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背光模组的详细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45.29 KB
- 文档页数:11
5TFT-LCD背光模组分析
TFT-LCD背光模组(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用于显示屏的供应系统,使用常见的
白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技术,主要用于提供色彩深度、亮度
和滚动(液晶显示)的背景照明光源。
背光模组是TFT-LCD显示器的关键
组件,是实现分辨率和高亮度的关键技术。
TFT-LCD背光模组的主要功能分为两大类: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
照
明系统负责向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源,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分辨率和亮度。
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光源、反光镜、光散射片和光导带等设备。
其中,光源
元件是TFT-LCD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白光LED、冷光源等元件构成,可以提供充足的持续可见光照,从而可以实现高亮度和高色彩深度的
显示结果。
TFT-LCD背光模组的控制系统使用控制器实现,它可以控制LED的亮
度和时间,这样就可以调节背光源的亮度,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的显示效果,如背景和图片的色彩亮度以及滚动等操作。
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LED的电流,从而实现长久的稳定工作。
液晶背光模组结构介绍一、背光源结构液晶背光模组的背光源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LED灯管。
冷阴极荧光灯由玻璃管、电极、荧光粉和汞蒸汽组成,其内部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透过玻璃管产生可见光。
LED灯管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通过电流驱动LED发光,发出光线。
LED灯管比CCFL更节能、寿命更长,并且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亮度。
二、光导板结构光导板通常由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其内部有特殊的纹理或反射层,用于引导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上。
光导板还可以增强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提高整个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三、扩散片结构扩散片位于光导板和液晶面板之间,扩散片的主要作用是将从光导板射出的光线分散,使其能够在整个液晶面板上均匀地照射。
扩散片通常由光学级塑料或玻璃制成,可以通过厚度、反射层和纳米级微结构等设计,调节和控制光线散射的效果。
四、液晶面板结构液晶面板是液晶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由液晶材料、导电层和滤光器等组成。
液晶材料位于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玻璃基板上覆盖着导电层和滤光器。
液晶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得其能够根据电压的变化改变光线的透射性质。
导电层用来施加电场,控制液晶的取向,从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和阻挡。
滤光器用来调节透射光的颜色,使得显示器能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五、背光模组电路液晶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
背光模组电路通常由控制芯片、电源模块和驱动电路组成,能够根据输入的信号调整背光源的亮度。
背光模组电路还可以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调节背光的亮度和灰度,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总结:液晶背光模组的结构包括背光源、光导板、扩散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电路。
背光源提供背光照明,光导板用于引导和提高背光的亮度和均匀性,扩散片用于散射光线,使其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液晶面板通过控制液晶的透光性和颜色,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背光模组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CD)中的光源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亮度,以使LCD显示更加清晰和易读。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与应用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1. 光源: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是光源,常见的光源有冷阴极灯(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和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CCFL是一种成熟的背光技术,其由外界电压激发汞蒸气发出紫外线,再经过荧光粉的转换,发出可见光。
而LED背光模组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直接电流驱动,使LED产生可见光。
LED背光模组在节能、环保、厚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逐渐取代了CCFL背光模组。
2. 光导板:背光模组的光源辐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均匀的,为了达到均匀的背光效果,需要光导板来进行光线的引导和分布。
光导板一般由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表面通常带有微结构(如棱镜、凹凸等),以增加光线的散射和扩散效果。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导板的引导和折射,均匀地分布到整个LCD显示区域。
3. 反射板:反射板位于光导板的底部,其主要作用是将光线从导光板底部反射回到导光板中,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反射板常使用高反射率的材料制成,如铝板或白色增白剂等。
4. 均光膜:均光膜一般位于反射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用于进一步均匀光线。
均光膜通常由多层高透明度材料叠加而成,其表面也经过微结构处理,以增加光线的散射和扩散效果。
5. 目前,除了LED背光模组外,还有一种新型的背光模组技术,即直下式背光模组(BLU,Bottom Light Unit)。
直下式背光模组通过将光源直接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底部,而不是侧面,以提供更加均匀的背光效果。
这种背光模组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
lcd模组的英文名词
摘要:
1.LCD 模组的概念与结构
2.LCD 模组的背光模组原理
3.LCD 模组与LCM 的关系
4.LCD 模组的应用领域
正文:
LCD 模组,即液晶显示模组,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 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英文名称为LCD module,简称LCM。
LCD 模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视、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其主要功能是显示图像和文字信息。
LCD 模组的背光模组是其关键部分,其作用是为液晶屏幕提供光源。
背光模组通常由荧光体、反射片和扩散片组成。
荧光体发射光线,反射片将光线反射到液晶屏幕上,扩散片则使光线均匀扩散,从而实现整个屏幕的均匀照明。
背光模组的原理是利用两片平行的玻璃板之间的液态晶体材料,通过改变电场方向来控制光线的折射,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LCD 模组与LCM 的关系十分密切,LCM 实际上是LCD 模组的一种商品化部件。
LCD 模组包括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 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而LCM 则是将这些部件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显示模组。
因此,可以说LCM 是LCD 模组的一种应用形式。
LCD 模组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应用广泛,如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手机、POS 机等。
其优点在于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显示效果清晰等。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关键组件,它为显示屏提供了背光照明,使得图像能够在暗环境下清晰可见。
背光模组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背光模组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不断推动着显示技术的革新与提升。
背光模组的原理是利用光源照射到液晶屏后面,通过液晶屏的控制,调节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它通常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被均匀地分布在显示屏背面,以提供均匀的照明。
背光模组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光线的分布均匀性、显示屏的大小与厚度、功耗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背光模组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边缘式背光模组。
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LED放置在液晶屏的后面,并通过反射板将光线反射到前面的液晶屏上。
这种模组可以提供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适用于大尺寸显示屏。
边缘式背光模组则是将LED安装在显示屏的边缘,通过导光板将光线导向全屏。
这种模组适用于较薄的显示屏,如手机和平板电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模组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LED背光模组取代了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背光模组,成为主流。
LED背光模组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亮度均匀等优点,成为显示屏行业的首选。
此外,LED背光模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亮度和颜色,实现更好的图像品质。
背光模组的发展也带动了显示屏技术的进步。
随着液晶屏技术的不断创新,显示屏的分辨率、色彩表现力和视角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同时,背光模组的照明效果也得到了改善,使得显示屏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呈现出更加鲜艳、清晰的图像。
除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外,背光模组还在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设备中,高清的显示屏可以提供医生和患者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在工业控制领域,背光模组可以用于操作面板和仪表盘的显示。
在交通运输领域,背光模组可以用于车载显示屏,提供导航、娱乐和安全警示等功能。
5TFT-LCD背光模组分析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背光模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
本文将分析TFT-LCD背光模组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TFT-LCD背光模组是一种利用薄膜晶体管和液晶技术制作的显示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来控制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背光模组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液晶层、薄膜晶体管(TFT)层、色彩滤光层、透镜层等。
其中,液晶层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控制信号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通过液晶层的光的透过程度。
TFT-LCD背光模组有几个特点使其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画面质量,可以显示出细节丰富的图像。
其次,它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在各种环境下清晰可见。
此外,由于TFT-LCD背光模组采用蛋白质物质作为电场变化感受器,使其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TFT-LCD背光模组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适用于高动态场景的显示。
TFT-LCD背光模组在电子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其次,它也被用于电视机、显示器、汽车导航系统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此外,TFT-LCD背光模组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系统、航空航天领域等。
然而,TFT-LCD背光模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它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制造技术和设备。
其次,TFT-LCD背光模组对观看角度的要求较高,当在较大角度下观看时,图像会出现颜色失真和对比度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TFT-LCD背光模组需要背光源才能显示,因此存在一定的能耗和发热问题。
综上所述,TFT-LCD背光模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等领域。
1、概述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为液晶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关键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就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随着LCD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的电子产品,因此带动背光模组及其相关零组件的需求持续增长。
做为一个LCM厂商,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背光模组,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2、类别一般而言,背光模组可分为前光式(Front light)与背光式(Back light)两种,而背光式可依其规模的要求,以灯管的位置做分类,发展出下列三大结构。
2.1、侧光式结构(Edge lighting)发光源为摆在侧边之单支光源,导光板采射出成型无印刷式设计,一般常用于18寸以下中小尺寸的背光模组,其侧边入射的光源设计,拥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色,亦为手机、个人数位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的光源,目前亦有大尺寸背光模组采用侧光式结构。
2.2、直下型结构(Bottom lighting)超大尺寸的背光模组,侧光式结构已经无法在重量、耗电量及亮度上占有优势,因此不含导光板且光源放置于正下方的直下型结构便被发展出来。
光源由自发性光源(如冷阴极萤光管、发光二极管等)射出经反射板反射后,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面射出,因安置空间变大,灯管可依TFT面板大小使用2至多个光源,但同时也增加了模组的厚度、重量、耗电量、其优点为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等,因而适用于对可携性及空间要求较不挑剔的LCD monitor与LCD TV,其高耗电(使用冷阴极管),均一性不佳及造成LCD发热等问题仍需要求改善。
图1侧光式结构与直下式结构背光模组目前,我司主要进行中小尺寸LCM的设计,采用侧光式结构,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3、组成结构主要组成为发光源(Light source)、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反射片(Reflector)、扩散片(Diffuser)、增光片(BEF、棱镜片)、黑白胶(Curtain Tape)等。
第一章背光模组构件及原理一. 背光模块(Back light)功用1.提供LCD面板(Panel)均匀及足够的光源。
2.提供适当光线及所需色度。
3.提供回路基板的固定,增加结构强度。
因为LCD本身不会发光,所以必须依赖背光源来达到显示的功能,因而,背光模块的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到LCD的品质。
二.主要构成部件1.塑胶框(M/F)塑胶框是由一种环保型的塑胶材质(非卤素)注塑而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支撑模组,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的变形。
2.铝背板(F/R)铝背板是由精密模具冲压而成的,它的主要与胶框搭配对整个模组起支撑作用。
并且固定LCD的驱动基板。
教育训练资料3.反射片(Reflect Sheet)反射片用于反射光源----将没有直接散射出去的杂乱光线再次引入导光板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4. 导光板(LGP)导光板是背光模块的心脏,约占整个背光模组成本的20%。
在导光板上用网版印刷印上圆形或方形的扩散点,导光板主要功能在于导引光线方向,提高面板光辉度及控制亮度均匀平板印刷式(网版印刷)○1楔形板导光板(LGP)的形式:平板非印刷式(成型射出)楔形板○2比较平板:一般应用于Mo nito r,亮度较高。
楔形板:一般应用于No teboo k重量轻,厚度薄。
○3导光板印刷所用的是油墨包括:艳消作用:反射,折射光源(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油墨艳出作用:催光作用,把两边的光催到中间溶剂作用:调和粘度油墨调配比例:艳消:艳出:溶剂(依据SOP)教育训练资料5.下扩散片(down)扩散片的作用是模糊网点,让射出的光分布更加均匀,保护导光板发光面特点:模糊、厚(与上扩散片比较)6.增光片(lens)增光片是背光模组的化妆师. 它可以提高整个模组30%的亮度哦!光线由导光板侧边投入. 经过反射片, 导光板, 扩散板层层消耗及散射漫射. 损失惨重.增光片利用V型细条纹让侧光经过折射使漫射的光集中角度, 依光波的特性(水平波与垂直波)达到辉度增加的目的.7. 上扩散片(up)作用:○1扩散光源○2保护导光板发光面特点:比较清晰、薄(与下扩散片比较)教育训练资料8. 冷阴极灯管(CCFL)冷阴极灯管是整个背光模组的发光源,冷阴极灯管发出的线光源与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可以形成亮度均匀的面光源。
背光模块(TFT-LCD BACKLIGHT)1.何谓背光模块(BACKLIGHT)?在最早的背光模块商业大量运用在广告灯箱,但今天因着LCD 这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不自发光源的LCD 中为达到夜视和高全彩的要求中,背光模块就紧紧的结合在LCD 这一跨世纪的视觉产品中,成为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提供均匀和高亮度功能,特别是在TFT LCD 的产品中背光模块成为它的关键零件,在背光模块中从早期的直下式、侧部光式到光源分为冷阴极管CCFL、发光二极管LED 及冷面光源EL 等,因此借着各式的BACKLIGHT 背光模块光学特性也划分了TFT LCD 或STN LCD的产品表现。
2.背光模块之用途及原理:背光模块即所谓的背光,背光的应用普遍是在于提供液晶所需光源,例如液晶显示器、手机面板、甚至时下当红的PDA,都在背光的应用范围之内。
其原理简单来说是由一片导光板,导入自发性的光源(例如灯管、发光二极管等),产生更大更均匀的面性光源,有时更为了产生一些特殊的光学特性,而加上一些特殊的光学膜,而导光板上也有特殊的结构图案以便将光源作处理。
3.帝晶在背光模块上之优势随着人类对视觉的要求和舒适度,背光模块光源模块在未来的发展中被要求着几项,在1. 系统工学上要求省电、简单和轻薄化。
2. 视觉工学上要求高均匀、高亮度。
因此帝晶光电在系统工学上对背光模块设计采取多方向的技术改革思考,如定位第一代印刷式导光板、第二代无印刷式导光板、第三代无膜式导光板到已有申请专利的第四代单偏极态背光源模块的思考与发展方向,并在材料上发展出帝晶一号导光板印专用光学散射油墨,接踵而至的帝晶二号、帝晶三号、帝晶四号都将会是我们未来逐一追求实现的设计思考与理念的实现,我们相信科技始于人性的需求,借着需求方向的创新将是人类向前推动的主轴力量。
4.背光模块技转相关信息:本公司的产品涵盖背光板印刷油墨、背光板射出模具、印刷网板的设计与制作、非印刷方式网板技术暨自动化专业生产机械设备的开发设计等,本公司为国内背光板产业第一家从原料、技术到机械设备完全技术独立开发的公司。
LCD背光模组的详细介绍
制作材质:在PET基材上涂布覆盖锯齿状或波浪状的PMMA微结构
上下稜镜片两种.区别为基材上微结构方向(相互垂直)不同.
作用:提升正面辉度
种类:
BEFⅡ---(规则稜柱)单一方向增量大概60%,而两张垂直方向重叠可增加120%
BEFⅢ---(不规则稜柱,避免干涉现象)单一方向增量大概59%,而两张
垂直方向重叠可增加111%
RBEF---微结构非直角而是圆弧状,亮度比较:BEFⅡ>RBEF视角比
较:RBEF>BEFⅡ
DBEF---3M专利,结构由多层可反射偏极光片相互贴附而成,可改变光的进行方向,经由反射后再加以利用
反射板
制作材质:PET及PC基材,反射率达90%.
作用:一般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反射板放置于导光板底部,将自底面漏出
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防止光源外漏,以增加光的使用效率:而直下式背光模组则是置于灯箱底部表面或黏贴于其上,将经扩散板反射之光束由灯箱底部再次反射回扩散板以被利用。
导光板
应用于侧光型背光模组,是影响光效率的重要元件,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将丙烯压制程表面光滑的楔形板块,然后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导光板底面用网版印刷印上圆形或方形的扩散点。
导光板主要功能在于导引光缐方向,以提高面板光辉度及控制亮度均匀。
冷阴极管位于导光板厚侧的端面,冷阴极管所发的光以端面照光的方式进入导光板,大部分的光利用全反射往薄的一端传导,当光线在底面碰到微结构正面射出,利用疏密、大小不同的微结构图案设计可使导光板面均匀发光。
在外型上又区分为:1.楔型板.2.平板。
一般笔记型电脑因考虑空间关系均采用楔型板,而LCD Monitor与LCD TV则采用平板为主。
材质:PMMA---光学亚克力板,即有机玻璃
特性:具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和良好的光学特性
作用:接受光源,引导光的散射方向
类型:印刷式(以网板印刷的方式印上扩散点)、非印刷式(利用设定好网点或纹路的摸具制作)
非印刷式包括机械加工、蚀刻及薄板取代等方式
直下式(光源在LGP背面)、侧光式(光源在侧边)
矩形、楔型、弧型等
偏光转换膜
因在现有LCD液晶面板设计中,对光源模组给予过濾掉S-ray平行光,允许P-ray光源通过,并利用这单一的偏极态光來驱动或照明LCD液晶面板,产生所要的功能。
所以会在光缐进入液晶面板前会先经过一偏光板,此一偏光板会有吸收掉某一偏光方向的能量,而冷阴极管所产生的光为非偏极化光,在通过第一片偏光版时,有一半以上的光能量会被吸收掉,使得光的使用效率非常差。
为解决这个问题须采用偏光转换技术,以提高背光模组中一必要的关键元件,它的功用是使光源做偏极态转换。
其方法是利用反射偏光板将可通过与不可通过LCD偏光板的光分離,然後利用反射板将反射回來的光转换成可用的偏光,达到亮度提高的目的。
一般偏光转换技术是藉由特殊的光学涂布以及结构特殊的排列方式构成光分離板,将出射分離成P偏光及S偏光,S偏光经反射後又成为P偏光,即可通过LCD的偏光板;也有利用一片胆固醇型液晶片跟1/4波片构成偏光反射板,将导光板的出射光分離成左旋及右旋圆偏光,左旋圆偏光通过1/4波片後成为直缐偏光,可直接通过LCD的第一面偏光板,而右旋圆偏光经反射板反射後,亦成为可用的左旋偏光而被利用。
国内背光模组厂商在笔记型电脑及LCD监视器产品已累积相当的量产
经验,在设计开发上具技术基础,对于开发LCD TV用背光模组上应有助益,惟目前所欠缺的是通过认证後,进一步导入量产的经验,未來也唯有与国内面板厂不断合作,由专案开发经验中累积实力,预期随著LCD TV产品及市场的渐趋成熟,国内背光模组厂商的技术能力将可更上层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