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十七)
- 格式:docx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8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十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2019年江西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模拟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三篇阅读,共 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
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证。
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
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缘化。
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
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就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
《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
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
现在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
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
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页,共20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条形码,或填涂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答题不得使用任何涂改工具。
北京市2019届高考押题卷语文试题出卷人:语文备课教学组 审核人:语文考试试卷审核组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
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
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
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
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
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
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
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契.合:“契”读作qiè意思是“符合”B. 皑皑..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C. 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D. 隽.秀:“隽”读作juàn 意思是“清秀”材料二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2019届全国高三名校联考试卷(十七)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历史是对过去的认知,这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过去”?我认知的又是“过去”的“什么”?是行动,还是思想?对于克罗齐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和“现在”再无法脱开干系;而对于柯林武德来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和哲学要实现同一。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过去”?“过去”是指刚刚过去的“过去”,还是已过去久远的“过去”?对前者的意识可称“当代史”,而对后者的意识则是“过去史”。
我们对当代史的兴趣容易解释:我们生活在它的巨大影响之下,它鼓舞万物,摩荡时世。
但我们为何对遥远的古代史充满兴趣?原因仍与上相同,古代未成绝响,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现在”并非遗世独立,“过去”保留在“现在”之中。
就算我们不谈“影响”,仅对“过去”的认知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的存在真相:不知道“过去”,我们无法安处于“现在”之中。
然而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只能立足于“现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错乱,不能自欺我们诚然就在“现在”。
“当代史”固然是今人的产物,“过去史”亦然:我们带着我们的眼光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建构重新发现和认知了它们。
江西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原创模拟试卷(十七)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漫溯.(sù ) 给.予(jǐ ) 舌苔.(tāi ) 图穷匕.见(bǐ)B. 彘.肩(zhì) 变徵.(zhǐ) 撑.着(chēn) 夜缒.而出(zhuì)C. 氾.南(fán) 百舸.(gě) 创.伤(chuàng) 厚遗.宠臣(wèi)D. 阙.秦(quē) 碣.石(jié) 满载(zǎi) 以药淬.之(cuì)【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时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根据字形去准确辨识字音。
选项B 撑着(chēng);选项C 创伤(ch uāng);选项D 满载(zài)。
故选A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纽扣 家具 气势磅礴 切齿俯心B. 寥廓 笙箫 偏袒扼腕 晋军函陵C. 夜驰 萧瑟 沧茫大地 基踞以骂D. 冷漠 逶迤 目炫良久 橘子州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识记现代汉语字形能力。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②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2019年4月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可与西方大片媲(bì)美的震撼特效,契合民族感情、彰显国家精神的内容,使得《流浪地球》的票房能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dàng)期中独占鳌头。
B. 皎洁的月光爬上鎏(liú)金宝顶,绵延的灯彩映出角楼的瑰(guī)丽,绚烂的灯光秀把城楼照得璀璨——历经沧桑的故宫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之中。
C. 把握中国思想文化的荦(luò)荦大端,从中汲取精髓(suí)并加以淬炼,一定能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丰厚底蕴和淋漓原气。
D. 没有甄别地乱用、滥用网络词语,将造成语言系统混(hūn)乱,妨碍交流;对网络词语嗤之以鼻,摒(bìng)弃不用,会削弱表达的时代性与鲜活味。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
A项,“媲美”的“媲”应读pì,意思是“匹敌,比得上”。
C项,“精髓”的“髓”应读suǐ。
“原气”的“原”应为“元”,“元气”指精神,精气。
D项,“混乱”的“混”应读hùn。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落后是挨打,发展却挨骂。
这是一种怎样的“逻辑”?(甲)多年来,外部对中国的发展,关注与猜疑并存,误读和误导皆有。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从未消歇..。
虽然中国一再声称没有侵略称霸的基因,可融入世界的过程并不轻松。
比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应顺理成章....,实际上却一波三折,谈判一谈就是l5年。
2019届全国新高考原创模拟试卷(十七)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中国基本是将财权集中于中央为主,但由于管理区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增多,地方政府在承担一定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与责任的同时,自然而然被赋予一定的财政权力,甚至在晚清还出现了中央财权下移和地方分权的现象。
清代初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
“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事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财权的高度集中。
户部作为中央财政主管机构,制定财税征管政策,包括修订和编纂《赋役全书》以实现各省、州、县的赋役定额化;推行和利用诸如“易知由单”“实征红簿”“串票”“截票”等征税工具,以及滚单催征、顺庄编里等征收方法,确保赋役的足额征收。
与此同时,通过起运、存留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收支比例,通过解款和协款制度调剂不同省份、不同地方之间的收支余缺,从而控制地方财政。
康熙朝以后还采取“悉数解司”与户部掌管“奏销”的举措,进一步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财税的掌控。
各地征收钱粮“悉数解司”等于取消了以州县为单位的财赋存留,州县正项经费开支必须随时向布政司及其所辖的户部寄存库领支。
高三语文限时练习(1)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中国文化——一种诗性的文化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西方文化以哲学为代表,而诗歌,便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他们的哲学中,那么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为“诗”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
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由于传统中,人们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而诗词更重意境,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歌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
凡有人烟处,皆有诗歌:喝酒、行酒令,说的是诗;奏乐、起舞处,唱的是诗;挥刀、舞剑时,吟的是诗。
如果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以“人生”做基础,总是激励人们思考生活、批判生活和指导生活的。
那么诗歌便指导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
我们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不论是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从诗词中领悟生命、从诗词里关照人生。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与西方语系相比,汉语的精炼美妙是不言而喻的。
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也会因声调不同而带来不同的色彩。
更何况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音乐性的特点,所以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谐美。
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诗词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
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2019高考语文冲刺密卷(17)第I卷〔选择题,共33分〕〔5×3=15分〕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和读音均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蹩.〔bié〕进拗.〔niù〕开搭赸〔shàn〕相与枕藉.〔jiè〕愀.〔qiăo〕然骖騑..〔cān f ēi〕惭怍.〔zuò〕抢.〔qiāng〕呼欲绝坻.〔dĭ〕石幽邃.〔suì〕殒.〔yŭn〕首智者乐.〔yào〕水赉.〔jī〕发迤逦..〔zā mo〕不..〔yĭlĭ〕咂摸省所怙.〔hù〕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那老女人〔夏四奶奶〕叹了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
2〕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3〕清明节那天,他在村里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小学同学。
迟疑不齿偶然B、迟疑不止偶尔徘徊不齿偶尔D、徘徊不止偶然以下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为了能买到人血馒头,为了能治好儿子的病,华老拴处心积虑....地用全部积蓄买了一个玛蒂尔德虽然与佛莱思节夫人是教会学校的同学,但是佛莱思节夫人的财产令她只能望其项...背.。
人民教师的生活条件较为清苦,但他们对此不以为意....,而是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为培育人才尽心尽责。
进入高中后,爸爸监督我的学习,妈妈负责我的后勤保障,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以下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住宅的寒伦、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但这时的小说,因为是“志”——即搜集记录下来的,还不算是创作,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们同历史归于一类《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三回。
题目是编者加的。
语文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那么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嘛’。
江苏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模拟试卷(十七)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竹性直,不▲;竹心空,不▲;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通权达变趋炎附势见异思迁B.见异思迁趋炎附势刚愎狭隘C.趋炎附势通权达变刚愎狭隘D.刚愎狭隘见异思迁通权达变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
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③史书也很重要。
④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⑤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
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A.①④③②⑤⑥B.④⑥①⑤③②C.④⑥③②⑤①D.①④②⑤③⑥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内容与对应的活动不相符的是()A.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围棋B.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象棋C.一儿攀肩猿上枝,一儿接臂倒立之——攀爬D.偶然得藉微风力,却要旁人仰面看——放风筝4.对下面这段文字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与相声在传媒中的冷清相比,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火爆与人气,颇耐人寻味。
杭州市201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可与西方大片媲( bì)美的震撼特效,契合民族感情、彰显国家精神的内容,使得《流浪地球》的票房能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 dàng)期中独占鳌头。
B.皎沽的月光爬上鎏(liú)金宝顶,绵延的灯彩映出角楼的瑰( guī)丽,绚烂的灯光秀把城楼照得璀璨——历经沧桑的故宫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之中。
C.把握中国思想文化的荦(lu6)荦大端,从中汲取精髓(SUí)并加以淬炼,一定能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丰厚底蕴和淋漓原气。
D.没有甄别地乱用、滥用网络词语,将造成语言系统混( hūn)乱,妨碍交流;对网络词语嗤之以鼻,摒( bìng)弃不用,会削弱表达的时代性与鲜活味。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3题。
落后是挨打,发展却挨骂。
这是一种怎样的“逻辑”?(甲)多年来,外部对中国的发展,关注与猜疑并存,误读和误导皆有。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从未消歇..。
虽然中国一再声称没有侵略称霸的基因,可融入世界的过程并不轻松。
比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应顺理成章....,实际上却一波三折,谈判一谈就是l5年。
……(乙)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曾这样说,“我们应当从世界来看国家,不应当从国家来看世叠。
这样能够扩大我们的视界,扩大我们的视野。
”这就是说,应当学会用世界语言来讲述好中国故事。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我们有能力取得这样的成就,难道还讲述不好成就背后的故事?(丙)况.且.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贡献,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好故事的元素千千万万,好故事的题材络绎不绝....!2.文段中加点的语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消歇B.顺理成章C.况且D.络绎不绝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己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旷日持久的“脱欧”行动使英围航空、餐饮、制造、运输等多行业受到冲击,加深了民众的焦虑感,多方压力让英国政府进退两难。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题1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2019届全国新高考原创考前押题卷(十七)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道德与文化确实是中国现实的一个短板,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短板之一。
我们一直有敬畏老天的传统。
问题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知、不可控的神秘力量一步步减少,那么靠“老天”管理世道人心的机制还灵不灵?替代性的机制又如何建立?除了“老天”,以前管理道德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先人。
先人,或说祖宗,就是一个中国化的上帝。
祖宗意味着名誉和尊严,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公共监视和家族压力,多少能约束人的一些行为。
现在,因为环境的变化,因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祖宗这个制衡角色正在弱化、淡化、虚化。
这也是我们需要有所准备的一个历史过程。
当然,对于道德管理来说,历史性变化也不全是负面的。
以前的乡村人情有很强的经济功能,“人情是把锯,你一来我一去”,隐含着一种先存后取的互助机制和期权关系。
经济不仅仅是经济,也是道德和文化的关联条件。
一个人脱贫了,小康了,他的人格就可能更独立一些,更阳光一些,至少不必因一笔学费而背上沉重债务,受制于某种人情关系网的枷锁。
如果说历史的坐标是纵坐标,那么世界的坐标就是横坐标。
2019年5月2019届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本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互联网联合辟.(pì)谣平台29日在京正式上线。
这是治理网络谣言、打造清朗.(lǎng)网络空间的重大举措,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辩识谣言、举报谣言的权威平台。
B.事因难能,方显可贵。
在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秉.(bǐn)持合理的价值观,保持足够的人生定力,允执厥.(jué)中,功不唐绢。
C.在偶像倒掉的一个个溽.(rù)热黄昏,我们也能够看到,希望的鸟儿已经飞起,惊乱一池春水,也装点了心中有爱的人的梦。
如果有理想的话,则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愿景的殷.(yīn)殷期待,就是一幅幅理想的画图。
D.费兰特的写作剔.(tì)除掉了条条框框,暴露人物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种阅读感受就像是置身于一座芜杂的花园,你不会只于欣赏,一定会去探索、去经历,离开时,身上几乎都不可避免地被拉.(lā)出些口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胡同,滥觞..于元,经八百余年传承至今,是北京城的脉搏,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连接..这座五朝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甲】《梦粱录》《东京梦华录》等书都没有胡同字样。
有一位好作奇论的专家认为这是汉语,古书里就有近似的读音。
他引经据典,做了考证。
我觉得未免穿凿附会....。
北京的小胡同是与巍峨的天安门,金碧辉煌的故宫,上百所高等学府和上百个大使馆交织在一起的。
【乙】“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北京市房山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下考前练习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
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
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
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
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
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
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坚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度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 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
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2019届高三语文限时训练(十七)班级:姓名: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
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
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唐王朝“东西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宽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
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现有效统治,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
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
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
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
”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
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云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
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
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题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
路半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
”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
“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
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
”(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
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
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
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
蒋吉的《大庚驿有怀》中,“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几字道尽驿使工作之艰辛。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
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传递文书是驿传最重要的任务。
有时,驿使也会传递往来信件。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边愁》)是崔湜客居他乡凭书传讯的无奈;“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逢归信偶寄》)是李益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
除此之外,驿使还会递送一些物品,作为边塞战士与家人沟通的桥梁。
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
中晚唐邮驿普遍衰落,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驿站都已荒芜。
刘禹锡的《杂曲歌辞·宜城歌》“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直观地反映出中晚唐驿馆衰败的荒凉景象。
驿站为文人迁客等提供食宿,驿传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
驿传制度的存在丰富了唐诗的发展,也成为唐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王云庆、郭熠程《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命令上传下达机制,传递文书是唐王朝驿传机制诸多任务的重中之重。
B.唐代较为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的形成与疆域的广大及加强疆域控制的需求相关。
C.许多唐朝诗人曾经主持过驿传,虽然官阶不高,但其工作清闲,可诗酒怡情。
D.随着唐代驿传的衰落,中晚唐的国势也日渐衰落,在《宜城歌》中就有反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后介绍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特点、驿使的职责和驿传制度的衰落,条理清晰。
B.文章引唐诗作品为证,阐释了唐朝驿传制度与馆驿诗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证充分。
C.文章分析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繁盛与衰落,印证了驿传的发展与国势盛衰息息相关。
D.从唐诗中可窥见唐朝驿传制度发展状况,这折射出文学具有反映社会风貌的功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驿传制度到了唐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可见唐朝国家政治、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B.唐代驿馆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种类齐全,既巩固了统治,也丰富了唐诗的内容。
C.驿传发挥的传递文书、往来信件,递送物品的功能,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
D.唐诗“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所写内容应属唐代驿使的职责范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栗虚谷杨小凡栗虚谷的父亲是咸丰年间的举人,曾做过巴东知县,后因官场排挤被削官还乡。
回乡的栗知县前思后想,最后总结出官场失意的原因:一是上任没有贪,无钱走动;二是举人出身,难以结交朝中大臣。
于是,他做出两个决定:一是自己从商,积蓄钱财;二是择名师让儿子栗虚谷苦读。
可栗虚谷却不买这个账。
他考取秀才后再也不参加乡试,只热心于画画。
栗知县很是气恼,打,苦打,毒打,都不见效;劝,苦口婆心地劝,更动不了他的心。
栗知县只得退而求其次,做一个有钱人吧。
但栗虚谷对做生意同样不感兴趣,唯一喜欢的就是画画。
栗虚谷在画画上确有悟性,先是工笔。
十四岁上,所画花鸟虫鱼山石水树无不惟妙惟肖。
这年秋天,药都老鼠奇多,连栗知县的书房里都常有老鼠乱蹿,栗知县气而无法,猫儿撑得夜间都跑不动了。
一天,栗虚谷把自己画的一幅猫挂在了父亲的书房,栗知县并不在意,但当天夜里就没有听见老鼠的动静。
天亮时,画已被家里的那个花猫拽在了地上,花猫蹲在画旁,跳起落下,跳起落下,欲前捕而不敢。
画如其人。
栗虚谷二十岁时已以画钟馗而名扬江淮。
一次,父亲的故旧苏知州路过药都进栗家相见。
饭后,栗知县提出要栗虚谷画一钟馗图送知州。
栗虚谷展开画纸,握笔蘸墨,皴、擦、勾、斫、点、染、抹、拂,片刻之后,一幅“钟馗捉鬼图”现在纸上:钟馗蓝衫半披,露着右肩,右脚蹬鬼下腰,右手提鬼发髻,左手食指剜鬼右眼,一身之力、气、色、眼、貌、神全在左手食指。
苏知州看一眼钟馗那入鬼之眼的食指,先吸了一口气,又向后退了半步,愣怔不语。
栗知县开口道:“知州看不上?”苏知州忙答:“不,不,公子画功超凡,只是老夫觉得有点骇人,不夺爱了,不夺爱了。
”栗虚谷哈哈大笑,掷笔,出门,大步而去。
人曰,四十不惑。
栗虚谷四十岁上却一改从前,画风也变,只攻梅兰竹菊。
见其画者,无不称其精妙。
被称为药都第一伽蓝的白衣律院住持一空,早想请栗虚谷为影壁墙题画。
腊八放粥这天,栗虚谷被大和尚请到白衣律院。
栗虚谷在影墙前沉思一会儿,突然登上桌子,手握巨笔,饱蘸浓墨,笔触影壁墙飒飒有声。
一个时辰,一幅“风雨竹石”跃然墙上:只见一根瘦竹依于石旁,暴雨之下,挺力向上,显参天凌云之势,几簇秃笔所画的扁方状竹叶倾斜飞动。
疾风的狂欢,竹子的苦斗,令观者缩肩生寒……观者啧啧称奇,栗虚谷也心中自喜。
栗虚谷退出人群时,却见一面生法师独凝眉不语,很是不解,问之:“法师有何见教?”“老僧乃从九华山来此挂单,有幸一睹先生手笔,本是造化了,哪有见教?”法师笑而要走。
栗虚谷紧跟一步:“刚才见法师皱眉,愚作定有破绽。
请点拨一二!”法师看一看栗虚谷,就说:“先生画功已超俗,但画不难于小而难于大,而最难者乃气节也。
先生所画竹子,一如愤世之勇夫,未能脱凡夫之气节! ”说罢,拱手而去。
过了春节,栗虚谷离开了药都。
五年后,栗虚谷回到药都。
想见他的画已成为时人的幸事,关于他的传说更是纷纭不一。
有一点是真的,栗虚谷不再用笔作画,改用手指作画,但并没有人见过。
接下来的几年,往来求画的各色人等你来我往,但极少几个人见到栗虚谷的手指画。
这事就气恼了土匪费大手。
费大手的手大如蒲扇,本是福相,可考取秀才后四次乡试均未中举,在一场官司中家败人亡,遂聚众做匪,专与官府作对。
一个大雪夜,栗虚谷被费大手绑走。
费大手只有一求,就是要栗虚谷用手作画一幅。
栗虚谷知费大手身世就答应下来。
香墨研好,宣纸铺平,栗虚谷右手放入墨中,浸透了,抬起手,五指叉开,指掌并用,在雪白的纸上纵横回旋;如是数次,只见雪白的宣纸上黑白一片。
费大手和众匪正在纳闷,却见栗虚谷五指醮墨,在纸上不停地点点画画。
栗虚谷直腰洗手时,众人才见“湖心亭赏雪图”展在面前:远处,烟云飘浮,雾气迷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墨迹三两而已;近瞅,亭上两人铺毡对坐,谈兴正浓,一童子鼓腮吹火烧酒,炉沸汽升……这天夜里,栗虚谷被送到家中,院内放白银千两。
据说,费大手从此离了匪道,云游四方。
栗虚谷五十岁这年的春天,他正在玉皇庙街的家中品茶看书,一官差进门:“栗先生,御使大人明天即到药都,知府大人请你做好准备,明日御使大人要看你的手指画!”栗虚谷望了一眼官差:“我要不去呢?”“你能给土匪费大手作画,为何不能给御使作画?不去就以通匪办你!”栗虚谷起身,哈哈大笑。
当夜,栗虚谷销声匿迹。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药都人物》,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栗知县因官场排挤被削职还乡,他总结了失意的原因并作出两个决定,这为后来栗虚谷性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B.栗虚谷画完“风雨竹石”图后心中自喜,却发现一陌生法师凝眉不语,似有不满,便虚心求教,经点拨,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展现了栗虚谷的绘画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变化的过程,也借此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情在不断变化。
D.小说在凸显栗虚谷的高超画功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如绘画的动作描写,画面场景的细节描写;还有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
5. 文中两次写到栗虚谷的“哈哈大笑”,请分别解释其含意。
6.“画如其人”,文中的“钟馗捉鬼图”“风雨竹石图”“湖心亭赏雪图”这三幅画作,分别表现栗虚谷怎样的性格?(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猎豹移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傅盛说。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不断重塑各行各业以及我们的生活。
“过去40年,前加年的数字化进程改变了生产资料,后20年的网络化进程重构了市场关系,未来20年人工智能模糊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界限,其使命是与传统产业嫁接,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力产生数量级的提升。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甘沙说。
据咨询公司埃森哲2017年6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显示,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3个行业。
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专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政府的很多管理方式都有必要从追逐式管理变成预侧式管理。
对个人而言,除了生活领域的改变,影响还将发生在职业领域—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29日) 材料二:材料三:港媒称,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标是成为这一变革性技术事实上的全球领袖。