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
一、导入
你知道地球上有两个极地地区吗?它们分别是北极和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这些地区的奇特的地方。
二、认识极地地区
1. 了解北极和南极的位置和气候特点。
2.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貌特点,如冰川、冰山等。
3.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
三、探索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1.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了解极地地区的特有物种,如北极熊、企鹅等。
3. 探讨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珍爱的重要性。
四、探究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
1. 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
2. 分析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3. 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珍爱极地地区的环境。
五、实践与体验
1. 观察极地地区的动植物标本或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
2. 进行极地地区气候模拟实验,体验极端寒冷的气候。
3. 制定一份珍爱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计划,提出具体的珍爱措施。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珍爱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为地球的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导学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为环境珍爱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
极地地区1.独特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1)位置和范围①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②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跨经度360°,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跨经度360°,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气候两极地区的共同气候特征是严寒,降水少。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①南极地区:地球上最冷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寒极”。
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非常严寒。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和“风库”。
②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
风速远不及南极,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严寒的原因:南极地区海拔高,地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南极地区没有人长期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3)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科学考察的宝地(1)自然资源丰富①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南极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②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和北极熊、海豹等生物资源。
(2)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条件: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尤其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风速极大。
夏季虽然短暂,但气温也极低。
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导致极地地区成为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极端环境。
2. 生态系统:由于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极地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北极地区,冰川、冻土和海洋是该地区主要的景观和生态系统;在南极地区则是由冰川、霜花和苔原等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3. 地形地貌:极地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冰川和冰盖为主要特征,这些冰川和冰盖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层之一。
在南极洲,由于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冰川和冰盖保存得非常完好。
4. 地球磁场和光环:极地地区是地球磁场辐射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
同时,极地地区还能见到极光的奇观。
极光是由太阳风的带来的带电粒子撞击地球磁层所产生的光现象,在极地地区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是独特的自然奇观。
总体来说,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极其恶劣,使得它成为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
极地的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特征1. 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第五大洲,位于南半球,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
整个南极大陆主要由冰雪覆盖,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最高处为文森特角,海拔约3700米。
南极洲周围被南极洋环绕,是世界上海洋最大的洋之一。
2. 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主要包括北极海洋、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等地区。
北极地区的地形多样,包括冰川、冰盖、山脉和海洋等地貌。
二、气候条件1. 南极洲南极洲的气候极其严酷,主要由低温和高风速所特征。
南极洲夏季温度通常在零下20摄氏度到零下10摄氏度之间,冬季温度更是低达零下60摄氏度。
降水很少,主要以降雪为主。
风速高达每小时65英里,极大地影响了南极洲的气候和地貌。
2. 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气候也十分极端,冬季寒冷漫长,经常出现零下50摄氏度以上的低温。
夏季气温虽然有所上升,但依然较低,通常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
北极地区的降水量不多,主要以降雪为主,同时也受到极地气候的影响。
三、动植物1. 南极洲南极洲的动植物资源相对较少,大部分是适应极端环境的生物。
主要的动物包括企鹅、海豹、鲸鱼等,它们都是极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南极洲的植被主要以苔藓、藻类和地衣为主,能够在极寒的环境下生长。
2. 北极地区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一些,主要包括北极熊、驯鹿、海豹、北极狐等动物,同时也有一些水生动物如海豹、鲸鱼等。
在北极地区也有一些植物如苔藓、地衣、灌木等,它们都能够适应极端的气候条件。
四、科学研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极地地区成为了许多科学研究的热点。
科学家们在极地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气候、生物和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环境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动植物种群的改变等问题日益凸显。
初中极地知识点总结一、极地的地理位置1.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90°附近,包括北极冰洋和周围的陆地。
2. 南极地区位于南极洲上,也就是南纬60°以内的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二、极地的气候1. 极地气候寒冷干燥,极少有植被,甚至无法生长树木。
2. 冬季漫长,温度极低,夏季短暂,气温仍然较低。
3. 极地地区的气温在冬季可能会下降到零下60度以下,而夏季的气温最高也只有零上10度左右。
三、极地的生物1. 北极地区的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海象、企鹅等,而南极地区以企鹅和海豹最为著名。
2. 北极地区的植物主要是苔藓、地衣等,南极地区几乎没有植被。
3.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极地的生物多为冷冻生物,适应极端低温环境的生物。
四、极地的气候变化1. 极地气候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冰川融化加剧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极地的自然景观1. 北极地区主要由冰川、冰山和北冰洋组成,而南极地区则是由冰雪覆盖的高原和冰川组成。
2. 极光是极地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光现象,极其美丽。
六、极地的资源1. 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但开发利用极地资源需要考虑环保和气候条件。
2. 极地地区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有各种鱼类、虾类等海产品。
综上所述,极地是地球上独特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系统。
保护极地的生态环境,研究极地的气候变化,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界,保护环境,维护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人们能够更加关注极地地区,尊重极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地理极地地区评课稿篇一: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教案教学设计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节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三门峡市育才中学谢鑫婧一、课程标准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南极地区的海陆位置、方向识别、极昼极夜、地形、气候、资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学会识别方向。
(2)认读南极圈,指出南极地区的范围并判断其所处温度带,理解由此形成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教学难点: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别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播放视频。
目标导入:重点:南极地理位置(半球、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难点: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2、新课讲授(1)知识铺垫:利用课件展示动态地球模型,我边演示边提问:连接地球表边的圆圈叫做(纬线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最长的纬线圈是(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连接南北极点的半圆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的长度都(相等),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动,我转换视角,这时就有了南极的投影图,在地图中,我们能看到几条完整的纬线,从极点出发的条条射线就是经线。
(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地理位置,首先学习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在图9-1-2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在各纬线和经线度数后添字母。
《极地地区》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特征、资源等基础知识。
2、理解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训练读图识图能力。
二、学习过程:
[ 自主学习 ]
学习任务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学生阅读课本92页和93页,了解两极地区在地球上的位置。
思考:
1、位置:两极地区在哪里呢?北极地区位于,是指北纬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南极地区位于____,是指南纬,包括,以及周围的海洋。
2、显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读图10.5 参考课文内容回答南北极地区的气温概况,并总结极地的自然特征(气温、降水、风力),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原因是什么?两极代表生物是什么?
3、怎样在两极地区辨别方向?(1)看图10.1和10.2 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南 -- 北 (2)假如你现在站在北极点,请告诉同学们,你的正前方应该是方向
(3)要建一座四面向南的房子,你认为可能吗?在哪建?
学习任务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读课本96页和97页,了解两极地区资源状况,科考状况
1、在两极地区你会发现哪些资源?地下埋藏着丰富的___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_____资源,海域栖息无数的_____资源还有原始的_____资源
2、中国在两极建的考察站:南极有_____、______、____,北极有_____
学习任务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阅读读课本98页和99页阅读材料思考:
(1)两极地区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南极生物_____北极生物____、_____、______被捕杀,破坏了南极生物的_____和北极的_____环境
(2)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两条约_《》和《》
[合作探究]
1、南极点所在的是海洋还是陆地?什么陆地?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北
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四周有哪几个陆地环绕?
2、沿一条经线飞行,一直向北,能否回到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
沿一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能否回到原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
3、读图10.5,比较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分析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原因?
4、中国南极考察站什么时候建的?为什么选这个时候?
三、知识巩固:
1、关于南极洲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
A、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B、南极洲比北极降水丰富
C、南极洲气候酷寒的主要原因是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D、每年4~10月为南极的暖季
2、在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D、春季
3、南极洲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企鹅
B、冰山
C、考察站
D、酷寒
4、中国南极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