体层结合起来,形成可用的晶体管。
切割则是将基板切割成适当尺寸的小块,每块即成为一个TFT液晶显示单元。
6.液晶填充:切割好的基板需要进行液晶的填充。
液晶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涂布到基板上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和控制工艺。
液晶填充是整个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液晶显示屏的品质和性能。
7.封装:液晶填充后,需要将两块基板用密封胶水封装在一起,形成液晶显示屏的最终结构。
封装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确保液晶层均匀分布,并排除气泡等问题。
tft lcd生产工艺流程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高质量的平面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下面是一个简要的TFT-LCD生产工艺流程的概述,包括薄膜涂布、模制、曝光、切割、组装和测试等步骤。
首先,薄膜涂布是整个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在这个步骤中,生产商会使用具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溶液,将液晶的薄膜涂布在玻璃基板上。
这个溶液通常包含液晶分子、聚合物和其他添加剂。
薄膜涂布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模制步骤,也称为亨德尔过程。
在这个步骤中,玻璃基板上的薄膜被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这些切割好的基板将成为液晶显示器的各个部分。
然后是曝光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通过将特定的光线照射在液晶层上,将所需的图案和图像“曝光”在液晶中,形成所需的像素。
这个步骤非常关键,因为它决定了TFT-LCD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
接下来是切割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将刚刚曝光完毕的玻璃基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并将其分成多个独立的显示器单元。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单元都能够独立地显示图像和信息。
然后是组装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经过切割的显示器模块将被组装成完整的显示器。
这包括将各个部件(如液晶层、背光模块和电路板)连接在一起,并且进行胶合和固定。
组装过程通常需要非常精确的工艺和设备,以确保显示器的性能和品质。
最后是测试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已经组装完成的显示器将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测试项目可能包括像素点亮、亮度调整、对比度检测、颜色准确性等等。
只有通过各项测试的显示器才会被认为是合格的,可以被投放到市场上销售。
综上所述,TFT-LCD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薄膜涂布、模制、曝光、切割、组装和测试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TFT-LCD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和高分辨率显示器的需求。
tft-lcd 模组工艺TFTLCD模块是一种集成了显示器、控制器、驱动器、信号处理器等功能的模块化显示设备。
其工艺可分为几个步骤:基板制备、光刻、蒸镀、涂层、封装等。
一、基板制备TFTLCD模块的基板需要精细的加工,以便将灵敏的电子元件以及微细的电路布线放置在上面。
基板制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基材选择将尺寸、机械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等因素考虑在内,选择适合的基材。
2.基板清洗在制造TFTLCD模块前,基板需要经过多次清洗,以清除杂质和油污,以及保证基板表面的平整度和纯度。
3.光刻蚀刻在基板表面涂上光刻胶,然后利用光刻机器将图案暴光到光刻胶上。
通过化学处理,将涂有光刻胶的区域蚀刻掉,形成需要的线路和电路。
二、光刻光刻工艺是制备TFTLCD模块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光刻工艺主要用于将模块内部的线路、IC等器件图案投射到基板上,然后通过化学蚀刻技术来形成隔离区域以及元器件连接的电路板线路等组成部分。
在光刻工艺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光掩膜制作通过绘图软件和光刻技术,将TFTLCD模块的金属线路和元器件的图案反映到光掩膜上。
2.光刻在半导体制造中,光刻机器一般使用UV光在光刻胶外的区域形成透明模板,通过蒸发法将金属层沉积到模板上,最终形成需要的电路图案。
3.蚀刻经过光刻之后,需要通过蚀刻技术进行清洗,以去除不需要的金属片,以及一些残留的光刻胶等杂质。
三、蒸镀蒸镀是在制造TFTLCD模块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它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两种方式,可用于制造透明导电氧化锌层或透明电极,从而通过触控来操控触摸屏。
蒸镀的步骤主要包括:1.产生沉积物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的反应,在基板上产生薄层的金属或化合物。
2.沉积在真空中,利用热源或电子束等方式,将沉积物沉积到基板上形成所需的功能层。
3.整形根据层数和功能的不同,需要对沉积物进行整形,以确保其可以正确连接到其他电路和器件。
四、涂层涂层是制造TFTLCD模块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可用于保护基板、光刻胶以及电路等关键部分,避免机械损坏和氧化腐蚀。
tftlcd实装生产工艺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
TFT LCD的实装生产工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来完成。
本文将为您介绍TFT LCD实装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首先是基板制备。
生产TFT LCD的第一步是制备基板,通常采用的是玻璃或塑料基板。
基板需要进行平整化处理,以确保后续的图案制作和尺寸控制的准确性。
接下来是光刻和蒸发。
光刻是制造TFT LCD的核心步骤之一,它通过光源照射暴露光刻胶,然后用化学液体进行处理。
这样可以形成微小的光刻图案,用于制造晶体管等器件。
蒸发则是使用高温和真空的环境,将金属材料蒸发到基板上,形成导电层和结构层。
接下来是涂覆和对准。
在涂覆步骤中,通过机器将液态的液晶材料均匀地涂覆在基板上,形成液晶层。
对准则是通过高精度的设备,将基板上的各个层次对准,确保后续的光学效果和显示品质。
然后是封装和切割。
封装是将制作好的液晶层和控制电路封装在一起,形成LCD模组。
切割是将大面积的模组切割成单个LCD屏幕,以便后续的组装和使用。
最后是组装和测试。
在组装步骤中,将已经切割好的LCD屏幕与后光源、触摸屏、连接器等组件一起组装在一起。
测试则是对组装好的LCD屏幕进行各项测试,确保其电路连接、显示效果等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起来,TFT LCD实装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通过多个步骤来完成。
每个步骤都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和精密的技术来保证制造出的LCD屏幕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和稳定的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TFT LCD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对于更高分辨率、更快刷新率等要求的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tft模组车间生产流程TFT模组车间生产流程TFT模组是一种液晶显示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
在TFT模组车间,生产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玻璃基板清洗TFT模组生产的第一步是将玻璃基板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脏物和油污。
清洗过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进行机械清洗,使用刷子和水对基板进行清洗;接着进行化学清洗,使用去离子水和化学试剂对基板进行处理,以去除更细微的污渍。
二、ITO膜涂覆在玻璃基板上涂覆一层导电性氧化铟(ITO)膜。
ITO膜是TFT模组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控制液晶层的电场。
涂覆ITO膜的过程需要使用真空蒸镀技术,将ITO材料蒸发到基板表面,并通过控制真空度和温度来控制膜的厚度和均匀性。
三、涂胶将TFT模组需要的各种胶水涂覆到玻璃基板上。
这些胶水包括导电胶、封口胶、固化胶等。
胶水的涂覆需要控制好厚度和均匀性,以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四、LCD面板组装将液晶显示屏的各个部分组装到玻璃基板上。
这些部分包括液晶层、色彩滤光片、偏光片等。
组装过程需要精密的手工操作,以保证各个部分的对位和定位准确。
五、热压将组装好的TFT模组进行热压,以将各个部分固定在一起。
热压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压合的质量和效果。
六、封装在TFT模组四周涂覆封口胶,以保证显示屏不会受到灰尘、水分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封口胶需要具备良好的粘合性和密封性,以确保TFT模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七、测试将生产好的TFT模组进行测试,以检查其各项性能是否符合产品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电气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
测试结果将为后续的品质控制和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以上就是TFT模组车间的生产流程。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操作,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TFT模组的生产工艺也将不断升级。
制造TFT-LCD主要有三个重要的流程:1.阵列制程2.组立制程3.模组制程最后就是我们看到的产品了.1.阵列制程1)一片表面光滑,没有任何杂质的玻璃,是制造TFT玻璃基板最主要的原料.在制作之前,需用特殊的冼净液,将玻璃洗得干干净净,然后脱水,甩干.2)要使玻璃基板镀上金属薄膜,需先将金属材料放在真空室内,让金属上面的特殊气体产生电浆后,金属上的原子就会被撞向玻璃,然后就形成一层层的金属薄膜了.3)镀完金属膜后,我们还要镀上一层不导电层与半导电层,在真空室内,先将玻璃板加温,然后由高压电的喷洒器喷洒特殊气体,让电子与气体产生电浆,经过化学反应后,玻璃上就形成了不导电层与半导体层。
4)薄膜形成后,我们要在玻璃上制作电晶体的图案。
首先,要进入黄光室喷上感光极强的光阻液,然后套上光罩照射蓝紫光进行曝光,最后送到显影区喷洒显影液,这样可以去除照光后的光阻,还可以让光阻层定型哦。
5)光阻定型后,我们可用蚀刻进行湿式蚀刻,将没有用的薄膜露出,也可用电浆的化学反应进行干式蚀刻,蚀刻后再将留下的光阻以溜液去除,最后就产生电晶体所需要的电路图案了。
6)要形成可用的薄膜电晶体,需要重复清洗,镀膜,上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去光阻等过程,一般来说,要制造TFT-LCD,就要重复5到7次。
2.组立制程1)完成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后,我们就要进行液晶面板的组合了,液晶面板是由电晶体玻璃基板与彩色滤光片组合而成,首先,我们要先将玻璃洗干净,再进行下一个步骤。
TFT-LCD的整个制造过程都必须在无尘室内,这样才不会有杂质在显示器里面。
2)彩色滤光片是以化学涂布的方式,在玻璃上形成红、绿、蓝的颜色,整齐排列后再覆盖一层会导电的薄膜即完成。
3)在整个组合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为布满电晶体的玻璃和彩色滤光片涂上一层化学薄膜,然后再进行配向的动作。
4)在组合二片玻璃板之前,我们要先平均布满类似球状的隙子固定间隔,以免液晶面板组合后,二片玻璃向内凹曲。
tft模组工艺流程嘿,朋友们,你们是否对TFT模组的工艺流程感到好奇?是不是觉得那是一块块神奇的屏幕背后,隐藏着无数精密的步骤和巧妙的工艺?今天,咱们就来揭开TFT模组工艺流程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完美的。
首先,咱们得从一块普通的玻璃基板开始聊起。
你说,一块玻璃能有啥特别的?嘿,可别小看它!它可是TFT模组制作的起点。
工人们会先用清洗剂和超纯水给它来个全身SPA,确保它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接下来,就是薄膜沉淀工艺的大显身手了。
通过各种神奇的工艺,金属半导体或绝缘体的薄膜就会在玻璃基板上诞生。
它们就像一层层的盔甲,为后续的工艺打下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光刻工艺就登场了。
你说,光刻是啥玩意儿?嘿,它就像是给薄膜做美容的艺术家。
通过紫外线照射、显影、腐蚀等一系列步骤,工人们会在薄膜上刻画出精细的图案。
这些图案就像是TFT模组的骨架,支撑着整个结构的稳定。
经过多次的薄膜淀积和光刻,数百万个薄膜晶体管就会在玻璃基板上诞生。
它们就像是TFT模组的大脑,负责传递图像信号、控制像素的亮度。
你说,这工艺是不是很神奇?接下来,就是彩膜工艺了。
工人们会在玻璃基板上涂敷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滤光层,它们就像是TFT模组的调色盘,让屏幕能够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画面。
你说,这色彩是不是很美?然后,就是成盒工艺了。
工人们会把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精确对合,形成液晶盒。
你说,这工艺难不难?嘿,它可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
稍有差池,屏幕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就是模组工艺了。
工人们会把液晶盒贴附偏光片、连接电路、组装背光源等,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TFT模组。
你说,这工艺复不复杂?嘿,它可是TFT模组制作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流程,TFT模组就制作完成了。
你说,这工艺是不是很神奇、很精密?嘿,它不仅需要工人们高超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还需要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工艺。
朋友们,现在你们对TFT模组的工艺流程是不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是不是就像一位巧手的工匠,用智慧和汗水打造出了一块块完美的屏幕?让我们一起为这些辛勤工作的工人们点赞吧!。
TFTLCD模组工艺介绍TFT(Thin-Film Transistor)液晶显示模组是一种先进的平面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
TFT液晶模组是由TFT液晶面板、背光源、IC驱动器、触摸面板和其他辅助零部件组成的。
本文将介绍TFT液晶模组的工艺流程。
1.玻璃基板处理:TFT液晶模组的制造过程通常从玻璃基板处理开始。
通常使用的是玻璃基板,大多数情况下是高质量的平板玻璃。
这些玻璃基板首先会经过清洗、干燥和去除尘埃等步骤,以确保基板的表面净度和平整度。
2.色彩滤光片制备:每个像素都有一个三原色滤光片,用于产生各种颜色的显示效果。
色彩滤光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然后通过为每个像素区域逐一着色。
3.涂布薄膜制备:在液晶显示模组中,涂布多种材料用于形成不同的薄膜。
其中包括ITO(Indium Tin Oxide)透明导电薄膜,以及对齐膜和保护膜等。
这些薄膜通常通过溅射或喷涂等技术进行制备。
4.铭刻和曝光:在液晶显示模组中,部分结构需要通过光刻技术进行制备。
这需要使用光刻胶来覆盖材料表面,然后在光刻设备中进行曝光和开发,以形成所需的结构。
5.触摸屏集成:一些TFT液晶模组还包括触摸屏功能。
触摸屏通常是通过喷墨印刷或蒸发沉积技术制备的,并与液晶面板的一侧集成,以实现触摸操作功能。
6.液晶面板组装:在液晶显示模组制造的最后阶段,液晶面板和其他组件被组装在一起。
这包括将色彩滤光片、背光源、IC驱动器和触摸屏等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并使用胶水、紧固件和导电胶来确保它们的稳定性和连接性。
7.测试和封装:在TFT液晶模组制造过程的最后,模组会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封装,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测试通常包括检查显示质量、触摸屏响应和背光源亮度等方面。
总的来说,TFT液晶模组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多个步骤和不同的技术。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分辨率和高性能的液晶显示模组,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显示质量的要求。
原理、生产流程概述朋友,您见过液晶显示器吗?无论是NB、桌面TFT-LCD、超薄TV,还是便携DVD、DC、DV、PDA、手机用彩色面板,液晶无处不在,时时刻刻用绚丽的色彩与影像向您展示高科技的魅力。
虽然液晶显示器应用十分广泛,但其生产却是技术十分复杂、工艺高度精密的过程,甚至不亚于集成电路晶元的制造.笔者数日前有幸接受明基的邀请参观了世界第三大TFT-LCD友达光电苏州模组厂的生产线,对LCD液晶面板的“组装”过程有了一定认识,在此撰文描述之,如有不妥之处请读者和专家批评。
所谓“模组”厂(LCM)其实是液晶显示器的“后段”生产过程,顾名思义,模组二字即模块组合,它共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将LCD液晶成品面板(Cell)、异方向性导电胶(ACF)、驱动IC、柔性线路板(FPC)和PCB电路板利用机台压合(其间需在太上老君炼丹炉内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才能练就火眼金睛:),第二步:接下来和背光板、灯源、铁框一齐组装成品;第三步:老化处理,经过重重检测就是我们见到的“液晶面板了”。
总之,相对于第五代面板厂那种天价的投资(动辄数十亿美元)、惊人的占地面积(起码五个足球场)和需要的无数高精尖设备(全在美国对大陆禁运之列),模组厂在技术、规模上还属于小巫见大巫的,不过能亲眼进入无尘车间也是一大快事,在进入车间前,沐浴修身是不必了,不过所有的电子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手机等均需统统枪毙。
在用图片展示整个生产流程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吧,这能加深我们对工厂的认识。
TFT-LCD液晶屏显示原理液晶显示屏是透过硅玻璃上的电路形成电场,来驱动玻璃与滤光片间的液晶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并列平行排列,当电路对液晶层施加电场,液晶分子会朝不同的方向偏转,这时液晶类似于开关作用可以让光线通过,令液晶层形成不同的透光效果,从而达到显示不同画面的目的.好,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沿着生产流程来看.首先,在制造过程中,组装区和包装区所需要的“人力”成本还是相当可观,因此难怪台湾纷纷把大陆作为模组部分的首选——除接近客户外也可大幅降低成本。
TFT-LCD制造工艺
一、TFT-LCD制造工艺简介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薄膜
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它是一种常用的新型显示设备,它集传统连续液晶显
示器和面板模组的优点于一身,具有面积、重量小、耗电低以及良好的显
示效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电子投影仪、汽车
显示屏等各类电子设备上。
二、TFT-LCD制造工艺过程
1、薄膜晶体管面板模组制造
TFT-LCD制造中最基本的部件就是薄膜晶体管面板模组。
薄膜晶体管
面板模组制造复杂,涉及的化学和物理知识十分广泛,其主要工艺流程有:清洗、干燥、喷镀、光刻、蚀刻、无机覆盖层制作、结构层制作、转印、
钝化、离子注入等。
2、连续液晶制造
连续液晶制造涉及制备液晶显示材料、连续线上液晶制备技术以及连
续线上液晶检测技术。
TFT-LCD面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图解)TFT-LCD是什么,这个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介绍了,需要了解的在网站的产品介绍页面也是有的哦。
TFT-LCD主要的三段制程:首先是前段Array前段部分的Array 制程和半导体制程相似,但是不同的是将薄膜电晶体制作在玻璃之上,而不是矽晶圆上面。
然后是中段Cell中段部分的Cell ,是以前段的Array玻璃作为基板,和彩色的滤光片玻璃基板相结合,并且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灌入液晶(LC)。
最后是后段Module Assembly (模组组装)后段模组的组装制程则是将Cell制程之后的玻璃和其他的如电路、外框、背光板等等多种零组件组装生产的作业。
TFT-LCD面板的制作流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TFT-LCD)的模块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模块:TFT-LCD:三明治一样的构造液晶显示屏的构造就如同三明治一样,将液晶夹杂在两片玻璃基板之间,这两片玻璃基板呢,就是TFT Array玻璃和彩色的滤光片。
在TFT Array玻璃的上面有着无数的画素(pixel)排列着,而彩色的滤光片则是画面颜色的重要来源,液晶呢便夹杂在TFT Array以及彩色的滤光片之间。
当电压在TFT(晶体管)的时候,液晶转向,那么光线便穿过了液晶在面板上面产生了一个画素,而此光源呢,则是由背光模块所负责提供的。
此时,彩色的滤光片给予了每一个画素特定的一个颜色。
结合了每一个不同颜色的画素最后所呈现出的,就是面板前端的影像了。
TFT-LCD:三明治一样的构造:经过300道以上的制程而产生TFT-LCD必须是在精密的无尘室之内,经过300道以上的制程而生产出来的。
无尘室的最高洁净度等级可以达到「10 」(即:在无尘室的环境之内,每立方尺最多只有10颗粉尘)。
经过300道以上的制程产生过程:TFT-LCD 工厂——世代和尺寸TFT-LCD 的工厂从以前的1代工厂演进到了现今的7.5代工厂,各个世代的厂房差别就是在于玻璃基板的一个尺寸。
原理、生产流程概述
朋友,您见过液晶显示器吗?无论是NB、桌面TFT-LCD、超薄TV,还是便携DVD、DC、DV、PDA、手机用彩色面板,液晶无处不在,时时刻刻用绚丽的色彩与影像向您展示高科技的魅力。
虽然液晶显示器应用十分广泛,但其生产却是技术十分复杂、工艺高度精密的过程,甚至不亚于集成电路晶元的制造.
笔者数日前有幸接受明基的邀请参观了世界第三大TFT-LCD友达光电苏州模组厂的生产线,对LCD液晶面板的“组装”过程有了一定认识,在此撰文描述之,如有不妥之处请读者和专家批评。
所谓“模组”厂(LCM)其实是液晶显示器的“后段”生产过程,顾名思义,模组二字即模块组合,它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将LCD液晶成品面板(Cell)、异方向性导电胶(ACF)、驱动IC、柔性线路板(FPC)和PCB电路板利用机台压合(其间需在太上老君炼丹炉内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第二步:接下来和背光板、灯源、铁框一齐组装成品;
第三步:老化处理,经过重重检测就是我们见到的“液晶面板了”。
总之,相对于第五代面板厂那种天价的投资(动辄数十亿美元)、惊人的占地面积(起码五个足球场)和需要的无数高精尖设备(全在美国对大陆禁运之列),模组厂在技术、规模上还属于小巫见大巫的,不过能亲眼进入无尘车间也是一大快事,在进入车间前,沐浴修身是不必了,不过所有的电子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手机等均需统统枪毙。
在用图片展示整个生产流程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吧,这能加深我们对工厂的认识。
TFT-LCD液晶屏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屏是透过硅玻璃上的电路形成电场,来驱动玻璃与滤光片间的液晶分子,在自然状态下呈并列平行排列,当电路对液晶层施加电场,液晶分子会朝不同的方向偏转,这时液晶类似于开关作用可以让光线通过,令液晶层形成不同的透光效果,从而达到显示不同画面的目的.
好,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沿着生产流程来看.
首先,在制造过程中,组装区和包装区所需要的“人力”成本还是相当可观,因此难怪台湾纷纷把大陆作为模组部分的首选——除接近客户外也可大幅降低成本。
生产流程详述
看到液晶面板,你能明白第一步有几个元件需要压合吗?
首先是异方向性导电胶(ACF)贴附:利用异方向性导电胶(可当作双面胶看待)黏附于IC和Cell间,提供导通和粘合之功能;其次进行集成电路(IC)压合作业,目的是为了使面板线路与IC线路通过导电粒子导通,以达到电流信号流通的目的。
接下来是可挠式线路板(FPC)压合作业:FPC是软性印刷板,起连接讯号的作用,经过这一步压合我们可以使面板线路与FPC线路通过导电粒子导通以顺利连接信号.
最后一步压合是集成电路板(PCBA)压合,通过这个步骤我们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可以使FPC和PCB的线路通过导电粒子导通,从而让电流信号流通,第二是机台压合提供一定的温度、压力通过控制压合时间,AFC可在高温下聚合硬化而将两种不同材料连在一起以提供足够的工作强度。
这是在检测压合的好坏。
高达五百倍的电子显微镜能让每个液晶分子都原形毕露。
粒粒再现。
检测玻璃基板是否与规格相符,包括:玻璃厚度、尺寸、平坦度等项目。
另外,必须检查玻璃的外观上是否有刮伤、阴影或表面上任何的变化.
用钠灯显色性差检查彩色滤光片正反面的不均匀性(Mura)。
无尘车间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相当多的检测仪器确保了每一道工序正确无误。
背光源的产生和显示
我们知道了LCD是在四周加灯管(一根、两根或者四根)发光的,我们看看这部分是如何完成的吧!
看,这就是灯管,比家里的日光灯管细多了吧?呵
成品组装就简单了,把上面几个步骤地成品用铁框组合就OK了,厚度很小,如果是笔记本的液晶板对于重量、耗电和厚度的要求都非常高。
接下来就要进行老化测试了,这是一条“浴缸曲线”,它能提前让故障暴露,通过的在寿命期间内不大可能出问题了。
老化测试区的自动化仓储系统,为什么自动化呢?主要是出于效率考虑,此外液晶板很薄,稍有不慎将破碎掉,因此用自动设备能提高良品率。
成品组装虽然人工成分占多,但老化测试却是机械设备为主,工作人员监控为主。
液晶面板放在老化炉内还要定期进行人工检查。
下图就是一排排老化炉,好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完了吗?当然没有,对于成品必须通过人眼的检测。
具体方法很简单,用一组信号发生器直接驱动液晶屏显示图象,比如坏点就用多种纯色工人可以看出来,一共有二十多组画面,工人很辛苦得来回看画面要是我脖子早扭歪了.
透过15倍的放大镜,我们看到里面RGB三原色的颗粒非常粗,颇近似于贴近电视机的画面。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经过温度湿度检测了,还有耐压抗撞击测试。
这是恒温恒湿机,在内部LCD显示屏都要边发光边接收检阅。
有几张耐撞击抗压照片不清楚,十分抱歉。
不过至此整个TFT-LCD的“模组”过程告一段落了,通过参观,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现代化IT生产需要的是高精尖的设备,更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祝愿祖国更强大,早日成为IT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