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PPT颠覆式创新-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9.60 MB
- 文档页数:195
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引言见识比知识重要我的课是理性的流淌。
我不希望各位听完课回去之后,说你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你被李教授打鸡血了。
这不是我想要的。
颠覆式创新,也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
它也未必适用于所有场景,我也希望各位能够怀着一个质疑的态度来听今天的课。
所有我讲的,如果你能理解,其实我是在做一道大的证明题,有一套研究逻辑,不是打鸡血,也不是忽悠。
我讲的是思维而非现象。
我希望各位一定要带着怀疑的态度、理性的心态来听我讲。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不可知论也许是一种唯一可行的思维方式。
01边界之内是知识,边界之外是见识知识见识见识比知识重要。
我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是见识,而不是知识。
那么,什么叫见识?什么叫知识?我尝试用我的方式来给大家解释。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哥德尔第一定律,它这样讲:任何一个体系,它必是内部和外部自洽的才能有效运行。
但是任何一个内部逻辑自洽的体系一定有它的边界,底下一定有一个大漏洞。
如果过了边界,这套体系一定是失效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已知的世界里,往往认为这就是全部。
其实如果打开我们的边界,我们会发现已知世界只是一点点,未知世界是遥不可及的。
而打开这个边界的可能性存在于能否发现原有体系的漏洞。
在农业时代,大概有上千年的时间,所有人都笃信“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动。
托勒密甚至为“地心说”提出了一个极为周密的数学模型。
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受这一认知的影响。
到了哥白尼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太阳才是宇宙中心,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正是由于哥白尼这样一个发现,才使全世界进入到科学时代,并引来了之后的工业革命。
可以说,哥白尼是科学时代的第一个奠基者,就因为他提出了“日心说”。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证明了哥德尔第一定律:任何系统都是有边界的。
哥白尼之后有了牛顿。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所有人都认为牛顿简直是第二上帝。
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验证了开普勒的三大定律,居然发现连日月星辰的运转也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洞见干货】李善友《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507张PPT全解!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李善友6月18日在混沌大学的分享《认知升级-第一性原理》一课,版权为李善友教授所有公众号“没有钱的市场部”记录整理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
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算是低水平的重复,而不是有效学习。
这个时代,是创新者的时代,如何创建创新的思维模型?如何看到事物背后的道理?如何成为一个创新家而不是创新者?今天的课程将对你有帮助!乔布斯说,当你不知道你是谁的时候,你的偶像会提醒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要到哪儿去。
如果你还没有偶像,请听听这堂课。
李善友今天课程主要是以下3个模块:非连续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创新原理: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开门:何为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第一板块:非连续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创新家无论是科学革命的发生,还是顶级投资人形成自己思维模型的公理中,都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假设——非连续性。
人类的认知进化都是宇宙观模型的变化:最开始的天圆地方,到日心说,地心说,椭圆形模型,绝对时空模型,相对时空模型,大爆炸到现在的超弦模型。
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活着的哲学家。
王东岳这样解释:越原始的物质存在状态,它在宇宙中的存在丰度越高(倪按:通俗地说,即总质量越大),衍存时间越长,也就是稳定性越强;越后衍的物种,它在宇宙中的总存在质量越小,存在的时间越短,也就是稳定度越差。
先拿原子来看。
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号元素——氢元素,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80%,而第2号元素——氦元素约占宇宙元素总量的20%,其他90种天然元素加起来的总质量还不到1%。
再看太阳系。
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一颗恒星,它是基本粒子存态和原子存态的基本存在形式,太阳的质量占据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九大行星加上星际物质只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4%。
然后,生命只在九大行星之一的地球上薄薄的覆盖了一层。
读《参与感》读后感在阅读《参与感》之前,我先阅读了《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世界观》,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多深刻的体会。
如今,很多人将小米的成功归结于“风口”,认为小米赶上了智能手机的浪潮,雷军在这个产业起步时就进入了。
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后来进入这个领域的老罗,也很有本事,但他的产品并没有让大众消费者眼前一亮。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小米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赶上了“风口”,还因为李善友提出的基于互联网世界观的颠覆式创新,以及黎万强所说的参与感。
小米从一个小众群体“发烧友”切入,逐渐发展成为大众消费前提下的消费电子品牌。
在小米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大品牌,如华为、深耕线下的 OV 等,都曾对小米的互联网模式不屑一顾。
但当小米从一个小虾米成长为巨大的独角兽时,这些品牌不得不承认小米的模式是可行的。
然而,《参与感》也提到,小米前期的崛起并非仅仅是线上互联网模式的崛起,更重要的是满足了新时代下人们对体验感的需求。
如今,其他品牌虽然学习了小米的线上模式,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再去模仿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
几天前,雕爷呐喊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
确实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与父辈们完全不同的时代。
乔布斯的初代 iPhone 如同揭开了大海贼时代的宣言,Android 的出现则让我们卷入了这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人们喜新厌旧,商家们为了赚钱不断推出新产品,消费者也更倾向于 2-3 年更换一部手机。
如今,很难区分是先有需求还是先有服务,商业的可持续性促使商家不断推出新产品,而消费者则追求消费带来的快感。
《参与感》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从营销的层面讲述了小米是如何崛起的,同时也表明了照抄是死路一条。
小米通过这种独特的打法定义了自身,但它只适合小米,因为其中融入了小米的基因。
无论是三三法则,还是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些理念都在思维层面给人以启发,更多的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个时代和所处的互联网环境,理解其内涵。
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管理者用传统思维做产品和经营,却期望用互联网的方式融入消费群体。
顶级商学院共同推荐的必备书籍书籍是我们人生的导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顶级商学院共同推荐的必备书籍,欢迎阅读!顶级商学院共同推荐的必备书籍:《商用数据科学》(Data Science for Business)作者:福斯特·普罗沃斯特(Foster Provost)、汤姆·福塞特(Tom Fawcett)2014年出版普罗沃斯特和福赛特回答的问题是:大数据究竟为何物?它是如何运行的?它与商业又有什么关系?麻省理工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们要求学生阅读这本书。
“没有哪本关于商业应用的实用数据科学的书能与它比肩的,因为它既有权威性,又论述清晰。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希南·阿莱说。
“学生们对它赞不绝口。
”《风险驱动经营模型》(The Risk-Driven Business Model)作者:卡兰·吉罗特拉(Karan Girotra)、苏格·奈特西(Serguei Netessine)2014年出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吉罗特拉和奈特西在该书中分析了风险管理,并说明了如何使风险转而有利于企业。
安东尼奥·莫雷诺—加西亚教授在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开设的运营管理课上使用了该书提供的例子。
“这本书为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它有助于企业通过改进管理和转移风险来改变其经营方式。
”他说。
《走向卓越》(Scaling Up Excellence)作者:罗伯特·萨顿(Robert Sutton)、哈吉·拉奥(Huggy Rao)2014年出版萨顿和拉奥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探讨的是商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既能保证质量,又要保持发展速度。
本书是他俩从事了七年研究的成果,受到了职场社交网站领英的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的赞赏。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教授玛格丽特·安·尼尔把它作为给学生的课外读物。
有关于创新思维的书籍推荐最具创新思维的书 1《创新之力将创意变为现实》[英]马特金登著谢绍东等译如何将创意变为现实而达成创新,这本书无疑是属于能够劈开脑海,让人茅塞顿开的罕见创新终极操作实用指南,但前提是你必须有所行动。
书中包含一系列的观察,探讨人们在组织中如何做出努力以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融会贯通,努力推进,从而实现创新。
更重要的是,书中也提供了实用的步骤教你如何获得好运气来发现工作中的下一个新大陆。
最具创新思维的书 2《创新的天梯》[以]亚里拉登伯格、[加]夏罗默迈特尔著司哲张哲译这是一本故事书,却全面地解答了创新研究领域最难的问题How to do。
以色列最著名的广告大师亚里,在一次广告创意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天使推拉推神,天使带来激发创新与想象力的推拉推创新方法。
就像摄影广告中常用的拍摄手法,将思维的镜头推进、拉出、再推进,便产生了创新与创意。
神奇吗读完本书,你会觉得,下一个创新,已经离你不远最具创新思维的书 3《大爆炸式创新》[美]拉里唐斯、保罗纽恩斯著你怎么会破产的两步,慢慢瓦解,然后顷刻坍塌。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这段对白描绘出了企业永远都不想经历的梦魇。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线生机呢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分析了大爆炸式颠覆的起源,探讨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并且对大爆炸式颠覆进行了一番剖析。
他们认为创新的新生命周期由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四个重要的阶段组成,帮你及时发现潜在的颠覆者。
最具创新思维的书 4《如何移动富士山》[美]威廉庞德斯通著刘俊朝译作者深度解析了硅谷最为流行的思维难题背后的秘密,并辅以生动的案例帮你洗脑,改变你僵化的思维,教你像比尔盖茨这样的顶级人才一样思考。
比如,啤酒罐为何两头缩小,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考察你的成本意识;汽车钥匙向什么方向旋转才能打开车门,是想知道你的用户体验意识有多强他总结出的创新思维攻略,会引领你进入一个生动有趣的创新思维大讲堂。
最具创新思维的书 5《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美]史蒂文约翰逊著盛杨燕译从达尔文到苹果(Apple),从万维网到谷歌,作者审视了近代的创新枢纽,汲取出适用法则,以及出现在创新过程中的共通点。
互联网商业营销书籍推荐推荐一些有关互联网商业营销书籍方面的书籍,想知道互联网商业营销知识的人快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互联网商业营销书籍推荐,欢迎阅读!互联网商业营销书籍推荐书籍推荐1、《共享经济大趋势》滴滴快的、Uber、Airbnb...2015年互联网界乃至整个商界的最热门字眼,恐怕就是“共享经济”了。
《共享经济大趋势》为你解析共享经济成功六范式与传统企业的七种应对策略。
还有经典互联网著作《平台战略》作者陈威如教授作序推荐。
链家网CEO彭永东、戈壁创投合伙人蒋涛、腾讯QQ钱包总经理郑浩剑联袂推荐。
书籍推荐2、《无边界组织》《无边界组织》是《商业周刊》“全球排名第一的管理学大师” 管理学大师戴维•尤里奇畅销代表作,传统企业转型必备经典。
在书中,杰克•韦尔奇再造GE成功的关键,教你打造“迅速而灵活,能够在风口浪尖之上及时转向的公司”之上选。
书籍推荐3、《人工智能狂潮》未来机器人取代人类?这几十种职业将失业?停止道听途说和危言耸听吧,请正视未来。
是时候出版这本书了。
《人工智能狂潮》是日本亚马逊热销图书!人工智能分类领域排名第一!IT类排名第二!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推荐!书籍推荐4、《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作品,书中的九大思维22个法则,出版前就已被转发几百万次。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是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转型重构商业的必修课。
和君王明夫、俞敏洪鼎力推荐,罗振宇、杜子建、秋叶等人也都转发推荐过。
书籍推荐5、《互联网+:企业行动指南》“互联网+”已不用多说,三大理由足够了:1、“互联网+”概念首倡者易观国际15年互联网咨询精华2、解读易观国际提出的互联网三大战役:卖货、聚粉、建平台3、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亲笔作序推荐书籍推荐6、《场景革命》这个词今年已经刷爆朋友圈了。
场景,是未来商业的全新生态。
它就是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提出来的,这是他的作品。
颠覆式创新已发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作者:李善友内容简介:为什么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为什么无人可敌的领先企业,却在一夜之间虎落平阳短短三年间诺基亚陨落,摩托罗拉区区29亿美元出售给联想,芯片业霸主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份额几乎为零,风光无限的巨头转眼成为被颠覆的恐龙,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战成名迅速崛起,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几乎都被“颠覆式创新”法则所解释。
颠覆式创新教你在新的商业竞争中“换操作系统”而不是“打补丁”,小公司用破坏性思维可以“以小博大”占领新兴市场。
大公司进行自我攻击,才是唯一活下去的机会,今天,全人类都面临一个在新“价值网”中生存的大悬难。
《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从哲学、物理、思维、管理多个维度,探索已知世界的边界,透过费解的现象,揭示商业社会中令人惊悚的真相。
不确定的世界里,探索比结论重要,移动互联网时代,见识比知识更重要。
目录第一部分颠覆式创新01 任何一个价值网都存在失效的边界02 大公司的黑洞:破坏性创新03 颠覆式创新的秘密是“技术加速进步”04 大道至简法则第二部分小公司如何打败大公司05 从第四象限逆袭:与其更好,不如不同06 Intel、AMD和ARM的三国大战07 不对称竞争:非主流才是未来08 猎豹:巨头阴影下的简单生长第三部分利润最大化的窘境09 任何文明,都存在“遮蔽效应”10 合理性遮蔽法则11 客户是最大的盲区,“增长”是失败的本源12 华为深陷“创新者的窘境”13 大公司如何突破收入窘境14 微信的诞生——腾讯内部赛马的故事第四部分科学管理的窘境15 科学管理是否过时16 牛顿的科学和爱因斯坦的科学17 不确定性原理18 不确定时代唯一确定的思维方式19 硅谷管理思维的重大变化:精益创业第五部分更换操作系统20 诺基亚的颠覆和被颠覆之路21 苹果的自我颠覆22 时代的风口第一部分颠覆式创新01 任何一个价值网都存在失效的边界关于颠覆式创新,我们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
李善友:颠覆式创新不是低端逆袭【笔记】混沌研习社服务号 2016-09-26阅读:20644 1099月24日/25日,李善友教授大课《颠覆式创新》在混沌研习社登场,第一天的主题聚焦“初创企业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
李善友教授说,克里斯坦森理论里面很大的弱点就是太强调低端,似乎把低端等同于颠覆式创新,但Uber对出租车的颠覆是高端还是低端?iPhone对诺基亚的颠覆是高端还是低端?说不清。
低端不是颠覆式创新的特征,判断颠覆式创新最重要的标准,是是否开启了一个新的价值网。
(本文根据李善友教授9月24日上午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全程视频可以混沌研习社APP观看,课程结束后一周可更新)演讲者|李善友(混沌大学创办人)今天的《颠覆式创新》是一个经典的课程,主要内容来自于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这是过去几十年创新方面最经典的一本书,颠覆式创新理论被《财富》誉为“过去50年最重要的管理理论之一”。
今天和以前讲这本书不一样的地方,是我希望用非连续性这个底层基础重新解构颠覆式创新,稍微回顾上次讲的“非连续性”,有几个要点:一是现象世界的本质是不连续的,二是人类只能生存在一个连续性的假设之上,三是连续性假设一旦建立以后,无法自我突破。
今天全天的课程主题是《创业公司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我会分为四个要点:▪一是非连续性与大公司的窘境;▪二是价值网与小公司的颠覆式创新;▪三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四是举两组案例,讲如何切入。
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教授不连续性是大企业衰败的原因非连续性的断层期是创业最佳的切入点进入第一个板块,非连续性、大公司的窘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有成功的方式都是这样成功,过去失败的路径也是这样失败。
我们今天处于信息革命的时代,所以我们回顾整个计算机行业历史,从里面找出一些规律性出来。
1940年代,Univac研制出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认为自己的伟大产品是专为科研工作而设计的,对企业级市场毫无兴趣。
《第二曲线创新(第2版)》的读后感大全《第二曲线创新(第2版)》是一本由李善友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能够帮助。
《第二曲线创新(第2版)》读后感(一):自序2021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灾难,躲藏在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几乎需要反思:我们应该在此时此刻做些什么,才能迎来完全不同的未来?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暂停键,让我停下来反思:混沌大学应该制做什么,才能很好地帮助中国国际上广大的创业者?9 年前,我弃商从教,起初授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讲课,后来创办了混沌大学。
这些年里,我主持了 7 期创业营、4 期创投营、3 期创新院,听起来做了很多事,其实只做了一件事。
我是一个讲课的手艺人,我的理想就是做一门世界级的课程,我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讲课这件事上。
创新式生存疫情之后,每个人、每个组织工作都回不到过去,所有人都将面临挑战和选择。
此时,有一个词极为打动我——创新式生存。
我们突然发现,已经适应的环境突然改变,赖以踏赖以生存的根基正在坍塌,要想生存下来,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在既存的基础上,加固即将坍塌的根基,这一条路相对容易一些,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二是找到新地基。
此时,我想起了英国英国首相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场好危机。
”也许脚底的根基坍塌了未必是四件坏事,我们可以寻到找到一个更加厚实的新地基,并在新的地基上以盖起高楼,所以我称它为“创新式生存”。
当然,这可能出现是一条正确但艰难的路。
在过去,创新性是一种奢侈品,只要行政管理做得足够好,第一双曲线足够扎实,就可以潇洒地开始第二曲线创新。
如今,行走上如在刀刃上用的危机感从脚底向上蹿升,创新变成必需品,只有科技才能活下来,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以及巨大的不确定性,唯有双创才能帮助我们打赢必须这场必须打赢的仗。
用哲科思维点亮创新在过去,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什么是创新?”“我们应该如何创新?”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结论,已经成为我余生最大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