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钢产量
- 格式:xls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历年钢铁产量(1950-2022年)分解1950-2022年〔上半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比上年增加增长率年份钢产量〔万吨〕1950 61 45 2.8倍1951 90 29 47.5% 1952 135 45 50.0% 1953 177 42 31.1% 1954 223 46 26.0% 1955 285 62 27.8% 1956 447 162 56.8% 1957 535 88 19.7% 1958 800 265 49.5% 1959 1122 322 40.3% 1960 1351 229 20.4% 1961 870 -481 -35.6% 1962 667 -203 -23.3% 1963 762 95 14.2% 1964 964 202 26.5% 1965 1223 259 26.9% 1966 1532 309 25.3% 1967 1029 -503 -32.8% 1968 904 -125 -12.1% 1969 1333 429 47.5% 1970 1779 446 33.5% 1971 2132 353 19.8% 1972 2338 206 9.7% 1973 2522 184 7.9% 1974 2112 -410 -16.3% 1975 2390 278 13.2% 1976 2046 -344 -14.4% 1977 2374 328 16.0% 1978 3178 804 33.9% 1979 3448 270 8.5% 1980 3712 264 7.7% 1981 3560 -152 -4.1% 1982 3716 156 4.4% 1983 4002 286 7.7%1984 4347 345 8.6%1985 4679 332 7.6%1986 5220 541 11.6%1987 5628 408 7.8%1988 5943 315 5.6%1989 6159 216 3.6%1990 6635 476 7.7%1991 7100 465 7.0%1992 8094 994 14.0%1993 8956 862 10.6%1994 9261 305 3.4%1995 9536 275 3.0%1996 10124 588 6.2%1997 10894 770 7.6%1998 11559 665 6.1%1999 12426 867 7.5%2000 12850 424 3.4%2001 15163 2313 18.0%2022 18237 3074 20.3%2022 22234 3997 21.9%2022 28291 6057 27.2%2022 35310 7019 24.8%2022 42266 6956 19.7%2022 48966 6700 15.9%2022 500911125 2.25%202256803 6712 11.8%2022 62665.4 5862.4 9.4%2022 69550 6884.6 9.9%2022 71654 2104 2.9%2022 77904 6250 8.0%2022 82270 4366 5.3% 2022上半年 4.1亿吨同比下降1.3%——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将突破5亿吨。
全球和中国粗钢产量及中国钢铁行业趋势分析一、粗钢定义及分类粗钢即较粗的钢,是铁水经过加工、添加合金、碳等元素浇注成型后的成品,是指全国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
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原料,制成各种规格的板材、管材、条钢、线材、铸件等。
其性能由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及制造工艺决定。
根据冶炼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转炉钢、电弧炉钢、感应电炉钢和其它炉钢。
二、全球粗钢产量分析2016年以来全球粗钢产量增长迅速,到2019年增长至18.699亿吨,同比增长3.4%。
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粗钢产量上升趋势被打断,粗钢产量为18.64亿吨,同比下降0.3%。
中国的粗钢产量达到10.53亿吨,同比提高5.2%,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6.5%,居世界首位。
印度的粗钢产量为9960万吨,同比下降10.6%;日本的粗钢产量为8320万吨,同比下降16.2%。
2020年亚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达到13.749亿吨,同比提高1.5%;欧盟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1.388亿吨,同比下降11.8%;独联体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同比提高1.5%;中东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4540万吨,同比提高2.5%;南美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3820万吨,同比下降8.4%;非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1720万吨,与去年持平;大洋洲地区全年粗钢产量为610万吨,同比下降1.4%。
三、中国粗钢产量分析2020年中国复工复产及时迅速,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钢铁产业作为经济风向标反映着一年来我国复工复产的努力。
2020年中国钢铁生产保持平稳,产量继续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同比增长5.2%,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
中国粗钢产量最高的省份为河北省,产量达到34976.95万吨,远高于其他省份;其次为江苏省,产量为12108.2万吨;第三为山东省,产量为7993.51万吨;第四为辽宁省,产量为7609.4万吨;第五为山西省,产量为6637.78。
1950-2015年(上半年)新中国历年钢产量数据——附6大老牌工业国1900—1990钢产量数据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排名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新钢钒炼钢厂车间2009年1月22日,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为为13.297亿吨,同比下降1.2%,产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3亿吨。
欧盟、北美、南美和独联体等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均有所下降,但中东及亚洲特别是中国钢产量有所提高,其中中国钢产量为5.02亿吨,同比增长2.6%,较2002年的2.22亿吨增加1倍多。
中国钢产量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38%。
2008年,亚洲粗钢产量为7.7亿吨,同比增长1.9%,占世界总产量的58%;其中,韩国和印度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和3.7%;日本1.18亿吨,同比下降1.2%。
欧盟27国钢产量为1.99亿吨,同比下降5.3%。
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主要产钢国产量均有所下降。
北美钢产量同比下降5.5%;美国生产粗钢9100万吨,同比下降6.8%。
独联体钢产量同比下降8.1%。
其中,俄罗斯钢产量6900万吨,同比下降5.4%;乌克兰3700万吨,同比下降13.1%。
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钢铁产量比排名2-8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等七个国家的总和还多!2007年中国净出口钢铁5488万吨,相当于印度全国的钢铁产量。
2008年中国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近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三分之一,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关,增长幅度在6.3%至10.4%之间。
这种钢产量的迅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矿石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中国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
另外也可以看到,以宝钢、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这些公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变化,通过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使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综合能耗已经基本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上每吨钢消耗的综合能源标准煤是645公斤,而中国大型的和特大型的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是680公斤,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及成就回顾--------------------------------------------------------------------------------/sites/aqzn/cyjzlnr.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访问次数: 7371世界钢铁大国梦想照进现实——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
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
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