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PPT颠覆式创新
- 格式:ppt
- 大小:9.94 MB
- 文档页数:195
【洞见干货】李善友《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507张PPT全解!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李善友6月18日在混沌大学的分享《认知升级-第一性原理》一课,版权为李善友教授所有公众号“没有钱的市场部”记录整理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算是低水平的重复,而不是有效学习。
这个时代,是创新者的时代,如何创建创新的思维模型?如何看到事物背后的道理?如何成为一个创新家而不是创新者?今天的课程将对你有帮助!乔布斯说,当你不知道你是谁的时候,你的偶像会提醒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儿去。
如果你还没有偶像,请听听这堂课。
李善友今天课程主要是以下3个模块:非连续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创新原理: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开门:何为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第一板块:非连续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无论是科学革命的发生,还是顶级投资人形成自己思维模型的公理中,都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假设——非连续性。
人类的认知进化都是宇宙观模型的变化:最开始的天圆地方,到日心说,地心说,椭圆形模型,绝对时空模型,相对时空模型,大爆炸到现在的超弦模型。
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活着的哲学家。
王东岳这样解释:越原始的物质存在状态,它在宇宙中的存在丰度越高(倪按:通俗地说,即总质量越大),衍存时间越长,也就是稳定性越强;越后衍的物种,它在宇宙中的总存在质量越小,存在的时间越短,也就是稳定度越差。
先拿原子来看。
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号元素——氢元素,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80%,而第2号元素——氦元素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20%,其他90种天然元素加起来的总质量还不到1%。
再看太阳系。
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一颗恒星,它是基本粒子存态和原子存态的基本存在形式,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九大行星加上星际物质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4%。
然后,生命只在九大行星之一的地球上薄薄的覆盖了一层。
颠覆式创新已发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作者:李善友内容简介:为什么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为什么无人可敌的领先企业,却在一夜之间虎落平阳短短三年间诺基亚陨落,摩托罗拉区区29亿美元出售给联想,芯片业霸主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份额几乎为零,风光无限的巨头转眼成为被颠覆的恐龙,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战成名迅速崛起,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几乎都被“颠覆式创新”法则所解释。
颠覆式创新教你在新的商业竞争中“换操作系统”而不是“打补丁”,小公司用破坏性思维可以“以小博大”占领新兴市场。
大公司进行自我攻击,才是唯一活下去的机会,今天,全人类都面临一个在新“价值网”中生存的大悬难。
《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从哲学、物理、思维、管理多个维度,探索已知世界的边界,透过费解的现象,揭示商业社会中令人惊悚的真相。
不确定的世界里,探索比结论重要,移动互联网时代,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目录第一部分颠覆式创新01 任何一个价值网都存在失效的边界02 大公司的黑洞:破坏性创新03 颠覆式创新的秘密是“技术加速进步”04 大道至简法则第二部分小公司如何打败大公司05 从第四象限逆袭:与其更好,不如不同06 Intel、AMD和ARM的三国大战07 不对称竞争:非主流才是未来08 猎豹:巨头阴影下的简单生长第三部分利润最大化的窘境09 任何文明,都存在“遮蔽效应”10 合理性遮蔽法则11 客户是最大的盲区,“增长”是失败的本源12 华为深陷“创新者的窘境”13 大公司如何突破收入窘境14 微信的诞生——腾讯内部赛马的故事第四部分科学管理的窘境15 科学管理是否过时16 牛顿的科学和爱因斯坦的科学17 不确定性原理18 不确定时代唯一确定的思维方式19 硅谷管理思维的重大变化:精益创业第五部分更换操作系统20 诺基亚的颠覆和被颠覆之路21 苹果的自我颠覆22 时代的风口第一部分颠覆式创新01 任何一个价值网都存在失效的边界关于颠覆式创新,我们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
李善友:颠覆式创新不是低端逆袭【笔记】混沌研习社服务号 2016-09-26阅读:20644 1099月24日/25日,李善友教授大课《颠覆式创新》在混沌研习社登场,第一天的主题聚焦“初创企业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
李善友教授说,克里斯坦森理论里面很大的弱点就是太强调低端,似乎把低端等同于颠覆式创新,但Uber对出租车的颠覆是高端还是低端?iPhone对诺基亚的颠覆是高端还是低端?说不清。
低端不是颠覆式创新的特征,判断颠覆式创新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开启了一个新的价值网。
(本文根据李善友教授9月24日上午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全程视频可以混沌研习社APP观看,课程结束后一周可更新)演讲者|李善友(混沌大学创办人)今天的《颠覆式创新》是一个经典的课程,主要内容来自于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这是过去几十年创新方面最经典的一本书,颠覆式创新理论被《财富》誉为“过去50年最重要的管理理论之一”。
今天和以前讲这本书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希望用非连续性这个底层基础重新解构颠覆式创新,稍微回顾上次讲的“非连续性”,有几个要点:一是现象世界的本质是不连续的,二是人类只能生存在一个连续性的假设之上,三是连续性假设一旦建立以后,无法自我突破。
今天全天的课程主题是《创业公司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我会分为四个要点:▪一是非连续性与大公司的窘境;▪二是价值网与小公司的颠覆式创新;▪三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四是举两组案例,讲如何切入。
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不连续性是大企业衰败的原因非连续性的断层期是创业最佳的切入点进入第一个板块,非连续性、大公司的窘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有成功的方式都是这样成功,过去失败的路径也是这样失败。
我们今天处于信息革命的时代,所以我们回顾整个计算机行业历史,从里面找出一些规律性出来。
1940年代,Univac研制出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认为自己的伟大产品是专为科研工作而设计的,对企业级市场毫无兴趣。
第二曲线创新
《第二曲线创新》是2019年9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李善友。
《第二曲线创新》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创新的思维框架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和个人跨越第二曲线,用创新重启增长引擎。
时至今日,所有企业都应该重新学习创新,《第二曲线创新》将为你讲解价值千金
的创新思维和方法,为企业带来可持续指数级增长。
《第二曲线创新》作者简介
李善友,混沌大学创办人,讲授的《第二曲线》、《非连续性》、《第1性原理》等课程为混沌大学受欢迎的明星课程。
2011年起,
担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创办了“创业营”和“创投营”,首次将颠覆式创新、互联网思维等创新理论引入创业课堂,影响了无数商业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