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下关节突的形态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26.46 KB
- 文档页数:4
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CT诊断后分析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按照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分析CT分级与患者VOS评分和ODI相关性。
结果:患者VOS平均评分为(4.21±2.14)分、ODI为(53.25±18.94)%,CT分级平均为(1.35±0.48)级,患者VOS评分和ODI与CT分级之间无相关性(p>0.05)。
结论:通过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CT分级与VOS评分和ODI之间相关性,能够有效对患者关节炎退行性变化程度进行有效评估。
关键词:腰椎关节;骨性关节炎;CT诊断;CT分级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发生退变引发的临床疾病。
通过对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有效辨认和描述患者的影像学征象,提高观察者对患者临床诊断的一致性[1]。
本研究主要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CT诊断后,对患者CT分级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随机选取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按照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
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介于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4±4.45)岁。
1.2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连续扫描。
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250mA。
扫描位置为患者T12~S1节段,扫描层厚为1.5mm,并观察患者骨窗轴位像。
其中,测量参数设置为:窗宽:2056HU,窗位:250HU。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CT诊断结果按照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I级(0分)、II级(1~3分)、III 级(4~6分)、IV级(7~9分),其中诊断征象为:关节间隙宽度、骨赘形成、骨质变化。
84·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12月 第28卷 第 6 期 总第149期【第一作者】黎佰胜,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下腰椎关节突关节。
E-mail:****************【通讯作者】黎佰胜·论著· 研究发现,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滑脱节段的关节突关节形态与正常人相比,有更小的关节突关节角和更大的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即关节突关节发生形态学改变[1-2],主要包括水平化改变和矢状化改变两方面。
目前,这种形态学改变的发生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关节突关节形态改变是先天存在的,另一部分则认为是随年龄增加而产生的退行性改变。
因此,本研究回顾性选取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下腰椎关节节段的CT图像进行比较,以明确年龄是否对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有所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体检中心进行腰椎CT检查的167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为非腰椎疾病患者。
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其中,青年组55例,年龄20~40岁,男29例,女26例;中年组56例,年龄40~60岁,男28例,女28例;老年组56例,年龄60~80岁,男27例,女29例。
纳入标准: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测量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和腰椎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
关节突关节角通过与上位椎体下缘相平行的面进行CT 扫描,将下位椎体后上缘平面设置为测量平面,使经过椎体正中央矢状面的直线,相交于通过两侧腰椎关节突关节面前内侧点和后外侧点的连线,即可分别得到左右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对其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即为关节突关节角。
腰椎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的测量通过与上位椎体的正中矢状面相平行的面进行CT扫描,将椎管外缘层面设置为扫描平面,得到一个矢状图像,在图上通过对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相较于椎间关节突关节间隙的直线角进行测量,得到左右腰椎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角,取平均值。
[腰椎影像]“腰椎关节突关节病”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建议收藏)腰椎关节突关节病定义●内衬滑膜的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和体征●可以没有症状●可由表面上看来轻微的创伤诱发●背痛致腰椎活动较差●休息后加重●典型的疼痛放射至腰部和臀部,且不遵守相应的神经分布规律●轴位负荷将使疼痛加重,且腰椎活动度降低流行病学●发病率:男性=女性●多于20~30岁发病● 50岁以后常见●可能有遗传倾向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并不是常规的评测背痛机制的手段●MRI和CT均可以揭示关节突关节病●CT可用于引导关节突关节注射●X线对早期关节突关节病不敏感影像学表现●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硬化●低强度信号的关节囊增生、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积液●X线或CT示囊内积气●伴有脊柱前移的关节突关节半脱位其他检查●关节突关节囊内注射来鉴别其是否为疼痛的来源鉴别诊断●炎性关节炎,尤其是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脓毒性关节突关节炎●关节突关节骨折愈合后●肿瘤●佩吉特病●骨化性肌炎治疗●保守治疗,包括局部冷、热疗,单纯止痛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以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症状●物理治疗,包括柔和的牵伸、关节活动训练、深部热疗和力量训练,对部分患者有益●保守治疗无效或疼痛限制日常生活活动时行关节突关节局麻药与甾体激素局部阻滞可以缓解症状●整骨疗法或脊柱按摩可以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神经系统症状持续进展时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图1腰椎关节突关节广泛性骨关节病的矢状位(A)和轴位(B)CT 扫描影像。
L4~L5水平影响最重,伴软骨下骨硬化和囊肿形成。
可见骨质增生和关节内积气图2右侧关节突关节骨关节病的轴位T2加权MRI影像,伴有韧带增生和骨质增生。
可见早期椎间孔内出行神经根受压表现(白色箭头)图3 (A)L4~L5双侧关节突关节高强度信号积液的矢状位T2加权MR影像。
(B)也可以在轴位T2加权MR影像上见到积液,同时伴有韧带肥厚所致的椎管狭窄。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像学的分析意义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影像学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
而腰椎关节突关节发生退变是引发患者下腰痛的核心原因之一,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当前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标准包括:腰椎过伸实验为(+),腰椎关节突关节中的小关节有鲜明的压痛感;腰腿痛或者腰痛,但腿痛者的痛感不超过膝部,这主要表现为慢性的反复腰部疼痛;1%的利多卡因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小关节进行封闭,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像学的分析意义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升下腰痛疾病的治疗水平。
关键词: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像学;分析意义下腰痛作为困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常见病之一,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当前国际上对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关节突退变的CT、X 线以及MRI 表现等多个方面。
因此,本文将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角度出发,对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分析意义进行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针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的生物力学与解刨特征的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在生物学上属于滑膜关节,它是由椎板与椎弓根连接处的上下关节突所构成。
其中下关节的突关节面主要的朝向是前外方,而上关节突关节面主要的朝向为后内方,这两种关节面的面上都覆盖有透明的软骨。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周相应的关节软骨,其中关节囊的外层主要由以胶原纤维为核心的结蹄组织所组成,而且胶原纤维在关节囊上下部的走向不一致,而在关节囊底部的中间存有很多弹性纤维。
腰椎关节突关节中的这种特殊组织机构与解刨组织对关节突抵抗来自外界各个方向的负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腰椎关节突关节主要由脊神经后分支所支配,一旦脊神经受到牵拉或者压迫就会引起下腰痛。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水平面与关节面之间呈现出直角的状态,关节面与冠状面之间的角度为四十五度。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表现及意义
覃柳生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腰椎间盘的退变同小关节的骨关节炎同样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r=0.937,P<0.05)。
结论通过影像学对患者的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其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同患者的年龄以及小关节骨关节炎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总页数】3页(P357-359)
【作者】覃柳生
【作者单位】545800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 [J], 鲁慧静;万功才
2.腰椎柔韧性及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对腰椎植入物内固定效果的影响 [J], 袁建军;阚世廉;贾宇涛;刘洋;田融
3.关节突关节退变与腰椎间盘退变\r的关系研究进展 [J], 李源;李明;李宁宁
4.腰椎骨折与腰椎退变患者经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后2年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像学表现 [J], 杜兴国; 丁晨; 屈丽娜; 李浩鹏; 周新立; 陈建华
5.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J], 陈宏亮;丁文元;李宝俊;张英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CT征象和意义
陈华
【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22)004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CT扫描中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表现和伴随病变的意义。
方法收集近两年来的565例腰椎间盘扫描,使用机型为SOMATOMPlus4螺旋CT机,对其中有40例(占7.1%)关节突间关节积气的CT片及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
结果40例有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者其,CT值均低于-300HM,其中26例有关突间关节增宽,21例有相关椎体前滑脱,40例均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结论腰椎关节突间关节积气
【总页数】1页(P306)
【作者】陈华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8
【相关文献】
1.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T征象分析 [J], 党连荣
2.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关节角关系的CT探讨 [J], 朱永东;许连光;王清廉
3.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改变及临床意义分析 [J], 鲁慧静;万功才
4.腰椎关节突关节直面小角度的CT特征与临床意义 [J], 覃爱同;米俊杰
5.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和关节突关节角的CT研究 [J], 刘旭林;李淑玲;李文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骶椎关节突关节角的解剖学测量及其意义李志军;张少杰;汪剑威;李筱贺;赵建民;蔡永强;王海燕【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28)2【摘要】目的:探讨腰骶椎关节突关节角的内在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100例成年脊柱骨骼标本上,测量了L1-S1的2200个上、下关节突关节角,并对其左右和上下对称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同一个椎骨关节角左右两侧及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邻椎骨上下相对应的关节角,除L5-S1节段的右侧外,其余上关节角均较上位椎骨下关节角大.结论:同一关节两关节面间存在夹角且向椎管方向开放,是腰椎可做三维运动的解剖学基础,对临床探讨腰椎变性和滑脱有重要意义.【总页数】5页(P106-110)【作者】李志军;张少杰;汪剑威;李筱贺;赵建民;蔡永强;王海燕【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内蒙古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71【相关文献】1.青少年腰骶椎椎弓根进钉角增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王威;王星;李志军;陈连香;王飞;史斌;史君;张少杰2.腰骶椎管盘黄间隙动态变化的CT测量及意义 [J], 连平;贾连顺3.腰骶椎前路手术"有效工作区"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 [J], 凌云志;刘振华;周建生;肖玉周;牛国旗4.椎骨关节突关节间距与椎弓根间距的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J], 李志军;温树正5.颈,腰脊柱关节突关节紊乱症的解剖学研究进展及治疗概况 [J], 吕国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段腰椎小关节突角度及形态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探讨[ 11-04-21 11:15:00 ] 编辑:studa20作者:曾茹雪,黄文,明兵,谢晓萍,辜燕【摘要】目的:探讨下段腰椎小关节突的关节角度及其形态不对称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方法:在CT片上观察127例患者的小关节突关节形态、椎间盘是否突出,并测量小关节突关节角度,计算其差值。
按年龄分为4组,每个每年龄组中依据两侧小关节突关节角度差值分为<5°、≥5°、≥10°三个组,并将形态不对称纳入关节角度差≥10°组中。
在每个年龄组中,对L3~L4、L4~L5及L5~S1节段发生椎间盘突出的病例的不同小关节突角度差值的组间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同时,对不同小关节角度差值的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病例的各个年龄组亦进行年龄组间的两两比较;以及不同关节角度差值中,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的总数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在每个年龄组中,各节段椎间盘突出与小关节突角度差值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小关节角度差值的不同年龄组中,仅个别节段椎间盘有统计意义;而在不同小关节角度差值中L3~L4与L4~L5两节段椎间盘突出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下段腰椎椎间盘突出与小关节是否对称无相关性,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与年龄亦无明显相关性,而与发生的腰椎节段有相关性。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突;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具有明显相关性,而对于腰椎小关节突的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且争议较大。
本文对我院2008.10~2009.3因腰腿痛行下段腰椎CT检查的1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腰椎小关节角度及形态不对称与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顺序抽取我院2008.10~2009.3因腰腿痛行下段腰椎CT检查的患者160例,排除因结核、肿瘤、妇科、内科疾病及椎弓峡部裂的患者29例,排除因小关节增生明显变形而无法观察形态和测量小关节角度的病例4例,对剩下的127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观察和研究曹伟芳;覃爱同;吉琳【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1998(000)002【摘要】为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对腰椎关节突关节的诊断价值,通过对80例腰椎CT片中L<sub>3</sub>、L<sub>4</sub>、L<sub>5</sub>关节突关节角及其形态进行了测量与观察,所获504个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不同性别同一椎体、同一性别不同椎体关节角均有显著差异,L<sub>3</sub>、L<sub>4</sub>关节突关节形态多为浅弧形,L<sub>5</sub>则多为直线形。
同时关节角的大小和形态个体变异较大。
表明X线对关节突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而CT扫描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关节突关节,为临床提供较可靠诊断依据。
【总页数】3页(P79-81)【作者】曹伟芳;覃爱同;吉琳【作者单位】武警山西总队医院;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030006;030006;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青年患者发生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研究 [J], 陶建宏;莫松全;安明和;唐发兵2.腰椎关节突关节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进展 [J], 周红海;徐毅高;陈龙豪;杨钦;钟仲;黄昭志3.定位腰椎斜扳手法结合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汪涛;肖志刚4.经膀胱经腧穴透刺关节突关节温针灸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 王雷生;杨勇5.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和关节突关节角的CT研究 [J], 刘旭林;李淑玲;李文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关节突关节方向性解剖及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叶君健;林萍;谢其扬;蔡兆明;蔡华秀【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1(35)4【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关节突关节方向性及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方法完整尸体骨骼标本18具,男性12具,女性6具.用万能角度尺手工和CT图像测量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数值. 结果从L1~L5腰椎关节突关节角度值逐渐增大,由相对矢状位渐变为相对冠状位.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用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角从L1~L5逐渐增大,适应了正常人体下腰椎活动度较上腰椎大的需要,可能是下腰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影响因素.【总页数】2页(P326-327)【作者】叶君健;林萍;谢其扬;蔡兆明;蔡华秀【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福州,3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3.4 3【相关文献】1.椎间盘退变和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J], 严望军;刘铁龙;章允志;李家顺;贾连顺2.腰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学特征、生物力学特性、退变影响因素及表现研究进展[J], 徐云峰;乐晓峰;刘波;刘亚军;何达;田伟3.腰椎柔韧性及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对腰椎植入物内固定效果的影响 [J], 袁建军;阚世廉;贾宇涛;刘洋;田融4.腰椎间盘切除与人工椎间盘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 [J], 李康华;王华;雷光华;宋先村5.关节突关节退变与腰椎间盘退变\r的关系研究进展 [J], 李源;李明;李宁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