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格式:docx
- 大小:21.9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八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八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施以来,济南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直备受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第八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部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传统文化实践,包括口头传统、社会风俗、表演艺术、物质文化遗产等。
它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第二部分:济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中国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在第八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凸显了济南市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传统技艺。
1. 角雕艺术角雕艺术是济南市的一项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一技艺通过在水牛或牛角上雕刻出各种纹饰和图案,展示了济南地区传统的雕刻技艺和文化内涵。
角雕作品通常具有精美的外观和寓意深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 葛藤编织葛藤编织是济南市另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葛藤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纤维,经过特殊的处理和编织技巧,可以制成各种实用的家居用品和艺术品。
葛藤编织的作品常常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观的外观,展示了济南地区传统的编织技艺和审美观念。
3. 杂技济南市的杂技表演也被列入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南市的杂技表演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杂技表演既是一种身体技能的展示,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达。
通过灵巧的身体动作、精妙的技巧和丰富多样的节目,杂技表演向世人展示了济南市独有的文化魅力和传统底蕴。
第三部分:保护与传承济南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组织展览和演出等活动。
济南市市级非遗项目济南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归根结底,济南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精神和文化色彩。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济南市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在国家注册的济南市市级非遗项目有:首先,济南市独特的木偶戏(瓜棚木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瓜棚木偶戏,是济南木偶和皮影技艺及其以其拟人形为核心的演出形式,源自古代济南木偶艺术,始于宋代。
它通过拟人形角色,突出木偶表演的技艺,表现出济南独特的文化气息。
其次,济南市古老的盐焗烤鸭,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一种用特色盐焗制成的济南特色传统名菜,源自明朝。
其特点是在鸭肉烤制的过程中,采用精心挑选的香料、酱油和特色盐制成的后烤汁汁来调味,使它烤出一种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再次,济南市古老、独特的红旗民间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红旗民间舞蹈是由济南的农民经过多年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舞蹈,以踩步动作和肢体方式为基础,以红旗为抽象的象征,表现出季节变化、田野地貌、劳动生活的特色,反映了济南传统文化的特点。
最后,济南市独特的蓝刷绣(手工刺绣)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蓝刷绣是济南市一种以蓝色作为主要笔触的绣艺,又称“淄博蓝”,其造型优美,立体感强,内容丰富,内涵深奥。
它体现了济南市独特的文化色彩和艺术精神,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以上是济南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市级非遗项目。
济南市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精神,使它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深受业内外人士的认可。
我们期待着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和传承这些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为济南市的历史文化留下牢固的印记。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正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济政发〔2008〕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5〕94号)精神,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9项),现予公布。
济南市人民政府二○○八年六月五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49项)一、民间文学(共计22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2-1大舜的传说历下区文化馆202-2鲍叔牙的传说历城区王舍人镇302-3辛弃疾少年传说历城区遥墙镇文化站、辛弃疾纪念馆402-4黄巢村的传说历城区柳埠镇502-5历城民间故事历城区文化馆602-6章丘地名传说章丘市文化馆702-7袭勖的传说故事章丘市文化馆802-8大周三藏、大唐三藏义净传说长清区张夏镇文化站902-9五股穿心柏传说长清区五峰山街道办事处1002-10郭巨埋儿的传说长清区文物保护队1102-11黄巢寨的传说长清区万德镇文化站1202-12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长清区图书馆1302-13扁鹊的传说济南市豫剧团1402-14孙膑与庞涓故事长清区双泉乡1502-15马山故事长清区文化馆1602-16娄敬洞传说故事长清区文物管理所1702-17玉皇山传说长清区文物保护队1802-18灵岩寺的传说故事长清区文物管理所1902-19和圣柳下惠的传说故事平阴县文化馆2002-20阁老于慎行的传说故事平阴县文化馆2102-21管仲三归台的传说故事平阴县文化馆2202-22张尔岐的传说济阳县文化馆二、传统美术(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303-1鲁绣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三、传统音乐(共计2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404-1章丘扁鼓章丘市文化馆2504-2砸山东长清区文化馆四、传统舞蹈(共计2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605-1扇鼓舞商河县文化馆2705-2八卦益智灯长清区文化馆五、传统戏剧(共计2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806-1平阴木偶戏平阴县文化馆2906-2章丘梆子章丘市文化馆六、曲艺(共计2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007-1木板大鼓历城区西营镇文化站3107-2评书(济南方言)济南市曲艺团七、传统技艺(共计6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209-1济南油旋制作技艺市中区文化馆3309-2垛石镇平安五香驴肉制作技艺济阳县垛石镇文化站3409-3德馨斋传统酱酿制技艺济南市德馨斋食品有限公司3509-4黄家烤肉制作技艺章丘市绣惠镇隆兴斋黄家烤肉店3609-5糖酥火烧制作技艺商河县龙桑寺镇3709-6石家老陶制作技艺槐荫区石家老陶工作室八、民俗(共计5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814-1孝堂山庙会长清区文化馆3914-2马山三月三庙会长清区文化馆4014-3少岱山庙会平阴县东阿镇4114-4黄石公祭祀活动平阴县东阿镇4214-5章丘铁匠生活习俗章丘市文化馆九、传统医药(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315-1宏济堂传统中医药文化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416-1济南形意拳济南形意拳研究会扩展项目(共5项):一、传统美术(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3-1长清剪纸长清区平安街道郭庄村二、传统舞蹈(共计3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05-1商河高跷商河县文化馆305-2曲堤金李小伞秧歌济阳县曲堤镇文化站405-3济南西关高跷济南市高跷协会三、曲艺(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07-1山东快书(于派)平阴县文化馆——结束——。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06•【字号】济政发[2006]41号•【施行日期】2006.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济政发〔2006〕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5〕94号)精神,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3项),现予公布。
济南市人民政府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六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3项)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2-1│闵子骞传说│ 历城区山大路街道办事处│├──────┼───────┼────────────┼────────────┤│2│02-2│华山华阳宫传说│历城区华山镇│├──────┼───────┼────────────┼────────────┤│3│02-3│五月十三祭天习俗│历城区柳埠镇│├──────┼───────┼────────────┼────────────┤│4│02-4│《泰山北届届碑之谜》等几│长清区││││十处(件)名人名地历史故事│││││传说││├──────┼───────┼────────────┼────────────┤│5│02-5│大明湖的传说│历下区│├──────┼───────┼────────────┼────────────┤│6│02-6│东平陵城的传说│章丘市文化馆│├──────┼───────┼────────────┼────────────┤│7│02-7│李开先的传说故事│章丘市文化馆│└──────┴───────┴────────────┴────────────┘二、民间美术(共计3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03-1│济南面塑│济南市群众艺术馆│├──────┼───────┼────────────┼────────────┤│9│03-2│济南剪纸│济南市群众艺术馆│├──────┼───────┼────────────┼────────────┤│10│03-3│济南泥塑│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三、民间音乐(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04-1│商河民歌│商河县文化馆│└──────┴───────┴────────────┴────────────┘四、民间舞蹈(共计10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2│05-1│商河鼓子秧歌│商河县│├──────┼───────┼────────────┼────────────┤│13│05-2│梆鼓秧歌│历城区港沟镇│├──────┼───────┼────────────┼────────────┤│14│05-3│芯子(抬芯子、扛芯子、转│章丘市文祖镇历城区唐王││││芯子)│镇│├──────┼───────┼────────────┼────────────┤│15│05-4│加古通│平阴县文化馆│├──────┼───────┼────────────┼────────────┤│16│05-5│花鞭鼓舞│商河县│├──────┼───────┼────────────┼────────────┤│17│05-6│济阳鼓子秧歌│济阳县仁风镇│├──────┼───────┼────────────┼────────────┤│18│05-7│ 高跷(乔家、胡家、饮马) │ 济阳县历下区槐荫区│├──────┼───────┼────────────┼────────────┤│19│05-8│猫蝶富贵│天桥区文化馆│├──────┼───────┼────────────┼────────────┤│20│05-9│绣球灯│长清区文化馆│├──────┼───────┼────────────┼────────────┤│21│05-10│四蟹灯│天桥区文化馆│└──────┴───────┴────────────┴────────────┘五、传统戏剧(共计5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2│06-1│济南吕剧│济南市吕剧院│├──────┼───────┼────────────┼────────────┤│23│06-2│济南京剧│济南市京剧院│├──────┼───────┼────────────┼────────────┤│24│06-3│五音戏│章丘市文祖镇历城区华山│││││镇│├──────┼───────┼────────────┼────────────┤│25│06-4│王皮戏│平阴县文化馆│├──────┼───────┼────────────┼────────────┤│26│06-5│济南皮影戏│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六、曲艺(共计6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7│07-1│山东快书(杨派、高派)│济南市曲艺团│├──────┼───────┼────────────┼────────────┤│28│07-2│山东琴书│济南市曲艺团│├──────┼───────┼────────────┼────────────┤│29│07-3│山东大鼓│济南市曲艺团│├──────┼───────┼────────────┼────────────┤│30│07-4│济南相声│济南市曲艺团│├──────┼───────┼────────────┼────────────┤│31│07-5│长清落子│长清区│├──────┼───────┼────────────┼────────────┤│32│07-6│平阴渔鼓│平阴县文化馆│└──────┴───────┴────────────┴────────────┘七、传统手工技艺(共计7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3│09-1│龙山黑陶制作技艺│章丘市济阳县│├──────┼───────┼────────────┼────────────┤│34│09-2│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山东福胶集团东阿镇阿胶有││││艺│限公司│├──────┼───────┼────────────┼────────────┤│35│09-3│商河老粗布制作技艺│商河县│├──────┼───────┼────────────┼────────────┤│36│09-4│仲宫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37│09-5│济南烤鸭制作技艺│市中区│├──────┼───────┼────────────┼────────────┤│38│09-6│章丘大葱栽培技艺│章丘市绣惠镇│├──────┼───────┼────────────┼────────────┤│39│09-7│历城板栗栽培技艺│历城区西营镇│└──────┴───────┴────────────┴────────────┘八、民俗(共计3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0│12-1│商河梁王冢庙会│商河县│├──────┼───────┼────────────┼────────────┤│41│12-2│女郎山庙会│章丘市文化馆│├──────┼───────┼────────────┼────────────┤│42│12-3│千佛山庙会│历下区│└──────┴───────┴────────────┴────────────┘九、其他(共计1项)┌──────┬───────┬────────────┬────────────┐│序号│代码│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43│17-1│大观园晨光茶社│ 大观园商场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1.19
•【字号】济政字〔2017〕4号
•【施行日期】2017.01.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
项目名录的通知
济政字〔2017〕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确定的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2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9项),现予公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国家、省关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
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制定保护规划,落实工作措施,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合理利用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作出新贡献。
济南市人民政府
2017年1月19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2项)
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9项)
一、民间文学(1项)。
济南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济南烤鸭制作技艺与历下亭历史渊源1796年,薛氏兄弟开设烤鸭店店址设在县东巷说起烤鸭,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北京烤鸭,其实济南烤鸭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796年,济南府的县东巷里就有了薛氏兄弟先后开设的文合楼和德合楼烤鸭店,比建于1864年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店早了半个多世纪。
清末著名的中篇小说《老残游记》第四回写到山东抚台送老残酒席之事,一个听差到老残住的客店,说:“宫保说,今晚因学台请吃饭,没有能留铁爷在衙门吃饭,所以叫厨房赶紧办了一桌酒席,叫立即送过来。
”接着两个人抬过一个三屉的长方抬盒,“……第三屉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
打开看过,送到厨房去了。
”由此看出,其中就有烤乳猪和烤鸭。
已故原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严薇青先生,在《济南掌故》一书中的“济南的盒子铺”中这样写道:“北京烤鸭现在已经世界闻名。
其实北京制作烤鸭的技术,最初还是由济南传去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或者还早,济南各大饭店的高级宴席上就都用烤鸭,但不零卖;而且每家饭店大观烤鸭店自己也没有烤炉,自己并不烤鸭。
另有专门做养鸭、烤鸭生意的这种商号,就叫做‘盒子铺’。
”之所以叫盒子铺,大概是用木制提盒装上烤鸭送去。
笔者见过最早的济南菜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燕窝席菜谱,其中“四红白烧烤”中就包括“烤填鸭”。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烤鸭的销售并不好,只有聚丰德饭店还在出售。
济南市饮食业一九五六年统计的主要名餐馆之名菜单,其中聚丰德饭店菜单中,就有“烤拌鸭丝”一菜。
这个菜就是用烤鸭的肉切成条与黄瓜丝、面包条、粉丝等拌制而成的凉菜。
苏乐文其人提到老济南的烤鸭就不能不说聚丰德的苏乐文。
苏乐文,济南市历城苏家庄人,原在纬四路一带饭店烤鸭,后到聚丰德饭店,是1956年公私合营后唯一的烤鸭师傅。
他1907年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十四岁就被生活所迫到饭店里当学徒。
195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济南市公私合营聚丰德饭店的公方副经理。
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2项)一、民间文学(1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08I-42颜子传说曲阜市309I-43东海孝妇传说郯城县310I-44武训传说冠县311I-45孙膑传说鄄城县312I-46胡峄阳传说青岛市城阳区313I-47李左车传说安丘市314I-48张尔歧传说济阳县315I-49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传说青岛市城阳区316I-50伊尹传说曹县317I-51水浒传说山东省水浒文化交流中心梁山县东平县318I-52赤山明神传说荣成市—3—二、传统音乐(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19II-27古琴艺术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济南市德州市320II-28锣鼓艺术(长勺鼓乐)莱芜市三、传统舞蹈(8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21III-41百鸟朝凤寿光市322III-42阴阳鼓潍坊市323III-43跑驴(德州跑驴、孙斗跑驴)德州市广饶县324III-44灯舞(人灯、戏灯穿花、八仙灯、骰牌灯)枣庄市薛城区栖霞市蒙阴县枣庄市薛城区325III-45高跷(上杠高跷、郓城高跷)济阳县郓城县326III-46精灵皮单县—4—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27III-47狮舞(梅花桩舞狮子)梁山县328III-48撅老四东明县四、曲艺(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29V-18坠子济南市鄄城县郓城县五、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30VI-27地龙经拳高密市331VI-28地功拳安丘市332VI-29太平拳平阴县333VI-30武当太乙门济南市槐荫区334VI-31水浒拳郓城县335VI-32八卦掌曹县六、传统美术(6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36VII-39锦灰堆淄博市周村区—5—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37VII-40布玩具(潍县布玩具)潍坊市寒亭区338VII-41鲁派内画淄博市张店区淄博市博山区339VII-42堆绣(曹州堆绣)定陶县340VII-43绳编(曹州绳编)定陶县341VII-44淄博刻瓷淄博市淄川区七、传统技艺(2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42VIII-64砚台制作技艺(临朐红丝砚制作技艺、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长岛砣矶砚雕刻技艺、淄砚制作技艺)临朐县青州市长岛县淄博市淄川区343VIII-65拓片制作技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曲阜市344VIII-66毛笔制作技艺(广饶齐笔制作技艺、莱州毛笔制作技艺、曲阜扶兴和毛笔制作技艺、东昌毛笔制作技艺)广饶县莱州市曲阜市聊城市东昌府区—6—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45VIII-67陶器烧制技艺(章丘黑陶烧制技艺、枣庄砂陶烧制技艺、昌邑土陶烧制技艺、日照黑陶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东昌澄泥烧制技艺)章丘市枣庄市市中区昌邑市日照市东港区德州市聊城市东昌府区346VIII-68丝绸织染技艺(周村丝绸织染技艺)淄博市周村区347VIII-69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旗袍制作技艺)济南市历下区348VIII-70琉璃烧制技艺(博山琉璃烧制技艺)淄博市博山区349VIII-71木杆秤制作技艺安丘市350VIII-72弓箭制作技艺(徐弓坊弓箭制作技艺)曲阜市351VIII-73制鼓技艺惠民县352VIII-74剪刀锻制技艺(青州剪刀锻制技艺)青州市353VIII-75锡壶制作技艺阳信县354VIII-76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艺)昌乐县355VIII-77卤水制盐技艺寿光市—7—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56VIII-78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木质渔船制造技艺、桷蓬制造技艺、传统小船制造技艺)青岛市城阳区荣成市日照市东港区357VIII-79石榴盆景栽制技艺枣庄市峄城区358VIII-80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即墨老酒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妙府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即墨市359VIII-81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景阳冈陈酿酒传统酿造技艺、花冠酒传统酿造技艺、孔府家酒传统酿造技艺、乾隆杯酒传统酿造技艺、云门春酒传统酿造技艺)阳谷县巨野县曲阜市昌邑市青州市360VIII-82肉食传统制作技艺(曹县烧牛肉传统制作技艺、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单县羊肉汤传统制作技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潍坊朝天锅制作技艺)曹县莱芜市单县莱芜市潍坊市奎文区361VIII-83海参传统加工技艺荣成市362VIII-84面食传统制作技艺(福山大面制作技艺、烟台市福山区—8—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62VIII-84滨州锅子饼制作技艺、泰山驴油火烧制作技艺、隆盛糕点制作技艺)滨州市滨城区泰安市青州市363VIII-85糁制作技艺临沂市兰山区364VIII-86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泰安豆腐制作技艺、邹平酸浆豆腐制作技艺)泰安市泰山区邹平县365VIII-87醋酿造技艺(泺口醋酿造技艺)济南市天桥区八、传统医药(共计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66IX-9推拿(三字经流派推拿疗法)青岛市中医医院九、民俗(3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67X-24民间信俗(东岳大帝与碧霞元君信俗、莱阳豆面灯碗信俗、东镇沂山祭仪)泰安市莱阳市临朐县368X-25民间食俗(胶东饺子食俗、四四席食俗)荣成市淄博市博山区—9—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369X-26民间风俗(宁津斗蟋风俗、“串黄河”风俗)宁津县文登市—01—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1项)一、民间文学(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71I-31鬼谷子传说平邑县178I-38柳下惠传说新泰市二、传统音乐(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0II-4古筝艺术(金氏古筝)临清市57II-11山东民歌(淄博市《赶牛山》、胶州市《赶集》、泗水县《大辫子甩三甩》、苍山县《绣荷包》)山东省艺术馆三、传统舞蹈(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65III-5抬阁(崔楼抬阁)鄄城县198III-26竹马(尚寨竹马)邹城市—11—四、传统戏剧(1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86Ⅳ-5一勾勾(四根弦)高唐县五、曲艺(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11V-7山东花鼓(山头花鼓)邹城市216V-12山东渔鼓平阴县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45VI-2查拳(安丘查拳、莒县查拳、黑虎查拳)安丘市莒县临沂市兰山区147VI-4螳螂拳(鸳鸯螳螂拳、梅花摔手螳螂拳)青岛市市南区烟台市牟平区223VI-9梅花拳定陶县228VI-14大洪拳鄄城县七、传统美术(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8VII-1木版年画(郯城木版年画)郯城县—21—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VII-8面塑(济宁面塑)济宁市市中区28VII-11泥塑(安丘泥人)安丘市243VII-32木雕(阳谷木雕)阳谷县八、传统技艺(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51VIII-24棒槌花边技艺(牟平棒槌花边、乳山镂绣)烟台市牟平区乳山市268VIII-41草柳编(平度草编、文登草编、临沭柳编、河东汤河草柳编)平度市文登市临沭县临沂市河东区九、传统医药(2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43IX-1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宏济堂传统阿胶制作技艺、二仙膏古法制作技艺、王三贴膏药制作技艺、黄县柳条膏制作技艺)章丘市济宁市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龙口市—31—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95IX-6中医正骨疗法(孟氏正骨疗法)新泰市—41—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题: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历史与华夏文明的印记导语: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而闻名。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为我们呈现了这座城市多元、独特的文化风貌,它们是济南人民创造和发展的宝贵遗产,也是济南城市形象的一面靓丽名片。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探讨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和广度,展示出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第一部分:介绍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和意义1.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介绍本批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种类和代表性项目,突出济南市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 点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保持济南市特色文化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2.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阐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历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分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认同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二部分:深度探讨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总论- 分析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如何突显济南的历史地位、文化精神和地方特色。
- 引申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济南市其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4. 具体探讨4.1 项目一:柿街春秋- 解释柿街春秋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述它对于济南市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影响。
- 深入挖掘柿街春秋的独特文化内涵,如民间戏曲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4.2 项目二:天后宫庙会- 探究天后宫庙会与济南宗教信仰的渊源关系,以及民间信仰与文化底蕴的互动作用。
- 分析天后宫庙会在济南市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4.3 项目三:九曲桥- 探讨九曲桥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包括它在济南市河道治理、风景名胜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 引用历史典故和传说,展示九曲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济南市文化的独特韵味。
序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在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这一批非遗代表了济南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魂韵。
本文将围绕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全面探讨,旨在深入挖掘其内涵与特色,为读者呈现一幅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画卷。
二、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习俗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其中包括济南传统的木版年画、传统小吃制作技艺、传统民间音乐等,每一项非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这些非遗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着济南特有的文化基因,成为了济南市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三、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民俗价值。
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济南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连接古今、传承创新的纽带。
它们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济南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为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我对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人理解作为一名济南市民,我对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理解。
这些非遗项目凝结了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热情,让我更加珍视家乡的传统文化,愿意为其传承与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心中文化瑰宝的象征,也是我心灵归属的根基。
我愿意与更多的人一起,共同努力,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五、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济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非遗项目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彰显了济南市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魂韵。
我们应当倍加珍视这些非遗,努力保护、传承和弘扬,让济南市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济南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济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济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济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发展基础。
以下是济南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一、泉城石刻泉城石刻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市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
泉城石刻是指在济南市内的山石上雕刻的各种图案和文字,包括汉白玉、青石、花岗岩等材质。
泉城石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泉城石刻文化。
二、泉水文化泉水文化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市的特色文化之一。
泉水文化是指济南市内的泉水资源和泉水文化景观,包括泉水的历史、文化、传说、神话等方面。
泉水文化是济南市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济南市的重要旅游资源。
三、鲁菜鲁菜是山东省的一种地方菜系,也是济南市的代表性菜系之一。
鲁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鲁菜以烹制技法精湛、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曲艺曲艺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市的传统文化之一。
曲艺是指济南市内的各种传统戏曲、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包括梆子、评剧、京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
曲艺是济南市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济南市的重要旅游资源。
五、龙泉剪纸龙泉剪纸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市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龙泉剪纸是指在纸张上剪出各种图案和文字的手工艺,包括剪纸、贴纸、刻纸等。
龙泉剪纸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文化资源。
六、济南花鼓戏济南花鼓戏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市的传统戏曲之一。
济南花鼓戏是指在花鼓、板子、锣鼓等乐器的伴奏下,演员们表演各种故事和传说的艺术形式。
济南花鼓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演技而著称,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文化资源。
七、济南木版年画济南木版年画是济南市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济南市的传统手工艺之一。
济南市非遗项目
济南市有许多优秀的非遗项目,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一提的:
1. 泉城剪纸:济南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剪纸的发源地之一。
泉城剪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龙泉剑舞:龙泉剑舞是济南地区流传的一种古老舞蹈,以剑为舞具,通过翻转、舞动、挥舞等动作展现着勇壮英武的特点。
龙泉剑舞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3. 崔氏五典:崔氏五典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之一,崔氏是指崔汝霖,他在清代修订、整理了《五经》、《史记》、《汉书》、《周礼》和《国语》等五部经典著作。
崔氏五典在济南地区有深厚的研究和传承,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 泉州布拖:泉州布拖是济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以其细腻的绣线、精美的图案和丰富的色彩而著称。
泉州布拖在济南市内外都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力,是济南地区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 龙泉瓷器:龙泉瓷器是中国传统瓷器的代表之一,以其青瓷、娇嫩的瓷质和独特的装饰技法而闻名。
济南市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和传统的制瓷工艺,是龙泉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
这些非遗项目都具有济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对于传承和弘扬济南优秀的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创新和融合,使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